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标准句: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按此作律, 原则上没有不妥. 但"诗律渐细"者, 根据律理,觉得还略有问题. 故格律派, 多好权变, 例用"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 详细道理可参见拙文<律理通变>
看了一部分作品, 觉得有些薄弱环节, 还是按照每个问题,一周出一个作业题目训练, 可能比分析一手作品效果要好,而且针对性更强. 偶是不是太严厉了点? 不过偶小时候学诗,长辈们也是用这种笨办法训练的.
训练课题: 按""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对好下句.
出句: 竹勾衣损绿
对句: ????
要求: (1) 原则上工对, 特别精彩的可宽对
(2)用"两兼"法
(3) 例用到装
(4)出句和对句,在事物和意象上拉开距离, 越大越远越好
(5) 对句,限对十句, 一周时间完成.
收到:)
嘿嘿,尝到味道了吗? 偶一向重视基础训练, 强调军管式的封闭训练,虽然严酷点,但到时就不会人云亦云啦..
敲头不好,手心则可略拍几下. 哈哈
昨晚大醉,得一联------------"追梦少跟江上月,做春多坏雾中花",看得出优劣否? 这是训练眼光.
训练任务多多, 当然也可用"我以我手写心声"作托词, 那么就不要有诗啦. 看热闹就行啦.
和你共同商榷,你近期的作品,偶都看了,不知该怎么说.需要大篇幅谈,苦于无时间. 有机会,另说吧.
这几天整理东西,作业交迟,手心自打101下:)
1、天色泪浸红
2、霜色柿思红
3、云麓雾涵青
4、溪柳水拖蓝
5、葵井草埋青
6、秋雨叶敲黄
7、江浦月生明
8、风片燕飞斜
9、云枕髻愁欹
10、槐荫梦扶疏
嘿嘿,尝到味道了吗? 偶一向重视基础训练, 强调军管式的封闭训练,虽然严酷点,但到时就不会人云亦云啦——呵呵,能遇严师,是俺福气呀。就怕俺脑子笨,要气坏先生:)
昨晚大醉,得一联------------"追梦少跟江上月,做春多坏雾中花",看得出优劣否? 这是训练眼光——跟、做春、坏 这四字碰上俺,肯定是又遭遇人云亦云:)
训练任务多多, 当然也可用"我以我手写心声"作托词, 那么就不要有诗啦. 看热闹就行啦.——选择接受训练任务。我以我手写心声 太累了,受不了。
和你共同商榷,你近期的作品,偶都看了,不知该怎么说.需要大篇幅谈,苦于无时间. 有机会,另说吧——那肯定是很糟糕,吓得不敢动弹了:)
小燕子呀,肯定飞得太快啦,怎么没看清题目呢?
这些作业,单看都不错滴。但结合题目要求,则问题大大滴,属于审题错误。
先分析题目和要求:出句:竹勾衣损绿
首先,这句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显然是一种倒装,正常的顺序是:“绿竹勾衣损”。
其次,这句的语法逻辑是什么?还原为:“绿竹勾衣,衣损”。也就是说“衣”在这里,既作前一个短句的宾语,又要作后一个短句的主语。两个短句构成一种因果关系。
再次,古人云“实字撑柱,虚字斡旋”。这句中的“勾”是一个活虚词(即现代语法中的动词)。“勾”和“损”起一种张目作用。活虚词,一般都需要精炼,故常有“诗眼”之说。
从题目的这些要求和审查对照你的对句,十个中哪些符合要求滴?
不过,如果脱离题目要求看,你的对句中也不乏好句。点评如下:
1.天色泪浸红-------大不好。好象新手所为。
2、霜色柿思红--------不好。同上。
3、云麓雾涵青-------差强人意,“涵”字滥,可另炼。
4、溪柳水拖蓝-------好。 溪水如练,着一“拖”字而境界顿出。更可贵的是下“拖”字, 自有来历。能做到“字有所出,用有来历”,已是高手伎俩。
5、葵井草埋青-----普通。主要是“埋”字。 泛泛。
6、秋雨叶敲黄------ 一般。“敲”字被用滥,袭人陈言,终无醒目之处。
7、江浦月生明-------略好。虽平实,但境界大开大合。失在蹈袭前人,而不能脱胎。
8、风片燕飞斜------一般。“飞”字,可另炼。
9、云枕髻愁欹--------大不好。“欹”字,虽常用,终难下好。你能记住几句用这字的名句吗?
所以,这种字能避则避,因为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字缺少一种韵味,能入诗词而已。
10、槐荫梦扶疏-------略好。“扶”字从“荫影”生出, 状梦醒后慵懒之态相对好点。不过 这“字”还可再精益求精。
偶作旁听生
和你一起做作业,也不很满意.一起斟酌罢.
竹勾衣损绿,江蘸月浮青。
竹勾衣损绿,灯进屋藏红。
竹勾衣损绿,山揖菊停黄。
竹勾衣损绿,天放鸟归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