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一座座古桥,一段段城市的记忆
随着拖板桥的重见天日,镇江的古桥文化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那些古桥,或已深埋地下,被人们逐渐遗忘;或只剩一个桥名,今人只当地名却早已不知桥的存在;或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挺立,桥面行人如梭……你知道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里,有多少古桥吗?你了解他们的历史吗?
桥是什么?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桥就是河流与道路的交汇点,是一座通行的物质载体。桥是一种交通设施,但它所体现的文化却不仅仅如此。因它的建筑特色和艺术美感,桥又是一件耐人观赏的艺术品,尤其是古桥,它反映了某个历史时期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对古桥的考古,实际上最大的价值还不是这些。”镇江市考古专家刘建国说,“古桥还是城市河流与道路的坐标。河流和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了解古桥的相关信息,就可以掌握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历史上古桥星罗棋布
镇江临江通河,水网纵横。宋代,运河(即漕渠)从镇江城内穿城而过,志载:“跨河而桥,前后惟六。”由北至南,分别是渌水桥、千秋桥、嘉定桥、清风桥、长桥和折桥。这些桥都是运河上的桥,规模宏大。除此以外,宋代镇江城内还有三道市河流经。这些市河上也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众多桥梁。
市河之一源自城西诸山,如李家山(唐代墓志称阿育王山)、润州山、太古山、阳彭山等。该河之上,宋时自西南向北共设有六桥:水西桥,在水西门;圆通桥,旧名土桥,在唐颓山后,即今吴家门以南;关门桥,在登云门里,大致在今中山路原铁道口附近;三折桥,在关门桥北;师姑桥,在三折桥西北;小围桥,在大围桥西(《光绪丹徒县志》地图上在老西门桥西北侧标有“大围坊”字样)。市河之二,水源发自南郊,其上有三座桥:西园桥,在放鹤门;观东桥,大致在今靳家巷西侧;道人桥,在旧丹徒县治南。该市河经道人桥又一分为二,其中一道分流左折北向,至今四牌楼南侧又西北流向大围桥蜿蜒入江,途经桥梁六座,依其顺次有:皇佑桥,在今解放南路火坛楼巷附近;染皂桥,后即为观音桥,旧址在今观音桥巷;嘉泰桥,在今万祥商厦门口;怀德桥,位于今四牌楼南侧;斜桥,在怀德桥西,斜桥街即以桥名;大围桥,斜桥西北,今西门桥西侧。该市河流经的怀德桥下还有一水北向,连接水■桥。市河之三,自漕渠上的清风桥(即范公桥)南侧,由折桥(清风桥南)受漕渠之溢水,经石■桥,至朝真桥(在皇佑桥东南),与皇佑桥水合,蜿蜒入江。此外,在一些小河沟上,也有一些桥,如梦溪桥等。
至清代,在《嘉庆丹徒县志·津梁》上,列举出18世纪中叶镇江所有河上桥梁,分别为千秋桥、渌水桥(高桥)、太平桥、嘉定(利民)桥、清风(范公)桥、长桥、通济(南永关)桥、虎踞桥、镇西(拖板)桥、阜成(老西门)桥、嘉泰桥、斜桥等多达55座。在民间,也有一些很有名的桥联,如“石婆婆磨刀劈竹竿,万家箍桶;范公公拖板搭浮桥,千秋太平”,提到了范公桥、拖板桥、石浮桥、千秋桥、太平桥。这些大大小小的桥,在镇江的发展史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随着河道淤塞或城市改造,这些桥陆续被填平,渐渐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
一座桥,演绎一段历史
其实拖板桥,并不是考古发现的第一座古桥。早在1998年正东路拓宽改造时,镇江市考古人员就发现了宋代清风桥遗迹。
清风桥,志载北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润州太守范仲淹重建。范仲淹在润州任职期间,看见东门关河两岸行人来往不便,便在东门关河上建了一座长约40米的清风桥,后人为了纪念他,称之为“范公桥”。南宋嘉泰、开禧年间(1201—1207年),镇江知府辛弃疾又“复甃以石”,重修了范公桥。
在160多年前,清代画家周镐曾画过范公桥。画中的范公桥,建有廊亭,线条流畅,层次分明,造型典雅飘逸,只可惜,今人无缘一睹风采。
1999年在五条街振华工地,镇江市考古人员又发现了宋代嘉定桥东段遗迹。嘉定桥,又名镇方桥,它还有一个更让人熟悉的名字——网巾桥。志载,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郡守钱良臣重建,当时为砖桥,后嘉定初(1208年或稍后)又在砖桥上加砌石体。据考古推断,嘉定桥桥面宽有6米左右,桥的走向与现中山路重叠,由此可见中山路形成的年代久远。
因当年考古条件所限,清风桥和嘉定桥这两座古桥遗迹并没有能够重出地面。为了更好地保护遗迹,他们又被覆埋地下,留于后人。
在现存的地上古桥中,鸿鹤桥无疑是年代最早的一座。宋代鸿鹤桥,为古代出城通向南境的要津。志载,鸿鹤桥在唐宋罗城仁和门外,因石栏作孩儿状,又称孩儿桥,或俗称红鹤桥。此桥位于现南门外大街东侧,近代因南门外大街改向而废弃,并被圈入民宅之中。1998年考古调查中发现此桥,其南宋桥额石刻尚存。在桥堍还有石兽装饰,栩栩如生。
关于鸿鹤桥,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提起丁卯桥,恐怕就人尽皆知了。但我们这里提到的古桥丁卯桥,已非现在的丁卯桥。
东晋元帝司马睿之子司马裒镇守广陵(今扬州),运粮出京口,因水涸,奏请于此立埭,丁卯日建成,故名丁卯港,后建丁卯桥,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唐代文宗大和至宣宗大中年间(828—847年),著名诗人许浑筑别墅于丁卯桥旁,并著有诗集《丁卯集》,其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千古流传。丁卯桥当时还以风景优美而著称,这在许浑诗中颇多描述,丁卯桥也因《丁卯集》而为后世文人所向往。
丁卯桥建筑系民族特色的单孔石拱桥,清代乾隆、道光年间曾两次修缮,但桥基仍为六朝原基。1980年丹徒因拓宽河道,于丁卯桥旁重建新桥,拆西部桥头,保存丁卯桥大部分建筑。1995年,为再次拓宽镇长路,丁卯桥被全部拆除。
始于明朝的虎踞桥,现在桥上依旧人来人往。虎踞桥原为砖桥,明万历年间(1576年),知府张纯改为木桥。万历廿二年(1594年),知府苏兆民又将它改为石拱桥,易名泰运桥。1853-1857年攻占镇江郡城之太平军,曾拆毁桥面,用以与清军抗衡。1859年经善后局重修,因其时虎踞门已改为南门,故改名南门桥。此桥是丹阳、丹徒等南乡农民进出城必经之地,挑柴负米者络绎不绝,独轮车过桥首尾相接。旧社会桥上下有“三条巨龙”,即柴龙、米龙、水龙(当年店肆、民家雇工从河中担水饮用),成为闻名的“清晨一景”。1982年恢复虎踞桥名称,并勒石保护。
为了留存城市的记忆
对于年纪稍长的长者来说,城市中的古桥,就是他们最美的童年记忆。已逾古稀之年的陈静老先生,少时家住上河边,石浮桥是他至今想来仍魂牵梦萦的地方。陈老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纪念他记忆中的石浮桥。当年的石浮桥,桥顶是青石铺成的平台,从北朝南有座砖石结构的桥神庙,内供石雕狮子,又称“狮子庙”。狮子含“子”,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送灯求子的花灯队总要走过此桥朝拜石狮子,祈求好吉兆,煞是热闹。桥中间有条用长石条连接而成的小车道,孩子们常常滚着自制的小铁环,顺着车辙玩耍奔跑。陈老说:“1958年,因建京口闸,拆了石浮桥。如今岁月流逝,人已老矣,但每每忆及桥上桥下的民俗风情、儿时玩耍、时鲜小吃、行业街市,还是会复苏童趣,乐不可支。”
“青苔寺里无马迹,渌水桥边多酒楼”,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宋代诗人仲殊写道:“春过后,佳气荡晴空。渌水画桥沽酒市,清江晚渡落花风,千古夕阳红。”还有“万岁楼上云乍合,千秋桥下水争流”“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镇江古桥,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我们所知的除了来自史书或考古,抑或只能从唐诗宋词的点滴字句中,去感悟古桥的风韵了。
可是,城市的记忆应该留存!作为城市里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古桥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作为窥见城市变迁、兴衰、演化的历史及人们生活进化的历史文脉的古桥,构筑了现代城市文明底蕴深厚的文化渊源。加强对古桥的保护,任重而道远。
“古桥是我们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珍视古桥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保护古桥就是保护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要务。” 刘建国呼吁,在搞城市建设之前,应先有考古规划。“在我们镇江的文化建设中,留有很多缺憾。”刘建国感慨地说,“按照原有规划,丁卯桥应易地重建,但时至今日,却迟迟没有动工。以前通过考古发现的范公桥和嘉定桥,也都遭到被填埋的命运,未能为名城增添高品位、原真的人文景观。如今,拖板桥重见天日,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古桥遗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刘建国认为,对于古桥而言,易地重建只能展示古桥作为一种建筑物的艺术,却丧失了其很重要的地标作用,只有原地保护,才能完整地展示古桥文化。
范公桥、嘉定桥,还有已知在第一楼街地下的千秋桥,何时可以不再长眠?我们期待着。
(《镇江日报》古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