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艺苑】【快雨堂】 → 神明之地


  共有834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神明之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4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3:56:56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万里长城的诞生 第8节:团城演武厅(图)1

  自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确立对中国的统治地位,清朝的一统天下直至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平定四川大小金川之役后,才算宇内一统,四海清平。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文治武功。所谓“文治”,就是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战乱和王朝更迭后,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宁和稳定;所谓“武功”,是指平定了准噶尔、回疆、西南苗瑶及大小金川战役。经过这些平定叛乱、维护大一统的战争,蒙古、青海、西藏、新疆尽悉收入中国版图。云南、贵州、广东和川西北“改土归流”,除暴安良,地方政治得到改革治理,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这些边鄙地区的统治,满清国势这才得以巩固。   在这些平定叛乱、维护大一统国家的战争中,平定新疆准噶尔和回疆的战争,用兵五年,耗帑三千余万两,辟地一万余公里;平定云、贵、粤的战争,前后用兵十二年,耗帑七千余万两,领土未有增加,但改革了三省政治;而平定大小金川的战争,前后两次,历时七年,耗帑七千余万两,杀张广泗、讷亲、阿尔泰、温福四员大臣,阵亡将士三万余人,杀抗命苗番两万以上,而所平定之地,不过是四川省西北部的深山荒野,纵深仅仅二百余公里。与朝廷大军作战的,亦只是人不满三万、武器装备非常落后的大小金川沿岸的苗民。   比较一下这三次大的平乱战争,大小金川之战实在是得不偿失,这其中一定有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当我们站在北京西山这圆形城堡之下,看着山坡上散布的座座碉堡而猜想它们的用途时,绝对想不到它们竟是乾隆皇帝专门为征讨大小金川而修筑的模拟战场。八旗军中的精壮将士二千余人组成的一支特种部队“健锐云梯营”,日夜在此演习山地战和攻坚战。这里就是乾隆团城演武厅。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4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3:57:17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万里长城的诞生 第8节:团城演武厅(图)2

  为什么大小金川之战会打得这么艰苦?为什么乾隆要下这么大的决心平定大小金川?为什么要建立专门对付大小金川苗民的“健锐云梯营”并修筑一处模拟战场呢?   这就不得不大略说一说平定大小金川之战的经过及其对于清朝的战略意义了。   从表面上看,清廷出兵征伐大小金川的起因是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助女欺凌其女婿小金川土司泽旺,并不奉清廷四川总督和巡抚的约束。这样一件区区小事,且以大小金川偏僻弹丸之地,为什么会引动乾隆皇帝兴动四万大军,并从云贵调将前往督讨呢?除了速战速决、一举平定所谓“叛乱”的意图外,清廷最为惧怕的是汉人与苗人、瑶人诸部接近,害怕明朝遗老遗少以孤臣孽子之心,选定天高皇帝远的大小金川为最后抵抗基地。平定大小金川同平定云、贵、粤的目的一样,主要在于清除反清复明的策源地,搜求潜伏隐匿于苗山瑶洞的明朝遗民,打击支持反清复明的西南少数民族的武力,以求平定西南,使清朝江山长治久安。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清军将帅极力搜求的是一位替土司出谋划策的汉人王秋。这位王秋卧薪尝胆,窜伏苗洞,老谋深算,不仅深得土司信任,甚至卧底清军督帅张广泗之侧,左右清军的战略部署,使清军屡屡遭挫。后来这一情况被密报到乾隆那里,乾隆大惊,囚张广泗至京并怒斩之。王秋何许人也?反清复明之士也!他选中大小金川为最后抵抗地,不仅因为这里形势险要,易出难进,而且地产金沙,其民朴质,愿效死力,易于策动。综合这些情况分析,完全可以把大小金川之战,看作是南明遗民抗拒满清的最后一战,而满清王朝和乾隆皇帝也是这样来看待这次战役的。所以乾隆才不惜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投入,不惜牺牲这么多将士,不惜杀其多员督军大臣,甚至在第一次平定纳降之后,又第二次出兵彻底扫荡。乾隆皇帝本人对这次战役的关注和重视极为特别。当平定的露布飞马送达北京紫禁城后,乾隆皇帝竟亲诣东陵、西陵,礼泰岱,告阙里,受俘庙社,上皇太后徽号,勒碑太学和大小金川,文武官员依次封赏。如此郊劳备致,比对于开疆辟土者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因为乾隆知道,满清的一统江山这才算真心巩固底定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4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3:57:36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万里长城的诞生 第8节:团城演武厅(图)3

  为什么乾隆要在北京西山建一个模拟大小金川的战场呢?因为八旗兵习于平原、草原和沙漠的大规模战斗,善于骑射而拙于山战。初时清廷以为大军压境,苗民束手就擒,没想到一败再败,师老饷靡,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小金川奇特的地形于清军极为不利。其地咫尺皆山,山岭摩天手插云,羊肠一线,纡折于悬崖峭壁之中,不得纵骑驰突。山道本多险隘可扼,苗人又设寨据险,筑垒成碉,皆砌石藏人于墙壁间,以枪矢擂石外击,旁既无路进兵,必须从其打击中通过,故一塞一碉,守以数人,竟有一夫当关,万夫皆阻之势。破之之法,则先须立栅自护,以次进逼。然后用炮轰之,或间道从其背后绝壁攀萝而上袭取之。清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临时抱佛脚,在北京西山修了这座演武厅。团城演武厅及周围山上碉堡之设,正是为了训练一支习于山地战的奇兵。这支二千余人的奇兵终于在平定大小金川第二次叛乱时发挥了奇效。清廷也从大小金川之战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把山寨碉堡设险之利,用到湖南以制苗,用到滇边以制“倮夷”,用到四川以制“生番”。后来在剿灭四川陕西回民之乱时,也用修筑碉堡的办法坚壁清野。真是吃一堑长一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4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3:57:58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万里长城的诞生 第9节:紫禁城(图)1

  公元1267年,忽必烈决定在被他祖父成吉思汗夷为平地的金中都城的东北郊修建新城。这座后来称为元大都的新城,被28.6公里的高大城墙围成一个长方形,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都南京。出于一种古老的迷信,他下令毁弃旧朝的皇城,以使旧朝的王气彻底消散,再无复辟的可能。他还把元大都改名北平,以为从此太平无事。   可是北平的王气实在太盛,封于北平的燕王朱棣,雄才大略,几乎不费力气从侄子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自己做了皇帝。他做皇帝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改北平为北京——这是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文武群臣请建北京宫殿。当时的首都是在南京,在北京营建宫殿的理由是“以备巡幸”。于是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五月,在元大都皇城的废墟上,正式营建宫殿城池。明成祖也不想呆在南京,他的根据地在北京。所以,北京的宫殿尚未竣工,他就车驾巡幸北京,在北京住下不走了。其实,明成祖早怀迁都北京之想。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一月,他诏令文武群臣集议营建北京之事。于是群臣诸将纷纷上疏曰:“伏惟北京,圣王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天府之雄,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彝,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昔太祖高皇帝削平海宇,以其地分封陛下,诚有待于今日。皇上营建北京,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比年车驾巡狩,四海会同,人心协和,嘉瑞骈集,天运维新,实兆于此……”永乐十八年(1420年),宫殿建成,成祖正式迁都北京。从此以后,明朝十四帝、清朝十帝,总共二十四位皇帝,就在这紫禁城中,统治了中国四百九十一年。   紫禁城东西宽760米,南北长960米,长方形,有大小宫殿、用房九千余间。四周筑有高达10米的城墙,城四角建有角楼。宫墙外围绕着50多米宽的护城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4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3:58:12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万里长城的诞生 第9节:紫禁城(图)2

  紫禁城内部,主要由“前朝”和“内廷”两部分组成。“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个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东六宫、西六宫等主要建筑,最后面是御花园,是皇帝进行日常活动和后妃太子们居住、游玩和奉神的地方。此外,还有库房、书楼、史馆等建筑物。   皇帝既然是天子,他居住的地方当然要照天上的星垣来建。紫禁城、皇城和京城这样一个三重布局,就是按天上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的模式建造的,是中国古代宇宙图式的仿写。南北中轴线直指北极星,皇帝在太和殿的宝座就是太极的投影,宇宙的中心在中和殿的四角攒尖顶——实际上也是人世之巅。如果我们把紫禁城看成一座压扁了的金字塔,中和殿就是塔尖。为什么皇帝的金銮殿不设在中和殿而要设在太和殿呢?大概在儒家的观念中,“致中和”是一种极致的形上境界,不是只要坐上皇帝的宝座就能达到的。太和殿虽是权力的巅峰,但并非圣王事业的极境。   紫禁城的建筑设计,很少去考虑现代建筑中诸如实用效果、广场绿化、曲线变化等一般常识。为什么?因为它是一个礼仪场所,是中华帝国最高级别的礼仪建筑群。禁禁城规划设计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使礼仪达到最佳效果。它刻意制造了在空间对比变换中产生的崇高感。进入大明门,是狭长通仄的千步廊空间,之后,出现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矗立着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极强。天安门前汉白玉金水河桥和华表、石狮等,鲜明地衬出暗红的门楼基座,形成第一个让人折服的高潮。进入天安门,与端门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小空间,接着,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宽大的午门,平面呈凹字形的高墙形成控制、俯视的封闭空间,有极强的肃杀压抑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午门与太和门之间,又变为横向广庭,舒展而开旷。经太和门入太和殿前广场,顿感威武壮丽,正前方巍峨崇高、凌驾一切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每一个建筑的高潮,同时也是一次朝觐者人格的低潮。这样三起三落,加上鼓乐庄严,禁卫森森,快步趋行了一千多米的人,及至太和殿前,瞧见那端坐在龙座上的模糊人影,身不由己就扑通跪下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4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3:58:27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万里长城的诞生 第9节:紫禁城(图)3

  紫禁城中最杰出的建筑,当然要属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建筑群。这个包括太和殿前广场在内的紫禁城中心主体建筑群,庄重、崇高之中蕴含着宁静、平和与博大。庄重崇高是“礼”,旨在区别尊卑秩序,强调皇权神圣;宁静平和是“乐”,强调君臣子民的谐调认同,寓示长治久安;博大开阔则非常符合于它作为中华大帝国统治中心的地位。   太和殿是整个紫禁城的重心所在,它的形象既要崇高又要稳定。无名的设计师调动了许多因素来处理这对矛盾。大体量的高大屋顶,长长的屋面瓦楞的竖线条,加上三层须弥座台基,显示了太和殿的高崇。明亮的黄色琉璃瓦使大屋顶在色彩感觉上并无下沉感,而庑殿屋顶因采用推山法增加了高耸的视觉效果。汉白玉台基从色彩感觉上是轻的,作为台基不符合稳定要求,但太和殿台基用加高、加宽、加大的方法,尤其是以加多横线条来取得一种平稳的效果,并以加多繁复的线条来改变汉白玉在色彩感觉上的轻,从而整体性地取得一种稳重的感觉。再是,从全局设计而言,取绝对对称状态,不仅寓意江山平稳,在建筑布局上也实实在在是稳当得很。   设计和建设紫禁城的建筑家的名字在他们创作的巨著中消失了。而人类的智慧却在那里凝固了,集中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4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3:58:40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万里长城的诞生 第10节:布达拉宫(图)1

  在世界屋脊,有一座建筑把一座山包裹起来,它就是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建立过各种各样的纪念性建筑。凡人间烟火所至之处,人们的居住中心总是耸立一座纪念性的庞大建筑物。但是,在星球上恐怕不会再有第二座建筑物能像布达拉宫那样震撼我们人类自己了。   黄教寺庙的选址,绝大多数在山地,或倚陡坡,或踞山巅,或靠山壁,与山势嵌合而浑然一体。这是效法佛祖释迦牟尼在远离尘世的山林环境中说法修持,同时也为了把建筑群的外观形象全部显露出来以便于造成一种气势磅礴的宗教威慑气氛。布达拉宫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例。红色墙面、装饰繁富的灵塔殿、佛殿。大经堂居于宫殿最高的核心部位,这就是红宫。正当中连续五层大凸窗、屋顶璀璨华丽的大型“卞白”(女儿墙)及镏金装饰部件,把它的形象突出于整个建筑群而成为全局构图的中心。这里也是节日悬挂巨幅唐卡的赛佛台。巨大的白宫托举起红宫,它的墙体砌筑在天然岩石上,几乎不能辨识两者之间的界线。一层层平行穿错的“卞白”和一重重台阶状的平屋顶随山势变化而高低起伏、凹凸、嵌接,构成了甚为壮观的韵律。从白宫接近地面的下半段无窗墙体到架空层仅开少许极小的通风孔洞,越往上走,窗户加大,并有窗檐和窗框的装饰,直到红宫连续的外凸大窗,这种自下而上,墙体由实渐虚、装饰由简到繁、色彩由素而艳的渐变韵律,构成一个挺拔稳重、既具有向上的动态感而又仿佛生根于地面的总体形象。三条漫长的磴道随山势冉冉升起,锯齿形女儿墙连续不断宛若锁链把布达拉宫牢固地锚系在山岗上。蹬道逼近宫墙处呈之字形的转折,人行其上,在渐进的过程中经常要以超过七十度的视角仰对建筑物,其势犹如泰山压顶,更加激发朝拜者的敬畏情绪。这正是布达拉宫的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对神的尊崇和对人的威慑。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4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3:59:13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万里长城的诞生 第10节:布达拉宫(图)2

  藏族建筑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但也受到外来影响。比如它的柱式构造,把圆的木柱处理成四角、八角、十二角、十六角形,柱身上小下大有明显的收分,能看出以汉式木构而模拟古印度石构的演变痕迹。而其室内外梁枋上常见的狮形挑头则隐约看出其波斯原型。   把具有梯形轮廓的个体建筑的稳重造型成群地显露出来,汇聚为“屋包山”的总体形象,这就是包括布达拉宫在内的黄教寺庙之所以威严、磅礴和震撼人心的建筑奥秘。像布达拉宫这样伟大的艺术创作在现存的中国古代建筑里面可谓绝无仅有,在世界建筑史上恐怕也是罕有其匹的。   据史书记载,7世纪时,唐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松赞干布为公主营建宫室,始建布达拉宫。传说当时在红山上建房999间,加上松赞干布先前在此修行所筑的一间洞穴式建筑,一共1000间房子。这个规模当然十分宏伟了。这座传说中有1000间房子的松赞干布的布达拉宫,因雷殛兵燹,只剩下洞穴式的建筑了。现在的布达拉宫是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时期才开始大规模修复和扩建的。历时八年,建成白宫部分,五世达赖自哲蚌寺迁居布达拉宫。公元1690年,又一次集中全藏人力、物力营建红宫部分,历时三年完工。布达拉宫现在的规模到17世纪末就已经具备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4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3:59:49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万里长城的诞生 第10节:布达拉宫(图)3

  白宫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的宫殿。由布达拉宫正门拾级而上,经过廊道,有一个离地面60多米,面积1600平方米的广场,这是达赖喇嘛进行喜庆娱乐活动的平台。平台东西两边各有楼房,从平台走上宫殿,并列着三排木扶梯。当中的扶梯供达赖专用,两边扶梯则供僧众和官员上下。扶梯之上称德阳厦,楼上东墙绘有松赞干布向唐请婚及文成公主进藏图画。北佛殿供有五世达赖喇嘛的坐像,东佛殿正中供着格鲁派创始者宗喀巴的坐像,其旁又有一座经堂,供奉宁玛派祖师莲花生。   红宫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大,高达14米,用3721公斤黄金和无数珍珠宝石镶嵌。   布达拉称宫而不称寺,一是其始建于吐蕃时期,那时佛教并未完全统治西藏,它是作为吐蕃王朝的王宫来修建的;二是自五世达赖喇嘛受清朝皇帝册封,获得政教合一首脑地位之后,从哲蚌寺搬到了布达拉宫,使布达拉宫成为西藏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同时又是西藏佛教最大的活佛所在地,高居于其他黄教寺庙之上,故仍沿用宫名而不称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5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4:00:06 [只看该作者]

第四部分:筑城乃御寇 第11节:蓬莱阁(图)1

  对于生长在广袤的大陆腹地的人来说,海是激发想象的力量。他们固执地认为,大地的边缘到此为止,不能离开大地的人类的世界也到此为止。大海是另一种存在,那些高于人类的秘密都深藏在大海之中,水天交接之处,一定有一个更高级的世界,那里的生物脱离了大地引力的羁绊,能够自由翱翔,也跳出了时间的樊笼,超越生命的局限而获得永生……   然而,居住在大陆深处多山地区的人们,最早是把神仙的国度想象在高山绝顶云雾缥缈之中的。后来,从最东边临海的齐国,方士们带来了海上有仙山的传说,它越传越神,很快传到了正在为“人固有一死”而发愁的秦始皇耳里。据传说,秦始皇因此大起龙驾,从四塞之固的关中,穿山越岭,东巡齐国故地。齐国方士徐福等人上书说: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居住有仙人。史书没有记载徐福是否领秦始皇到海边看过“海市蜃楼”的幻景,总之秦始皇闻言大喜,深信不疑,于是派遣徐福率童男童女各五千名,驾起大楼船,扬帆出海,寻觅仙岛,向仙人求不死药去了。据说这支船队最后抵达日出之国的日本,向这个尚未十分开化的岛国进行了一次文明的移民。   大约过了一百年以后,又出了一个好神仙的汉武帝。汉武帝可是真的看到了“海中蓬莱”。我们知道他看到的只是“海市蜃楼”,但那个时候的人解释不了大气中这种光折射现象,所以当海市出现时,那种“重楼翠阜出霜晓,群仙出没空明中”的奇异景象,那种好像整个世界都浮在波光云影之上摇摇荡荡时虚时实的感觉,的确如宋代文豪苏东坡所说:“异事惊倒百岁翁。”   汉武帝当然很想去那“海中蓬莱”,但他担心万一不成,像秦始皇那样贻下历史笑柄,所以他很聪明地命令当地郡守在海边筑一座蓬莱城,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汉武帝的蓬莱城是什么样子已经无从知晓了。现在的蓬莱城是北宋所建,以后屡有增修,遂成今日之规模。



 回到顶部
总数 59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