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北固亭】 → 诗人微吟无板访谈(第十九期)


  共有836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诗人微吟无板访谈(第十九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刘新吾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新诗凝香版主
等级:老版主 帖子:283 积分:54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3/10 18:57: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3/17 11:36:2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吟香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3100 积分:10264 威望:12 精华:13 注册:2004/8/25 11:21:54
诗人微吟无板访谈(第十九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3/16 12:58:39 [只看该作者]

本站记者:您好!抱香访谈想采访您 微吟无板:好啊,我尽量合作。 问:您愿意作下自我介绍吗? 答:我本想说没什么好介绍的,普通人一个么。又觉得有点搪塞,呵呵----咱们不都是普通人吗?还是多少捡点儿个人情况说说吧,起码有助于交流。 我是北京人。北京口语和普通话极接近,容易混入书面语,所以我在网上发帖会不自觉带一点北京腔口语。这一点有时候很糟糕,因为书面上反映不出那个口语的语气,有时候会引起误会。我发现过好几次。不如象好多别的省的朋友,家乡口语和书面语距离比较远,不会往里面带,不碍事。 问:还有呢? 答:还有么,就是年岁比好多网友都大好多,今年该四十二了。网上写诗词的朋友比我年纪大的大概屈指可数。不过我发现我总是忘了人家跟我不是一个年龄层的这码子事,跟人在网上干架特别认真,嘿嘿。 问:还有呢? 答:还有,就是我居住在美国好多年了,十年了吧,直接感受的事情往往和国内的朋友不一样,所以往往在一些事情的看法上有分歧。我不怎么关心政治,但因为政治话题却跟左派右派的朋友都打过恶仗。嘿嘿----还是嘿嘿。:-) 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和诗结缘的? 答:我就说和旧体诗词结缘吧!这挺好玩的,就多说两句。新诗我也读,也欣赏好作品,但是没有什么深缘分。 问:什么时候? 答:什么时候?这也还要看怎么算----分几个阶段说吧!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文革高潮时期,那时候开始背诵一点毛主席诗词,幼儿园要求的。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我背的第一首是《西江月 井冈山》,我妈拿自行车推我上幼儿园,在路上教我的。那韵律感觉和儿童歌谣的大不一样。真的,那件事我记得特清楚。不过,所谓韵律不同云云,当然是我现在描述当时的感觉,当时四五岁的我,哪里会知道我感受到的区别其实是在韵律上?不过要知道,那时我不可能理解多少内容,而且这首词是用湖南话押韵的,按北京话,几乎就不押韵。我想吸引我的地方一定是那种特殊节奏。我后来到上小学三年级左右,就能背下全部毛主席诗词。都是自己主动背的。人家随便提一句,我一定能接上下一句并说出诗词的题目。 问:还有呢? 答:我实践押韵,比明确知道押韵这个概念,要早好几年。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批林批孔”,要求写儿歌作“大批判稿”。那时候也不教你押韵、句子长短等等,第一是要政治上对头。我就写了一首,分四段,是记叙小组开批判会的,批判林彪在辽沈战役中反对毛主席。那肯定是我的“处男作”哈哈。我还记得两句:主席要打北宁线,他偏围着长春转。让小孩子干这个,好荒唐不是?可是我就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会了押韵。 问:还有呢? 答:真正知道押韵,是和知道诗词格律同时的,这比较奇怪,是偶然因素。我十三四岁,文革快结束的时候,我父亲不知从哪借到一本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就是后来改编成《诗词格律》的那本。属于当时看不到的书了。我父亲倒没怎么好好读它----那时候出版的书籍极少,所以文革前的书,不管什么,感不感兴趣,借来再说的----不过我倒迷上它了。那时候一口气就把它弄通了,除了入声没有感性认识,也没有去背。但我明白了道理,知道用普通话的四声也可以遵守格律。哈哈,现在想想,那时候怎么会那么聪明?真的是很聪明,我识歌谱也是这样自学的。本来我们中小学时的音乐课是时有时无的,有也就是唱歌课而已,根本不教乐理。小学五年级有一回一个代课老师一时高兴,给我们讲了一堂简谱基本知识,音符啦,节拍啦!就凭着这一点点基础,我初中三年级时硬是自己练习,视唱过了关。那比记住格律要难多了,那不光是理解的事,得要有感觉,和游泳一样。后来再用了两三年直到上大学前,才达到听一个新歌就能唱出谱子来的程度。“自学成才”没有师傅教,是很艰苦的呵呵。 我於是也遵照格律规范写过几首,不过都是打油。诗词的优美境界,在那时的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从那时直到前几年上网,二十几年,虽然有感的时候也认真写过,大概通共就二十首左右吧?但都写得不怎么样。就是这样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其实我从小就对古文感兴趣。比如现在高中课本里的古文,我小学就没问题了。但是很不幸,在我生活中从来没有看到过谁有很好的古代文化修养,包括诗词。结果这些东西对我就完全是书本世界----我从来只是阅读古人,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能达到和古人平等交流的层次,比如象现在这样写诗词。而且我这人从小就认真过头,打死我也学不会照猫画虎去使用超过自己真实感受的词语,写不是自己真切感受的东西,连写大批判稿都不抄报纸。所以很多人都经过的模仿阶段我可以说没有经过。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因为模仿对起步很重要,而且在不同阶段都应有不同深度的模仿,或者叫借鉴。 所以我真正意义上的学诗,和诗结下深缘,可以说是在上诗词网站以后。所以,我和诗词是青梅竹马相知(背诗,写押韵儿歌),朦朦懂懂结婚(知道按格律写东西),直到中年才深恋(在水准上有自我要求的创作)。 我前面说到识歌谱的事,那和我现在心思卷入诗词这么深有很深的渊源。我出国时,没有带什么中文书,就是一本《唐诗三百首》,和一本顾易生主编的《宋词精华》。有空就捧着反复玩味,尤其是上厕所的时候,嘿嘿。到1997年的某一天,上着厕所读着小晏的《阮郎归》,突然缪斯就降临了,脑子里就流过旋律,我就把那首词完整地歌唱出来了。我以前可从来没有试谱过曲的。赶快办完事出来把它记录下来。以后就一发不可收,给宋词谱曲,把我所理解到的内在感情和韵律美,用旋律再现出来。 到2000年上诗词网站前我已经谱了六十几首了。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很有味道的歌吧!谱曲会让人对词牌有更深的认识,体会到它的四声安排、长短疾徐变化。就好象找回了文字记录的口语所丢失的语气。这样,字面读不出来的情态往往就再现了。当然,是不是原味我不知道,我只能说我一定是摸到了一些。后来我找到现在人家翻译出来的一部分《碎金词谱》歌曲,比较一下,发现差异虽然很大,但精神上旨趣上实有相通之处。 正因为有这样一种诗词修养上的奇怪准备,才使我一旦撞上网络诗词论坛这个环境,就一往情深吧? 我想网上爱好诗词的朋友,可能少有象我这样乱打乱撞,参野狐禅而知味的吧?所以我跟诗词的关系,好象是有些宿命在里头的。有些偶然事件,是很奇怪的。 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上网的? 答:如果随便浏览网上文章也算上网的话,大概是在因特网产生没多久吧?真的作为网民答:在网上发帖,则迟到2000年5月吧,而且就是在诗词论坛上发帖的。当时误打误撞到清韵书院的诗韵雅聚论坛,一下子就傻了:原来有人能写这么好的诗词!二公子、伯昏子、矫庵,还有云松。啊佩服得,那个怎么说来着?那个滔滔江水什么的呵呵。 问:您对中国诗歌的现状有什么看法? 答:没看法。我不曾用心琢磨这个事。相对於诗的兴趣,这个兴趣极小。 问:您对网络诗歌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答:发展?我不喜欢这个词。正如我不喜欢关心什么大规模上的现状一样。我也不关心什么大面积意义上的发展。我只关心我自己对诗的追求:我打算在哪些地方加深修养,酝酿着哪些题目。有的马上就要出炉,比如我的“微吟自习室”,把自己三年来(2000-2002)的作品一首一首地分析评价,分为优良中三等。去年我断断续续做了一年,还差两三首就完工了。还有的题目也许要一两年后,有的则遥遥无期。我上网学诗、评诗、作诗,这三年真的进步很大。可以说是飞跃。我以前不敢想象。相信很多网友对自己都有这样的感受。 其实我觉得我在网络这个环境挺自在的,如鱼得水。这样就挺好。我最喜欢网络的就是交流迅速。我想,只要还有人爱诗、作诗,只要网络的便利还存在,我操什么闲心呢?有人对旧体诗词的前途悲观。我看他们是忘了,我们这群写诗词的人,是社会关照的庄稼吗?还不是从野地里长出来的野草?现在都能生长,为什么倒担忧起将来了? 我也不相信所谓号召提倡之类的狗屁。一个诗人如果跟风而走,那他就算了吧,请走出我视线之外。一个人如何活,是根本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别人也是无法改变的。靠诗是不能改变的。你可以批判他的活法,可以批判他写诗的旨趣,但你要明确,这是谈诗外的问题。提倡特定的诗的旨趣,甚至提倡写某些内容,把它当作诗国的任务,唯一的效果就是促成伪诗(这个伪,不是艺术问题)。我这里不是说伪诗害不害艺术,也不是说伪诗害不害人心。我不管这些。我只是说,任何诗风或诗的内容的提倡,都是无益的,也谈不上有害,微不足道。如果说有害,是有害提倡人自己的初衷。 问:您认为什么样才算好诗? 答:这个也不好说。说诗没有标准,也对也不对。每个人都有标准,当然标准也会改变,随思想、学识、品味而变。我的标准是什么?我讲不清楚究竟。 当一个问题难以给出答案的时候,我喜欢用排除法思考问题。那么,我要说,诗不能没有韵律感。你没有这个,我就不爱读。你要不在乎这个,你管你写的叫别的行不行?其次,诗要讲表现手法。我读诗是当作艺术来体味的,你不能让我艺术上没有兴奋或者看到你表现上的疏漏。我们在谈好诗。好诗不应该有疏漏。再次就是要有情态在,有“魂”。无论表现什么感情、感觉、思考,我要读到它,感觉到它在字句的背后。这样的诗,才有资格作好诗的备选。注意我说的是备选。上面那个次序,是从最基本向上层排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筛子。 问:您最喜欢的诗人是谁? 生活中我一向很难回答任何“最喜欢的”这样的问题。关于诗人也不例外。我的思维世界对事物的安置好象从来不是宝塔式的。我上网不久,就自我标榜了一个座右铭:眼中有诗,目中无人。这个态度可以扩展到我的一切生活方面。 问:您对旧体诗的格律和用韵有什么看法? 既然写旧体诗,就尽量遵守其格律。我指平仄。在这个问题上“创新”,我不认为有什么意思。偷懒就承认偷懒,何必谈什么格律改革?我个人认为,守格律还要体会其所以然。这样你才不白守、傻守。 至於用韵,我认为什么韵都可以,只是在同一首诗中,要采用同一个用韵体系。是平水韵、普通话,还是方言,要内在一致。 其实,我更愿意使用“韵律”这个词。这就不限於格律或韵的概念。主要是节奏、词语色调(或语感)和感情协调。格律和韵脚都是外在的。合律合韵未必就有韵律。可以这么看,古体的韵律不是不合格律,而是对格律的高层次的理解,或者说,它另有一套韵律旨趣在。诗要有韵律,是诗的底线。因为说到底,诗之为诗,在於形式。 使用“韵律”这个词,不是说守格律用韵没有意义。而是认识到格律用韵不是死规定之后的继续尊重。比如词牌,你说它失去音乐的依傍了,有些讲究不知所以然,所以你就可以不遵了。那我就问你,你用这个词牌干什么?你自度曲去么!你自度曲你还得有说道,不能随意而为,美其名曰。那么,在学力不够的情形下,先遵守它,努力了解它么!因为有关知识被历史淹没了,遵守不到那个程度,和已知不对头,仍找借口不遵,是两码事。至少,我看到的网上破律诗人(或诗人的偶尔破律),都不能在审美上感动我。好多人当他破律破韵的时候说,我不能害意。问题是你那个意适合不适合你那个破律?我还没有看到一个人说,我这是斟酌韵律本身的和谐而破的传统。如果有人能这样讲问题,我才有尊重他选择的基本前提。我举个例子。我有一次是这样犯孤平的:寒星三两信怜得,拗调八千自和齐。这是和情绪一致的,在这个地方我要引导读者体会那种残缺感,体会我如何是个倔人。 问:您对实验体如何看?您支持吗? 答:我的眼中只有一首一首的诗,没有一个“体”。广义说,实验是作诗的基本精神。作诗就是在想“我要如何表现”的过程。现在所谓实验体笼盖下的诗,其实很庞杂。我从何支持或反对呢?我看到好诗,哪怕它在实验诗的名堂下,我也大声称赞,认真分析学习。我看到伪诗(这个伪,是艺术问题),哪怕它在实验诗的名堂下,我也大声指摘,也是认真分析----批判。我自己也有一些作品被人冠以实验体,我没在乎它们叫做什么。我还模仿讽刺过一些所谓实验诗,也只不过是反对其中一些现象,就事论事。 当然,“实验体”作为一种集合名词,所包揽的存在,我觉得有关注研究的必要。我曾经尝试过,但看到别人的一些评论,觉得自己还是多倾听的好,收益更多。 问:您的网名有特殊含义吗? 答:有啊。那是我刚上诗词论坛的时候,跟自己开着玩笑起的。我曾经有一回帖答复过人家的询问: 余初知诗词之有网站也,欣欣然作胜游计,旋造清韵诗韵雅聚,顿觉蛙井之局促。虽然,玩心不改其跃跃。乃工思治装,得一马甲曰“微吟无板”。其名有三解,援狡兔三窟之例也。 第一解,雅解。既来雅聚,当有雅名。取林和靖先生咏梅诗:“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只要有诗情诗意,就能对得起梅花(良朋),不必在乎别的。 第二解,正解。雅聚中高才多有,自己当有自知之明:不配高吟,只有微吟,且荒腔走板不免,不怕错,只怕不长进。 第三解,谑解。真挨板砖的时候,先捱著(不免微微呻吟),实在不行就求饶:无板!无再板我! 当时自己是觉得别扭的,不象个名字,也不象古人的雅号什么的。为着好玩,就用了。现在看,这个名字还真不错,我越来越喜欢了。 问:如果您愿意上传您的照片的话,我们将感到非常的荣幸! 答:至於跟我要照片----我有一张搞笑的照片,被人抓拍的。我觉得很能概括我的性格的。就送给你们吧。跟好多网友是好朋友,也好让他们看了乐一乐,看看是不是有几分印合他们的印象。(怎么送呢?告诉我办法。) 本站记者:谢谢您(照片由于技术问题打不开) 注:微吟无板,原“清韵诗院”版主,以诗评闻名网络。


人生太短,夜则太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