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又生
__《当代散曲》诞生记
二00五年四月六日上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山西省文秘中心的小会议室内,洋溢着春的气息,参会人员个个满脸笑盈,谈笑风声。由山西诗词学会黄河散曲社主办的社刊《当代散曲》在这里诞生了。
散曲是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一朵奇葩,她与唐诗、宋词一样,是不同的三个历史时期三种诗体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当今,传统诗词蓬勃发展,遍迹祖国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就在这传统文化发展的今天,散曲作者却寥寥无己,散曲作品很少面世。散曲发祥地在山西,山西的几位老学者,常箴吾、高履成、蔡德湖等,在这传统文化诗词发展迅速的大好形势的今天,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如何使扎根于晋地的散曲之花重新开放,繁荣祖国大地,这一问题摆在了他们眼前,他们并把这一问题很快反映到了山西诗词学会。省诗词学会很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决定成立山西诗词学会黄河散曲社,具体工作由学会副秘书长高履成、散曲学者常箴吾先生等人共同筹办。
在省诗词学会会长武正国的关注下,经同仁们的共同努力,黄河散曲社于二00四年九月二十三日正式成立了。黄河散曲社社刊定为《当代散曲》,主编由常箴吾担任。
正当《当代散曲》编辑工作开展之际,《中华诗词》二00四年第十二期“刺玖瑰”一栏,刊登了我省曲作者史文山教授、襄汾县赵鼎新先生十首曲;在二00五年第三期“诗美探索”一栏中刊载了《当代散曲》主编常箴吾先生的《美哉,散曲》一文,并专发了“让曲与诗词并茂”的卷首语。散曲提到了国人的议事日程,引起了国人的重视。由此可见,我们山西人重振散曲,发展散曲正适时宜。
任何事物的出现和发展,总是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缺一不可;事物的成功,必须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否则,它将一事无成。《当代散曲》在这块沉寂了几百年古老而肥沃的土地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紧跟时代的步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她将与传统的诗词一道,繁荣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让我们共同关心《当代散曲》的健康成长,为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