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读书台】 → 心仪插图本


  共有376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心仪插图本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tangong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贵宾 帖子:4 积分:3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6/2 12:42:14
心仪插图本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1/3 18:45:52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tangong在 2003/01/03 06:47pm 编辑]

 心仪插图本
   

   那天在书店浏览,发现一本鲁迅翻译的《死魂灵》,最大特点是书中有百幅插图。徘徊了半天,很想买下来,无奈家中已有一本译林出版社的毕竟是内容重复,只好忍痛割爱了。再次路过书店,鬼使神差又进去寻觅,这百幅插图本没了踪影,有些怅然。真的,好的插图本文学作品,在我看来是珠联壁合,书之上品。
 
   书籍插图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中国自汉唐以来,插图艺术依次由帛书图画、佛教经卷插画发展为后来的宋版插图,到明清戏曲小说时,插图艺术已达高峰,如明陈洪绶所绘《西厢记》、清改琦所绘《红楼梦图咏》等,均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当代出版物中,插图曾被多种文学书籍广泛运用。在国外,插图艺术也相当被重视,尤其是苏联插图艺术家们水平极高,而且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有插图,只不过是有些中译本图省事,删掉了插图。我国的插图艺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历了一个繁荣时期,许多著名小说的插图作品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如程十发配图的《儒林外史》、叶浅予配图的《子夜》、张德有配图的《苦菜花》等等。到80年代,插图在小说中运用仍十分普遍。遗憾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图书越来越呈现出作为商品的应时性一面,许多出版社出于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很少再出插图本。好在经历了图书市场的大浪淘沙,近来插图本书籍不断出现,大有“春风吹又生”的势头,这多少给人一些安慰。
 
  高品位的插图,会使书的价值陡增。插图艺术绝不是图解文字的附庸形式,而是属于再创造的相对独立的造型艺术,它和文字一同构成书籍艺术的整体,增强了书籍的艺术感染力并丰富了其内涵。正是如此,我对插图本书籍情有独钟。
   
  这次与百幅插图本《死魂灵》失之交臂,多少有点懊悔,但也曾有过淘到好的插图本而欣喜之时,像《十日谈》、《堂吉诃德》,像郑振铎的《文学大纲》、孙良工的《中国文艺辞典》,这后两种工具书均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出版物,以插图丰富而著称。尤其彩图本《文学大纲》,书中有彩色与黑白图片数百幅,俱为中外名家所绘,当然,我所收藏的是上海书店的影印本。平日买书,有无插图,也是选书的一个重要标准。有一次出差,碰到一本《恶之花》,书角有些残损,要是往常我是不会买的,因为我很重视书的品相,但这个版本实在有些特殊,一是译者的序言的篇幅超过了正文,二是插图选了好几个国家的画家包括作者自己的作品,使这本“惊世骇俗、振聋发聩”的不朽奇书更具有了可读性和收藏性,所以我破例买下。
   
  鲁迅先生是书籍插图的大力倡导者。鲁迅时代印刷出版条件与当代不可同日而语,但那的书籍还是相当重视插图艺术的。但愿我们今后能见到更多更好的插图本图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泉清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克敬居】总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128 积分:389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4/8/27 23:06: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1/4 21:54:33 [只看该作者]

呵呵,插图本也是我很喜欢的书,看起来总让人赏心悦目,这样的文章很好。
欢迎新朋友到来,希望以后可以看到你更多的文章,期待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诗与刀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41 积分:7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3/2/21 19:07: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1/12 20:38:33 [只看该作者]

现在插图本是不大多见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午夜蓝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贵宾 帖子:116 积分:18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4/10/19 17:23:42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2/2 22:45:48 [只看该作者]

我并不很重视插图。越是好的书,越是如此。说句实话,是因为对插图的鉴赏能力实在不佳。
所以希望优秀的文字,能使我忘记插图。

呵呵,个人意见。希望不要被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