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北固亭】 → 怎样评价黄庭坚诗


  共有601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怎样评价黄庭坚诗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42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6/17 17:15:39 [只看该作者]

拜读。

黄诗还是很佩服的,不仅博采众家,也才气超然。所谓流弊,主要是后学如何学的问题。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李汝启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诗词风华版主
等级:功勋会员 帖子:3204 积分:923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5/6/5 15:23:51
怎样评价黄庭坚诗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6/17 16:05:44 [只看该作者]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生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官至秘书省校书郎。曾多次遭贬。黄庭坚善诗工词,书法自成一体,这宋四大家之一。黄庭坚的诗在文学史上有较大影响。存诗两千余篇,其诗风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广泛影响,被尊为“江西诗派”鼻祖。

但历来在对待黄庭坚的态度上,褒贬不一,甚至大相径庭。有的对他推崇备至,说他“会萃百家句律之长,穷极历代体制之变”①“句法尤高,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自宋兴以来,一家而已”②。近人陈永正先生也说:“山谷是真正的诗人”③可谓褒之甚矣。而否定他的人则认为:“乃邪思之尤者”④“剽窃之黠者”⑤,柳亚子也说:“分宁词客黄山谷,能解诗家三味无?”⑥今人谢梅庄先生则更是有“最赠魔派是江西”⑦之句,可谓贬之极矣!那么黄诗究竟是什么样子呢?真是“宋兴以来一人而已”还是“能解诗家三味无”呢?

要对一个人的诗作出适当的评价,最好是先研究他的作品,看他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同样,要评价黄庭坚的诗,也要看他的诗。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为美酒横。

万里归来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这是山谷元丰五年在泰和任上写的一首七律《登快阁》。从上面可以看出山谷诗很讲究谋篇构局,起句突兀,中联对仗工整,结尾自然雄壮,浑然一体,使全诗达到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一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把浩然气势、坦荡胸怀发挥淋漓尽致,体现了山谷诗恢张豪迈的风格。

山谷诗很讲究练字、练句,诗中一个“倚”字用得恰到好处,不是“倚栏”,而是倚“晚晴”,把人与环境融为了一体,人不但倚栏,而且倚在整个空间,第三句一个“天远大”使开阔的意象充分得以表露,这样练字炬句就使诗中的“字”“句”达到画龙点晴的艺术效果。

山谷就是这样通过严密的谋篇,准确的炼字,严谨的格律达到清深幽峭的艺术境界。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首《乞猫》诗:

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衔聘蝉。

山谷诗不但清深幽峭,有时也很通俗,如这首小诗就写得明白如话,很有风趣,是一首生活气息很浓的诗,主张以俗为雅,用俗语入诗,这是山谷诗又一特点。同时山谷对生活观察入微,如在《病起荆江即事》中写道: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浮鼻过”三字,不是对生活观察细致是不可能的写得这样生动的。

作品的思想性,关健在把握时代的脉搏,通过自己创作实践来反映时代的变革,黄庭坚作为一个诗人,作品也照例打上生活的烙印,山谷写下了一些反映时代生活的作品,如《流民叹》等等,体现了对灾难人民深切的同情;《送范德豫知庆州》等等,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思想。但是这类作品在山谷集子中比例太少,比起同时代的王安石、苏东坡来说就显得贫乏,这不能不算是山谷诗的不足之处。

山谷诗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善天用典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登快阁》诗中就连接几处用典,用典得当,可以避俗和熟,可以取得言简意赅的作用,乍看起来不好懂,但细吟之后,则觉其深奥,反复吟诵则得趣无穷。这是以山谷为代表的文人诗的特点,这种文人诗的产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自唐诗的通俗风格流入宋后,诗坛渐出现一种浮华、庸俗听文化,为了针对这些时弊,以山谷为代表的诗人通过大量创作进行了深而有力的诗坛革命。这是山谷成功的地方。但是这种文人诗由于用典太过,用偏典或者典中用典就会流入硬瘦晦涩。

通过以上作品分析,不难看出山谷作为一个诗人,是有其特色的,他开创了文人诗体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说山谷不懂诗中三味的说法是不对的,但黄诗也有他的局限性。

其实对山谷诗之争也正是诗坛上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的雅俗之争,历史总是这样的,通俗流入庸俗之后,就必然改革,从庸俗一反至典雅之后,难免又流入晦涩难懂。这就是矫枉过正的历史规律,诗风是这样的,其他文风也是这样的,政治上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纵观今日诗坛,晦涩难懂的诗已少了,但象唐人一样清新自然的作品也不是很多,我们既反对那种以格律为借口,实际上完全不讲格律的律诗,也反对死抱格律不放的唯格律派。

1988.于无争斋

注:1、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2、蔡正孙《诗林广记》、《豫先生传赞》3、陈永正《黄庭坚诗选序》4、张戒《岁寒堂诗话》5、王若虚《滹南诗话》6、谢梅庄《谈柳亚子论诗》中引柳诗。



http://blog.sina.com.cn/u/1244884493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右文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677 积分:6421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4/9/5 10:26:0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7/10 20:17:05 [只看该作者]

徒儿们有不肖的,连累了师傅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温陵蘧廬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42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7/11 7:44:00 [只看该作者]

纵观今日诗坛,晦涩难懂的诗已少了,但象唐人一样清新自然的作品也不是很多,我们既反对那种以格律为借口,实际上完全不讲格律的律诗,也反对死抱格律不放的唯格律派。

——应当如此。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叶天龙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676 积分:3646 威望:5 精华:0 注册:2007/10/2 9:00:0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0/13 10:42:31 [只看该作者]

黄庭坚一代大家,反对他的和崇拜他的都是一些远远不如他的人。恐怕他老人家对这些评论都嗤之以鼻。他恐怕只想听听李杜是如何评价他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一谷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76 积分:148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7/9 10:12: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0/16 8:17:00 [只看该作者]

唐人诗是最引人注目的,但并不是最好的。

黄庭坚说的,字字必有出处,字必已出,我一直奉为至宝。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一谷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76 积分:148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7/9 10:12: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0/16 8:27:07 [只看该作者]

关于律诗,某一直以为,只能练练笔,律诗由于法度严格,难以辅张,实难恣意,总是参禅入定为秘用,语不涉情理二字,离二边,走中道,可得三昧。故写好律非佛道心肠不能为。

至于湍飞逸兴,则不可据于体裁,某兴来常作古风,又常用新韵,又常用本部词韵,汪洋恣肆,志得意满,兴尽方罢。而律诗,词往往不尽意,务在蕴藉而已。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叶天龙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676 积分:3646 威望:5 精华:0 注册:2007/10/2 9:00:0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0/16 11:36:23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天一谷在2007-10-16 8:17:00的发言:

唐人诗是最引人注目的,但并不是最好的。

黄庭坚说的,字字必有出处,字必已出,我一直奉为至宝。

那什么朝代诗是最好?

现代?

后面一句话对我们才气不足的人来说有道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叶天龙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676 积分:3646 威望:5 精华:0 注册:2007/10/2 9:00:0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0/16 11:37:14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天一谷在2007-10-16 8:27:07的发言:

关于律诗,某一直以为,只能练练笔,律诗由于法度严格,难以辅张,实难恣意,总是参禅入定为秘用,语不涉情理二字,离二边,走中道,可得三昧。故写好律非佛道心肠不能为。

至于湍飞逸兴,则不可据于体裁,某兴来常作古风,又常用新韵,又常用本部词韵,汪洋恣肆,志得意满,兴尽方罢。而律诗,词往往不尽意,务在蕴藉而已。

呵呵,你说得对。

不过我只喜欢律诗。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见贤思齐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11 积分:48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7/10/10 16: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0/17 11:46:48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天一谷在2007-10-16 8:27:07的发言:

关于律诗,某一直以为,只能练练笔,律诗由于法度严格,难以辅张,实难恣意,总是参禅入定为秘用,语不涉情理二字,离二边,走中道,可得三昧。故写好律非佛道心肠不能为。

至于湍飞逸兴,则不可据于体裁,某兴来常作古风,又常用新韵,又常用本部词韵,汪洋恣肆,志得意满,兴尽方罢。而律诗,词往往不尽意,务在蕴藉而已。

此论实难苟同。优秀的古风作品,不容易作。要以学养才力见识作根基。非仅靠一时的逸兴,看李白、东坡的古风,不得不服其才思敏捷,海雨天风古今中外,纷至沓来,是学力和感情的结合品。很多后人学做古风的易流于繁冗拖沓,易流于矜才使事。今天人学作古风,才力不济的话,更流于长篇聒噪,令人不忍卒读。而短篇律绝,除了以才力铺垫外,以性情涵养之,以眼光捕捉之,以瞬间出之,更能出奇致胜,以少胜多。所以从唐宋后诗人作近体律绝得占大多数,且随着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作近体的越来越多。可见大势所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