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www.shikun.net/bbs/index.asp) -- 【梦溪园】 (https://www.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9) ---- 扶桑掠影(全文完) (https://www.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9&id=30504) |
-- 作者:当头炮 -- 发布时间:2012/4/25 22:17:07 -- 扶桑掠影(全文完) 东京湾旧称江户湾,它的夜景很迷人,特别是远观刚刚经过的闪烁着璀璨灯光的东京湾跨海大桥,我真有些震撼了。偏偏这已是我们在日本观赏的最后一个景点,幕布正徐徐下降,槐安梦旅已接近尾声。 我们的运气不错,有幸见识了这座耗资一千多亿日元,历时八年,才通车一个多月的大桥。据说采用了世界最新的免震技术,可抗击九级地震。而照明系统均采用LED照明,是节能环保的抗震型大桥。听说它的主梁长两百三十多米,重六千吨,是在地面制造好后,吊装在大桥上的。单说这运输安装,就令人不可思议。自然说它的设计、建造很先进,我肯定是信了。 说来有趣,这桥有个俗名和我们那儿很有关联,自贡被称为恐龙之乡,这桥由于中间部分类似两条霸王龙相斗,可惜天黑了,不能亲眼所见,被当地人叫做恐龙大桥。更因这桥是外海船舶进入东京湾的第一桥,因此已成为东京湾的新大门。加之它对岸便是建在千叶县东京湾畔的东京迪斯尼海洋游乐园,同时全世界第三尊自由女神像也座落于此。虽说比它在美国纽约那四十六米高的原型要小4倍,但比起它在巴黎的“姐妹像”要稍大一些。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赏这尊女神像,成了东京最受欢迎的摄影留念景点。 我徘徊在离女神最近的天桥上,天色早黑尽了。身处异国他乡,方向都无法辨清,自由这词更是太抽象了点…… 记得一周前到省城集中时,是包的一辆专业营运轿车。儿子说随着油价上涨,加上过路、驻车费用,远比自己单位派车节约安全得多。尽管我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但事实证明,专业就是专业。司机绕过我们城市的恐龙标志塑雕,从新建的东大门上高速。刚过简阳后,便在龙泉湖出口转入了成都市区的快速通道。虽然其间有几公里便道,但仅仅这一个举措,便节省了四分之一的过路费。而且刚好从桃花山经过,有如郊游。这一带的桃树是很矮小的品种,虽然果实不错,但其观赏性,尚不如自贡尖山和飞龙峡的桃花漂亮。只是现在全未睡醒,光秃秃的,即可怜也难看。好在油菜花依然如约来了,和前年去台湾的时间差不多。便信手涂鸦,写下几句: 又是菜花时节 丘山点缀金黄 今岁春来偏晚 夭桃迟未着装 异域东风传讯 早樱长岛正香 花事原无国界 寻芳远走扶桑 目前国内机场的效率依然不敢恭维,上午八点过的飞机,居然从早上六点开始折腾起。而且限制越来越多,我每次过关几乎都会被截留下点什么东西,反正值不了几个钱。只是心里面,就如这天气一样阴沉沉的。但等到座机冲出云层,舷窗外豁然开朗。心里的憋闷也就烟消云散了。 空中阳光灿烂,飞机的翅尖仿佛在天宇间为云海划出了一道工整的界线。想起渡渤海时的诗句:河岳留双影,海天合一围。情景很有些相似,同是在一个特定的结界中浮游。 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已滑下云层,我们要在香港转机飞日本。下面出现了这个特别行政区的轮廓,海湾边的道路、山水桥梁、林立的楼群…… 这个经历六年造价约九十亿美元的机场,开通一年内,便启用了第二条跑道。形成有南、北两条长近四公里,宽六十米跑道,可容纳新型大飞机升降的布局。特别是北跑道有很精确的仪器降落系统,可供飞行员在能见度只有两百米的情况下着陆。是专给客机降落,一直挤身全球最佳机场的前三甲,成为亚洲的客、货运枢纽。而且现在已经开始了第三条跑道的扩建,要在现有九十六个停机位的基础上扩展到一百一十二个,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航天城。 但这座航天城的确很不错,和几个临时结识的游伴,缓缓的逛了一圈后,写了一首十四行。权作香港机场印象: 前面是大机场空旷平坦 另几方能见耸立的远山 这原是一块飞地中飞地 就在赤鱲角前面的海湾 能听到世界上各种语言 能见到五大洲各色容颜 大家都只是匆匆的过客 来到这通向天堂的驿站 有的是各色豪华的餐馆 排列着各种整洁的商店 配备有完善的生活设施 靠文明秩序严谨的运转 人们靠微笑和手势交流 阿拉伯数字能跨越国界 |
-- 作者:当头炮 -- 发布时间:2012/4/25 22:19:16 -- 初次乘坐日本的汽车很不习惯,他们司机的座位在右手方。这必然导致行道规则的彻底改变,对于在国内经常开车的人,自然会产生不少怪异的感觉。昨晚的航班有一些延误,到达机场已近九点,正值一场雨后,空气很清新更带有一种春夜的轻寒。接站的大巴载着我们,向预定的大阪府池田市伏尾町,箕面观光温泉酒店驶去。约莫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加上时差一小时,抵达宿营地已是深夜。当时我坐在车的左侧靠窗位,虽然也感觉有些异常,但以为走的是单行道,只觉这路也实在太窄。想到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珍惜有限的国土面积,到也能体谅。但现在白天上路,屡遇这样自觉无理的异向交错,就常引来惊险无比的错觉。 基本上是是循着昨夜的来路,重返大阪城。我心里有点感慨,看来只要是有人类的地方,都不能免俗。关系户之类的到处都有,为了一已或小集团的利益,其他都可以忽略。我们早起晚睡来去的这三个多小时,被那个据称是中日混血女的地导卖了人情。当然敢走国际旅游路线观光的也没几个傻子,大部分人都看出了这个问题。加之出国游有一个硬伤,大多是自费项目,这也是旅行社赖以赢利的关键所在。既然你要在深夜还把人从城里拉到山上,一大早又拉回来。让全团人十八、九个小时连轴转,你就得考虑惹发大家抵触情绪的后果!有人开始宣布不参加自费项目,这或许是深谙其中猫腻的熟客祭起的杀手锏。我因为不明白这事的焦点所在,没有参与。最后由游客代表和地陪谈判,达成了大家认可的折衷条件,旅行团才得以继续运行。 我们在日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大阪城公园。虽说是昭和天皇即位大礼的特别史迹地,有四百多年历史。但曾遭遇火灾,仅仅存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樱花门算是真正的遗迹。现在的公园于是八十年前民间集资重建的,主体建筑为后人仿制丰臣秀吉时期的天守阁。周围有护城河,巨石砌造的堡坎算是它的城墙。园林绿荫中有些散在的亭台楼阁。还有类似我国宫阙的角楼,总体看东方文化的风气很浓。 鎏金嵌宝出虚空,高阁峥嵘气势雄。纵是外形多巧变,依稀仍见汉唐风。游伴中有君夫妇来自省城,和我们年龄差不多,被导游安排为一个活动小组。他恰好是从事建筑设计的,正好谈起与国内古建筑的比较,我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真正令我感兴趣的是四十一年前,日本大阪主办世博会时,埋在这里的时间胶囊。并为其建起一座银光闪闪的“金属墓”。据介绍当年相继埋下了两个内径一米的圆球形时间舱,分别叫一号和二号。表面的不锈钢上,印着截面图和“TIME OAPSULEEXPO\'70 NO1”字样。是日本每日新闻社和松下电器公司共同制作,舱里分别用二十九个箱子存放了二千零九十八件物品。被收藏的物品,全是二十世纪现代文明的标志性作品。选自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技各领域,有植物种子和布匹材料,还有一些能够代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产品,如松下的电视机和铁锅等。“金属墓”分为上下两层,“时间舱一号”被放在最底层,要等候六千九百七十年后的人类来开启。而“时间舱2号”,已在二零零零年时进行第一次开封,经清点“舱”中收纳物品的状况,再次恢复了真空状态后被封存。重回“时间宝库”。以后每隔一百年将开封一次。以查验被埋物品状态,同时也可为下一个世纪的人们提供试验参照。给人类带来了无限遐想和希望。我想即或当地球面临毁灭之时,人类只要找到了适合生存的星球,有了这个宝贝,就依然可以延续现代的文明,不至于再次陷入史前的蛮荒 …… 园内没有可歇脚的座凳,没有能服药的开水,到是有可饮用的泉水并务有饮水工具。往往还带有吉祥、寿喜的名目,有些类似国内名胜古迹流传的圣水。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文化源流,究毕基于华夏。尽管我不会日语,到了这岛国可以是哑巴,但还不至于就是瞎子。他们的文字处于一种杂合状态,一般的地名和名词都是汉字,略加揣摩基本上,基本上能懂个大概,算是半文盲。 只是这外濠一带,曾是日本陆军的大阪炮兵工厂。二战后期才被美军摧毁,至今仍偶现未爆之哑弹。那博物馆在日侵华期间,是一个军司令部,丰国神社也在园中。 当年的烈火与硝烟,戾气难消,我们自然不会在此久待。 导游见大家兴趣不是很大,便带我们进大阪闹市去逛街。同行的游客大多是初次到日本观光的,都愿意多接触一些现实的人和生活,出国来不就是一个到处看看嘛。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2/4/26 10:46:14 -- 兄是驴友啊,东西南北,海内海外的转,羡慕啊。 |
-- 作者:当头炮 -- 发布时间:2012/4/30 22:35:36 -- 以下是引用昆阳子在2012-4-26 10:46:14的发言:
兄是驴友啊,东西南北,海内海外的转,羡慕啊。 哈哈,那到不是,現在讓兒女們去接手經營.他們給我們的安排就是到處去考察,學習.到是有些像遊民了. |
-- 作者:当头炮 -- 发布时间:2012/4/30 22:38:36 -- 进入大阪市中心和去国内陌生的城市也差不太远,最多不过感到像进入了外资外商比较集中的街区。 我们去的心斋桥,据说是当地最大的购物区,以带有透明拱廊设施的心斋桥商店街为主发展起来的。其实就是国内一般城市都有的商业步行街。聚合了各型百货店、百年老铺、时髦的精品屋和专卖店、面向平民的各种小店铺栉次鳞比。人流量较大,熙熙攘攘一幅繁荣景象。 当地人把这里分成欧洲村和美国村,后者主要针对年青人。我只觉得这里比较整洁卫生,秩序井然。再者它的布局比较合理,每隔二、三十米,有一条窄窄的笔直横街。只容一辆大、中型货车通行,不作经营少见行人,纯为补给通道。这种合理布局,只能在建设之初形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市场内的脏乱差现象,到是城市设计和管理人值得学习的。 最为有趣的这里有一家我的同行,类似我国的个体诊所。其接诊方式,显然和我们不同。没有装饰华丽的门面,也没有能让人注意到的入口和相应标志。只有一块立在地上的小木版,上面写着“齿科”两个字。算是向世人公示:这里有一个牙科医师在执业。在我眼里这真算牛气冲天,在我国如没有相当的资历和足够的人脉,谁敢这样摆谱? 我们一行从皇室林园到东瀛凡间,如蜻蜓点水般的稍作接触,随即被送往佛国仙山。我不太了解日本的行政区划,感觉车似乎未离开大阪市区。不觉得有太远的车程,但被告知已到了奈良市的东大寺。寺前有一截短短的小街。时间早已过午,正等导游安排进餐,却先被一群不怕人的鹿吸引了,其中的幼鹿特别乖巧,睁着亮晶晶的大眼、呦呦轻鸣、点头叩首,在乞食呢!这里的鹿食一百五十日元一包,奈何我尚未换有日币。幸喜身上还有几块饼干,总算没让其失望。 午餐用的是日本料理。量不多、米饭像是引子。感觉他们很节俭,虽然不太适应,但平心而论也足够了。 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实名大华严寺,其历史可溯源到大唐高僧,鉴真和尚历尽艰辛东渡日本之时。据说鉴真曾在现大佛殿址前,在当年临时建造的戒坛上,向圣武太上皇等僧俗授戒。距今已近一千三百年了。 这座古老的佛教建筑,其大佛殿,据称正面宽度和纵深都在五十米以上,为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其实就从山门那些油漆剥落,要两人方能合抱的殿柱看,也足见其沧桑了。自然这里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及各种题刻都深受唐风影响,但在借鉴的基础上,融入了地方特色。诸如大殿两层屋顶之间,他们称为“千鸟破风”的拱形披檐。殿顶脊两端呈内弯状,称“鸱吻”的鳌尖。远看却极像太和武士佩带的头盔,宣扬其武士道精神。有着与别国不同的佛寺特点。 大寺的确很大,有众多的堂、院。当然少不了大佛、观音、力士的塑像和国内佛寺也无甚差别,善男信女中却以女士为多。园林中已有早樱开放,松苍柏翠、春意融融。也有鹿群嬉戏,更多了鸽群,林梢和屋顶还常有乌鸦起落,地导纠正说日本叫做喜鹊。也算人天、神佛、尘俗一体;禽兽、花木、自然和谐。因得句曰: 净土梵天听鹿鸣,香烟袅袅漾经声。 红尘恩怨孽根断,佛国仙园赏早樱。 据说东大寺和附近的名胜古迹春日大社、国立博物馆、唐招提寺,鉴真大师墓等几平方公里内,都属奈良公园的范围。是日本第一个现代公园,九十年前就被定位为日本的国家名胜。成了名燥东洋的“鹿公园”。 |
-- 作者:当头炮 -- 发布时间:2012/4/30 22:40:38 -- 從東大寺順坡而下,有兴福寺的五重塔樓.山下有一方小湖,湖邊就是奈良老街的入口.小地名元兴寺町。在日本“町”和"崛"这兩汉字很常見,主要用作地名。其含義比我們使用的寬得多,據說可用於行政区划,類似中国的"鄉、镇"。 同伴們急急逛街去了,我卻被路邊一株"楊貴妃櫻"所吸引.雖說日本和中華一脈相承,也不致把馬嵬坡搬到這來了吧.後來在湖邊又發現一幅題有文字的圖畫,一座小小的九級實心石塔,便斷定這裡頭大有文章.把所有漢字加上我能猜出的日文串起來,我發現居然破譯出了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 早在日本平城帝执政的年代,福岛县郡山市有一个姓杨名采衣的美女,被选入宫中,深得平帝宠幸。久后帝移情别恋,采衣失宠后,来此与帝初遇之湖畔,将常穿的外衣挂于柳枝上,即投湖自尽。帝因之懊悔,敕于兹立采女神社,以安其灵魂。故至今因有此历史渊源,奈良和郡山仍结为姊妹城市。估计新添的这树和画就是搞纪念活动立的。或许不太准确,反正我也不想深究。说到顶只是个宫廷怨妇形象,和长恨歌中的杨贵妃没有可比性。 奈良被誉为日本文化的发源地,奈良老街是日本清酒的故乡,有历史悠久的草药系列小食品。流行关西风格的日式料理,有风味独特的乌冬面、荞麦面。我在这街上走了几步,拍了几张照片。学会一个日本的常用名词:“渍物”就是我们常说的“泡菜”。做得也算清新脆爽,颇有特色。 唯一不同,是从整个大环境看,使人感到洁靜。车辆停放规则,且车辆较少,有自行车,但基本上没见摩托。更别说像国内城镇,那种无孔不入、横冲直闯的摩托车。据说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买汽车,先要保证有自己的车房或停车的地方。尽管本身是出口汽车的大国,却并不放纵人性本质上的贪婪,能以法制约束国民,很值得思考和借鉴。 走出老街,又回到宁静的湖边。我们这个团队,是从全省各地集中的。互相间约束力小,导游还在街上找人。我坐在柳阴下等候,春阳熠熠在湖面上跳跃,间或有水鸟掠过,撞破这让人有些昏昏欲睡的沉寂。无意间我发现浸在湖边那几节枯木上有些异动,多出了几只伸头探脑的乌龟。先前我一直把这几节树木,当作人为的景点雕塑。现仔细一看,才发现到处都有龟群在晒太阳。在这城镇路边的小湖,居然没有被人抓走,不担心被人送上餐桌,它们也真算是幸福的。看来日本人对龟很尊崇,令人唏嘘…… 湖光塔影有余香,犹记当年采女妆。 侍卫神龟今尚健,伸头摊脚浴春阳。 |
-- 作者:当头炮 -- 发布时间:2012/4/30 22:41:52 -- 奈良的唐招提寺,是游客必到的寺院之一.特別是華人至此,倍感親切.說實在話,能保存得這樣完好,幾近原汁原味的大唐建築,在國內也不多見.究畢這是扬州大名寺的鉴真和尚,当年为匡扶东瀛佛教,在五次東渡均遇海难,雖九死而未悔,佛心堅定。终于在第六次抵达这片他魂牵梦萦的國土。儘管這時他已双目失明,仍在最先入住的東大寺築起戒坛,以弘扬佛法。同時開始选择传道之所,留下了品土擇地的傳奇。 據說失明的高僧,雖不能亲見四周景物,便以尝食各处土壤的滋味挑選。而在这里,他品出了一股酷似家乡扬州土壤的回甜味。於是,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寺院,現今日本的国宝.联合国認證的世界文化遗产,就在这里誕生了。 更為神奇的是,唐招提寺幸运地避開了日本歷史上經歷的多次動亂和战火,也未遭遇过火灾和其它重大的自然災害。所以主体建築一如其旧,还是一千二百五十多年前的模样,以其古朴厚重,全无誇饰的本来面目接待後人。正因為此,特別為人崇敬,視為有圣灵之神物! 日本對文物古蹟的尊重和保護,達到幾近苛嚴的地步.其實從內心說,我是很贊同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進寺院大门時,因為取景,我發現其正中懸掛的是一塊有些殘舊,已不能很清楚辨別字跡的匾额,心想怎麼不換一下呢?但後來聽導遊解釋:“唐招提寺”那幾個字,是當年日本孝谦女皇,親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為保持本色,且系聖物,故原位至今。 同時介紹了兩個細節,更令人感動,木結構建築保護得在好,經過一千多年,也得有幾次大修,前幾年剛好才經歷了一次.採用测定建材树龄的最新科技方法,有的树甚至測出了具體的砍伐時間. 另一個問題是在拆下屋脊上,巨大的鸱尾时,发现只有一個是奈良时代的原件,另一個是镰仓时期大修时更换的。因倉促中配制,比原配轻五十公斤,還是分成两半烧制,留下明显接缝,不似奈良鸱尾浑然一体。為此工程师们绞尽脑汁,整整研究了三年,制定出嚴謹的工序流程。然后又花了半年时间,晝夜不间断的守着烧窑,细心调节烧制温度等,终于烧出完整的鸱尾! 這種一絲不茍、嚴格認真、對文物的尊重、對歷史的負責精神,只能讓人從內心感到敬佩。 另外其寺內嚴禁煙火,根本不設香爐燭台。主殿金堂,中供主佛释迦牟尼,左.右為千手观音和药师如来佛立像,這三尊大佛像前还有梵天、帝释天两尊小像和4尊天王的木雕像。關鍵是日本歷史上的造像法和我國的木胎泥塑不同,而是以奈良时代特有的脱乾漆造,其两侧立像也都是木心乾漆造的。這種佛像現在日本早已定成国宝級別了。遊人只能從門前依序走過,不能進殿參觀,且門內還張掛了兩米高的絲網。真可謂防范森嚴.其它如金堂后面的讲堂,據說是當年平城宫中的朝堂,因建寺时由皇家施舍后,迁入寺内的,現在成了日本平城时代留下的惟一建筑物。堂内供奉有一尊涂漆加色的弥勒佛像,两侧配有轿式小亭,為当年鉴真师徒讲经之地。堂內藏经室,更收藏有當年鉴真从中国带去的经卷。這種重宝聚焦之地,只堪遠遠瞻仰,實在也很正常。 在经堂和讲堂之间,两边钟、鼓楼对峙,为楼阁式建筑,有平台环绕护卫。寺内还有地藏堂,三晓庵、本愿殿等建筑。遊客大多自覺的敬而遠之了。唯覺遺憾的是寺内後山的御影堂,是一个有圍墻的独立小院.静寂地深藏在绿树丛中,院门虽然开着,一道木栅栏却無情挡住遊人。從圖片和文字資料介紹,這裡就是全寺精華.每年只有六月六日,即大师在日本圆寂成佛的前后三天開放,允許信众瞻仰膜拜。 在这鉴真大师当年圆寂之處,供奉有缂丝夹造的乾漆坐像。该像是鉴真的弟子们,在师傅生前就已经仿照师傅的真身制作的。閉目含笑、神態安祥。陪伴他的有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为御影堂特別绘制的,六十八幅壁画屏障。绘的全是大师喜爱的中日两国的山水风光。为此,东山魁夷曾专门到中国扬州、黄山、桂林等地,写生構圖整整三年。堂前东面有鉴真墓,庭院中植有来自中国的松、桂、牡丹、芍药,扬州的琼花。更有多種名、异莲花,其中扬州的青莲、紫荻现在是镇寺之宝,曾是大师生前最爱。据说莲籽是大师从家乡带来的,莲子羹也成了佛门珍品。 我们来得不是时候,算是一群在这清幽、洁净禅院中的悄悄过客。走在一尘不染的石径上,听松风轻拂、嘤嘤虫鸣的天籁之音。能在寺内的山水间,掬一捧清泉,品一丝清凉即已了然于心。看与不看,原本已不重要。心到意到,已经来过就够了。想想当年的鉴真,哪里还有什么遗憾。 这里远离奈良市中心,不远处有个小村庄。门前自然的形成了一段为游人服务的短街,是个好地方。题了首十四行诗: 一顆佛心 不吝雙目失明 一個信念 甘历九死一生 孽海六渡 佛光普惠東瀛 大千世界 一个传说永恒 青莲紫荻 寄托濃濃鄉情 圍屏山水 來自異國知音 中華走了個和尚 扶桑多了尊佛像 |
-- 作者:当头炮 -- 发布时间:2012/5/11 1:05:06 -- 对导游的良苦用心,我们一行并不太领情。这种百余米高的建筑,仅相当三十五、六层的楼房。放在几十年前固然也算十分前卫,现今的世界上,这点高度根本不要想去排名次了。如果白天去参观,或许因它独特的形式结构,大家会兴致勃勃。晚上远看灯景,妻子毫不客气的向我抱怨,不如我们灯会一盏灯。虽然这两者之间并无可比性,但从景观、特别是视觉感应上说,也不能说她这话有什么错!特别是游伴中真还有今年到自贡来看过灯的,居然附和:万象更新,驮的那莲花塔和九天宫都不错!这几年自贡灯会因背负天下第一灯的盛名,改由省政府出头主办后,重点灯组越整越大。气势磅礴如金牛灯,精彩绝伦似九龙鼎,规模、高度直线上升,无不令人震慑。但说到顶,究毕属文化艺术性的观赏物,和这实打实的地标性艺术建筑自是不可相提并论。主要是大家经过一天走马灯式的连轴转,已经十分疲倦,巴不得早点回驻地去休息。虽为了不辜负领队美意,仍勉力上天桥去拍照赏景,但有点小抵触,发点牢骚也不过是情绪的渲泄。 其实进入神户已近傍晚,车在街上兜了一圈,到元町站街口的唐人街时,刚逢华灯初放,那攀龙附凤、古色古香的牌楼忽的灯火辉煌,到有些像是在特地欢迎从故国的来客。看到牌楼正中,从左到右题刻的“长安门”几个楷书大字,和右首那尊笑咪咪的弥勒佛石像,我也不由跟着笑了,有一种找到归属的感觉。特別讓心裡覺得溫馨的是鄰近街口,竟是一家齒科診所,這同行頗具眼力,獨據要津,爭得先機.自然非泛泛之輩,可惜我不會日語,不然真想去參觀一下的. 神户唐人街虽然也是条窄窄的步行街,也不比心斋桥更宽,但究毕是条真正的街道,绝不可同日而语的。这里更像国内近年发掘、整理出来的古镇老街,间杂能看到华侨们搞的中国式仿古建筑。连布局也有相似之处,除了烟酒、茶庄﹑食材﹑干杂、果品、海鲜、中药﹑器具、古董等,富有中国特色的百业千行应有的都有外,餐饮业更是火爆的集中!高、中、低各种档次,各种场面的这样楼,那样馆、或者什么阁,比肩并踵、热闹非凡。从地域风味看,北京﹑上海﹑广东﹑四川、重庆、江苏、福建等,几乎遍及神州各地的餐馆,竞相各展风骚、争奇斗艳。如果把这里比作眼下大多城市都有的美食一条街吧,其覆盖面之广、花样之多、特别是有名气的老店之多,则是很难企及的。感觉这里还是很杂乱的。不少店铺前的招牌、广告、菜谱都不规则,有的更插、挂着五颜六色的旗幡,似国内的民族店。有的小餐馆不但占据了大门外街沿,还把炉灶支到了本不太宽的街边。尤以面点如小笼包子类的居多。当然,这时已经亮灯,应该算是夜市,大家是见多了,都能理解,或许白天并不像这样。和国内不同的是在这看似凌乱的环境中,依然秩序井然,也清洁,并不太闹嘈,更听不到小贩们的吆喝声。当然这一切和生活习惯及民风有关。我甚至想,许是当局有意的纵容,以仿古和保存民俗的方式来展示中华文化中粗俗、落后的一面,其实早都是一些过时的东西了。正如像保留他们自己的艺伎文化和茶道一样。 信步闲游在这还原昔日情怀的小街上,我在琢磨日本人的语法特点,或许和他们的性格差不多吧。生硬、简短、直接,刻意的重复,给人一种不善于准确表达的错觉.有两块给我印象最深的价目牌是这样表述:三个三百(日元),六个六百(日元),这是插在小笼包子盖上的。另一则是:烤鸭、一匹、七千八,一个、五百元。我想前者用,一百元一个,岂不更清楚?至于后者,“匹”的概念,肯定和汉语的常用法有异!一匹布、一匹马,这不会有歧义,但说一匹鸭,就肯定要被人笑掉牙。正规说应该是“支”,但在四川,说买“个”鸭子,也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显然这里的“个”绝不是一支鸭的意思,一个小笼包都一百元,一个烤鸭五百,未免不合常理。正好我们还没有吃晚餐,面对满街美食随风飘来的诱人的香气,便找了个会说汉语的妇女买几个包子先打点。顺便请教了这“匹、个”的含义。才明白原来“匹”真是“支”的意思,而个,则是指一张面皮,包的那一个。她还很细心的解释,来这里的食客,很多都是只买一、两个,特别是老华侨,常来品个味、尝个鲜。另外点些菜,把唐人街作为感旧怀乡的歸依之处。 後來才知道,現在这條街雖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名氣很大,不但和横滨、长崎的华人街并列为日本三大华人街。而且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中,也很獨特。主要在於它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先前是唯一被叫作“南京町”的地方。儘管隨著城市變遷有所遷移,其歷史沿革卻有明確的文字紀錄。究畢兩國是近鄰,雙邊贸易開發得早。到明朝已有相當規模,那時日本尚值江户时代。从事贸易的華人和船队,大多数是來自南京周围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南京又是中国的首都,所以日本習慣称他们为“南京人”,並把中国货,包括經中國来的东南亚货物統称为“南京物”,當然對他们集中居住的地区,就称为南京町了。也正因為此,唐人街的華裔和中式店鋪、堂館,遠比我想象中的多。纵横几条街,交叉路口的小廣場,建有中式亭閣、十二生肖、吉祥物、中華結等。 |
-- 作者:当头炮 -- 发布时间:2012/5/11 1:06:44 -- 箕面山是以红叶和瀑布而出名,但我们来的时节是春季,在日本应当还属早春。远未到丰水期,至于枫叶,才是嫩芽哩。但导游昨夜宣布的是:早餐前登箕面山吸氧。我喜欢这种有创意的说法,晨练于我,起码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学用上电脑,基本上就成了兼职守夜人。早睡早起的好处心里很清楚,但总是心甘情愿的让给了人家。八点以前,妻子是不会来叫醒,算是因为我终生选择自由职业,间接得的补偿。 酒店既然是直接以箕面山观光温泉定名,为游客量身定做的设计,无疑就为它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尽管其主体建筑是设定在半山腰,有盘山公路供旅行团和自驾车直达停车场。但在山脚游览道的入口处,建有电梯塔和接待厅。并利用长长的栈桥让电梯塔和上面的酒店连通。即方便利用公交前来的驴行客入住,更便利游客进山游览。国内景区虽也有减少游客攀爬之累的升降设备,如碧峰峡的青云梯,但大多是利用悬崖峭壁,安装供游客选择的,以牟利为前提的专用设备。像这样作为酒店基础设施考虑的就很罕见了。 山口有一截短街,算个小村吧。因为是清晨,门面都关着的。从招牌上看,到是什么都有,还立有碑刻、塑像,正应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路较平缓,可通过一般的中型车,沿小溪向峡谷深处逶迤前行。迎面的风凉飕飕的,令人有一种轻寒中的颤栗。虽然景致不算特别好,但山林保护得很好。没有胡乱开垦的现象。可以肯定空气中的氧含量是足够的。 前一段路的特点是,沿途断续的民居、小山庄、陵园、寺庙、较多。 有一个是专门培养妓艺的,类似我国古代的教坊,据说这音羽山庄在当地有很大名气。只有一个昆虫馆是西式建筑。 相传这峡谷是历史久远的修行之道,是东瀛古代名人、隐士的修行乐土。有些类似我国庐山东林寺到桃花源那一条山沟。只是日本春天偏晚,除常绿乔木外,大多落叶树才刚刚在长新芽。当然相比山外熙熙攘攘的红尘,在这山回水转、群峰所拥之间,到也有种闲适、平和的幽静。但终觉有未竟之意,因作歌叹曰:问道沿溪路,疏林叶未华。山中无锦绣,不似圣贤家。 走过古箕面寺和瑞云桥不远,仿佛已到山穷水尽处。这个湾子很静,溪对岸的树丛中掩映着一些精致、小巧的庭院。游览路的坡度明显增加,越过山梁,算真正进入了山林地带。 剩下的近一半路,才真正进入晨练状态。导游和一部分体力不支者已放弃前行,反正是要原路返回的,目的只是箕面山已入选,红叶百景前十的著名瀑布。 急行约二、三里,很远就看到了挂在山湾中垭口上的银链,在这没有红枫绿叶陪衬的时节,很本色的登场了。同行有的游客很失望,说:“还大瀑布呢,比起黄果树,它一定要羞愧得无地自容!”我只好说了一个在枯水季节,参观黄果树瀑布的尴尬遭遇…… 其实大、小仅是相对而言,无疑它根本无法和黄果树比大小;也不能和四面山瀑布比高矮;更无力和庐山的三迭泉比气势。但是在这个时节,不必预先规定参观的时间,竟然能保持着一定流量,就算很不易了。何况,其落差已超过三十米,在这小小的岛国,或许也算真大呵!当然这和宣传不当有关,这时在景点处放置的大幅图片,仍是其在红叶丛中半掩半遮的形象。心有所动,写了首:致箕面山瀑布 或许你近来有些消瘦 心中的激情依然如旧 袒露出天然的素面无华 我喜欢你这本色的演奏 褪尽胭红粉涂的面具 更显本源的生命活力 永不停息的为生活歌唱 岂是那任人狎弄的艺伎 其实这一段路,依然是可以通车的旅游道。有两三个供游人方便和小歇的院落和站点,分布在山嘴和瀑布附近,山林保护很重视,稍险处都有丝网作护罩。瀑布前面有一座桥通向阳坡,估计和酒店停车场那边的上山公路相通的,并且还停有护路的工程车。但一路走來,却没遇上一辆與游人爭道的汽車、摩托或自行车,来往的晨炼吸氧者,根本不用担惊受怕。据说除工程、管理、特批的自用车外,其它车辆是不准进入的。而且进出有规定时限,违规的代价比较大。特权要屈从法理,秩序便自然形成,这一点很让人满意。 下山时,路边的店铺大多开门了。除了一些旅游纪念品、烤栗子和山果外,最多的是卖“红叶”。种类很多,以“红叶烧”、“红叶薯片”最有名,吸引着大家去尝鲜。这到是能激发好奇心的创意,炸红叶不外是以红叶为引子,洗净晒干,在外面裹上一层面料,放到油锅里炸。想什么味道,加什么香料,或甜或咸随你意,哄哄小孩添点兴趣 果然是个修练的好地方,才短短近两个小时的晨炼。我们就已功成圆满,踏上登云梯,竟自飞升了。
|
-- 作者:当头炮 -- 发布时间:2012/8/5 16:42: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