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读竟无言,且有感焉。
一时人物绝群优,其奈生逢替否秋。
才士岂同金勒马,性情应似水浮沤。
沐猴荆棘频偷眼,鹦鹉雕笼巧啭喉。
三百年间弥禁网,我丁斯世且埋头。
昨又读了一会儿钱谦益的诗,觉得和老杜一样让人喜欢了
或者他在明末的时候,会是更敦厚而少禁忌吧。
他在明末的时候,就不同了。
天气好极,似初春朋友邀去玩
一直不能静下来多读一些。还有蒋春霖的词,觉得都是很不错的。
我们这里下着小雨,却不觉得冷,也有点“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觉了。
刚到荒郊跑了四个钟头,才回,谢二位。
此书当然不能代表有清一代风貌。做学问愚以为是该看看。
然多有未能显示棱角,诗文就难出色。
从网中漏剩清初先贤之作,想象当年江南如何
近三年来看的最多的就是清人诗词文章。。现在觉得对于清人的许多文章很是喜欢。。钱的初学,有学两集真是好的无话可说了。很是值得多看的。:)
影响自己最多的也是这些人,钱,陈,黄,朱,龚,康,丘等人。。。
以我辈资质,古今书籍可能要看一百年,须又能记得,难呵。转益多师是对的。
我看过周亮工颜古堂,做了贰臣诗就难写了。
又像吴兆騫被"以护军2持刀夹举人"还怎能下笔?
其实秋笳也不必写。
不过他卜关庙得"直须猿犬换金鸡"果然辛酉(康熙20年---1681)得还,好玩。
水村先生,从汉一下跳到清。。跨度忒大。。偶跟不上呢 :)先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