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恨人间 (作者 唐古拉山风语者 )
人间长恨水长东,
应该如何,
偏偏如此,
事事不由衷。
李杜一经分别后,
千里漂泊,
千里寂寞,
终究不相逢。
陆游重寻沈园中,
不见唐婉,
不见惊鸿,
只见钗头凤。
梁山一百单八将,
一声哥哥,
一声兄弟,
几人生死同?
眼前有酒君且醉,
今日如此,
明日如何,
人生只天懂。
********************************************
作者开头是自己向自己提问:人生为什么总是有着无奈和愁恨呢?为什么事事都由不得自己呢?然后,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来自己回答自己。
首先,作者是说的李白,杜甫的故事。李杜两人是非常好的朋友,是知音。可是,却因为李白被流放绝域而致使两人不得相见。杜甫有诗怀李白:死别已吞声,生别长恻恻。。。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凄切的教人不忍卒读。这个是知音遗恨。
然后又借用陆游唐婉的爱情悲剧,来述说爱情遗恨。陆唐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却因为陆母不喜欢唐婉,而使两人离异。离异后,两人在沈园重逢,春 色依旧,却是物是人非。陆游在沈园的墙上题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伤心词句《钗头凤》。四十年后,陆游重游沈园,墙上的《钗头凤》还在,而唐婉却是早已经含恨离开了人世。
第四段是借水泊梁山的故事,来阐述人生长恨。梁山一百零八个兄弟,在招安后,死的死,伤的伤,散的散,最终没有实现他们结拜时所发的:福祸与共,生死与共的誓言。
写到这里,作者就不免发出了“眼前有酒君且醉”的感叹。今日是这样,明日又会是怎么样的呢?这个人生大概只有天知道了。
这首诗歌很成功的引用了后主的原句“人生长恨水长东”作为开头,然后围绕人生为什么会有长恨,会有无奈进行举例说明,层层递进。诗中举了:李白、杜甫的知音故事;陆游、唐婉的爱情故事;水浒里的兄弟情谊故事;三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友情、爱情、亲情贯穿整个人生。借此来说明人生的无奈和遗恨。整首诗歌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是一首非常不错的诗歌。

2、我要造假 (作者 菜花)
我想装一只假手,
与人见面好去握手,
听报告用它来拍手,
选举时庄严地举手。
两只真手,我要留给自己,
右手用来深夜里写诗,
左手用来敲打自己的瘦骨,
抚摸爱人青春的身体。
我还要做一个臀部模型,
送给北师大的那班诗痞,
送给沈浩波、李红旗,
特别要送给两位女士
——巫昂与朵渔,
(想来她们已做了孩子妈妈)
非是我吝啬高雅的礼物,
无奈她们只对下半身感兴趣。
最好右边胸腔里安一颗假心,
用它来应付转瞬即逝的爱情,
用它来工作,用它来谋生,
用它来进行正义的战争。
左边的真心,它爱的是和平,
享受的是这夜灯下的宁静,
窗外的秋雨在沙沙沙地响,
远方的人们,愿你们都安心。
我要分阶段推进我的造假大计。
初级阶段的假:
我要戴一幅假脸,
装一口假牙,练好假声,
在这个荒谬的大舞台上,
跳一曲假面舞,唱一出假面剧。
中级阶段的假:
我要拜一个假父或假母,
然后狐假虎威,
造假酒假药假钞,
假冒伪劣,假道畅行。
高级阶段的假:
我要高倡一种假说,
给人一种假相,
假人民和正义之名,
行独夫与邪恶之实,
假贷白痴的愚昧,
假借奴隶的自由,
如若不信我的假话,
我就抠下我的眼珠子发誓
——切,那是一只假眼!
天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假惺惺的真实的人。
我周围是什么样的群众?
一种虚假得忘记自己虚假的群众。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一个假作真时真亦假的世界。
*****************************************
看这首诗歌的题目《我要造假》就有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虽然,现在是有假货横行的感觉,可还没谁敢如此大声嚷嚷我要造假的。所以,让人忍不住就想看下去:诗人究竟想造什么样的假呢?
诗人首先说:我要装一只假手,好去握手、拍手、举手。这几句话带着点诙谐、带着点无奈。而诗人的真手要来干什么的呢?诗人说:真手用来写诗,用来敲打瘦骨,用来抚摸爱人青春的身体。这个瘦字,让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消瘦而又挺直的身影。而这一段最后的这句,让人感到了如水般的柔情。一个有血有肉、真实、正直的诗人形象便凸现了出来。
第二段,诗人笔锋一转,语气变得激昂起来。诗人痛击了那些出现在诗坛上的自称是下半身的诗人的“诗人”诗歌应该是给人美好享受的,而不是那些下流、庸俗的文字。所以,诗人要把假的臀部造型送给他们。这里体现了诗人自己对于诗歌的认识和立场。
第三段的开头这两句,我总觉得和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是有着矛盾的。但是,我想诗人这两句是写给读者看的,不是写自己对爱情的态度吧。而下面的几句的意思感觉和第一段的意思有点重复了:“拍手、握手、举手”好象也是为了谋生。(自第一段的无奈到温柔,再是第二段的激昂,再自转回到第三段最后几句的婉转、温柔。我想作者写第三段更多考虑的是诗歌的节奏感吧?)
第四段的语气又慢慢转回激昂。仿佛是诗人在大声的控诉。“假牙、假脸、假父、假母到假药、假酒、假货横行。。。。诗人的愤慨一泻而出。。一个正义凛然的诗人形象愈加丰满。
写到这里,诗人仿佛变的迷茫。他开始对这些假悚然心惊。何止诗人会这样,我们读到这里也会有冷汗冒出来了。当诗人大声质问:这是什么样的世界?这是一个假作真时真亦假的世界的时候,我们也不免要自己问自己一声了。
读完整首诗歌,不禁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语言简洁有力、辛辣淋漓,力扫浮艳,具一定的战斗性,菜花说在诗歌上以海涅为师,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已深得其观察与力量了,确是难得一见的好诗,又不失完整和理性于其中,应是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认识、创作水准上,显出诗作者具备相当的功力。

3、环城公园的秋天 (作者 菜花)
秋风如约而至,吹拂着
白发的夫妇,蹒跚的孩子
——有人问我在想什么
我说是季节轮转年华又逝
没说是梦中的你的名字
晴空明净得如同水洗
空无一物却藏着永恒的秘密
——有人问我在看什么
我说是云卷云舒北雁南飞
没说是看见你在云端里
傍晚的云霞在天空燃烧
金黄的野菊花盛开在草地
——有人问我在笑什么
我说是秋山如媚秋树如醉
没说是回忆你的甜蜜
夜幕无声无息地降临
灯光摇荡在雨花潭里
我扭转头,一滴泪落下
融进那轻漾的涟漪——
没有人看见半丝的痕迹
***********************************************
这首诗歌的起句“秋风如约而至”看着好似平淡无奇,却是非常棒的。最出彩的就是“如约”两字。诗人为什么写秋风如约而至呢?那句隐藏着,没说出的话就是:秋风如约而至,而自己等的人却未曾如约而至。这短短几个字,就把整首诗歌凄婉的意境带了起来。
接下来,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意象,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口是心非”地慢慢透露心底的隐秘。四小节分别写了清晨、中午、黄昏、夜晚的景色,用来烘托诗人变换的情绪。
从想起梦里你的名字,到仿佛看见你在云端里,再到回忆你的甜蜜。诗人深情而又委婉的倾吐着自己苦苦的思恋。
到最后一小节,句子变得愈发凄婉。那是因为心里的人最终不成如约而至的缘故吧。“灯光摇荡在雨花潭里”那是一种何等凄苦的景色呀?“一滴泪落下,融进轻漾的涟漪,没有人看见半丝痕迹”最后这几句淡而有味,伤而不怨。让整首诗歌余韵不尽。
整首诗歌音节优美,韵脚铿锵。每小节押韵三到四次。同时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词句的表达上又是淡而有味,藏而不露。是一首极其婉约的爱情诗。

4、老屋 (作者 唐古拉山风语者)
脚步,
惊醒了辽远的黎明,
冷风,
吹散了当时的白云。
小路,
通向的好象不是老屋,
眼前,
似乎已到了梦的深处。
记忆的院子,
岁月的角落,
那从贵竹,
依然绿着。
竹叶婆娑,
竹影婀娜,
仿佛那人,
还在等我。
*********************************************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总问自己:要是我也写一篇这样题目的诗歌,我会怎么写呢?我想,我会写上一大堆的话吧。好象就是写上一大堆也不会比这首诗歌表达的更清楚了。
“脚步,惊醒了辽远的黎明。冷风,吹散了当时的白云。小路,通向的好象不是老屋,眼前,似乎已到了梦的深处。”简简单单的两小节就把多年后重回老屋时的那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写尽了。是啊,吹散了当时的白云,这个“当时”让人有了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觉。老屋就在眼前,可仿佛又在梦里。因为曾经在梦里千百次的回过了老屋了。当老屋真实的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诗人仿佛就又回到了梦的深处了。短短的几句,干净利落,让人读之不尽,品之不完。
“记忆的院子,岁月的角落,那从贵竹,依然绿着。”院子还是记忆中的模样,经过了多年的风雨的洗礼,那个院子的角落,那丛竹依然绿着。景物依然,那么人呢?“竹叶婆娑,竹影婀娜,仿佛那人,还在等我。”读到这里,不禁让人为之一叹。物是人非呀。。
这首诗歌通过朴实无华却极高超的技巧,成功营造了气氛,用短小的篇幅,精炼的文字,完美的声韵,把一种微妙的情绪传达给读者,把一种转瞬即逝、无以名状却可能人人经历或可以想象的东西,用诗歌文字永恒地固定下来。

5、踏月 (作者 洛水曹植)
我踏月而来,
又踏月而归。
披一身纯纯的素洁,
来看这月色下夜的妩媚。
那池塘里的倒影,
是谁偶成的丹青?
这丹青里淡淡的墨色,
可是霜娥依依的心情?
池边一条弯弯的碎石路
正聆听树影的倾诉——
在蓝蓝的天空里隈着月的那一朵
不是云 是那纯纯的白兔
我心底平添无言的爱慕
向着青冥外的星空漫溯
清风来携我同舞
远处 还依稀明灭着一两盏渔火
我静静地依在小桥
隐隐还听得古时的丽人在教吹箫
我在这箫声里沉醉
沉醉里有今夜梦的甜美
我踏月而来
又踏月而归
我轻轻地挪动这脚步
怕惊了这夜的酣睡
*********************************************
读这首诗歌的时候,诗歌中那个宁静而又妩媚的月夜仿佛就呈现在自己眼前了。月光皎洁,月夜寂静。池塘里月儿的倒影,水波的轻漾,在多情的诗人眼里,仿佛是天上的嫦娥在诉说着心事。碎石小路沉静、蜿蜒,树影投影在路上,在诗人眼里,就好象小路在聆听树影的倾诉。天边的白云偎着月儿,诗人却把白云看成了一只纯纯的白兔。诗人眼里的月夜是如此的美丽,诗人用自己的笔把美丽的月夜带给了我们。
因为月夜是如此的美丽,诗人便有了无比的爱慕。诗人的心向着月夜深处而去。。。青冥、清风、两三点依稀的渔火,把月夜点缀得更加美丽、生动。诗人倚在小桥,不免神思恍惚起来,隐约好象听见了古时候玉人在教吹箫的声音。诗人不禁为着月色倾倒,为之沉醉。读到这里,我们也沉醉在了美丽的月夜下了。
诗人十分注意艺术技巧。在诗中,他通过”池塘的倒影“”碎石路上的树影“”白云“渔火”还有想象中的箫声,勾勒出了无比美丽、无比宁静的月夜。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汇在了一起。创造出了耐人寻味的意境。表达了自己的憧憬、爱慕之情。
整首诗歌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倩柔媚,意象明丽婉转,富有音乐性与动态美。

6、摘 露 珠 (作者 卜白)
我呆呆地望着你
我痴痴地看着你
你静静地躺在
牡丹花的嫣红里
我不忍晨风惊动你
我不忍太阳带走你
你却把一片怅惘
留在了我的指缝里
************************************
西西,这首诗歌我想了整整24个小时,一直在想究竟为什么我一看就喜欢,却又说不出好在哪里。直到早上出门,看见草尖露珠的刹那,豁然开朗。都说旧体诗词因为音韵的关系比较好记住,新诗不怎么好记,可这个诗歌我昨天看一遍就记下了。西西。我来试着说说这个诗歌的好来啊。
我呆呆地望着你——第一句作者就用了个呆呆两字来表达自己的行为,为什么呆呆地望着你呢?因为你,也就是露珠非常的好看,晶莹剔透,让作者看得发呆。作者没直接写露珠怎么样美丽怎么样好看,可读者一看这一句,就知道了露珠的晶莹美丽。很多东西如果直接写出来,味道就会淡了许多的。
我痴痴地看着你——第二句把呆呆换成了痴痴,如果说第一句里的呆呆是写作者动作的话,那么这句里的痴痴就是作者自己的心里活动了。呆呆看的是眼睛,而痴痴就更进了一步。因为露珠的美丽让作者看得发呆,所以作者开始喜欢上了露珠,所以会是痴痴了。两句很平常的话,就写出了露珠的美丽,那个美丽是给了读者很大的空间,叫读者自己去想象的。
你静静地躺在
牡丹花的嫣红里——这两句写的是露珠的状态。同样也给读者留下了美丽的想象空间。嫣红的牡丹花本身就很美丽,而晶莹的露珠沉静地躺在这片嫣红里,那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啊。两句写景,也反托出了作者的心理状态。作者对着露珠是一派痴迷的状态,而露珠却只是静静地躺着,独自晶莹。很平淡的四句话,却已经暗暗隐藏着淡淡的愁绪在了。
我不忍晨风惊动你——风吹来,花枝摇曳,露珠滚动,仿佛要掉下去一般。作者看到此番景象,心里急了。因为自己心里美好的事物自己总是希望长久存在的。希望自己喜欢的人都可以平安。不忍两字读来叫人不禁心柔软了一下。
我不忍太阳带走你——好不容易风不吹了,可是太阳又出来了。阳光热烈的一照耀,露珠很快就会蒸发消失了。风吹日晒,让作者更为心疼。看似重复的两句话,其实却是层层递进的。读来让我们更深体会到了作者急迫的心情。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
你却把一片怅惘
留在了我的指缝里——作者终于忍不住了,他怕晨风惊动了露珠,因为露珠是那么沉静美丽,他怕阳光带走露珠,因为露珠是那么晶莹剔透。于是,他便小心捧起露珠。可是,大家都知道露珠如何能捧呢?露珠消失在作者的指逢间,作者除了怅惘。。再看不到露珠了。
整首诗歌哀而不伤。简简单单的八句话,是最平常不过的句子,而露珠这个意象也是再平常不过了的。作者却阐述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读者可以把露珠想象成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只可远远欣赏,不可靠近。有时善意的举动也会变成伤害。写到这里其实已经算是写完了,可整首诗歌的余味还在我心头消散不去,那种感觉我写不出来了。我想这首诗歌的成功之处就在这里吧。
这首就是最典型的古典派诗歌了,语言简单直白,意味却源源不尽。短短八句话非常的简练,可以说不可再多一字,不可再少一字。要是换做先锋派来写,估计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子了。一味用高深的语言来组合,以为深奥的道理就该说得玄乎其神的。结果却是不知所云。而偏偏现在流行这样的诗歌,以为看不懂的才是好诗。

7、夏 恋 (作者 卜白)
尽管这秋天很有意趣
可我还是想回到炎热的夏季
天真的牧童光着屁股吹着柳笛
黝黑的汉子裸着脊梁裸着力气
年轻的农妇敞开衣襟深情地哺乳
烂漫的女孩撩起花裙在绿野上嬉戏
我寻到一湾清亮亮的河沟
三下两下把衣服统统除去
枕着流波望着流云轻松而又舒坦
土地质朴天空本色真实而又美丽
在那炎热的夏季
谁都不愿紧紧地包裹自己
***********************************
这首诗歌开头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疑问:作者写到“尽管这秋天很有意趣,可我还是想回到炎热的夏季”为什么呢?既然觉得秋天很有意趣了,为什么作者还要回到夏天呢?开头这两句既留了疑问给读者,又直接点到了《夏恋》这个题目。可谓是短短两句话,简单而干脆却又意味无穷。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想看看究竟夏天是怎么让作者留恋的。
第二节作者着重描写了夏日里人们的形象。“牧童光着屁股吹着柳笛”让我们感受到天真可爱的童趣。“黝黑的汉子裸着脊梁裸着力气”让我们感受到充满着狂野的热情。“年轻的农妇敞开衣襟深情地哺乳”让我们感受到母性的温馨和祥和。“烂漫的女孩撩起花裙在绿野上嬉戏”让我们感受到少女的纯真和美丽。这些都是夏日里所看见的,这短短四句让我们隐隐感觉到了夏天的美丽。
第三节作者写了自己在夏日里的行为。在夏日里,可以找个清亮亮的河沟,可以脱了身上束缚自己的衣物,可以尽情地泡在清亮亮的水里。可以“枕着流波望着流云轻松而又舒坦”此时此刻土地是质朴的,天空是本色的,大自然是真实的美丽的。人来这个世界上本就是赤条条而来的,当作者重有赤条条徜徉在河中,徜徉在大自然中,就仿佛已经脱去了一切的凡心,如何能不快乐呢?这节让我们隐隐知道作者为什么要留恋夏天。
第四节的结尾非常的好,如果没了这节,我们读到的只是作者单纯的喜欢夏天。只有到了这里,我们才真正读明白作者为什么觉得秋天充满意趣,却还是想回到夏天。那是因为“在那炎热的夏季,谁都不愿紧紧地包裹自己”读到这里我们才恍然大悟。上面写了一系列的意象,作者只想表达出结尾的这两句话。其实,作者真正留恋的不是夏天,而是没有束缚没有包裹的人性,是留恋和愿望人们心与心之间可以坦然相对。作者只是借了夏天里的这些个意象来很形象的表达出来而已。读来不可不谓之巧妙。是啊,在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把自己的心紧紧的包裹着,世间的一切俗物蒙蔽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我们该如何敞开我们的心灵呢?这个就是诗歌留给我们的思索。
在这首诗歌里,让我们读到了诗人真诚而又炙热的心灵。诗人用诗歌在呼唤我们,虽然声音很微弱,但我很感动。我想,如何敞开我们的心灵,在读完这首诗歌,我们已经有了答案了吧。

8、一次经历 (作者 李滨)
阳光的身体越来越轻
已经无法在水面上站立
纸片急速地飞到河的对岸
风的手指
正一点一点
掏空我身后的粮仓
几枚枯叶打着旋儿
紧跟着我的脚步
不忍离开
天空中鸟儿仍在飞翔
它们把巨大的影子投在
我前面的望不到头的路上
********************************************
初读这首诗歌的时候,并没有一下子就看明白。一般来说,我写的读诗都是我一眼就可以看明白七八分的诗歌,而这首诗歌我反复看了几次,才渐渐看出它的妙处来。
“阳光的身体越来越轻”看这句的时候,我想了很久,究竟写的是什么呢?什么叫阳光的身体呢?什么叫越来越轻呢?读了几遍才想明白了,原来是作者把抓不住的阳光具体化了、形象化了,这样读来就有了无穷的味道了。如果直接写阳光越来越淡,那么就没什么味道在了。接下来的这句“已经无法在水面上站立”就更形象更进一步的写出了阳光的淡来。短短两句,作者就把我们带进了阳光逐渐淡去,天逐渐阴暗下来的画面里去了。“纸片急速地飞到河的对岸”纸片飞到河的对岸,为什么呢?因为风大的缘故。阳光为什么淡去呢?因为起大风的缘故。作者的这个第三句很明白的交代了阳光淡去的原因。第一节的这三句用以物拟人的手法,把个大风起兮的场景写的生动有味。
“风的手指,正一点一点,掏空我身后的粮仓”第二节的这三句继续用了以物拟人的手法,把大风吹倒庄稼,给大地带来灾害写得形象又巧妙,进一步写出了大风的厉害来。为下面作者想要表达情感的做了很好的铺垫。
“几枚枯叶打着旋儿,紧跟着我的脚步,不忍离开”这几句把整个场景渲染的更加凄厉和萧索,也自景物描写带到了作者自己的身上,让读者看到了处于大风中的作者。点明了题目《一次经历》
最有味道的是最后这一小节了。“天空中鸟儿仍在飞翔”这一句的仍在两字用得非常的好,看似平常,其实可以算很经典的了。大风中,阳光“逃跑”了,纸片随风而去了,枯叶“害怕的躲”到了作者的脚边。很多东西都“屈服”于大风的淫威,只有天空中的鸟儿仍在迎风飞扬,鸟儿的形象一下子丰润起来。“它们把巨大的影子投在,我前面的望不到头的路上”读这两句的时候,我思考了很久,总觉得这两句很有味道,可就是说不出味道在哪里。“影子”两字反复在脑海里闪现,突然就想明白了。为什么影子巨大,作者却写“投在望不到头的路上呢”那只能说明是因为鸟儿飞得高,所以可以把巨大的影子投得很远很远。这里作者没直接写鸟儿顶着大风,飞得很高,而是又稍稍拐了个弯,实在是巧妙极了。因此也带给了读者很多的余味和思考。
这首诗歌既是一次大风的经历,也是一次人生的经历。作者用了很巧妙很形象的语言,来告诉我们,作者对于人生的一些感触,带给我们一些很深的思考。整首诗歌用了很现代的手法来写,却写得一点也不晦涩,足见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9、叫雪花儿的那个妹子(作者 宜林)
你喊了一夜的门
梦里走的太远了
不知道是你呀,我的妹子
门是我开的。你一下子
扑向我,受了多少委屈似的
冷不丁让我不知所措
其实,我在记恨你的轻薄
一转身,你就不见了。我分明
看见你一样地投入
别人的怀抱。我怎么受的了这个
走了就走了吧,为什么又回来呢
你不是很冷么 你不是很酷么
为什么一碰到我就流泪呢
别人奉承你漫天飞花舞姿婀娜
谁有我清楚,那是眼泪的千朵万朵
无论怎么说,我还是很想你的
在梦里说过的话,为什么
见了面又不承认呢
别整天跑东跑西的了
任凭你有多么洁白
任凭你的梦多么广阔
有几回摆脱了被玷污的下场呢
你可以把大山河流都洗干净了
你可以把城市乡村都漂白了
但脏如果藏在人心里
你又怎么能够的着呢
还是回家吧,你看家里的炉火
多么温暖的炉火
***************************************
“你喊了一夜的门”这首诗歌的第一句就写得出奇,雪下了一夜,风雪拍打着门窗,作者在这里却并不直接的写来,而是采用了物拟人的手法,让读者一看就有了新鲜的感觉,就此抓住了读者的目光。所以是个很成功的开头。
“梦里走的太远了/不知道是你呀,我的妹子”睡得深沉,因此没听见外面风雪的声音。很家常的两句话,读来很是朴实、亲切,让读者感觉到了作者对于雪花的情意。
门一开,雪花扑面而来,作者继续用拟人的手法:“你一下子扑向我,受了多少委屈似的”整个第三节生动又活泼,让读者仿佛看见了扑门而入的雪花。
第4、5节里,作者加入了自己对雪花爱恨交加的感情,很别致的写出了雪花的特性,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别人奉承你漫天飞花舞姿婀娜/谁有我清楚,那是眼泪的千朵万朵”这两句话表达了只有作者才是雪花的知音,因此也很成功的就过度到了下面两节。
因为自认为是雪花的知音,所以作者开始规劝起雪花来“别整天跑东跑西的了。。。任凭你有多么洁白。。有几回摆脱了被玷污的下场呢”雪落在地上,终究会化成肮脏的泥水,这短短几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雪花的爱惜之情。而“你可以把大山河流都洗干净了。。。但脏如果藏在人心里/你又怎么能够的着呢”这几句话,把整首诗的意境深化了,留给了读者更深一层的思考,是全诗的诗眼所在。这个世界有美丽就有丑陋,而再美好的事物也是无法把所有的丑陋净化了的。这首诗歌因有了这几句而有了很多的余味。
“还是回家吧,你看家里的炉火/多么温暖的炉火”雪花遇热即化的,可作者却呼唤雪花回来,回到温暖的炉火边,为什么呢?因为融化了也比变成泥水好,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势,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唯美,读来有悲壮的感觉,衬托出作者的高洁之心和对雪花的爱之深切。
雪花这样的题材很多人写,因此,很难出新。有人说梅花难写,下笔就俗,这个雪花何尝不是呢?这首诗歌却写出了新意,把雪花比做自己的妹子,诗思奇特、落笔活泼,读来温馨、可爱,真是很难得。

10、听雨(作者 菜花)
南国的暖夜,北国的大雪
和窗外此时交加的风雨
有关系吗
对着无尽的疑问
我向命运,伸出
还算年轻的手
一个声音厉斥
你要什么
我怔住,是啊
我要什么
无论激怒还是温柔
奋起抗争还是逆来顺受
能索来命运的意义吗
这样的夜晚,只能
静听窗外的风雨
和着室内的灯光
悲哀地摇漾成梦
只是伸出去的手
凝住也不肯缩回
似乎还要向虚空
固执地抓取什么
*********************************************
第一眼看到这首诗歌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这首诗歌。这首诗歌和菜花以往的那些明快、清丽、押韵的诗歌不同,这首诗歌里藏了太多的矛盾和迷茫,听雨并非只是单纯的听雨,而是对生命的质问,是坦然的直面思想,这样的诗歌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南国的暖夜,北国的大雪和窗外的风雨……”听着窗外的雨,作者心潮澎湃,忽然想到了这个雨和“南国的暖秋,北国的大雪”是否有联系?这段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再深入想下去,这段既是作者对季节的疑问也是对人生的疑问。这一段实中带虚,言外有言,短短三句,干净利索。
“对着无尽的疑问/我向命运,伸出/还算年轻的手”第二节继续承上面的疑问,把对季节变换的疑问直接转到了对人生的疑问,转得很自然。“还算年轻的手”代表着自己其实已经快要结束了的年轻,没直接说快不再年轻,而说还算年轻,表示着作者不甘而倔强的内心。
“一个声音厉斥/你要什么/我怔住,是啊/我要什么”这个是人快到中年才有的迷茫,正是人生之路走的不长也不短的时候,而自己往往会迷茫自己要些什么?青年时候大多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有初生之犊不畏虎的气势;老年的时候,对人生里的种种看得很淡,也就不想再追逐什么,所以老年有半仙之体一说。这节看似简单,其实内中说了很多。
“无论激怒还是温柔/奋起抗争还是逆来顺受/能索来命运的意义吗”作者自己在反思在疑问,不管如何做,能“能索来命运的意义吗”。这节里,作者情绪低落下来,把这个夜雨淅沥的夜晚渲染的更加苍凉,萧瑟。
“这样的夜晚,只能/静听窗外的风雨/和着室内的灯光/悲哀地摇漾成梦”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在这样的一段人生路上,除了听风听雨,还能做什么呢?就算有梦,也是悲哀的。短短几句,写尽了无奈的心绪。这几句是全诗中情绪色彩最浓的一节,因为太浓,也许读者会感觉着了痕迹,但应该是作者当时很真实的心态。景物夹杂心情,很精彩的一节。
“只是伸出去的手/凝住也不肯缩回/似乎还要向虚空/固执地抓取什么”这里的“不肯缩回的手,固执地抓取”回应到了第二节的“还算年轻的手”更进一步的写出了迷茫的、无奈的、无奈中又带着不屈的、不甘放弃的矛盾心绪。
听雨听雨,听的是窗外的夜雨,也是心里的心雨(语)。整首诗歌简单、利索,虚实相间,读来淡淡余愁。有人说这首诗歌离题了,我倒没觉得。

11、情的动物(作者 克文)
爱情是只花猫
慵懒在窗台
冬日的阳光赋予梦幻的渺茫
友情是只老狗
深夜释放出的吠声
感动寒风 寒风里的门框
亲情是只企鹅
有翅膀也不飞
冰雪的天地只有缓慢才能品味
*******************************************
这首诗歌用三种动物做比喻,写了人间的三大情:爱情、友情、亲情,比喻得贴切又形象,词句简洁、干练,是首非常不错的诗歌。
第一节,作者把爱情比喻成花猫,猫是一种看起来很温顺、慵懒,冷不防却要抓你一手伤的动物。爱情何尝不是如此呢?看着浪漫而美丽,却是最容易伤人、伤心的感情。冬日的阳光虽然温暖,却是短暂的,这里用“冬日的阳光赋予梦幻的渺茫”这一句来象征爱情的短暂、虚渺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花猫、冬日的阳光等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很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爱情的特点,神来之笔。
第二节,作者把友情比喻成老狗,狗是很忠心的动物,老狗就更加的忠心、通人性了。朋友之间也是如此的,特别是老朋友之间,别看不经常联系,但心里总是会互相牵挂的,特别是有什么事情和困难的时候,老朋友是始终在你身边的。朋友经常会在你孤独无助的时候来问候你,就象这“深夜释放出的吠声”“感动寒风 寒风里的门框”,如果这里的寒风是代表寒冷,那么门框就代表着一切麻木的心灵。是啊,真挚的友情是最感人的,会温暖一切寒冷的、麻木的心。
第三节,作者把亲情比喻成企鹅,企鹅是敦厚而可爱的动物。这里写到企鹅“有翅膀也不飞”,用这一句来形容亲情是再合适不过了,亲情是你自有生命起,就有的,不管你是好、是坏、是发达、是贫穷,亲情是永远不会抛弃你的,就象那有了翅膀也不飞的企鹅。“冰雪的天地只有缓慢才能品味”亲情是你身边的情,因为就在身边,所以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只有在你最潦倒、困苦的时候,你才能慢慢品味到亲情的可贵来。
用三种动物比喻人间的三大感情,本就奇特,而诗中景和物搭配,巧妙的写来,就更让小诗丰满、形象而又寓意深刻,真的是写绝了。只是这首诗歌的题目不是太好看,建议改成《情.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