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诗昆论坛 http://www.shikun.net/

诗昆论坛,镇江市诗词楹联协会官方论坛。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谁还怀念“小人书”?

1楼
tangong 发表于:2003/1/4 22:24:40
[这个贴子最后由tangong在 2003/01/04 10:28pm 编辑]

             谁还怀念“小人书”?

小时候爱看小人书,看画多,看字少;长大以后也看小人书,看字多,看画少;现在还看小人书,画也看的多,字也看的多。其实,现在去读小人书,更多地是欣赏,是怀旧。不瞒您说,时常在看书看腻了的时候,找几本小人书读,哪怕是已经读了多少遍的,仍百看不厌。
     
连环画曾风靡一时,而今风光不在。这个跟文学结缘的“小”科艺术,追溯其历史只不过一百多年,辉煌期应该是建国后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在刚开始滑坡时,人们认为导致连环画滞销的主要原因是粗制滥造、印数过多,业内人士曾大声疾呼精品意识,试图复苏连环画的出版。也着实热闹了一阵,“小人书”越出越大,印刷也越来越讲究,“小人书”变成“大人书”了。其中不乏精品,像浙江美术出版社较早推出大32开本的《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世界童话连环画》,可谓是一炮打响,各地纷纷仿效。有一《西游记》连环画,大32开,每册500多页,共10册,定价近百元。考究其画工,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明显看出有一种浮躁迹象。
       
连环画走向衰亡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社会发展太快,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变为多元化。在影视、音像、网络以及卡通、动画等现代化传媒和娱乐形式的冲击下,再加上一代连环画艺术大师年事已高,年轻的艺术家又不愿意去从事费时费力的连环画创作,诸多原因造成了连环画走进低谷,几近消亡。

     
一个艺术品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属正常。但人们感慨连环画这种大众艺术形式雅俗共赏,退得太快,因此多次“千呼万唤”,但效果很不明显。倒是方兴未艾的连环画收藏,刺激了连环画的再版。不过与当年一部连环画动辄印刷几十万、上百万册不可同日而语,一般印数只有几千册。
     
考察连环画收藏群体,以中老年为主。这也难怪,建国以来,连环画像报春燕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数以亿计的连环画教育影响了几代人。而且,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大批大师级连环画艺术家,创作了数不胜数的艺术精品,在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虽然连环画不算古玩,算“今玩”,但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含量必然给人们留下很深的痕迹。
     
再现昨日辉煌任重而道远,挽留昨日辉煌,现在还为时不晚。



(31)面前一片池塘,里面一对鸳鸯,在水中游戏。英台向山伯道:“倘若英台是姑娘,愿与兄长配鸳鸯。”山伯笑了起来,说:“贤弟想法太离奇,除非投生在来世。

2楼
文泉清 发表于:2003/1/4 22:37:23
呵呵,看来作者的藏书真不错呢?
我也喜欢小人书,我的藏书也有几百册,呵呵!:)
3楼
tangong 发表于:2003/1/4 22:48:27
我原来以为自己藏小人书不少,而且版本不错。谁知在“连环画收藏论坛”一讨论,人家根本不屑一顾,连藏家讲究的是老版本。也罢,咱是欣赏第一,收藏第二,只要自己喜欢。
4楼
文泉清 发表于:2003/1/4 22:51:23
呵呵,人家真正的藏家的确让人折服,我也只好做欣赏了:)
5楼
江南秀士 发表于:2003/2/9 16:52:19
我也是看连环画大的,三国、春秋战国等等,到了初中还看。不过,现在想看也很难找到了:)
[连环画曾风靡一时,而今风光不在。]不错,现在这些小孩全部给那些叮当或者**战斗士给俘虏了。
6楼
月无穷 发表于:2003/9/28 23:03:11
酷爱小人书的人也很多哟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镇江市诗词楹联协会 官方论坛
诗学昆裔 诗坛昆玉 诗国昆仑
苏ICP备:0505899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