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法苑】【文宗阁】 → [转帖]叩石山人:近体诗格律概说


  共有1221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叩石山人:近体诗格律概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28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转帖]叩石山人:近体诗格律概说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6/7 22:28:50 [只看该作者]

前几年曾就诗词格律问题与网上诗友有过“键谈”,与眼下这个博客的主旨有关,故拷贝于此,诗友在网上的讨论亦附于后,以呈全豹。或可于目下诗词峰会的讨论有些益处,也未可知。

第一章 近体诗写作中的“义”与“辞”
昨天(自注:2006年8月6日)一个博友留言,希望对他的诗作一个具体的评点。在他的博客里寻了两首七言四句的,说明了其中平仄关系的错误。今天起来,见到回帖,除了感谢,还有就是一些于诗词格律不甚讲究的原因,之一就是以为“不能以辞害义”。正好借这个由头谈谈这个问题。
现在许多写诗的朋友喜欢使用七言或五言一句、四句或八句一篇的格式来写诗,但是又不愿意遵守近体诗或古体诗的格律,而又愿意标注上“七律”、“五绝”之类的名目。其中多数人是因为近体诗格律难掌握,在叙写时候难以兼顾,索性不顾了。还有少数人,则是因为性情不羁不愿意受约束,主动摈弃格律的。
其实,作为一种文体,近体诗(古体诗也一样,为了方便,这里主要讨论近体诗)也只是诸多文体中的一种而已,就写家而言,选择与不选择的自由度很大。倘若真如一些作者声称的,写出文字的目的就是表情达意,则完全可以不选择近体诗的文体,散文也好,自由体诗也好,或者就是议论文,都可以承当这个目的。而如果标明了“七律”或者“五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文字的主要功能是表情达意,这没有错,但是表情达意的同时需要表现力,而表现力是通过艺术的途径达到的,在文字上,这些个艺术的途径就是不同的文体。文体承载了审美需要,不同的文体宣示了不同的美。因此,在表情达意的同时,文体形式也同样重要。
我的意见,倘若标明是律诗就必须遵守律诗的格律;倘若不遵守其格律,就不必贴这个标签。
这是其一。
还有一种意见,格律也是逐渐发展而来的,应该也可以继续发展。这个意见在原则上讲,是不错的。事实上,近体诗格律晚至中唐才完全定型,初唐诗人的作品有许多并不完全合律。但是,所谓发展,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进步。因此,只有完全明白前人格律才可能突破它,只有继承前人格律才谈得上发展。近体诗格律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现在讲突破、讲改革、讲发展的大多数人,确是不懂得格律的人,发展又从何谈起呢?从这里得到一个反面的印证:近体诗确实具有非常的魅力,使得对格律畏如艰途或者根本是附庸风雅者也趋之若鹜。关于发展,借用华为集团任正非先生的三字要诀:先固化,再僵化,再发展。
这是其二。
近体诗的魅力从何而来?是形式。包括简短而整齐的句式,也包括格律。因为简短,必须要言简意赅,遣词造句以达意的文字能力非磨练不可以达到,这是核心的语言艺术之美;因为整齐,又具有视觉上的美感;因为按律制作,更具有音(乐)韵(律)之美,诵之闻之怡然而近仙哉。正是因为集语言、视觉与音韵美为一体,近体诗才成为诗中翘楚,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都是如此。这也是把握近体诗“义”“辞”关系的要害:以“辞”传“义”。说白一点,借着近体诗的形,可以加著所要传达的意象,也可以更加广播之。反之,倘若失去了诗美的形式,使人读之乏味,达意的功能自然减弱甚至完全消失,则害义更甚。
这是其三。
还有一种意见,古人、前人也有破格的时候,为什么他可以,我们就不可以?事实上,李白、苏轼多有破格,毛泽东也有,但那都是在守格的大基础上的偶然,也是对格律谙熟于心的自然,而非随意为之。判断的标准有一个,就是:是否稍有变更则意(意境、意义)、味(韵味)顿减。拜伦有一句诗:多一线光明,少一分阴影,都将减损那无言的优美。就是这个意思了。但对于初学者或者一般的作者而言,破格之举不宜为之,原因是,对于语言与格律的境界很难把握到大师的水平。
这是其四。
最后,有人说格律不过平平仄仄那一套,很简单。其实大不然。能够见景生情吟咏成句而自合格律,实在是需要长时间磨就;初学者能够依照韵书按图索骥已经很不容易。

附:网上讨论
无以为名(2006-08-07 20:58:49):
高兄,你好!终于找到了你的博客,可以坐在沙发慢慢看啦。偶最近才建,还不太会玩这东西,要向你多学习啦!
高兄关于义、辞、律的见解正合吾意,赞同!
前几天和高凉、南窗晚上喝咖啡的时候,还聊起兄呢。
张来福(2006-08-09 19:13:45):
我也不太懂怎么写诗,只懂得押韵,平仄都不是太懂。最近乱写了一些诗,也不知道那些算是律诗,那些算是古风。
要是高先生有空又有心情,请移驾过来指点一二?小生谢谢了。
竹林曾少爷(2006-08-10 17:57:48):
七步成诗,谈何容易!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28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6/7 22:29:41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近体诗的用韵
关于诗的用韵,《诗经》伊始就是如此,总是因为诗的最初形式载歌载舞需要方便音乐表达罢。不独中国,世界各民族的诗都是用韵的,可以想见,所谓韵,主要是发声的相协,与语言却不大相干。
据说,中国早在隋朝以前就已经有人归纳了诗韵的规律,直到隋朝陆法言著《切韵》,后被唐朝科举考试采用,又稍加修订,改称《唐韵》,成为第一部被官方认可的韵书,也就是音韵规范。以后,宋在《唐韵》基础上增字成《广韵》;至宋金之际,再修《广韵》,因最初刊行于山西平水地方(约当今临汾),遂世称《平水韵》。
合乎逻辑的推测,陆法言制《切韵》,依据的是当时京畿地方普遍使用的官方音调(类似于现代的普通话),不应该是长安土语,而应该是交汇南北兼及东西的合成,因为长安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特别是在政府中,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绝非一地一域之人可以独彰。唯其如此,有唐一代才会采用之。则《切韵》、《唐韵》应与当时口语相一致。
至宋金,因统治中心的迁移(宋往东而后向南,金则经营于东北),口语音调当有较大变化,修订《平水韵》的时候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但是至少由于两条原因,韵书不能有大的变化:一是唐诗的成就空前,《平水韵》不得不包容唐诗音韵于内,也就是承认唐音为诗之“正音”;二是自唐以下,诗的创作已经逐渐摆脱音乐而成为专门的书面形式,诗的用韵也就摆脱了最初的音乐属性而归附于诗本身,故而诗韵更多地属于作诗技法一类,诵诗也需要依古调了。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平水韵》不过是把《广韵》的二百零六韵部合并成一百零六韵部而已,后人用韵,自然比唐人宽松许多。
现在有一种意见,唐朝到今天已经一千三百多年,语言声调变化已然面目全非,恪守古人韵书已无必要。其实,随着时代变迁,旧体诗作为一种文体已经定格,或者采用这个文体,或者使用其他文体,这是诗作者可以选择的。但是,不应该改造旧体诗,就像唐人,可以创造近体诗却依旧写古风;亦如宋人,可以光大长短句却依旧写近体写古风;更如元人,可以开创曲子也不必抛弃或改造唐宋。而旧体诗音韵已是其整体之一部,自然须予保留。上述论及《平水韵》不能有大变化的两个原因,这里同样。
至于写作中间如何把握用韵的关系,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一、《平水韵》已经规范了上千年,今人写旧体诗自然以《平水韵》为正本。正确选择韵脚字主要需要熟悉上平十五部和下平十五部,因为近体诗主要押平声韵;熟悉的方法,除了写诗的时候依照韵书,多写则容易记牢,还有就是多读古人诗作,能诵的古诗愈多,能记住的韵脚也愈多。
二、韵书还是熟悉平仄字的主要途径,平声三十部,仄声分入上、去、入共七十六部,多读、多写亦为途径。
三、每个韵部的字数多少不等,字数多的称为“宽韵”,意思是比较容易选择韵脚字,比如支、真、先、阳、庚、尤、东、虞;字数较少的称为“窄韵”,选择韵脚字相对不太容易,比如微、文、删、青、蒸、覃、盐;还有字数更少的称为“险韵”,选择韵脚字很难,比如江、佳、肴、咸。
四、近体诗当首句入韵时,可以不用本韵而用邻韵。邻韵并非完全等同于在韵书中位置的相邻,而是指音韵的相邻,根据唐宋诗人当时的习惯,邻韵有:1、东、冬;2、支、微、齐;3、鱼、虞;4、佳、灰;5、真、文、元、寒、删、先;6、萧、肴、豪;7、庚、青、蒸;8、覃、盐、咸;9、麻、佳;10、江、阳;11、蒸、侵。
与诗韵有关的还有如下一些情形。
有很多时候,诗人们相互酬唱答和,所作的诗称为和诗,和诗的用韵有些专门的术语表达,仅作回答的往往标题“和某某”而所用韵部不一定相同,甚至诗体有别,比如以绝句回答律诗,以七言回答五言;用对方的韵部而不拘韵脚字的,往往标题“依某某韵”;用对方的韵脚字而位置不拘的,往往标题“用某某韵”;用对方韵脚字且位置相同的,往往标题“次某某韵”或“步某某韵”。
也有很多时候,诗人们相约规定韵部甚至韵脚字作诗,称为“限韵”。
古体诗或曰古风,其格律与近体诗相关但不相同,用韵也另有规则,另作古体诗篇章叙述之。
  
附:网上讨论
夷蛮戎狄(2006-08-15 20:17:15):
我先收藏了,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
无以为名(2006-08-16 14:25:25):
谢高松兄作了一个普及性的工作,对初学者特别有益。
弟这里有份整理的资料,供初学者参考。
一、韵学知识
1、宽严关系(以206个平水韵为例):
宽韵:东、支、虞、真、先、阳、庚、尤
次宽:冬、鱼、元、寒、萧、豪、歌、麻
中韵:微、齐、文、删、灰、侵
窄韵:青、蒸、覃、盐
险韵:江、佳、肴、咸
2、、邻韵关系:
(1)东冬(2)江阳(3)支微齐(4)鱼虞(5)佳灰
(6)真文元(半)(7)寒删先元(半)(8)萧肴豪
(9)庚青蒸(10)覃盐咸
3、跨韵关系:一字跨两韵(见附表)
二、用韵原则
1、取平水韵原则-----正例取平水韵,变例取新韵。
2、韵押平声原则-----正例押平声韵,变例押仄韵。(仄韵诗,可视为入律古风)
3、韵押偶句原则-----正例偶句押韵,变例奇偶异韵(双用韵)。
4、韵押一部原则-----一韵到底,不得通韵(旧称独韵式,属于变体诗的一种)。
三、用韵标准
1、正例押平水韵中的平声韵(见附表)。变例用平水韵中的仄声韵(仄韵律诗)。
2、变例押新韵(见《中华新韵》或《现代汉语拼音》)。
四、用韵禁忌
1、出韵:又称“落韵”、“窜韵”、“走韵”,大忌。无论诗意如何,也算不及格。是否出韵,要视写作年代和韵字归部而定。
2、重韵:又称“一韵两押”,大忌。严格说,异字同义的韵字也在禁忌范围。如:“芳”、“香”,“忧”、“愁”之类。
3、单韵: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用偶不用单,乃见正格”。强调了韵数崇双忌单的规矩。
4、凑韵:又称“趁韵”、“挂脚韵”。
5、倒韵:指为迁就韵脚而将连绵字、复音字等颠倒使用。
五、用韵韵格
1、奇偶异韵格:又称“双用韵格”。即偶句用一韵,奇句也用一韵,造成句句用韵的效果。
2、孤雁出群格:又称“衬韵”或“借韵”。指格律诗首句不用本韵,先借邻韵衬垫,以实现破除韵隔累同、增强韵趣的效果。
3、双声相协格:即奇句句脚虽不用韵,但讲究双声相协。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首句“歧王宅里寻常见”和第三句“正是江南好风景”两个奇数句中,“见”和“景”为双声相协。
4、葫芦格:一般限于六韵十二句的试帖诗。除首句外,前两联用甲韵,后四联用近似的乙韵,先二后四,先小后大,有如葫芦,故名。
5、辘轳格:除首句外,在二、四的偶句韵脚上用甲韵,在六、八的偶句韵脚上用甲韵的邻韵(乙韵)。两韵双入双出,有如辘轳取水,故名。
6、进退格:除首句外,二、六句相隔用甲韵,四、八句相隔用甲韵的邻韵(乙韵)。两韵间隔相押,一进一退,故名。
六、首句用韵
1、首句入韵
(1)、五言律绝:正例首句不入韵,变例首句入韵。七言律绝:正例首句入韵,变例首句不入韵。
(2)、原由:按韵理,诗首句入韵不合同声相应的韵律要求,故古人把五七言律诗统称为四韵诗、五七言绝句称为为二韵诗。五律脱胎于魏晋后的五言古诗,多首句不入韵,主要因两句十字,韵位不宜过密,所以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七律一说残留柏梁体和燕歌行句句入韵的遗迹,又因两句十四字,韵位在首句显得过疏,所以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
2、首句衬韵
(1)、概念:又称“衬韵”或“借韵”。指格律诗首句不用本韵,先借邻韵衬垫,以实现破除韵隔累同、增强韵趣的效果。
(2)、源起:始于盛唐,兴于晚唐,至宋成一时风尚。旧称“孤雁出群韵格”。明谢榛《四溟诗话》:“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
(3)、借衬规则:
A、仅限用于首句;
B、只有同一类中的两个韵部才能互为邻韵;
C、歌、麻、尤、侵四个韵部无邻韵。
闲机生(2006-08-17 22:59:57):
唐人用他们的口语来写诗,那么今人欲光大古诗,是学习唐人用口语语音入诗的方法,还是学习唐人具体的声韵呢?
如果其他不同的汉语语音(比如后来的中原声韵或者今天的普通话)也可起区分出平仄而避免“八病”进而套用近体诗平仄交替的格式,那么具体的语音和文体是否还有必然的联系?
我的观点与先生不同,但由于积累不够,所以不是很有把握。如果先生有空的话,欢迎对我这篇一直在删改的文章提出批评。http://blog.sina.com.cn/u/45ff445a010001q1
高松:答闲机生关于近体诗用韵问题(2006-08-17 23:55:08):
林兄的文章我以前看过,经兄提及,再次拜读了。我以为,今韵、古韵不是一个需要争论的问题,也不可以争论,因为必然无结果。
我个人的观点,总体说来就是,旧体诗是一种文体,如果用这种文体就需要完全遵守它的规则,不因为时代变迁而变迁。譬如现在也有人写《诗经》体,就只能按照《诗经》的格式去写;写骚体,也只能按照骚体的格式去写,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诗经》体或骚体了。
现代人能否有自己的诗体?应该有,就如《诗经》、离骚、汉魏、南北朝至到唐诗、宋词、元曲的一脉相承。问题是,继承和发展是二位一体的,诗的发展,都是伴随着形式的变化而呈现的,现在期望借古人用熟的某一种或两种形式,但只是在所谓押韵用字上有一点变异,就能够发展或曰光大,其实是一种妄想。现代中国诗歌已经接近割断了上面述及的发展脉络,因为自“五四”以来把学习西方政治和经济无限扩大到所有范畴,包括文学以及诗歌。现在我们谈到旧体诗,仅仅是在恢复,恢复一种中国的诗歌习惯,还远未到发扬光大的地步。没有原原本本、完完全全的温习,将来的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关键词是,温习!我们这一代人如果有一种历史的责任,那就是温习,是在温习中建立继承的可能性。也只有温习和继承,才会产生发展的可能性。所谓“温故而知新”。近体诗从庾信到杜甫将近二百年时间,才从古体诗脱胎出来;长短句从初唐到宋更经过约三百年,才至定型。可以说明,发展是渐进的,而且也是从无意识渐进至有意识的。所以,我对于目前急于为传统诗歌制定发展规划的意见,是不能同意的。那是揠苗助长。
还有另外一种中国诗歌的发展可能性,就是沿着“五四”完全西化的道路。但是很可惜,这一条路至今没有能够看到前景。
新韵有没有发展的空间?我以为可以尝试。原意使用新韵的,自使用新韵就好;原意使用《平水韵》的,自使用《平水韵》就是。不需要争论,不必要争论,争论也不可能有结果。因为,这是两个方向。哪一条路能够通达未来,不依坚持者的意见为转移;也许将来都会有各自的贡献。现在的关键词,不争论,实践是最好的阐述。所以,我的意见,井水不犯河水,相互尊重。
至于编订一部新韵的韵书,我看时候未到。唐朝建立了近体诗的规制,但是《平水韵》是到宋金之际才最后确定的。汉魏六朝、唐宋那样的诗歌氛围,才有人想到编制韵书。这些都提醒人们,新韵书的出现多半是水到渠成的功夫,急是急不来的。现在的关键词,诗词的氛围。
闲机生(2006-08-18 19:01:44):
基本同意先生的看法。现在下结论或许真得太早了。在当代人还没有出现优秀的诗作的时候,温习和实践远比争论更重要。谢谢先生几次的点拨。
苏翔(2006-11-12 00:06:41):
嗯,君见识实为不凡。小子附意。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28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6/7 22:30:59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旧体诗的音乐性,除了用韵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用字的平仄关系。一句诗,用字平仄相错,一首诗,句子之间平仄相调,即有音调上的起伏。这借了汉语所独有的“四声”,而使诗在意义表达之外更增加了艺术的表达,所谓抑扬顿挫俱成情绪。现代诗也要借助音调的变化来表现,特别是朗诵的时候,但主要依靠音高和拖拍。而旧体诗则是运用汉字本身的声调,即平上去入的发声差异,这是很不同的。
汉语的发声分为四声,有平声、上(读作赏)声、去声和入声。四声描述一个字发声的过程,平出平收中间不升不降,谓之平;平出略降然后高升,谓之上;高出而直下,谓之去;即出即收的短促之音,谓之入。平、上、去都有声高过程变化的固定模式,至今保留;入声主要取决于声长(极短)而不是声高变化,很不稳定,至今已经分化甚至消失,在东南地区及山西、内蒙的方言中还有所保留。
平声字平缓、舒展,称为“平”;上、去、入声字则多变化,即不平,所以统称为“仄”。所谓平仄,就是平声字与上去入声字的对应。平声字与仄声字交替,则声调表现铿锵、丰富,更可以强化语义和情绪的变化。旧体诗中调整平仄的规则,谓之“调平仄”。这里只谈近体诗的调平仄,古体诗以及词的调平仄都以近体诗为参照,以后分篇叙述。
就诗的句子观察,依照声调表现的需要,应该平声字与仄声字相间。一字一间则声气过促,三字一间则声气过缓,故合适的格式是两字一间,即两个平声字与两个仄声字依次排列。由于奇数字组成的句子在调整句子之间的平仄时最方便,所以随着诗人对声调的愈加注意,最早如《诗经》的四字句的偶数字句就逐渐被疏离,而五言句和七言句的诗就逐渐成为常规。
先说五言绝句的调平仄。依照两字一间的原则,五言句子的平仄格式有四种,即平起两种: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和仄起两种: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一首五言绝句就是四种格式的搭配,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各句的平仄格式就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除第三句平平平仄仄实际变格为仄平平仄仄以外,其余均为标准格式。
按照四种句子平仄格式的不同搭配,五言绝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即仄起两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可以记作“仄起不入韵”式,意思是起句起字为仄声字,起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可以记作“仄起入韵”式。其实,这一式只是上一式的变格,为了押韵,起句选择了与结句相同的平仄格式。
平起两种: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可以记作“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可以记作“平起入韵”式,也是上一式的变格。
这里需要说明近体诗调平仄的其他要求。
一、近体诗要求押平声韵,仄声字不能落在偶句的末尾。
二、近体诗都是两句组成一联,一联中的前一句称为“出句”,后一句称为“对句”。要求对句与出句的平仄要相对,也就是对句相应位置的字,其声调与出句相应位置的字相异,比如,出句第二字为仄声字,则对句第二字必须为平声字。这称之为“对”。类推下来,除了第一句以外,出句的尾字必须是仄声字,因为所有的对句尾字是韵脚,是平声字。
三、要求一联中的出句必须与上一联的对句平仄相同,这称之为“粘”。当然,因为押韵的关系,尾字不可能一样,所以有一定变化,从上面列出的四种格式中可以看出来。
因为这些关系,所以五言绝句只有四种格式。
实际写出来的诗比这四种平仄格式的变化要多,都是它们的变格。变格是有规则的,归纳如下:
一、平平平仄仄,常规变格只有仄平平仄仄一种。如上面例句“欲穷千里目”。
二、仄仄仄平平,常规变格也只有平仄仄平平一种。
三、仄仄平平仄,常规变格有,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四、平平仄仄平,常规变格只有平平平仄平一种。仄平仄仄平被称为“孤平”,诗中大忌。
五、平平平仄仄,特殊变格有平平仄平仄一种,此时,第一字不能用仄声字。
六、平平仄仄平,特殊变格有仄平平仄平,第三字应仄而平,是救孤平,属于“拗救”。
七、仄仄平平仄,特殊变格可以作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但这时候必须对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改用平声字,即平平平仄平,或者仄平平仄平,属于“拗救”的“对句救”,后一种更兼本句救孤平,是诗人显示技巧喜欢采用的。
以前常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并不准确,对照以上归纳可以知道。一般的掌握可以大概这样记忆,同时再加上“平声字宜两相连”、“不着三字尾(连续三个平声字或仄声字)”。但是准确地掌握还是要熟记以上归纳的七点才好。
五言律诗的调平仄,不过是把绝句的平仄格式再重复一遍。譬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其余类推。依然是保持“对”与“粘”的关系。
七绝和七律的调平仄,也只是在五绝和五律的基础上,每一句前面增加两个字,仄起句加两个平声字,平起句加两个仄声字。粘对的关系依然。只是应当注意变格时的变化,比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是平平仄仄平增加两个仄声字而来的,一样有避孤平的问题,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字,无论第一字是平声字还是仄声字;否则,就必须“救”,救的方法是,第五字用平声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是仄仄平平仄加两个平声字而来的,特殊变格也可以作平平仄仄仄仄仄(其他变格依五言类推),第一字可平可仄,但是对句必须救,即第五字用平声字;对句同时用孤平自救的方法与五言相同。
还有一些调平仄的手法,不属于必须遵守的规则,但也被一些诗人所采用,比如:
一、“避上尾”。就是在律诗中,出句的结尾一字分别使用上声、去声和入声字,避免同调的仄声字。如果不能够做到,也至少在相邻的两联不使用同调的仄声字作结尾。
二、“平分阴阳,仄分上去入”。近体诗大致以两个同声调字相间隔,所以,相邻的平声字宜阴平与阳平有所分别,相邻的仄声字宜上去入有所区别。更能够增加音韵的起伏和变化。
三、“忌平头”。依近体诗调平仄的规则,每句第一个字最宽松,多数情况可平可仄。但是需要注意避免所有句子均以平声字开头。
四、“平声字宜两相连”。因为变格的缘故造成孤立的平声字,虽然规则允许,但许多诗人都会仿照本句自救的方式处理,比如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字用了仄声字,第三字就用平声字相救;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用了仄声字,第五字就用平声字相救。相似的,许多诗人也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仄声字,本例第二种格式就变成平仄仄平平仄平。不能两相兼顾的情况下,宁可使仄声字孤立,不使平声字孤立。
需要注意,这些不是规则,而是一些习惯的做法。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初学者就更不必模仿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唐代诗人的写作中也出现一些失粘的例子,比如王维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大致可以把它看作是近体诗形成过程中的现象。不过,后人有意模仿此种格式就是一种趣味了,还给了一个“折腰体”的名字。后人选本,比如《唐诗三百首》将王维的这一首诗归入“乐府”,似乎不承认其七绝的地位,也有一定道理,因为这种失粘的格式成为后代词(长短句)的正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首联与颔联、颔联与颈联均失粘,《唐诗三百首》仍将其归入七律,因为是李白刻意模仿崔颢的《黄鹤楼》故意所为。李白这一种,也应该看作是趣味,而崔颢的,似乎看作是近体诗的演化更为合理。
  
附:网上讨论
苏州人(2006-08-18 00:23:34):
较轻快的诗以首句平起为好,较沉郁的诗首句仄起可在语调上加重整首诗的沉郁格调。
无以为名(2006-08-21 14:22:54):
高兄娓娓道来,实学诗者的福音。
苏州人兄关于平起或仄起的选择,或也可算一家之言。
古人有"侧起"之说,如能聊备一格,更好。
高松(2006-08-21 15:04:25):
实在是有些诗友希望说一说,也正好看到许多初学者似乎对格律几乎全不了解,所以才略作累赘的讲解。如果能够对学诗的朋友有一点帮助,就是所愿了。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28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6/7 22:31:47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近体诗的对仗
汉语的单字具有独立意义,这就使得对偶的修辞方法成为可能。《诗经》里面大量使用对偶修辞,但主要是反复,应该与歌唱有关。也有比较严格的对偶,比如《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再比如沈德潜编纂的《古诗源》里面辑录的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前面四句连续使用对偶。近体诗延续古诗与古文对偶修辞的传统,但是规定更严格,仿佛古代仪仗队两两相对,除修辞的要求,还要符合平仄格式的要求,故曰“对仗”。
对仗的要点是:
一、绝句只有四句,不要求对仗。五律、七律有八句,每两句称作一“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至于排律,除首联和尾联外,中间不管铺排多少联,都需要对仗。
二、出句和对句相同的位置,字、词的词性应当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等等。名词使用的频率最高,所以名词还分成更细致的类,如:天文、地理、时令、植物、动物、器物、服饰、宫室建筑、人事、人伦、肢体等。以相同词性的词相对,并且名词按照小类相对,就是所谓“工对”;不同类别的名词相对,则属“宽对”。颜色、数目、方位词各自单独归类,必须同类相对,这是近体诗的特殊约定,与今天的词性分类不尽相同。
三、出句与对句的相同位置,不能使用相同的字或词。这与上面举例的《诗经》、《古诗源》的诗句有明显区别。
四、出句和对句的语法结构应当一致。包括整句的语法结构,和相同位置词组的语法结构,都是要求一致的。
但是,这些规则也是总结唐诗的结果,反映的是大部分的事实,也有很多例外。比如:
一、首联、颔联和颈联都对仗。按《唐诗三百首》统计,其中五律选了八十首,颔联、颈联对仗的算正格,有四十二首,占一半稍多,而前三联对仗的有二十八首,占35%,比例非常大;七律选了五十四首,正格三十八首,占70%,前三联对仗的十一首,占20%,也很普遍。所以,这种格式也可以看作是正格。或者可以说,是诗人比较喜欢选择的格式。
二、只有颈联对仗,这一种,后人称作“蜂腰体”,意思是腰部比较瘦一些。《唐诗三百首》中,蜂腰体的五律五首,七律仅勉强可算一首,就是崔颢的《黄鹤楼》。蜂腰体可以看作是近体诗演化过程的现象,后人仿作可以看作是一种趣味。从一般观点看,颈联对仗是必须的,而且一定要工对,而颔联可以宽对、半对甚至不对,不对就是蜂腰体。
三、首联、颈联对仗,这一种,后人称作“偷春格”,意思是首联对仗代替颔联的对仗“如梅花偷春 色而先开也”。《唐诗三百首》中,偷春格仅有五律一首,即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同样可以看作是近体诗演化过程的现象,后人仿作亦趣味也。此格亦合颔联对仗宽松之法。
四、后三联对仗。《唐诗三百首》中,有七律四首,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元稹《遣悲怀》之三,李商隐《无题》“重帷深下莫愁堂”。尾联对仗是比较难以掌握的,因为不容易收住全诗。
五、全无对仗。《唐诗三百首》中,只有五律二首,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和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这应该看作是追求古风模样的律诗。
六、四联均对仗。《唐诗三百首》中,仅有杜甫《登高》一首;如果宽松一些看待,杜甫的《宿府》与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也是。
前三联对仗、后三联对仗与四联均对仗,应该认为是颔联、颈联对仗之常格前提下的趣味,都属于常格。只有蜂腰体、偷春格和全无对仗的情况可以看作是变格,而这样的情况,从《唐诗三百首》来看,只有在五律中出现;七律仅有崔颢的《黄鹤楼》,颔联还是半对。可以得出约略的结论:五律通常更接近古体诗,即便是那些常格的五律,用语也比较追求古朴,对仗也会特意古拙一些;而七律则以完全遵守近体诗格律为常规。
至于对仗在修辞方面的变化,有:
一、半对,就是只有一半的句子是对仗的,另一半却不对仗。比如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对“白云千载”(平仄问题另论),“不”对“空”,而对句的“悠悠”是双声词,与出句“复返”不相对。如果以“复返”为连绵词,来对双声词“悠悠”,也可以看作是宽对中的一种趣味。半对的情况比较常见于首、尾联,因为本来不是一定要对仗的,例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积雨空林”与“蒸藜炊黍”是半对,“野老与人”与“海鸥何事”也是半对;王维《赠郭给事》的尾联,皇甫冉《春思》的首联,也都是半对。半对也见于颔联,因为颔联可以宽松一些。
二、借对,有两种,一是借词义,一是借语音。比如杜甫名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时,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故以“寻常”的长度意义对数目词“七十”,这是借义。比如“清”、“青”同音,“沧”、“苍”同音,可以借“青”、“苍”表示颜色的意思,用“清”、“沧”与颜色词相对,这是借音。
三、句中对。上面所举“积雨空林”,以“积雨”与“空林”句中自对;“蒸藜炊黍”,以“蒸藜”与“炊黍”句中自对。通常有句中自对,对句的词性类别可以放得更宽松一些,也认为是工对。
四、流水对,出句与对句相关,而且顺序如同流水,不能颠倒。如王勃“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沈佺期“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从归白舍,不复到青门”、“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孟浩然“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属于半对),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等等。在唐诗中使用的比较多。
五、错综对,出句与对句本来应该相对应的字词,却故意放在不对应的位置上。最典型的例子是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中的“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相对,却分别在上下句的三四字和五六字位置,“湘江”与“巫山”相对,却分别在上下句的五六字和三四字位置,互相错了一个位置。
六、隔句对,就是两联形成对仗,上联出句与下联出句对仗,相应的,上联对句与下联对句对仗,有点类似前面举例的《诗经》句子。此种对仗格式多见于古体诗。如果近体诗用此法,可以看作是对古诗的一种模仿,也是一种趣味。
工对与宽对只是相对的概念,唐诗中个别字的词性不一致的情况也比较多,应当以考察整体为旨。刘勰《文心雕龙》关于“丽词”就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并不提倡过于追求“工”。所以,宽对往往是比较被容忍的,而“合掌”却是比较严格禁忌的。
所谓合掌,就是出句与对句的意思相同,或者接近。如宋之问《初到黄梅临江驿》:“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途中”即是“马上”,“寒食”即为“暮春”,出句对句说的一件事情一个意思,就是合掌了。更细微的考究,句中使用同义词相对也被认为是合掌,比如“吾”对“我”,“朝”对“晓”,“听”对“闻”,“江”、“河”、“川”对“水”,“红”对“赤”等等。如杜甫“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出句“缘”与对句“为”就是同义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句“无边”与对句“不尽”也是同义词。
另外,与合掌类似的,还有句子结构的重复,这也是应该避免的。就是上一联与下一联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相同的句子结构,主要看结尾三字组词的结构,譬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具 鸡黍”和“至 田家”是“单双格”,“村边 合”和“郭外 斜”是“双单格”,“面 场圃”和“话 桑麻”是“单双格”,“重阳 日”是“双单格”,“就 菊花”是“单双格”。四联的结尾应该交错使用“单双格”和“双单格”,以避免语感的重复;首联和尾联的出句与对句最好也能区别。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罕见的全用“单双格”结尾的例子。但是,唐诗中颔联、颈联结尾组词结构相同的例子还是比较多的,可见是后人才慢慢讲究起来。还有在不同的联也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完全一样的组词法,特别是在相同位置上。

附:网上讨论
无以为名(2006-08-25 09:36:51):
近体诗的对仗
一、基本原则
五七言律诗:正格:首尾两联散句,颔颈两联对仗。变格:与正格不合的对仗情况
五七言绝句:正格:两联散句。变格:一联以上对仗。
五七言排律:正格:首尾散句,其余皆对。变格:每联对仗。
二、五七言律诗对仗变格
1、宗楚客体:又称“全首对”,即四联皆对。始见于梁简帝萧纲的《登烽火台》、《楚妃叹》等诗。唐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学用此法,被时人称为宗楚客体。
2、首尾不对体:又称“无对仗体”,即全诗皆散句,无一联对仗,极其罕见,也可视为古体诗的变体。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首联增对体:“富对仗”的一种,即首、颔、颈三联对仗,尾联用散句。
4、尾联增对体:“富对仗”的一种,即颔、颈、尾三联对仗,首联用散句。注意:因对仗行文严谨,故不适合于尾联作结。所以一般尾联对仗,例用流水对或接近散句的半对半不对,以增强流动感,并暗暗回应尾联不对仗的规则。
5、前半首对仗体:即首、颔两联对仗,颈、尾则用散句。其实,这是把颈联的对仗移到了首联对仗,从而造成全诗前半首对仗,后半首不对仗。此种情况极其罕见。如:杜甫《客亭》。
6、偷春体:又称“换柱对”,即首、颈两联对仗,颔联则用散句(或半对半散),多见于五律。这种本该在颔联的对仗,提前换到首联去用的情况,类似于梅花先于百花开放,偷取了春 色一般,故名。注意:采用偷春体,有时为回应颔联必对的规则,也可以在颔联使用半对半散的形式。
7、蜂腰体:“贫对仗”的一种,又称“蜂腰格”,即首、颔、尾三联散句,仅颈联对仗,多见于五律。这种颔联不对之后,形成了两头有宽松的散句而中腰却用骈偶紧束的情况,类似于蜜蜂的细腰一般,故名。
(1)注意:采用“蜂腰体”后,首颔两联散句必须遵循“十字格法”(即“十字叙一事法”)各叙一事,然后让颈联在语意上总束,意贯上两联。
(2)注意:采用“蜂腰体”,最好在颔联用些似对非对的句子,暗暗回应律诗颔联必对的要求。
8、颈联不对体:“贫对仗”的一种,即仅颔联对仗,首、颈、尾则用散句。
注意:一般而言,颈联处于律诗之颈,颈联不对仗犹如一诗折颈,是断不容许的。但特殊情况下,律诗颈联也可不对仗。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9、隔句体:把隔句对用在首联和颔联,构成隔句体。
三、对仗的类型:
1、工对:又称“的名对”。(举例略)
2、邻对:门类邻近的词语相对。(见无名氏《词林典掖》三十门)
3、宽对:按词性相同成对。
四、对仗的语音修辞
1、借音对:旧称“声对”。甲乙两字义类相左,如甲(乙)的同音字中有与乙(甲)义类相同的字,就借甲(乙)之音,而取其同音异字之义与乙(甲)相对。如:张子容诗:“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柏谐音“百”对“九”,造成数目对。
2、叠音对:又称“连珠对”。即将同一字词重叠,再两两相对。分单组叠音对和多组叠音对。如:范成大《早发竹下》:“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3、双声对:把两组双声字(词)相对。分声母不同和声母相同两类。如:“参差”(属清母双声词)对“迢递”(属定母双声词),则各句所用双声不同。又如:“寥落”(属来母双声词)对“流离”(属来母双声词),则各句所用双声相同。
4、叠韵对:两组叠韵词相对。如:“窈窕”对“嬋娟”。
5、双声叠韵对:以双声词(叠韵词)对叠韵词(双声词),或以双声加叠韵词对双声加叠韵词。
注意:在对仗的一联中,如一句中用了双声词或叠韵词,也必须在另一句相同位置使用双声词或叠韵词,否则会不平衡和谐调,被诗家指为“跛”,诗病之一也。
五、对仗的词汇修辞
1、借义对:
(1)当甲字是单音字时,甲字字面义不能与乙字相对,就取甲字的另一义与乙字相对,甲字必须是多义字。(举例略)
(2)奇对:当甲词是复音词时,拆取复音词中一字,与乙词中相同位置的一字相对。如“行李”对“诛茅”,是拆“李”(取其桃李义)对“茅”。
2、互成对:指同一义类的两个并列成分用在一句中,再两两相对。即只要本句同类词语连用,就有了两两连用互成的意思。如“琴瑟”对“山川”。
3、双拟对:指出句中用几个相同的字,既本句自对,又与对句的几个相同的字互对。如:“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4、虚实对:唐人称“双虚实对”。其成立条件是:要有两个并列的虚字对两个并列的实字。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联中,“天地”对“有无”。
六、对仗的句法修辞
1.交股对:又称“交络对”、“错落对”和“磋对”。即同一门类的词语处于两句的不同位置,错落交杂,斜侧偏对。一般有两种形式:
(1)斜状互对。如:“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秋对春)
(2)交叉互对。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对“绿丝”,“一树”对“万条”)
2、两兼对:即一个名词既作上一分句的宾语,又兼作下一分句的主语,一个词语同时兼了两个句子的成分。如:“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其意为:石角钩衣,衣破;藤枝刺眼,藤枝新。)
3、列锦对:又称“叠句对”。指一句中不用虚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全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当句对:指一联中既有本句自对,又有两句互对。分三种:
(1)独词对:如:“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2)分句互对:如:“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
5、折腰对:把一个单句从中切断,分布在对仗两句之间,犹如拦腰截断一般。特点:形式上是两句,意思上是一句。如:“愁见三秋水,分为两地泉”。(动词“见”的宾语是:“三秋水分为两地泉”)
6、扇面对:又称“隔句对”。连续两联,单从各联看不对仗,但上一联的出句和下一联出句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对句对。如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又如郑谷<吊僧>:“每思闻净活,雨夜对禅床。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再如明梁桥:“昨日花前醉,青衫藉玉人。今宵月下饮,翠袖舞红茵。”
分形对和意对两种。其中意对最难,而把“普通对仗”和“隔句意对”两种对仗方式组合起来使用则更难。如:杜甫《存口号两首》皆是,首联对仗,首联和尾联又用隔句意对。
7、流水对:出句和对句前后衔接,一意相承,不能割裂。有意念式流水对和虚字斡旋式流水对两种。
七、对仗的禁忌
1、忌合掌。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忌“四言一法”。
3、忌同类连叠。
4、忌同字相对。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5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28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6/7 22:33:11 [只看该作者]

叩石山人兄的天涯博客:http://www.tianya.cn/26580468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