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艺苑】【快雨堂】 → 生存手册


  共有1267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生存手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7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11/2 20:47:26 [只看该作者]

◇不适宜搭建帐篷的地方◇

1、有风的山顶(向山下移动,寻找背风场所)。 2、谷底和深不可测的山洞--相当潮湿,若白天
天气很晴朗,夜间可能会有霜。 3、山腰平地--容易集聚潮气。 4、通向水源的山嘴--常为野兽饮水必经之路。
庇身所、帐篷--庇身所类型1

这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原材料取舍的难易以及计划中何时使用等等。若仅作临时用,只需拼凑庇身之所即可。如果你准备在庇身所里生活一段时间,同时等待救援,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范围内构建一个长期的庇身居所。

对于准备亲自跋涉、寻求出路的求生者来说,可在途经地修搭临时的庇身帐篷。如果庇身帐篷足够轻便,而且有迹象表明沿途向前可能会没有适宜的搭建材料,我们甚至可以将它随身携带。

如有病人或伤员,应修建永久性的居留所,作为恢复健康前的休养场所。如果天气持续恶劣,永久性的居所也是需要的,在等待的日子里,你可以收集装备和食物。

◆临时庇身所◆

如果缺少搭建材料,可以因地制宜,例如利用悬崖下的突出物、斜坡等天然有利因素。如果身处大片的开阔地带,可以背着风坐下休息,在背后堆集各种物品防风。

◆简陋庇身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高大乔木的大树枝有时会被狂风折断,但仍牢靠地连在树干上。利用它们可搭建简陋的庇身所。但是要检验树干与树枝的连接处是否足够牢固,以免瞬时落下时砸伤自己。用一些细枝编进大树枝上,可以增强防风效果。针叶树会比阔叶树更有效,只需较少的编织就会达到理想效果。

将折断的大树技绑在树木的树干分叉上,可以产生类似效果(图a)。

◆树根庇身所◆

倒地树木伸展的根冠及其固着的泥土是很好的搭建材料--如果角度恰好合适的话,可以起到防风的效果。根冠空隙处可以进一步编织或填埋加工。这类庇身所为进一步用其他材料搭建更精致牢固的住所提供了基础。

◆利用天然凹坑◆

浅坑也会有部分挡风效果,并且使得你进一步搭建庇身所时会省许多力气。但必须采取措施,让附近的流水改道。如果凹坑位于斜坡上,这就更为重要了。否则下雨时你会发现自己生活在小水池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为了防雨保暖,坑顶要加以遮蔽。先在坑四周横向搭建一排结实的棒状树枝,在其上中部纵向放置一根圆木,枝条、小棍的一端搭在圆木上。使得棒状树枝相互挤紧让雨水顺着一边流淌。还可用泥巴、细枝和树叶加强防雨效果。

◆利用倒地的树干◆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如果倒地树干的方向恰好与风向垂直,那么可以利用它来防风,可以在背风处挖一凹坑,坑上可以搭建棚顶。

◆排水与通风◆

在棚的四周挖好排水沟可以使棚内保持干燥。对于简易的庇身棚,只要不是完全封死,通风应该没问题。

◆利用石块的庇身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如果棚里体积较大,不仅仅能躺下,还能坐起,甚至在棚内活动,那无疑会舒适许多。所以要在坑的四周垒起石块以增加棚高,用泥炭、树叶和泥填充石块间的缝隙。加上顶盖后,即便大雨倾盆,也可以有干地居留了。

◆利用小树苗的庇身棚◆

寻找两排合适的树苗,除去彼此间的障碍物,将对应的树苗上部绑在一起,构成帐篷的支架,盖上篷布,用石块或圆木压住底边,帐篷就搭成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如果没有帐篷布,选择较矮的小树苗,用枝条把它们编织在一起,并用泥炭和蕨类加固。

◆庇身棚所用的覆盖物◆

防水雨披、地膜、塑料布或帆布等都可以用作庇身棚顶的覆盖物。图a主要利用自然条件,图b搭建成背风的三角形帐篷。如果覆盖物足够长,可如图c那样,将多余部分沿下坡的方向折向内面,这样可以避免地表水流进棚内。在棚中躺下休息的地面上,一定要铺上干燥的野草或蕨类,以免受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只要倾角比较大,编织紧密的帆布即可挡住绝大部分雨水,尽管并非绝对不渗水。将大小相差无几的帐篷套在一起,效果会更好(图d)。注意:在去除帐篷顶上的积水时,不要触及帆布内表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7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11/2 20:52:18 [只看该作者]

庇身所、帐篷--庇身所类型2

◆圆锥形帐篷◆

一种著名的印第安人帐篷,别的种族也曾使用。将三根或更多的圆杆一端绑在一起,形成圆锥顶点,是最快最简单的搭建法。圆杆另一端斜插入地面中固定。可用兽皮、白桦树皮或防雨布覆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圆杆间夹角增大,帐篷内的面积即会相应增加,不过帐篷排水会略加困难。

◆伞形帐篷◆

把降落伞中央部分悬吊,伞缘固定于地面即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降落伞及其类似物可以直接覆盖在圆锥形支架上。但将伞顶悬吊于树下,伞缘钉牢于地面可能会更简便。如果材料防水性不是很好,可适当增加倾斜程度。帐篷出口要用双层防水材料,上部绑紧。

◆防风墙与屏风◆

用两根粗棒夹住一排横木,绑紧,竖起即成一面防风墙。设法堵塞横木间的缝隙。活动木墙也可作为庇身棚出口的防护门,或用来反射篝火的热量。另外,还可用来筑坝引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为使防风木墙更加结实,可增加竖直夹棒的间距,使对立两根木棒间夹住双排横木,横木间填充一层泥土,呈三明治形。

◆覆盖物◆

弹性树苗、枝条,野草,长树叶都可用来编织篱色及其类似物,用于护墙和遮盖棚顶。叶片过大时,可以适当切割以便编织得更加紧密。先用硬度大的材料作骨架,加以编织和填充。可以在原位上直接编织,也可先编织成块板状,再安排至适当的位置。绑牢主要交结点,然后逐渐编上一些较为柔软的材料。

如果没有绳索,可先将作为骨架的硬棒插在地上(间隙不要过大),再编织上树枝,最后用泥和野草填充缝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如果适用且结实的树枝太少,可利用藤茎编织。大型树叶,无论是成束垂下还是串连在藤茎上,都可相互重叠,如同建房用的房瓦,可以挡风避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长草按束编织,不断掺加草叶使其延长,可制成很不错的草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以60厘米为长度标准,环割白桦树树皮,剥离待用 (图a)。棍棒或藤条成对设置在架上,彼此距离很近( 图b)。桦树皮上端夹在排棍中间,下端搭在排棍上(图 c)。

◆半开放式庇身棚◆

如果不是搭建可抗暴风雨的长久居留场所,而且也无坚固之物可供利用,可以搭建简便的构架,上面覆盖野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树与树之间或树与立柱之间搭上一根横木。根据风向,在横木与地面之间呈45°角搭上简便构架。用木棍加固成一面边墙(图a),在背风处生火,用板或活动木墙使热量反射到避身棚里(图b),可以保暖。


 回到顶部
总数 7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