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北固亭】 → [转帖][推荐]对联知识讲座之平仄音律~~~~~~~


  共有18740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推荐]对联知识讲座之平仄音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扬居士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荣誉版主 帖子:606 积分:262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4/8/22 21:43:19
[转帖][推荐]对联知识讲座之平仄音律~~~~~~~  发帖心情 Post By:2002/7/11 22:14:41 [只看该作者]

   对联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上下联的字数、句数以及平仄声相对仗。自先秦的对偶句到汉、南北朝时的赋、骈俪,我国古代的文人们对于对偶声律非常注重考究。

  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共四个声调。平是指平声,仄指上、去、入声。元代后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中,而平声逐渐演化成阴平和阳平两类。近代汉语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调称为新四声。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中的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声、去声(指标准拼音中的三、四声)的称为仄声。有些原在古汉语中属入声的字现在虽归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仍应属仄声。

  根据这个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为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其关系一阴一阳。平仄相替产生节奏,由此也就产生了汉语的音韵之美。

  对联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联、下联也要交替,即上下联相应的位置必须平仄相对。字音的对仗加上字意的对仗,就形成了联句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会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韵味和谐。

  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阿宝花艺中国鲜花速递
清扬中国鲜花网 清扬花艺坊
 回到顶部
总数 17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