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着这作诗赋词亦同唱歌一样的道理~
一篇歌词遇到一支能适合表达其内涵的曲子再遇到一个能诠释此歌词与曲的演唱者才会容易获得成功。
写词也一样,全在个“巧”劲儿,看过很多古今的诗词,堆砌辞藻无病呻吟者已属下乘自不必说;即便曲尽了人意而造词绘语不佳亦已落了下乘。此外还有声韵与词意贴托与否,格律是否有失等等次要因素。于有写作功底的作者而言,佳作与劣作其实也就差那一丁点上。。
惟当几处尤其前两处达到了完全的融洽才算的上一篇好文章吧。至于什么是“完全的融洽”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一套标准,其实这也就是每家对诗词的追求目标了。。
忆秦娥•雨势 听檐滴,山楼一望山如涤。山如涤,潇湘夜雨,浪涛声急。 雷云岁岁从头逼,晴天雁去无消息。无消息,东皋明月,梦中遗迹。
-----个人颇到赏这一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