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梦溪园】 → [原创]诗歌,是语言在记忆里的手语


  共有564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诗歌,是语言在记忆里的手语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陈忠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42 积分:577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3/24 19:17:06
[原创]诗歌,是语言在记忆里的手语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4/29 0:26:48 [只看该作者]

——沙丽娜诗集《记忆的手语》序

陈忠 窗外的梧桐树已爆涨出嫩芽。 偶尔飞过的鸽子,也在荡漾的阳光里留下声音的弧线。 一切都在瞬间呈现。 是在网络上结识女诗人沙丽娜的,她在许多文学论坛用的是冷冷清秋这个网名。 初次接触她的诗歌,不知为什么,我首先联想到的是静谧的秋天,渐渐空旷的原野上,徐徐飘落的树叶之间,仿佛有一种来自很遥远的雨声,而这种雨声又远远地超越了感官和视界,使你不得不静下心来欣赏她那用独特的诗歌语言,给我们呈现出的一幅幅具有空间感的画面。

秋风跛着脚,从这棵树走向那棵树 季节,就在转身时患了感冒 树干咳嗽的声音传得很远 叶子打摆子似的地抖了几下

这是《叶落瞬间》的一个片断。这首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干净,在阅读的空间上又有一种光滑感,我不得不在内心暗暗感叹作者奇妙的语言,和充满意绪的美韵,她用很冷静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秋天的一个断层,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人到暮年时的情景,从而了然于心,这种通过拟人的手法来调动读者内心本能里微妙的触动、并把表象的东西过渡到沉稳的叙述姿态,把自然的现象提升到了诗意的高度。 沙丽娜的叙述语言是很注意技巧的,表现得也很丰满,她把瞬间叙述的语言表现的从容不迫而且自然有度。她的诗歌语言有着自己的音质、自己的音节和自己的五线谱,从而带出她自己的独特印记:“绿了一个夏天的梦/在一场高烧退去之后,不再葱茏/在低头的瞬间,开始呈现/失血后的枯黄。把所有的积蓄/默默地交给更加苍老的根/治愈一生的心病”。在这里,她用一种倒叙的方式,来回忆人的青年期和中年期,就像我们曾经的激情,和曾经的理想,但是,人的一生和季节的交替又是那么的相似,转眼间就接近生命的秋天,而这秋天又是那么的苍凉和无可替代,一般的作者都喜欢写秋天的落寞和悲凉,但她却在这里路回峰转,从一般意义上的生命理解上升到了哲理性的层面,并带给读者对人生本体的整体把握,从而完成了从内涵到外延的释义过程,由此,形成了她独特的诗歌语言极大的弹性和张力。

利刃和堤岸的对话,轻如裂帛 在黑夜却如雷贯耳 嘴角挑一丝笑意,在暖流里体验 恣意的疼痛和美妙的快感 你捕捉到了命运好听的流淌声

像秒针,缩短着你和墓碑的距离 妩媚的笑脸,游离于遥远的水湄 你用灵魂,触摸女人的心房 在风中的水声里,抓到了爱情的根蒂 躯体,已与你毫不相干

沙丽娜的诗歌基本上属于“冷抒情”的范畴,她的诗歌,大都在不经意中显露出模糊多义甚至矛盾悖反的内蕴,尤其是她的许多感悟类的诗歌,通过对人性的发掘与提炼,通过对灵魂的审视与拷问闪现出她诗歌特有的亮点和深度。 很多人评论她的诗歌,说她的风格特点接近婉约派,表现出了柔美婉约、甚至凄清哀婉的特点,并且善于烘托情绪,营造忧郁伤感但十分唯美的意境,但我觉得这是一种表象。近一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着沙丽娜诗歌的走向,发现她一直在用类似“静止”的冷笔调直面悲剧的人生与人生的悲剧。

一座高楼和另一座高楼 挨得很近 谁也消除不了彼此的寂寞 太阳的光流泻下来 谁也抹不掉自己脚下的黑影

钢筋水泥牵着手 高楼就顽强地立着 这个世界便注定不再透明 无数凝望城市的眼睛 畏缩而无处着陆

在城市身后的山上偷窥城市 诡异的笑在心底升起 这个假寐的怪物 此刻,与我无关

——《站在山上看城市》

当代现代诗歌的汉语应该对思想和意义有深刻的承担作用,抒情和咏颂、象征和隐喻、想象力的表达和内涵外延的逻辑性,都应该在任何一首诗歌中演变出独特的属性。“抓紧生命的依托,尽最后一丝力气/在惊恐中躲避着季节的刀剪/激情燃烧过的记忆/流过纤细的脉管,沉淀/连同下一个季的诺言,贴上印记/深深锁进无法割舍的岁月。”这些句式看上去没有什么经典的语句,但你不能不说它给读者带来的是一次智性的思考和叙述性语言的无限性和亲和力,作者在这里没有说教,也没有非人为地对语言施加影响,使所有的叙述都依附于叙述的过程和生命的感悟上来。可以看得出来,在她的诗歌里,你是读不到某些女性的无病呻吟的感叹和忧伤,可以说,在剔除时下女性诗歌中伪柔情和伪呻吟后,她的作品都显示出一种大气、人文关怀之魅力,以朴素、朴实、质朴的语言给我们带来的是心灵的震撼:“难以承受一次呼吸的重量/收拾好干净的心,无声脱落/忧伤的弧线里,展示最后的美丽/用弱不禁风的身体,永远亲近泥土” 记得在某一个文学论坛搞的一次同题诗歌大赛中,我对莎丽娜的一首《寒流到来之前》有着很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首诗与许多名家和大师级的诗人相比有它的缺憾,但我还是觉得是一首值得鉴赏的作品。 这首诗采用的依然是隐喻的方式,作者就像从生活中直接截取了一个断层,让读者随着她的思绪直接切入,笔墨节省而且开阔豁朗:“随着日子的呼吸,步入深秋/在季节的拐弯处/我听到北方第一场雪,砸落的声音/折断的睫毛预告着寒流的消息。”叙述语言平和,并有通灵之气,使诗歌语言有效的负载起诗歌语境和意境的整体提升,将作品所表现的诗意从特定的季节自然现象与自身的感悟,自然地导向更深层的形而上的层面。 沙丽娜的诗歌创作应该称得上是接近本体的写作,她的作品中很少看到有生涩的、怪癖的词句,她的抒情也是那么的自然而不矫情,即空灵而又蕴含着激情,看上去很冷,但实质上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掩盖了激情的锋芒,这也正是形成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大特点。正因为有了她自己的语言风格,也就常常在不经意处留下神来之笔,如:

宛如断弦上惊飞的梦,带着金属的颤音 一次次击中泪腺 我在驱赶痛楚的手势里,泪流满面

沙丽娜善于从许多细微之处寻找诗歌创作的元素,她喜欢自然和质朴的写作,很明显,在诗性的接纳上与现实生活的弥合力上,处理得都很到位,而在具象上也在渐渐地趋于简约和明朗。

瘦若秋菊,我被冬天里的爱情覆盖 独自坐在夜的深处,聆听心语 紧锁的门,被陌生人一次次叩响 隔窗遥望那个难解的背影

卡彭铁尔说过:我通过书写寻找自己。而写作的实践告诉我们,每一个写作者都在努力的寻找属于他自己的叙述方式和情感的表达格式,尤其是在诗歌创作上,每一个人更注重寻找最佳的语言方式,以接近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的情感。 许是教学任务繁忙,静下心来钻研世界经典的诗歌作品时间不多,所以,作者有的诗歌还缺乏深度,有的诗歌显得直白,尤其是要注意避免介词的过多出现, 另外,作者应该注意到,有些很美的句子,如果在一首诗中游离于你自己的诗意,就要减去,要学会忍痛割爱,否则,就会在某一首诗里显得突兀。要学会“删繁就简”,尽可能地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我很少写诗歌评论,借沙丽娜诗集出版的机会,谈一些对诗歌的个人理解和感悟,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作者和朋友多多指教。 窗外,又一群白色的鸽子飞来了。 和谐的阳光依然在荡漾着。 梧桐树爆涨着春天的嫩芽,也许明天就会灿烂。 世界会不会在瞬间有奇迹出现呢?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难以猜测和预知,但我相信,诗歌会发出阳光的铜音,并且抵达我们梦想的天堂。 因为,我们一直坚持着。

2005年3月23日于济南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吟香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3100 积分:10264 威望:12 精华:13 注册:2004/8/25 11:21:5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4/29 19:12:11 [只看该作者]

评得好看 学习了:)推荐精华


人生太短,夜则太长!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吟香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3100 积分:10264 威望:12 精华:13 注册:2004/8/25 11:21:5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4/29 19:12:24 [只看该作者]

挂起来


人生太短,夜则太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