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梦溪园】 → 鬼魅之感或爱人之意——评古筝的《移动》


  共有520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鬼魅之感或爱人之意——评古筝的《移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九白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独立宣言版主
等级:老版主 帖子:325 积分:191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5/3/25 9:11:05
鬼魅之感或爱人之意——评古筝的《移动》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10 19:45:35 [显示全部帖子]

鬼魅之感或爱人之意

——评古筝的《移动》

古筝的这首《移动》很是短小,只有六行之多,但是其间蕴藉的多重复杂意味却令人叫绝。全诗如下:

柔若无骨的手指

在春夜抚摸肌肤时悄然无声

你一伸手

天就亮了

当你再度闭合眼睛

手指又在缓慢移动

我曾经反复的阅读这首小诗,试图找出可以解释和理解的所在;但是,在我反复的咀嚼和品味之后,我发现,这首小诗还是这首小诗,它并没有因为我的关注而变形,丝毫没有露出破绽和缝隙。于是,我想用细读的手术刀对它实行解剖,以此找出诗人的真正意味;可是,这又是徒劳,因为这首小诗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得似乎不能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正当我无计可施的时候,头脑中忽然闪过了一幅异样的画面,那是英国故事片《食人怪形》中的场景,说的是一个史前的雌性妖怪爱恋上了一个前哨城堡的男性军事统帅,并每夜与之私会,可是,当这个男人警觉时,女妖忽然消失,他们只是能在梦中才能相会、相识、相爱。这熟悉的场景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于是,我再次阅读这首小诗,发现描写的场景竟然与电影画面是如此的相似,甚至可以说是翻版。

“柔若无骨的手指//在春夜抚摸肌肤时悄然无声”,诗人从第三者的叙述角度客观的描述了当时的场景,“手指”“抚摸”“肌肤”,“在春夜”,那“手指”是“柔若无骨”,“抚摸”是“悄然无声”的,当然,按照素朴的经验,这“手指”是个女人的,但是,此刻,我们是不能确定的,因为,春夜简直是太暧昧了时刻了,古语说“春宵一刻值千金”,何况是这等的情境。诗人在此并没有说明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情节、什么结果,只是说“你一伸手//天就亮了”,我觉得,这个“你”字用得很含混,到底是“手指”之你,还是“肌肤”之你,或者是“手指”和“肌肤”之你,再或是“手指”和“肌肤”之外的另外的“你”呢?这些的多元意义指向令人疑惑,但这样的疑惑正是诗的诗意所在,正是使诗之所以成为诗的意义所在。试想,如果平铺直叙毫无悬念,或者意义单一如同宣传口号,那样的分行文字能称其为诗吗?这首小诗正是写出了纷繁复杂的现实场景和梦魇场景以及神话场景才使得我们继续的品味下去。

诗人写到“当你再度闭合眼睛//手指又在缓慢移动”,按照一般的想法,天已经亮了,游戏似乎应该结束了,不论鬼魅还是爱人都是如此;可是诗人没有遵循常规,诗人说当“你”再次的“闭合眼睛”,“柔若无骨”的“手指”又会再次的“缓慢移动”。如此往复,是诗人作为他者的现象直观,还是为赋新词有意为之呢,或者是描述一个想象中的情境,只是感觉呢?我觉得,在诗的字里行间蕴藏着温馨、幸福和感慨,诗人耍尽了聪明,利用词语的含混和场景的不确定性来吸引读者的关注,并使之再次的思考和反思相同语词描述下的不同场景;也许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但是,对于读者却不公平,我们只能反复的思考这首小诗的意味,却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来做出相应的解释,却不可能做出确切的回复;所谓“诗无达诂”也就是如此吧。


对不能说的我只能保持沉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