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艺苑】【快雨堂】 → 带你真正了解上海的历史与今天


  共有3424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带你真正了解上海的历史与今天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3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6/4 12:20:15 [只看该作者]

民国15年,华侨刘锠基、李敏周以“日新又心”之意命名创建新新公司。地点是今天南京东路的上海食品一店。新新公司的规模也很大,有职工七、八百人。公司的建筑格局与众不同,除商场外,还有新都饭店、新新茶室、新新旅馆、新都剧场等。给老上海印象最深的是在新新公司最高一层的新都饭店。当年没到夏天,新都饭店生意鼎盛,顾客盈门,设宴、跳舞、纳凉、饮冰,有闲者的“清凉世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3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6/4 12:20:44 [只看该作者]

新新公司的老总李敏周,这位个子矮小的广东人,深知自己在实力和资历方面都无法同前面的两位老大“过招”他将自己关在一间小阁楼里闷想了三天,思维中突然冒出一个火花,他决定了,开一家广播电台。电台日夜不停地为新新公司及其商品大作广告,颇似今天的“消费指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3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6/4 12:21:10 [只看该作者]

上海的石库门,上海的百乐门,上海的月份牌,上海的滑稽戏,上海的阮玲玉,上海的张爱玲,还有形形色色的在这个城市中存在过或者仍旧存在着的物和人……当怀旧的气息染满街道和窗棱的时候,那些沾满尘埃的泛黄的老照片又重现了从前的繁华和梦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3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6/4 12:21:44 [只看该作者]

一座城市就好像一个有生命的肌体。从高空俯看:纵横交织的道路犹如动脉,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对这些小通道,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称呼,上海人则把它唤作“弄堂“。


“弄堂“古时写作“弄唐“。
早期石库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3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6/4 12:22:17 [只看该作者]

上海里弄式住宅建筑的数量,据五十年代初的统计居全国之首。里弄总数约有九千多处,住宅单元约二十万幢以上,其中拥有二百幢住宅的大规模里弄约有一百五十余处。里弄式住宅占上海居住建筑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其中为数较多的是老式石库门住宅和新式石库门住宅。


后期石库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3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6/4 12:22:48 [只看该作者]

曾经率先进入弄堂的上海人,已在那狭长的空间里生活了一百多年。如今有些人已经或正在走出弄堂,搬进新建高层楼房里去,当然还有近一半的上海人仍生活在弄堂里。


走了的人带去的是回忆,没走的人面对的是现实
新式石库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3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6/4 12:23:24 [只看该作者]

百乐门舞厅是上海著名的综合性娱乐场。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

1929年,原开在戈登路(令江宁路)的兼营舞厅的“大华饭店”歇业,被誉为“贵族区” 的上海西区,没有一个与“贵族区”相适应的娱乐场。 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


该娱乐场由杨锡镠建筑师设计,号称“东方第一乐府”。建筑共三层。底层为厨房和店面。二层为舞池和宴会厅,最大的舞池计500余平方米,舞池地板用汽车钢板支托,跳舞时会产生晃动的感觉;大舞池周围有可以随意分割的小舞池,既可供人习舞,也可供人幽会;两层舞厅全部启用,可供千人同时跳舞,室内还装有冷暖空调,陈设豪华。三楼为旅馆,顶层装有一个巨大的圆筒形玻璃钢塔,当舞客准备离场时,可以由服务生在塔上打出客人的汽车牌号或其他代号,车夫可以从远处看到,而将汽车开到舞厅门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3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6/4 12:23:56 [只看该作者]

该娱乐场建成后,一度租给某法国人经营。由于出租合同规定,“百乐门”老板根据客人人数抽成,这位法国人即规定舞客一律自带舞伴,而收费极为昂贵,这使“百乐门”蒙受极大的损失。不久,“百乐门”辞退该法国人,重新易人经营,并向社会招聘舞女。当时,舞女的月收入高达三千至六千元,是普通职员的十倍以上。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位叫陈曼丽的舞女,因拒绝为日本人伴舞,被日本人派人枪杀在舞厅内。1954年,由于“百乐门”亏空严重,而由政府有关部门揍管。原舞厅主建筑改为红都戏院,其他附属建筑则改建为商场。后改为红都电影院。1990年6月11日,影院大门口的雨棚因年久失修倒坍,压死行人一名,曾被责令停止营业,进行大修。令址为愚园路218号。


红都影剧院(百乐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3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6/4 12:24:30 [只看该作者]

提起“大光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曾是上海乃至远东的第一流电影院。如今我们看到的这座气派、华丽的建筑,是1932年重造的。大光明初建于1928年,原址是卡尔登舞厅、皮鞋店、药房和六幢民宅,是西班牙籍的天主教神父塞内查的产业。当时有个潮州商人高勇醒,以每月6000两银子租下这块地皮,并向美国台力威斯州注册,以美商的名义,在此建造了大光明大戏院。高勇醒请英国人茄尔斯任经理,作家周瘦鹃任广告部主任。大光明于1928年12月23日开张,放映美国片《笑声鸳影》,并请梅兰芳、包天笑、严独鹤揭幕,放映前还有时装表演,可谓轰动一时。
新的大光明占地面积4016平方米,建筑面积7902平方米 (包括门厅西面的光明咖啡馆和楼上的大沪舞厅),前两层,后四层,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外形具有美国摩登艺术派风格。大门前有大片乳白色玻璃雨棚,楼上偏西矗立长方形半透明乳白色玻璃箱,有大光明大戏院等字,形成招牌,夜间内有灯光,成为巨型灯箱。雨棚上有大广告牌,介绍正在放映的影片。建筑立面采用板片,横竖交错。门厅为12扇高大钢框玻璃门,大厅宽敞、明亮,票房前两侧有对称的大扶梯通向二楼。楼上休息厅有喷水池,在灯光照射下,不断地喷出白色水柱,这在当年是少见的。观众厅分上下两层,共有1913个座位,排列呈圆弧形。奶黄色平顶,金黄色波浪形镶边,内藏白炽灯,墙面采用绿色泡沫玻璃贴面,并配有暗槽灯照明。1930年,每个座位上都装上了同声翻译耳机(当时称“译意风”)。


1958年,大光明影院投资20万元,从当时的民主德国引进设备,改建成上海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修葺时与原设计略有改变,但外形与结构基本未动。“文革”中曾改名为东方红电影院。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大修时,按文物保护法的规定,除改变座位外,基本上保持原貌。现在每逢电影节举行活动和影片首映式,都少不了大光明,它仍然是开展国际电影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4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6/4 12:25:05 [只看该作者]

1930年上海的一个咖啡馆常客说,在霞飞路上,“没有摩天大楼,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建筑”,但“醉人的爵士乐夜夜从道路两侧的咖啡馆和酒吧里传出来,告诉你里面有女人和美酒,可以把你从一天的劳累里解放出来”。

上海的作家把咖啡馆当作朋友聚会的场所。从当时记载和日后的回忆看来,这种法国惯例加上英国的下午茶风俗在当时成了他们最重要的日常仪式。下午茶时间的选择经常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因为两手空空的作家和艺术家常去的几家咖啡馆都在饭店里,那里在下午时卖的咖啡、茶和点心都比较便宜。张若谷,这个热烈的亲法分子,最喜欢去的地方有这些:南京东路上朝着新新百货的新雅(喝茶、吃点心),纯粹外国风味的法利文(喝咖啡,可乐、柠檬汁和“冷饮料”),Federal,静安寺路口的德式“番丹拉尔”(喝咖啡,吃蛋糕),“君士坦丁”,俄式咖啡馆(喝正宗的阿拉伯黑咖啡)和国泰戏院对面的“小男人”,那里布置富丽,女侍也年轻貌美。


 回到顶部
总数 17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