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北固亭】 → [转帖]万古秋心吟不得 谈刘梦芙七律特色


  共有328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万古秋心吟不得 谈刘梦芙七律特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风露中宵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诗词风华贵宾
等级:老版主 帖子:760 积分:4314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5/4/7 16:10:10
[转帖]万古秋心吟不得 谈刘梦芙七律特色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2 10:19:11 [只看该作者]

万古秋心吟不得

 

——从刘梦芙先生七律诗作说起

 

作者:江小魚

 

 

诗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为历代所传承。而在红羊浩劫中,承受了几乎致命打击,此后一蹶不振。随后,报刊上老干体泛滥,浅俗平庸之作触目皆是。然而,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犹有真诗人顽强存在。现届中年的刘梦芙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刘先生梦芙,字蓉卿,号啸云楼主,安徽岳西人。著有《啸云楼诗稿》、《冷翠轩词草》等。其词杂取少游、白石、梦窗、碧山诸家之长。婉丽深蕴,亦不乏豪宕健迈之作。而刘先生所作七律,更是绵密沉郁,抑塞磊落。

 

七律作为古典诗歌的一种最基本形式,滥觞于粱、陈而成熟于初唐,历代兴盛不衰。曾有人说作七律极易,而又极难。此并非二律背反命题,而是说七律的格律形式很容易掌握,比如如何平仄相对,如何起承转合。如范椁《诗法》所说“起要平直、承要从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但倘若仅仅限于形式,只会多应景平庸之作,诗词内容苍白、流于表面,空有其表而已。诗的格律是瓶子而已,至于里面装什么酒,就要看诗家本身的能力了。七律相对绝句或五言诗,有相对宽松的空间,故入手不难。但也正因为此点,又很容易拖沓重复如犯如合掌这样的流弊,研习者欲更上一层楼却非易事。七律名作例如杜少陵之秋兴、玉溪生之无题,到清末丘逢甲之杂感,都是传世精品。

 

诗最为鄙俗者是把叫嚣当豪迈,诗人倘无真情在心,去除其雄词壮语,便一无所剩。次为鄙俗者是将怨恨当郁愤。虽都伤时感世,然而倘仅此而已,则很容易流于表面,多嗟老怨卑应景随感之作。此类诗作,难以直抵心府,也体现不了更高的艺术特质。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温厚和平,诗教之正,亦词之根本也。然必须沉郁顿磋出之,方是佳境;否则不失之浅露,则难免平庸。”诚精辟之语。除此之外,倘只会翻抄前贤几句忧心伤怀诗,“略工感慨是名家”,实无自己独立思考,难有气象。

 

刘先生家学渊源,其先父凤梧先生,号蕉窗老人,有《绿波词稿》,“晚年归里,息影林泉,以行医为业,因出诊跌伤腿足,病卧十载,乃至不起。目睹浩劫摧残文化,词以写哀,字字皆血泪凝成,凄苦之音,不忍卒读。”(《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刘梦芙) 而先生家中典籍遭遇劫火,几无所余。先生七律作品,虽时见着语怆痛处,却又能跳出去,襟怀抱负,绝非“略工感慨”者可比。当中诗作,与秋意象相关不少。秋日落木萧萧,花草凋零,这些自然景观,由于很容易和个人身世飘零、国运民生变迁的感叹联系一起,易触发诗人思绪,如先生1997年的《客居京华读黄仲则<都门秋思>怆然有作》、1988年的《暮秋写怀》四首,1991年的《秋感》两首,2003年写就的次丘仓海《秋怀》八首,还有其他涉及秋天的感兴。先生之《都门秋思》,是客居京华所作。每观此诗,我便想起和先生有着相近风格的清诗人黄仲则。作家郁达夫曾说“要想在嘉、乾两代诗人中,求一点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景仁莫属了”,黄的朋友洪稚存则描绘其诗为“咽露秋虫,舞风病鹤”。乾隆四十一年,诗人赴京应试,后接家人进京。但生活困顿,俸禄微薄。也就是这年,诗人写下了都门秋思。黄仲则满怀抱负,然而有志难伸,落拓都门,剩有慨叹“我自欲歌歌不得,好寻驺卒话平生”。先生《都门秋思》四首,则写于一九九七年。诗句上承风骚,寄托幽微。表面描绘的是个人孤独无依,思念家山的心境。如“云鬟此夜应相忆,耿耿银河望晓星”,化自杜甫《月夜》诗意:“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 ,双照泪痕干!”更多的诗句中,蕴含的是诗人在孤独漂泊之时,仍专注于国瘼民疾的忧虑,当中也体现传统知识分子洁身自傲的个人操守。感喟怀才不遇,黄仲则说“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先生则叹“宝剑难寻奇侠赠,明珠空忆美人留”;写孤洁品格,黄仲则说“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着恼公”,先生则说“长安冠盖盈眸是,憔悴风尘惜素襟”。而先生一句“怕诵两当轩里句,萧条异代不胜愁”,更是让人穿过二百多年的历史,看到不同时代的两个诗人共同的感叹。

 

先生诗中,有旅居异地思念家山的感喟“九秋客鬓吟边白,万迭家山梦里青”;有在《事呈凡章师》中对国粹垂危、无以为继的感叹“国粹垂垂一脉危,百年风雨夜凄其。独悲白雪成孤响,谁向红桑拯孑遗?”、“炎黄万古精魂在,振我新军唤健儿”、“年来百感儒冠误,谁借金戈挽日迟?”。 这样的诗句,其中对国运民生的忧虑,溢然于纸。但我更喜欢的是先生“又值西风来峡谷,忍听霜叶下高桐”、“长安冠盖盈眸是,憔悴风尘惜素襟”、“独坐花阴消暑气,阑珊星斗夜沉沉”这样的诗句。这样寄托遥深的诗句中,隐约着诗人从社会到诗人自我的回归。

 

“万古秋心吟不得,倚栏凄绝夕阳斜”,是癸末年秋,刘先生参加潮州古文学理论研讨会之余,登金山所作的诗句。这样的诗句,一接便接上了千年前稼轩欲说还休的感叹。

 



苏北一布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钝笔无锋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闲云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27 积分:21506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7/11/4 23:18:22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2 11:46:38 [只看该作者]

应该放在“谈艺”版里。



钝笔无锋原创博客:http://blog.sina.com.cn/cjhy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28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2 12:42:54 [只看该作者]

恩,转移一下。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