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www.shikun.net/bbs/index.asp) -- 【北固亭】 (https://www.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1) ---- 出一联,求对 (https://www.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1&id=245) |
-- 作者:石坚 -- 发布时间:2002/9/22 1:53:06 -- 出一联,求对 日月明明,明鉴明天子无一明主 注: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历代都有通鉴编年史。夏燮撰《明鉴》一书。 |
-- 作者:虹 -- 发布时间:2002/9/23 23:53:01 -- 青水清清,清史清主人有几清君? (呵呵,应该还是有几个的吧。请批评。) |
-- 作者:石坚 -- 发布时间:2002/9/24 12:22:00 -- 首先说明一下,题目中说的是出上联。传统的规矩,上联的最后一字应为仄声,下联则为平声。但是光顾着上贴,打字太快,本来应该是“明帝”结尾,结果刚打了一个“明”字,电脑就联想成了“明君”。也没有仔细看,就又复制粘贴到了好几个坛子里。流毒无穷。惭愧惭愧。这就是用拼音加联想的坏处。这里要感谢华岳论坛的“糟木匠”兄指出不当之处。其实细想之下,“明帝”也不太好,容易引起误解,改作“明主”要好多了。所以,这条上联应该是: 日月明明,明鉴明天子无一明主 当然,对联这个东西主要还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格律之类只是其次。例如,郭沫若祭陶行之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格律全然不对,但的是佳句。又如毛泽东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格律也是不对的,但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即使如常见的春联也往往有毛病。例如常见的 向阳门第春常在 就是一例。这一联格律是对了。但是春对庆却是败笔。春在这里是名词,而庆却当动词用。所以倒还不如只说 向阳门第 来的工整。加出来的这几个字当然善颂善祷,却不免画蛇添足了。 所以本人下面评论各位同志们的答案只看内容,不讲格律。当然,这个联中用了拆字法,这一点还是要在评论时考虑的。大多数网友给的是下联,所以遇到有网友说明是上联的,本联的末字仍然作“君”。 网友答案: 日月明明,明鉴明天子无一明主 日月明明,明鉴明天子无一明主 评论:这两联都是士柏网友互相开玩笑之作
评论:这一联和上联全不对仗
评论:下联立意不错,可惜不完全对仗。
寸身射射,射旗射将军不二射手(华岳 糟木匠) 评论:这两联工整是工整了,只是不知何解?
评论:这一联不知何解?还往易水河寒 兄赐教
评论:同是用鱼羊樊哙胜于多来咪
评论:日月不对女子。本来我以为甄兄只为凑字。然仔细一想,若把“好”字当爱好来读,讽刺明朝皇帝之好女色也是可以的。只是不知道在下是否郢书燕乐?
评论:读史易,知世难。谈笑兄大得我心也。
评论:上联咏史,下联抒情。这一联要看用在何地。若是用在明朝国破家亡,孤忠遗老亡命海外时,倒也贴切。
评论:万忠墓在旅顺。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克旅顺后屠城三昼夜,杀两万余人。翌年火化,骨灰葬于白玉山,称万忠墓。yushuisheng119 可是说的这段历史?发挥一下,世无明主则必有万忠之祸也。
评论:用岚通烂,来日方常可是说“明朝无亡国之君,却有亡国之臣”吗?
日月明明,明鉴明天子无一明主 日月明明,明鉴明天子无一明主 日月明明,明鉴明天子无一明主 日月明明,明鉴明天子无一明主 评论:此三联意思相近,概括明清历史。皆为上乘之作。
评论:下联不如改作 “一二三三,三讲三代表有谁三思?”
评论:无套裤汉兄忧时济民之志尽在短短数字之中了。绝好。
评论:虽然没有拆字,但立意绝好。“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 日月明明,明鉴明天子无一明主 评论:此联大有禅意。亦可作“人心思汉”解。世无明主,日益败坏,则人心必念旧也。 日月明明,明鉴明天子无一明主 评论:此联与上联意思尤为关联。有明一代,老百姓又怎是一个愁字了得。也可把“天下”改作“百姓”则更对仗一些。 日月明明,明鉴明天子无一明主 我本准备过几天再发表自己的答案,“言兑说说,说难说客卿多少说臣?”魏人兄真英雄所见略同也。 上联中的“明鉴”一语双关。下联中的“说难”也是一语双关。“说难”是韩非子的著作,专门探讨迎合君王获取信任的进言方法。韩非子说(大意),世间的君主大多挂羊头卖狗肉,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明明自私自利,却又要故作清高,沽名钓誉。为人臣的如果不能揣摩上意,轻则意见不被采纳,重则会有杀身之祸。更要命的是如果不注意进言方法,即是你有利国利民的妙计也是得不到采用的。所以向君主进言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没有取得君主的绝对信任之前千万不能和君主推心置腹,直言劝谏。而且,君王今天宠爱你时,你无论犯了什么错误都会原谅你,而明天讨厌你时,你什么错误都没他也要找你秋后算账。所以“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写了“说难” 的韩非子此乎非常明白拍马屁这个道理,却偏偏在游说秦始皇时马屁拍到了马脚上,遭到李斯的陷害,最后被秦始皇杀掉。但是这个悲剧却似乎没有起到一丁点的历史教训。“说难”中提倡的揣摩上意成了韩非死后几千年中官场的基本生态。于是皇帝高高在上,而臣子们整天只想着不能碰皇帝的“逆鳞”奴性变得越来越重。而皇帝到了最后干脆麻木了,即使有不怕碰“逆鳞”的臣子直言进谏,他干脆当成耳旁风,不理不睬。这个现象以明朝最为严重。明朝虽然有三百年国运却疆土日缩,民不聊生。 所以,上联的“明天子”并不单指“明朝天子”也可以说是“称为圣明的天子”。正如老子所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指望“明君贤相”只能换来“昏君佞臣”而已。 |
-- 作者:收集资料 -- 发布时间:2002/9/24 15:47:09 -- [这个贴子最后由收集资料在 2002/09/24 03:49pm 编辑]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就是一例。这一联格律是对了。但是春对庆却是败笔。春在这里是名词,而庆却当动词用。所以倒还不如只说 向阳门第 来的工整。加出来的这几个字当然善颂善祷,却不免画蛇添足了。
我认为“庆”在此应为名词。查简易新华字典,“1、祝贺;2、可祝贺的事:国庆,大庆”,此处做2解,名词,对春没问题。 有余===常在,宽对(词对,字和组字成词不同)是可以的,作为无情对不行。
我觉得应是一幅很好的楹联。 转一则铃木未摘花有关技法回帖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