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www.shikun.net/bbs/index.asp)
--  【北固亭】  (http://www.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1)
----  冬日杂咏三首  (http://www.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1&id=15657)

--  作者:娄季初
--  发布时间:2007/1/24 9:59:47
--  冬日杂咏三首

冬日杂咏三首

其一

昏云山外总难开,细雨如毛净庭阶。梅径冰封人迹少,无声冻雨报春来。

其二

问君何处好寻春,放鹤洲头雪迷津。百步桥边钓梅影,春萦痴叟正怜人。

其三

寒天宾至酒宜温,把盏论诗便断魂。微醉欲眠摧客去,推窗却见雪封门。


--  作者:李汝启
--  发布时间:2007/1/25 8:44:22
--  
太好!很久不见先生作品!
--  作者:流风回雪
--  发布时间:2007/1/25 9:26:29
--  

第一首,既是冰封,冻雨报春似太牵强了,细雨后又着冻雨,意重复。庭字出律了吧?第二首,放鹤洲头,接着百步桥边,章法上从转接看不够简洁利落。且欲寻春,雪迷津处却显然不是春之所在,津字显凑泊之痕,春萦,岂可接宾语人,显得萦字不恰切。第一句有春,尾句又首字是春,不简洁。春应该用意象让人感知,不是一再用字面去提醒读者的。

首句中春字尚可用,尾句则可避,尾句我看不如:东风无语也怜人。比春萦痴叟要好,斧凿之痕那么重,却不够自然,诗家所不取也。

妄评,不当处,请指正。


--  作者:娄季初
--  发布时间:2007/1/26 13:18:30
--  

常感谢先生如此详细的批点。从整体看,确实是平庸的凑韵。先生好眼力。

冻雨,是贵州独特的天气现象,我还没有见到写过。这种现象,发生在地表温度0度到-1度,天空在下雨,雨很小,细如牛毛,甚至短时间外出都不会打湿衣服,但落地之后即成冰,光滑无比,汽车失控,行人跌跤。从时间的概念上说,雨和冰是同时存在的。

另:庭平仄双读。

先生的其他意见是对的.只是"东风"不妥,寻春时那有东风呢?再谢.


--  作者:李汝启
--  发布时间:2007/1/27 8:29:41
--  

冬日杂咏三首

其一

昏云(音近读来不畅)山外总难开,细雨如毛净庭阶。——这一句很形象!

梅径冰封人迹少,无声冻雨报春来。——三句转不是非常到位,也就是三四句未能有机结合!

其二

问君何处好寻(盼)春,放鹤洲头雪迷津。

百步桥边钓梅影,春萦痴叟正怜人。——整个春的气息还不浓的时候寻春当然不遇,只好改“盼春”。

其三

寒天宾至酒宜温,把盏论诗便断魂。

微醉欲眠摧客去,推窗却见雪封门。——末句很好!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07/1/27 12:58:45
--  
冰雪冻雨之中,报春寻春,有些超前了。
--  作者:娄季初
--  发布时间:2007/1/27 13:58:33
--  

贵州少雪多冻雨,我取飞雪(冻雨)迎春到之意。东施效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