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句俗话:秋雨隔层凉。在南京,被强烈的证实了。一夜秋雨,第二天起来,发现昨天的阳光已经被灰蒙蒙的天遮蔽了。雨算停了,凉凉的风吹着门前的石榴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使人产生仍在下着大雨的错觉,出去看到的只是偶尔飘着的几粒雨花,以及夹着的一丝丝凉意。
院子里的小猫也安静了许多,挤在墙脚趴着,时不时睁下眼睛望望。看见有人过来,马上跑过去,蹲坐在脚边。如果你能够站足一段时间,小猫就可能把头搁在你的鞋面上,舒服的睡起觉来。
雨时不时又下起来了,但仍没有到需要打起雨伞的情况,至少我还不需要。喜欢这样子,呼吸着清凉的空气,走在雨后的校园过道,两边的梧桐落了一地的黄叶,学生在忙碌着打扫。雨飘在脸上,偶尔钻进衣领里,一丝冰凉,确实给人一份清醒。
走到公园前,这里也是小车站。这样的天气,仍旧可以看到忙碌着的许多小摊档,或许这样的天气使得更加忙碌了。一片热腾腾的雾气,刚出笼的包子,刚出锅的面条、馄沌、饺子,刚做好的煎饼,夹在热气里的是阵阵香味,飘的很远,让人不由走过去。吃着热乎乎的肉包,整个身体都暖了起来。
如果继续走下去,就到码头和北站了。这样的天气坐船确实有点冷,江面上风可大多了,冰冷的风让你不得不躲到船舱里。到北站广场倒是不错,只是这样的天气使得这里格外的冷清。昔日朱自清的父亲的背影已不复看到,车站的门窗都紧闭着,留下的只有屋顶的车站牌和广场上的雕刻,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这就是在南京看到的第一场雨。虽然没有持续几天,但仍旧使人印象深刻。这或许是因为突然从亚热带地区来到温带地区的小小惊讶吧,毕竟这样的天气只有冬天才会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