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艺苑】【快雨堂】 → 神明之地


  共有834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神明之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5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4:00:18 [只看该作者]

第四部分:筑城乃御寇 第11节:蓬莱阁(图)2

  步入白云门,就是建于北宋嘉年间,已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蓬莱阁。蓬莱阁建于丹崖山上。阁下山壁,犹如斧凿刀切,齐斩斩地直抵水面。蓬莱阁并非只有一阁,而是一组古建筑群,主要由吕祖殿、三清殿、蓬莱主阁、天后宫、龙王宫、弥陀寺等六个建筑单体组成,听名字就知道是以道教为主、杂糅佛教的宗教建筑,当然少不了又有许多风格不同,但又大同小异的楼、殿、亭、阁,犹如众星拱月一般,依山就势,错错落落,层层叠叠,将那些主体建筑烘托出来。蜿蜒于各亭殿的廊壁之间,自然又少不了楹联、碑文、石表、断碣,镌刻着名人书画,其中鱼龙混杂,许多政客免不了要来此附庸一番风雅。碑刻中值得一提的应数苏东坡的手迹刻石,它横卧地上,一面刻楷书,一面刻行书,诗好,字好,人也有名,遂成阁中瑰宝。其实苏东坡在登州任上前后呆了不到五天,就被诰命回京了。他甚至没来得及看上海市蜃楼,眼看就要走了,急得这位号称“坡仙”的大诗人只好祷告海神广德王。他自己说祷告很灵验,第二天果然见了,并据此写下《海市》一诗。可以肯定苏东坡没有见到,因那时是冬季,海市的发生只在春夏。但他根据传闻和想象写出的海市,却又的确是所有描写海市的诗文中写得最好的,好就好在写出了一个“空”字。据看过海市的人说,海市出现前,一般天气较晴朗,但远处大海有一层淡淡的薄雾笼罩。海面上先是隐隐约约现出岛屿的轮廓,然后越来越清晰。岛上的道路、树木、山峰,历历可辨,有时还能看到高台楼阁,以及时隐时现的行人与车辆,持续数十分钟,然后慢慢消失、又是碧水晴天,白帆映日的眼前实景。   蓬莱阁的主阁坐北朝南,是一座双层木结构建筑,丹牖朱户,飞檐八角。上层外围绕有一圈明廊,游人可凭栏远眺。如果是雾天,则四顾茫茫,轻纱般的云雾缭绕阁下,使人产生一种凌空御虚、超凡出世的感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5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4:00:35 [只看该作者]

第四部分:筑城乃御寇 第11节:蓬莱阁(图)3

  其实即使没有海市出没的季节,登蓬莱阁观日听澜,神仙亦不过如此。观日听澜有专门去处,一叫宾日楼,一叫观澜亭。黎明时分登宾日楼看大如车轮的红日磨海而出,腾离海面,空中、海中两个太阳若连体婴儿浴血诞生,仿佛宇宙初辟,天地始分。无云无霭时上观澜亭最佳。足踏丹崖,俯视大海,水天一色。运气好赶上大潮汛,则眼见浊浪排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耳闻涛声隆隆,似从水天尽处滚滚送来。   站在白云门前向南眺望,登州古城的轮廓依稀可辨:深巷回曲,石墙青阶。这就是古时候走过千军万马的街衢。古登州水城,又叫蓬莱水城,是中国现存有名的海军基地之一。它始建于宋朝庆历年间,当时名为刀鱼寨。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在刀鱼寨的旧址上,改建为水城,唤作“备倭城”,主要用来对付来自日本的武装海盗。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公元1582—1587年)就在这里操练水师。后来,戚继光又北调蓟州,负责督修蓟州段的长城。这段长城由于采纳了蓬莱水城的构思,被树为明代长城的典范。现在水城南面有戚家祠堂,祠堂前有石坊一座,名曰“父子总督坊”,是人们为纪念戚继光和他的父亲戎马一生保家卫国的卓越功勋而立的。   用来求仙的蓬莱阁和用来御寇的蓬莱水城如此紧密地连成一体,真是绝妙无比。守卫水城的将士朝海上望过去,只觉大海满藏杀机,一片刀光剑影。而登上蓬莱阁的闲人游客,遥看大海,却是望眼欲穿,亟盼仙乐袅袅前来接引登仙,去那海上三山逍遥快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5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4:00:47 [只看该作者]

第四部分:筑城乃御寇 第12节:白云观(图)1

  在北京西便门外的闹市中,有一片清幽之地,这便是著名的道教全真第一丛林——白云观。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它是惟一根植于中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确实受过佛教的影响,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这是它与别的宗教信仰的根本不同之点。道教的产生也很特别,它不是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逐步积累、多渠道汇合而成的。金元之际,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其中发展于北方的全真教由于元太祖成吉思汗的重视而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教盛极一时。   全真教创立于金初,其始祖王(王重阳)于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云游至山东宁海,先后收了七个弟子。大弟子马珏曾在家中的南园筑室请王居住,王题此室曰“全真庵”,是为王所创全真教命名之始。王取“全真”之义在于,旧道教“浮华”、“虚妄”、“不真”之积弊甚厚,他要革除积弊,在老子之道的基础上融进儒、释内容,使之成为“三教圆融”的“真道”。在他看来,只有融通了儒、释的“道”才是“全”,才是“真”,故自命其教派为“全真”。   全真教的大发展是在丘处机知遇于成吉思汗以后。丘处机(公元1148—1227年),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金大定七年从王修道。金贞二年(公元1214年),丘处机以宣扬“不杀不争”,“正心纯一”,招安山东起义军,“所至皆投戈拜命”。这件事使丘处机名声大振,引起宋、金、蒙古三帝的注意。金宣宗于公元1216年春、宋宁宗于公元1219年8月,成吉思汗于公元1219年冬先后派使者来召请。丘处机审时度势,谢绝了金、宋之召,而慨然应诺了成吉思汗之召,这对全真教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公元1220年,丘处机不顾72岁的高龄,不辞风沙险阻,率领十八弟子启程北行,历时四年,行程近万公里,最后到达中亚撒马尔罕大雪山,拜见了成吉思汗。丘处机远涉中亚的动机,可以从他出发前赠送道友的一首诗中看出来:“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他愿意以自己“残喘”的身家性命冒寒远游漠北,为天下生灵消忧。许多史料都记载了丘处机以“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和“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的思想晓喻成吉思汗的事。史籍认为,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的这次会见拯救了无数黎民的生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5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4:00:59 [只看该作者]

第四部分:筑城乃御寇 第12节:白云观(图)2

  在白云观的中心建筑丘祖殿中,保存有一幅《雪山应聘图》,描绘的就是丘处机于公元1220年远涉中亚大雪山会见成吉思汗的史实。丘处机79岁去世,死后,就安葬在丘祖殿下。   丘处机从中亚回燕京后,居白云观,建立“平等”、“长春”、“灵宝”等八会,开创传戒制度,公开设坛收戒,广收门徒。   白云观相传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是唐太宗为奉祀老子而建造的,当时叫天长观。白云观内至今仍存有一座老子石刻像,据说是唐代的遗物。丘处机居此后,以他的道号长春子为名,改名“长春宫”。明初扩建,更名为“白云观”。   白云观今日的主体建筑,基本上是清代白云观第七代方丈王常同重修时的规模。   白云观的建筑格局是以八卦方位布局的,以子午线为中轴,坐北朝南形成中路,东西两路互相对称,形成一个建筑群。   白云观的主要殿堂坐落在中路,其建筑风格与中国的宫殿建筑十分相似。由于道教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讲究上下尊卑,所以在道观建筑中也有所反映。白云观的中路殿堂,无论是外观还是殿内陈设或殿前的院落,都较东西两路的高大、华贵、宽阔。中路奉祀的是道教中的尊神,如玉皇大帝、三清四御、全真道的教祖王重阳(王)、北七真人(王在山东所度七大弟子)等。   白云观中路的主要建筑大致分为五进,有灵宫殿、玉皇殿、七真殿、丘祖殿、三清阁和四御殿。灵官殿在山门的北面,供奉着山门的护法神;丘祖殿是中心建筑;七真殿也叫老律堂,是观内道士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全真龙门派历代律师传戒之地。中路最北端是一双层建筑,上层即三清阁,供奉道教最高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大尊、太清道德天尊。下层即四御殿,供奉位在三清之下的天上神界四位大帝。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5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4:01:11 [只看该作者]

第四部分:筑城乃御寇 第12节:白云观(图)3

  如果说中路的建筑类似于宫廷中的正殿,充满刻板、肃穆的气氛,那么,东西两路的建筑较接近于民间的四合院,更富有人间烟火味,东西两路供奉的神仙也多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现东路殿堂的神像早毁,已成道士的生活区和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西路殿堂主要有八仙殿、吕祖殿、元君殿和元辰殿等,受老百姓香火最多。元君殿也叫子孙堂,奉祀碧霞元君,在其两旁分别供奉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是善男信女求医、求嗣、保佑子女平安而烧香许愿之处。元辰殿也叫六十甲子堂,奉祀道教中的六十位星宿神,这些神的名字都是用天干、地支循环相配而命名的,是人间众生的本命神。   白云观除了殿堂外,还有亭、台、楼、阁、假山、回廊,殿堂森森,树木匝地,廊腰曼回,平时十分清静幽雅。每年春节前后,白云观庙会则成为北京最热闹的去处,而正月十九日丘处机生日这一天,又是白云观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称为“燕九节胜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5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5:44:34 [只看该作者]

第六部分:华夏第一龙 第19节:东汉墓(图)2

  墓室的用砖,完全根据结构,顶部结构形式分为三种:耳室和侧室用一般弧券;甬道上部平面正方,用“四角攒尖”形式;前堂及主室因限于平面较长,故其结顶也不得不形成长方。此种结构形式,在汉代墓葬中极为稀见,在建筑史研究上极为可贵。   该墓第一道石门正面门额刻一龙一鱼,龙四足有翼,长颈修尾。石门铺首刻成站立的凤鸟;第二道石门正面门额上刻三条鱼,石门铺首刻成站立的凤鸟,铺首下再刻一虎;门里面上额刻交尾龙,门上刻二人像。石刻笔画粗疏、古拙。   墓中葬棺四具,二具葬于主室,一具葬于前堂左侧砖台上,一具葬于侧室。其中主室左侧一棺为男子,其余三棺均为女子。殉葬器物甚多,除耳室外,每具棺的周围均有器物。出土的铜钱计有“五铢”、“货币”、“小泉值一”、“货泉”150枚。根据出土货币属新莽时期的为多,但五铢与建武五铢形制类同的情况来看,该墓时间的上限不得早于光武,即不会早过东汉;又据出土的昭明镜、规矩镜、清白镜皆兴起于西汉晚期,盛行于东西汉之交及其稍后,其时间也不得过晚。按出土器物及墓葬结构分析,判定此墓为东汉中叶稍前,即公元1世纪后期。   该墓内部多设房间,已非常接近生人居住的布局,此为西汉以前所不常有。按陈设与内容分析,墓室各间的安排是:入门左侧为厨房,右侧为车马间,前堂设置宴饮,再后为主室仓廪畜厩。各有位次,俨然似汉代一富豪家庭。前堂砖台之上与侧室的两名死者,棺前各具明器一组,她们的地位似降墓主人一等,故不能入主室陪葬男主人。虽不能 确知其与死者生前之关系,然必为一家眷属无疑。   此墓现已搬迁复原于洛阳古墓博物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5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7:08:12 [只看该作者]

第六部分:华夏第一龙 第20节:明十三陵(图)1

  离北京城40公里的昌平县,出北关不远有一座自西南向东北延展四五公里的小山。山顶上有一层近于直立的石英砂岩,颜色发暗,随着地形高低起伏,曲折蜿蜒,远看很像是一条青龙的“脊背”,故名长龙山。与长龙山遥遥相对,隔着一马平川的一个大山口,在西边还有一座蹲踞着的小石山。石山由白云岩组成,其中含有大量燧石条带。燧石条带的硬度比白云岩大,又是乳白色,所以风化后就显出白色条带。偏偏这白色条带的岩层又向东南倾斜,看上去就像一只斑斓猛虎身上的花纹。如此肖形的“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格局,又近在帝都之北,不能不引起皇家御用的风水先生的强烈关注。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礼部尚书赵羽向明成祖举荐江西风水先生廖均卿。他东奔西走,终于在昌平发现此块宝地。   从“青龙”、“白虎”守卫的山口进去,是一块盆地,河水从盆地中央由西北流向东南。参差不齐的山峰环立于盆地西、北、东三面,如巨大的屏风。在这屏风的中央,是像龙椅一样的天寿山,正对着龙、虎二山夹峙的盆地出口,坐北朝南,俨然帝座。这种山川形势,最符合堪舆学阴宅选址的要求,最能藏纳天地之气。因为“气遇风则散,遇水则止”。而这块南向的山窝盆地,北障的群山挡住了西北之风,河水又正好流经盆地中央,形成了一个聚气的理想空间。同时,高耸的北障群山迎纳阳光,天际的远景有一个非常悦目的收束。左右丘阜环护,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青龙婉蜒,白虎驯,帝座庄严。在此风水宝地依山为陵,可葆帝祚永延。于是,明成祖朱棣在接到廖均卿的报告后,即着手“营山陵于昌平”。时在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成祖选中正对山口俨然帝座的那座山,只是该山的原名不好听,叫“黄土山”,他便下诏,封其“天寿山”。就在天寿山下营建他的“万年吉地”长陵。明朝共十六帝,除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惠帝朱允被逐下落不明,代宗朱祁钰的陵墓被他哥哥英宗毁掉之外,其余十三帝都在这块盆地的山边选中了自己的葬地。从长陵以后,依次是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共十三陵。它们以长陵为主体,分布在盆地北缘的山麓台地上,构成了一个规模宏伟壮丽的陵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5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7:08:23 [只看该作者]

第六部分:华夏第一龙 第20节:明十三陵(图)2

  明陵与前代帝陵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诸陵共有一个陵城,从前向后依次为石牌坊、大红门、碑亭、华表、石像生,然后以长陵为中心分布十三座陵。这同汉、唐、宋陵在一片广阔的原野上各陵相互独立,每座陵都有一套石牌坊、石像生不一样。另外,十三陵的陵丘出现了圆形的宝城,宝城前建明楼。合上、下宫为一,扩大了陵丘前的献殿。内城改成砖砌的长方形,位于陵丘前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内城是方形,并把陵丘围在里面。最大的改变是将唐宋以来帝后不同陵之制,改为帝后合葬。明陵在陵制上的这些改革,有些为清陵所继承。   1956年,考古人员开始对定陵地宫进行发掘。他们根据宝城东南侧外墙皮的几层砌砖塌陷这个线索,先后发现了通向明楼后面的砖隧道和通向“金刚墙”的石隧道。1957年5月,在石隧道的尽头发现了高8.8米的“金刚墙”。墙的中央有一人字形门,这就是“金刚门”。把“金刚门”的封砖取掉,即可进入地宫隧道券内。隧道券就是地宫外面的第一室,它紧接地下宫殿的第一重石门。打开这重石门便是定陵地宫了。   地宫的建筑分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宇。前殿是一个长方形的券室,地面用金砖铺砌。中殿陈设有三个宝座,都是用汉白玉雕成。中殿两侧有左右配殿,是安放皇后棺的地方。后殿是地下宫殿最大的一个殿宇,高9.5米,宽9.1米,长30.1米,万历皇帝神宗朱翊钧的棺就存放在这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5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6 17:10:03 [只看该作者]

第六部分:华夏第一龙 第20节:明十三陵(图)3

  在古代中国,依制没有皇帝亲自为自己相度陵址的。但是定陵的陵址就是万历皇帝自己选定的。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朱翊钧趁祭陵之便,带领文武官员、术士、钦天监等在天寿山亲自选址,他相中了盆地西缘的一处台地,确定了建陵规制。翌年动工,历时三年,役使军匠、工匠达三万余人,费银八百余万两。陵成之时,大学士申时行等具题文恭贺:“匪惟壮丽恢宏,永保亿年之固,抑且单厚多益,式增万寿之长。”   在现代人看来,这一切真是不可思议,一个年富力强的皇帝亲自给自己选择墓地,坟墓修好后,朝臣都来恭贺,恭贺皇上这么年轻就已经掘好了自己的坟墓,还说这可以“增万寿之长”,皇上听了居然还很高兴!离死亡的日子还有三十四年,未壮而卜葬,真无法理解万历皇帝怎么如此侈心于地下!   定陵竣工的那一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当代学者黄仁宇写了一本书,名叫《万历十五年》。在这本书的结尾,他写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儒家对这个中央帝国的文化设计,从此步入失败的记录。



 回到顶部
总数 59 上一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