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www.shikun.net/bbs/index.asp) -- 【梦溪园】 (https://www.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9) ---- [原创]去文明活化石土耳其转一圈(续) (https://www.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9&id=59697) |
-- 作者:当头炮 -- 发布时间:2021/10/2 18:06:01 -- [原创]去文明活化石土耳其转一圈(续) 十二:格雷梅露天博物馆 从地图上看,格雷梅位于孔亚到卡帕多奇亚之间。因为这里汇聚了三十多个石窟教堂,可以远眺乌其萨城堡。浓缩了卡帕多奇亚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所以早已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车直接开到了高地的观景台上,眼前是一片沟壑纵横、石山起伏,重峦列屏、间杂着一片片的石柱怪林。至于乌其萨城堡则是这一带奇特地貌上,突兀而起的一座巨大的石山。据说有六十多米高,因为这个光秃秃的险峻山头和旁边突兀而立的数座山体,被人们开凿了许多洞穴和房屋。加之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堪称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天然堡垒故名。说实在的、面对这种缺少植被的岩石区,除了惊叹其造物之神奇外、根本很难唤起美感。加之天上无遮无档的秋阳,让人很难有观赏的兴趣。直到导游说引大家去参观黑暗教堂时,才重又燃起一丝希望。因为从字面上的意思看,格雷梅就等于说“让你看不到”。这里的教堂最初是由为躲避政治迫害,迁移到卡帕多奇亚地区的基督徒修建的。他们为了逃避追捕、掩人耳目,选择将山体凿空成石窟来建造教堂。从公元四世纪开始、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开凿洞窟修道院和教堂达一千多所。不但在里面建起无数居住的房间、还在洞窟内建起了柱子和拱形门,完整地再现了教堂建筑的特点和内部结构。同时几乎每个大、小教堂都刻画有色彩斑驳的壁画,虽然或精彩、或简略,都留下了当年一段美好的印痕或传说。现在对这些教堂的命名,基本上就是根据其壁画的内容及特点决定的。如“苹果教堂”,就因壁画中有人手持苹果。“神蛇教堂”则因壁画描绘着,圣乔治击退蛇的场景。“拖鞋教堂”壁画中,人物全都穿着拖鞋。而“无名教堂”,就是因为没有壁画。“黑暗教堂”则是因没有窗户,光线昏暗而得名。也正因为此,保存下了精美的千年壁画。这些至今色彩鲜明、描绘清晰的圣经故事,使其成为格莱美露天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岩窟教堂。 我们穿梭在岩窟教堂之间,欣赏着大多已经色彩斑驳或模糊的壁画。想像着在当年新罗马一教独尊,专制独裁的暴虐。基督教修道者们被迫像地鼠一样,在洞窟中度过他们坚持的信仰生活。在这片奇岩怪石的不毛之地,留下了独特的教派文化。可惜的是很多早期的教堂艺术,又因基督教旧约禁止偶像崇拜的规定而毁坏。再加上其后伊斯兰教掌权,对人像的禁忌。在八、九世纪的“破坏圣像”狂潮中,这里的壁画遭受空前浩劫,有的被全毁、更多的将人物的脸部刮去,这些无头壁画成了残酷历史的见证。总体来看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没有太大的观赏意义。最值得称道的、还是走进地表的石柱石林后,所带来的惊喜。先前在高处所见的杂乱无章的石海,原来竟然就是久闻其名的蘑菇石。也有人称作精灵石、魔鬼烟囱、仙人柱等。一支支、一排排、一圈圈、一窝窝,独特矗立的小石柱。低的仅几米、高的可达数十米,或独立、或相连、或簇拥成一堆。它们大多呈圆锥形,头上顶着奇奇怪怪的帽子。锥顶部份石头坚硬,颜色也明显不同。呈赭色、深棕或铁锈红,下面则多为灰色、土黄或乳白。帽顶表面甚为光洁、现有椭圆形菌斑,随着阳光和云影变幻不其色调。我眼前的两株,高达二、三十米、像极了山珍鸡丝菌。而坎下那一窝,顶着尖尖帽、活似刚出土的野松茸。据悉这种童话般的斑点岩层,是因史前的火山喷发造成。当时有三座主要火山喷涌,第一批主要喷发出大量名为“石灰华”的软岩。形成了现在的主要地形,随后发生的喷发,则留下一层坚硬的玄武岩层。这种高密度物质,形成了一个具有保护性的表面。减缓了下方石灰华被侵蚀的速度。随着雨水、风以及高吹沙的侵蚀,最终形成了这种头大、颈小、千奇百怪的喀斯特地貌,成就了地球上、极少的类月地貌。至少其规模,至今似乎还未想到可比拟的地方…… 格雷梅黑暗教堂 十字军兴教政存,东征希腊老渔村。阋墙兄弟争权势,一统人神始独尊。 洞窟深深入地门,千年浩劫幸终存。同宗共主清修客,残杀竟然欲绝根! 精灵石柱林 零零总总似排班,高矮胖瘦难爬攀。 芽豆裙筒无折皱,蘑菇帽顶有菌斑。 精灵玉柱腰身细,魔鬼烟囱底座宽。 造化神工多诡异,游人见此尽开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