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梦溪园】 → 它的眼神 我的彷徨——评客衣的短诗《割夜》


  共有518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它的眼神 我的彷徨——评客衣的短诗《割夜》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九白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独立宣言版主
等级:老版主 帖子:325 积分:191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5/3/25 9:11:05
它的眼神 我的彷徨——评客衣的短诗《割夜》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10 19:43:08 [只看该作者]

它的眼神 我的彷徨

——评客衣的短诗《割夜》

诗的题目和诗本身有关系吗?或说诗本身就是诗的全部,题目只是标记,比如《诗经》的大多数篇目云云;或说题目是诗的灵魂,诗本身需要围绕题目去构造,否则词不达意,偏离中心或主题,这在官方施行的各种试卷中有着最明确的表达,似乎已经成了断定得失成败的定规。但是,就我认为呢,还有着第三种解释的方法,那就是题目和诗本身共同组成诗的全部,而这两部分各自独立,呼应成趣,题目作为诗的第一部分,诗本身作为诗的第二部分,两者缺一不可;这在生物学的意义上,不是寄生或次生,而是共生的关系。

当今的很多白话新诗的题目和诗本身就有着以上所说的共生的关系,下面我就从客衣的短诗《割夜》入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初闻“割夜”,很是费解,诗人在构造诗的全部时运用了这样一个明显诗意盎然的词语作为题目,但是理解起来确是有着很大的难度,可以说,我无法从“割夜”两字看到诗人想去说什么,也没有理由去认为这两个字和诗本身几乎没有多大的关系,不能看作只是诗人为了让读者记住这首短诗而创造的一个陌生化的词语。当然,我可以把理解诗的题目当作理解诗的要义,但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诗本身,即题目下面所连接的语句。

诗人开篇即写“冥冥梦魇”,这点明了创作的基点,也就是在潜意识的层面进行略带恐怖色彩的表述,似乎是在地狱或欲望的时空开展没有主人公的叙述。但是,恍惚中还是有着对话的出现,“有人在呼唤我的名字”,竟然有人在呼唤“我”的名字,而名字是什么呢,代码、编号或指称,这些浅尝的解释似乎难以说清楚;暂且搁置这样的问题,继续的读下去。

“我颠沛在那里//有人向我哭泣”,这个“我”是在场的,尽管不知道“我”为何物,“有人”为何物,哭泣确是真实的感觉,还是有着明确的指向的;但是这里的“我”却没有明确的指示,“我”和“名字”之间有关系吗?是必然的,偶然的,还是诗人为行文的方便刻意构造的,或是特别设置的陷阱以延长阅读的审美愉悦呢?在这一系列的问题面前,我无计可施,还是把时间交给诗本身吧。

诗人在以下的句子中连续的描述了“我”和“它”的参照,或许只有对比的双方才有可能显现,诗歌中也应该是如此。“眼睑”和“脸庞”, “双手”、 “颅腔”、“躯体”、“鼻孔”、“内脏手”、“身上”、“胸脯”等一些和身体有关的词语连缀成文,尚且是在 “黑暗之舟”,实在“我”的潜意识层面的“意外之中”,可见诗人之我还是有着很大的困惑的,诗人无法解脱现实的隔离和羁绊,即使在非现实的层面也构造了相对的虚体。这是何其痛苦的决绝,而这又是在自我和本我的争斗中试图实现和平,这当然又是无法实现的,于是更大的痛苦出现,诗人只好去面对现实的生活,而不是躲藏在“黑暗之舟”作无畏的懵懂;即使是模糊的,那也是最真实的“我”之“诗意”的真切的表述。

由此我们看到,“清晨紧张//眼皮割开白昼第一缕光//来自黑暗的身躯//它的眼神 我的彷徨”。在这儿,我似乎是恍然大悟,诗人在描述梦魇时运用了一系列的参照的词汇,只是为了增加阅读的难度和拉长诗行的长度。其实,就用这几句就可以解决题目和诗本身的问题,而诗行的减缺也不会影响诗意的显现。“割夜”是和“割开白昼”向参照的,而这割开的动力只是“我”的“眼皮”的睁开。

于是一切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了,来自黑暗的身躯,我与它同在,人性和兽性同一,自我和本我合流,这样的“我”之现状怎么能不令诗人焦虑和不安呢。于诗中我看到了一个痛苦的灵魂在孤独的行走,随行的没有影子,只是诗人内心的恐惧和无端的忧虑。这是真诚的,同样也成就了诗的题目和诗本身的完美的参照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诗,我认为。

以上拙见,待与客衣兄和各位商讨,不足之处还请多批评、指教。

附录:割夜(作者:客衣)
冥冥梦魇
有人在呼唤我的名字
我颠沛在那里
有人向我哭泣
我奋力撑开眼睑
它的脸庞却倏勿不见
我用双手盲目地探询
它的哭泣来自我的颅腔
我平躺在黑暗之舟
任凭躯体在它的躯体漂流
我发现我的呼吸来自它的鼻孔
我困惑在黑暗的内脏
意外之中
发现它的手来自我的身上
恐怖摸索自己的胸脯

清晨紧张
眼皮割开白昼第一缕光
来自黑暗的身躯
它的眼神 我的彷徨



对不能说的我只能保持沉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