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www.shikun.net/bbs/index.asp) -- 【北固亭】 (https://www.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1) ---- 漢宮春?蕨 (https://www.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1&id=23934) |
-- 作者:袖剑飞吟 -- 发布时间:2009/7/10 10:16:17 -- 漢宮春?蕨 流水空山,正東風芳草,雀足先擎。 |
-- 作者:风中飞羽 -- 发布时间:2009/7/10 11:13:33 -- 这个好看
古来专咏这个的还真的少见 |
-- 作者:袖剑飞吟 -- 发布时间:2009/7/11 11:31:02 -- 是少见 典故都不好找 |
-- 作者:风中飞羽 -- 发布时间:2009/7/11 16:23:10 -- 以下是引用袖剑飞吟在2009-7-11 11:31:02的发言:
是少见 典故都不好找 怎么可能呢 典故就像头发里的虱子 找找 总会有的 |
-- 作者:风中飞羽 -- 发布时间:2009/7/11 16:37:12 -- 《诗召南》有句:“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说文解:蕨,鳖也。周秦疏曰:蕨,齐鲁曰鳖,俗云其初生似鳖脚,故名。 《本草拾遗》云:蕨叶似老蕨根,如紫草。按:蕨味甘,寒滑。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弱阳。小儿食之,脚弱不行。生山间,人作茹食之。四皓食之而寿,夷齐食蕨而夭。固非良物。 李白曾有句: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白居易有诗:日日思归泡蕨菜,春来荠美勿忘归。 宋陆佃撰《埤雅》:蕨初生,狀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故名焉。 明朱橚的《救荒本草》云:“苗高一尺许;其叶之茎背圆而面窊;叶似紫香蒿脚叶而肥阔、颇硬,又似胡萝卜叶亦肥、硬。味甜。又云:蕨萁菜。生石傍。烈士当年饿首阳,曾将彼菜当锨粮。兹生不遇遭岁荒,胡不食之充饥肠。 唐齐已有《寄山中叟》诗赞紫蕨:泉碧树夏风凉,紫蕨红粳午爨香。应笑晨持一盂苦,腥膻市里叫家常。 宋代许蕖有《笋蕨羹》云:趁得山家笋蕨春,借厨烹煮自炊薪。倩谁分我杯羹去,寄与中朝食肉人 罗愿《尔雅翼》云:‘蕨生如小儿拳,紫色而肥,野人今岁焚山,则来岁蕨菜繁生,其旧生蕨之处,蕨叶老硬敷披,人志之谓之蕨基。 宋人方岳《采蕨》诗:野烧初肥紫玉圆,枯松瀑布煮春烟。偃王妙处原无骨,钩弋生来已作拳。早韭不甘同臭味,获荨虽滑带腥涎。食经岂为儿曹疫,弱脚寒中恐未然。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云:“蕨,山菜也。二、三月生芽,卷曲状如小儿拳,长则展宽,如凤毛。 明人罗永恭写的关于蕨菜的诗:堆盘炊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漾漾甘如饴,但觉馁腹回春熙。 《搜神记》:郗鉴镇丹徒,二月出猎。有甲士折一枝,食之,觉心中淡淡成疾。后吐一小蛇,悬屋前,渐乾成蕨,遂明此物不可生食之也。 蕨菜别名龙头菜、鹿蕨菜和拳头菜。龙头菜取其形首似龙,与齐人曰鳖龟之祥兽,同出一辙。故民间还有龙爪、佛手、如意草、吉祥菜和长寿菜的称谓。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有载:蕨,从化山中多蕨,以雷鸣出土,故蕨惟雷鸣乃可食。蕨,决也。乘怒气决然而生,故曰蕨。其芽薇也,初生萌甚微,故曰薇。以其根为粉,曰蕨萁,以土茯苓杂之则性寒,多食病臃肿。或谓蕨以猿啼而生,凡有猿之所则多蕨,每猿一声,蕨生万茎。故食蕨能使人悲,而夷齐食薇三年,颜色不异。盖薇美而蕨恶,故昔人多采薇而少采蕨。予诗:“食薇三载容颜好,谁道夷齐不是仙。”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09/7/12 17:10:35 -- 首陽人遠,剩孤雲、猿鶴重惊。 |
-- 作者:钝笔无锋 -- 发布时间:2009/7/15 11:48:39 -- 首阳人远,其道不存。 |
-- 作者:袖剑飞吟 -- 发布时间:2009/7/16 17:29:22 -- 飞羽用的素虾米软件?我也要玩啦 ![]() |
-- 作者:风中飞羽 -- 发布时间:2009/7/16 17:39:37 -- 没什么软件 平时收集的一些杂货文档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