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梦溪园】 → 巴中红叶也堪游


  共有806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巴中红叶也堪游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当头炮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835 积分:4605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27 11:05:08
巴中红叶也堪游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5/17 2:01:57 [只看该作者]

  远程自驾度双休的五十八小时上篇:

巴中红叶也堪游


巴中与陕西省邻界,自古是四川的东北门户,兵家争夺要地。因位于大巴山深处,崇山峻岭、层峦叠障,公路崎岖难行。虽然喜欢旅游,但一向没敢打他主意。究毕我对其还是很有了解,青年时曾在广元属下的旺苍小住,前几年在成都到南充的高速路通车后,也去过名城阆中。可以说从西南西北两个方向抵达了这块红色老区的外围,没深入罢了。
随着巴中正式建市,近年光雾山的名头也越来越响。尤其是今年五、一二汶川地震后,九寨、黄龙线路受阻。各大旅游社更把其线路跃升到了主力版地位。今年十月十八日又推出了光雾山红叶节,宣传火力大大升温。把我儿子的心打动了,在本地网站上,提出了组团自驾游光雾山赏红叶的计划。奈何观风者如云,实应者寥寥。临近日期,竟无一人响应,到是他在阆中的老同学约了三个车以逸待劳的在巴中等候。这也难怪,从我们这川南到川北来去近三千里。除了财力物力,驾驶难度也大,要想接招确非易事。为了增加一点安全感,我便决定随车同游,以活跃气氛了。
   十月三十一日下午一时,按计划准时启程。天空正零散的飘着小雨,浓厚的雨云像锅盖一样牢牢地罩在头顶,羊毛碎雨砸在车窗上,成一个个的小白点,看看快要连成片时,恰被雨刮器忽的扫净。周而复始,好像是在下雪,别有一番情趣。车内大家心里都很很坦然,反正是从这连绵不断的阴雨中往外走,再不济,情况也差不到哪去。况且我们准备充分,无论食物,饮水,两、三天时间,都可以在我们这流动的家内解决。最坏的打算是根本下不了车,就走马观花的跑一趟得了。车是儿媳才买不久的家庭旅行用毕家索,还未出过远门,正该拉出去遛遛。里面帐篷、气垫俱全。除了我们三个大人外,长孙已是三年级的学生,长得虎墩墩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斗能力。真是算得上个人员,装备都处于较上乘的旅游团队。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四个人竟拥有三张驾驶证,连续行走几千里不歇车也并非难事。就当去遛一圈马,换口气而已。
常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车过资中,雨渐渐地已变得若有若无,等进入资阳服务区的加油站时,天色已更开朗。不过手机的气象预报上有一条短信是:成都地区今日有暴雨。具体时间当然是不清楚,也可能早下过了。果然等我们的车直接经绕城高速上成绵路时,天早放晴了。小孙儿异常高兴,抓过相机对着窗外就是一阵猛拍,并不无炫耀的把相机递给我:"看我拍的多漂亮"!哈哈,奇迹出现了,相机屏幕上是一道绚丽的弧形彩带!我急忙调升背靠,欠身向外望去,川西平原在雨后初晴中显得特别清丽,一抹七彩虹像一支传说中的凤翎微弯的冲向天际。真是妖娆极了。
这一段路上,不时有一些施工修整,或许五一二地震的影响,还未消尽,究毕这一节是离震中最近的路段。我们早已换成了女将驾驶,适当放缓了车速,但总体说来还是很正常的跨过了安昌江大桥,把绵阳很快甩在了身后。路上的车已经明显减少,路况也很好。我便也换到驾驶座上去活动筋骨,可惜速度根本无法和年青人相比了,只能把时速保持在八十至一百公里之间。跑了还不到一小时,已过辛家沟隧道天色也慢慢转暗,乌云漫卷,过路雨来,进入到了大山深处。儿子早已明显不耐烦我这保守的车速,急急的抢班夺权加速猛冲。应当说也是受地区习性的影响吧,这一带的小车都开得很野,或许是天近黄昏,激起了司机们的普遍急燥情绪,车速大多在一百三十以上。当然车少路好,也应该是一个主要因素,先前蜀道中"难于上青天"的主要路段,我们就在飞速的追赶中掠过。也因为这短暂的跟风,回来后在一周内收到了一张两百元的超速罚款单。
暮色苍茫中,我们在剑门关下飞驰,一边是雄关屏障,巍然屹立直插虚空;一边是新开发的现代楼群,静默肃立溶入暗夜。可能是还无人入住吧,四周一片沉寂。唯有高速公路上的荧光片在车灯的激活下亮晶晶的闪烁,幻化出一条连通古今的魔带,滑稽的把这两种情调格格不入的景物系在了一起。雄关下建新城,不知是那位大师手笔,真好创意!
马不停蹄的跑了整整五个半小时,才开下了广元高速路口.凭着几十年前的记忆,我指挥着向皇泽寺方向驶去。虽然时间才下午六点过,但天已经完全黑了。好在多少还立了些指路牌,我们循着江流的大方向,到达了路口的中心加油站。决定在进山前,最后一次的补充汽油,吃干粮,饮水,打尖小歇后便向旺苍进发。其间一度误入震后救灾的板房地带,所幸绕道不多,且这一线的国道路面还好,经过元坝后路上车辆稀少,五、六十公里跑得并不吃力。八时左右入旺苍城,宿县府宾馆。如今的旺苍城,早就没了四十年前的一丁点痕迹,市面状况,各地区别不大,唤不起一点旧地重游的亲切感来。找了一家稍有特色的餐厅吃了晚饭后我们便返回宾馆,费用不高,虽然标的也是天价,但实际收费只有三成左右,百元上下的标间应该算是很合理的价格。唯一令人不爽的是刚进客房,夜雨又来了,给明日的游山又添上一层阴影。
   十一月一日,晨七时半就发车了,准备赶到南江去和阆中的来车汇合。出城又看到了东水河,正值枯水期,懒懒的躺在那儿就像一条小泥鳅。对过的长滩坝已不见了,早扩进了城区。随同国道的走势,正在修建广元到巴中的高速公路。早晨的空气特别清新,天虽然阴沉得很,却并没有下雨。八点半已经通过了旺苍属下的最后一个大镇三江。交完过路费后算是进入了巴中地界。从路牌上看到南江只四十公里了,十余分钟后便和广巴线分道扬镳,经沙河镇拐入了进南江的专线,这是一条近年新建的旅游水泥路。车道在岩壁上沿河谷逆流向北而上。九时许进南江城,那是一个修在深山峡谷中的小县。四围大山环绕,一条小溪河从中蜿蜒而去,街道就在河谷一侧。限于地形路面较窄,好像就一条主街,房屋大多是新建的现代楼群,虽然并无超高建筑,但由于街两边的房屋距离太近,看起来很滑稽,车行其中也如穿行在陡峭的一线天峡谷中,没有安全感觉,只想匆匆逃离,没有一丝丝留恋感。不知这城市的设计师自己对他这杰作可有感觉?我们很怕在这种地段塞车,一气冲出城后,才在指路牌子上看到,从南江城至光雾山还有五十公里。这段路大多为旅游线,比较好,但弯多路陡的危险路段约占全程之四分之一. 离开南江就开始上山,大概是一条和陕西省邻县之间的干道,刚翻了一、两个大坡,才真正岔入通向"人间仙境光雾山的旅游专线。随着朴面而来的一连串短短的隧道,单看那些古怪的名头什么半边猪、拜开潭、红鱼洞,就足以吊起游人的胃口了,老天也凑趣儿,秋阳在经过苦苦的挣扎后,终于冲破了九重浓雾撒下了一抹阳光。天色更明朗,周围的山上也断断续续出现了些红叶,已开始有人停车赏景拍照,我们也随流就俗歇歇车,活动一下手脚,再继续攀越。
很快接近了到光雾山镇的最后一个高垭口,不经意间。前面不知何时已经连成了车队,路两旁歇了很多轿车,垭口拐角处立了一块奇石,镌刻着光雾山的标志。翻过垭口,前面是一个很深很陡的大峡谷,公路盘旋而下。我在驾驶副座上已经能清楚的看见,前方的陡岩上公路就折了三个S型的急旋,且坡度也不小。一连串的小车正首尾相望的向下龟行,更要命的是有几辆重装大货车夹杂其中,虽然并未阻塞,但也只能说是在移动。难怪那么些车都停在山上歇脚,想错开这拥挤的高峰时段,我们这次属于远程奔袭,没有这种福气,只能见缝插针往前赶。忽的一片带雨云来,天上又飘起小雨
淅淅沥沥的朴在车窗上,如诉如泣,让人感到十分压抑,心中升起一种莫明的悲凉。真是:欲访仙乡知何去?入云高路九回肠!我们随着车流缓缓驶向了第二个曲拐处,蓦然一道震人心魄的警示牌映入眼帘:2008-9-31车祸,51人遇难处!我向正在驾驶的儿子说:鸣笛默哀吧,总算明白老天为啥突然哭了。记得当时媒体也曾报导过,好像是说:一辆从巴中开往广东的大客车,冲下悬崖坠入几百米的山沟内,车上五十多人全部死亡……同事们也曾议论纷纷,认为一定是出去找钱的民工,罪魁祸首一定是超载!有谁知是出在这里,看来出事的车,极有可能是一辆大型的豪华型旅游车,死的除了司乘人员外,自然都是寻幽探胜客了。想到此心里不禁有些黯然,大家的神色都凝重起来,喇叭声此起彼伏,鸣鸣咽咽。伴随着山风,应和着秋雨,汇成一首天人合一的追悼曲。我感到眼眶有点湿润,怅然作歌而祭:
天苍苍兮巴山逶迤,地悠远兮游魂太息;
入仙都兮永不得返,春梦无痕兮长伴光雾霜风雪霁。
经过这一番折腾,游兴大受打击。尽管还未走出这条长沟,雨就已经停了,转过山嘴便是光雾山镇。镇口就是桃园景区的入口, 从旺苍过来总里程约一百三、四十公里.时间已是十一时左右.但众多游人都说这里是以山水取胜,红叶最佳观赏地在前面八公里处的大坝景区. (即米仓山,牟阳故城)这几分钟的路程,对自驾一族当然不是障碍,一溜车儿便马不停蹄的往前急奔。又过了一个叫铁炉的小镇,上到半坡,有一条新建成的便道式公路,修了一个仿古的牌坊,上书"牟阳古城"。路边还有一个路牌标明:古道秦关-----四公里。此行算是跨越了整个的省境,来到了川陕交界线上。大概是才开发吧,门票不高,老人小孩可免,三十元一人。我们十一点半进入景区专线后,因路尚未完善,刚上到半坡就堵车,基本上是各式私家小车首尾相接,无法动弹。好在都是游客,大家还算友善,且目的一致,虽无交警指挥,也能在互相协调下设法前行。我们靠在后面的看到这种情况,干脆都熄了火,打开储藏箱,就在路边开始午餐。五花八门的食品,各式各样的旅行装备,争奇斗艳。现在年青人的玩法,真令人叹为观止!
翻上山垭口,便又缓缓顺峡谷而下。刚转过山嘴一幅壮观的图画便呈现在眼前!午后的秋阳正以迷人的魅力把前面的山川点染得五彩斑斓,一眼望不到头的车流,逶迤而下,像一串闪闪发光的念珠在睡佛的胸怀间缓缓流淌。山嘴处地势稍宽,路旁早停满了各式小车。崖边密密的架设着一排排长枪短炮,色狼们正在贪婪的争摄着精华。面对此情此景,郁闷的心情豁然开朗。因得句曰:
米仓光雾接秦关,大小南沟十八湾。
雨后山神开眼笑,谁将彩墨泼秋山。
   走出这崎岖坷坎的长长峡谷,转入了小溪边,前面是一片山谷中的小盆地。路旁是一带叶似雪松但没有其高大;形如皇柏而更为秀丽。笼罩在一片淡淡的金黄色光晕中的美树真像一群衣着华贵高雅的迎宾女,生辉在如诗如画的历史驿道的入口,前面传来消息,牟阳故址到了!后来得知,这就是巴山特有的水青岗林。
牟阳古城,也就剩下一点残垒,紧挨着修了一家仿古的很小的旅食店,孤独的伫候在这荒原中,似乎在苦苦等待这场二千多年的约会。靠边已经停满了一排车,根本没有再插足的空隙。有正规交警在指挥,我们只能在缓缓移动的车中,行着注目礼从他身前错过,连仔细瞻仰一下的机会都没有。
古城前方是一个三叉路口,分别通向两个景点,有一条小河从山谷中间流过。我们把车转向距离最近的景点,靠边停下。这里有一片开阔地,红叶虽然不太多,但河对岸的山坡上,半山以下全是水青岗林,远远看去泛着富贵的光,美丽,柔和极了。车头前方有一树红果,很像相思子。荒原上秋草秋叶秋花斑驳陆离,有一人许高,随风轻舞,在明媚的阳光下摇曳生姿。爱孙早已追赶着其父母在草丛中尽兴撒野去了。
小歇后我们又顺着溪河前行,路较狭窄,仅容单车通过。稍宽的地段才勉强容两车徐徐交错。来得早的已经开始回撤,每一次错车都十分的惊险,好在有胆子开进来的司机,都不是等闲之辈,车的档次也不太低。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所幸都还顺利,总是有惊无险的闯过了一切障碍。短短的几公里,却耗了不少时间。据说里面的停车场只有十多个车位,进沟的车却越来越多。那些旅游团的,早就下车步行了,我们也只好把车靠在了一百多米外的路边,步行进入小南沟了。
值得欣慰的是,如王安石"游花山记"中所言:所进愈艰,所见愈奇!随着不断深入,沟越来越窄,色越来越鲜,从淡黄、金黄;浅红、大红到丹红各种不同成色,不同形状的秋叶在秋阳下争媚斗艳。陡峭的山峦,重重叠叠,层林尽染,展示出了巴山最华丽最精彩的面貌。在小桥头卖山果的当地人告诉我:别看我们这里是穷山窝窝,当年红军还是这里起家的哩!我这才醒悟,我们是早已进入革命老区了,我说:原来这红色根据地还真是名符其实呀!感到这正是一个好题材,趁着小憩的机会,草成七绝一首:
巴中自古出英雄,革命烽火几度熊。
寻到当年根据地,山山岭岭尽飘红。
平心而论,这里最好不要过度开发,红叶游的周期太短,这里离中心城市太远。只作为光雾山景区的一个景点,分流游客就行了。同时注意控制进山车辆的数量,否则不但环境很快会遭到破坏,同时也吸引不到回头客,这应当是现代旅游业的大忌。但事实证明各个地区往往多是注重自己的当前利益,拚命推销自己,这里甚至打出了牟阳小九寨的旗号。以虚张声势。认真说,这里和九寨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当然这也能够理解,这么贫困的山区,人烟稀少,交通闭塞,能借机沾光发点小财也是好事。因作诗叹曰:
红叶节开促旅游,巴中光雾最风流。
一自汶川地震后,牟阳九寨占鳌头。
在真正的景区,我们停留的时间并不很长。明天夜里必须要赶回家里,孙儿的功课是不能随便放弃的。再过古城故址,已是夕阳西下,依然没有停车的空地,时间也不允许,只好留下一丝遗憾了!心中有些感慨,想一吐怀古之幽思,在速记本上草草写下了,牟阳故址赏红叶怀古:
三国纷争战事隆,牟阳军阵当要冲。
古城残垒今何在,淹没周遭血色中。
   进山的车已经很少了,但依然有,估计要在这里露宿的年青朋友一定不少。如果时间允许,我们也会这样做的,反正车上帐篷、气垫、炊具俱全。军舰在公海上被称为流动的国土,私车在公路上应该也可以称为流动的家吧?不过我们究毕已经过了那种超浪漫的年龄,除了野外午休和躲地震,出门原则上是没有用过这些装备,都是住到宾馆去。出山非常顺利。进来几个小时的路,出去不过半小时而已。五点过才发车,六点正已经开进了桃园景区的大门,原计划二号上午游了光雾山后绕道陕西汉中,经由高速公路返回。但因管理员说这里以佳山胜水为主,不以红叶取胜。而我们约定从阆中方向来共赏红叶的朋友,此时也来电话告知,他们接到我们通报米仓山严重塞车的消息后,入了桃园。对于他们那一批身处阆苑仙葩之内的游客,自然没啥太大的吸引力。加之正当红叶节期间,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太多,小车上千.所以他们只在一农家乐吃了午饭,一行三车便踏上了回程,如今已快抵达巴中了,准备赶回家去宵夜。我们除了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最终竟未能碰面。大家心中都有一丝遗憾,为此临时又改变计划,决定经由巴中,阆中、南充、返程。明天中午到阆中聚会。前提是必须放弃游览光雾山主景区桃园的打算。这可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标,虽然对宣传中把雄奇秀幽都冠其一身,甚至唱出什么"九寨水,光雾山,不游不算到四川。"那些赞歌我是不屑一顾,但传说中的光雾最高峰香炉山,是川陕两省自古以来的界碑山之一,以其盆景、日出、霞彩、云海四绝傲然于世。最绝的当是以其二千五百多米的海拔高度,西北踏汉中平原嘉禾千里,东南望巴山蜀水万壑云烟。危岩绝壁,高标独立。实有君临天下的风范。图片是早就看过了,如今失之交臂,的确有些怅然。同时因这决定,必须夜车出山,为次日聚会赢得时间。这也是我们多次旅游积累的经验:越是危险的路段,夜晚经过越是安全。好几年前在下云南时,我曾写过一首诗,并把这感觉上升到了理论高度,至今记忆犹新:
夜走横江道\悬岩深壑\雨急风寒\车轮碾碎了寂静\大峡谷也难安眠。             坡陡弯急\ 路窄车单\车灯划破了雨雾\照射出一段短短的平安。             耳边马达轰鸣\眼前泥水四溅\我们追逐着光亮前行\有如往一个漫长的隧道里钻.       入滇第一站旅程\便道式的陌生路段\我们执意夜行\让黑暗来淡化危险……    并非是要幻化出虚假的祥和\更不是存心自我欺骗\天大的困难只要能细化\一步步的去攻克就不困难。

儿女们似乎也都很认同,其后出行开夜车便成了我们家的传统。光雾山经南江到巴中是一百五十公里.我们在加足油后,六点正离开这因旅游新建的小镇.两小时后已在南江城吃饭打尖。尽管车出南江城不远,就因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而堵了几十分钟的车,但其后路况还好,且又有幸遇到了一部同路的当地车,其车技、车速都不错。有识途老马在前开道,自然便宜了我们。便粘上去和他玩起了官兵捉强盗的游戏,这是出过远门,常走陌生路段的驾驶员,都有的经验。真是不离不弃,欲擒故纵,追追赶赶,一直玩到巴中城口才放他去了。我们也总算在晚上十点半前,住进了巴中市人大办的金山宾馆。初步结束了这一趟大巴山访红叶之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