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寄意岂非缘,投帖京华正十年。
返本初亲平水韵,开新犹避野狐禅。
歌诗四海尊中国,星火九州招隐贤。
信是春深林壑美,采花依旧老神仙。
返本初亲平水韵,
这很不对,时代在变化,为什么总要抱着老皇历不放,写出来的东西让人无法读难道就叫艺术吗?艺术反映时代,古人自己创造的东西他们自己都不抱死,非要过一千年你们来抱死?!!!!!!!这是何道理?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是给人以和谐的美感,现在再提什么平水韵简直就是与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背道而驰。
当然,平水韵可以随便找本韵书来看一看,仅此而已!
94年初逢于文清,才知道现代人写诗词也是要按照平仄的。
96年毕业,于文清推荐说华夏吟友不错,选编第二卷。当时看其要求,必须要平水韵,旧时所作,几近全废。后来就开始注意平水韵问题了。
99年遇到汪玢老,于对仗格律,要求甚严,对近代当代诗坛掌故,多有收获。
应该说王成纲先生及其华夏吟友对我学诗词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当时只选了两首小诗,于先生活并不十分在意,于自己触动却很大。二联主要就是写的这种影响过程吧。
认真地学习来着!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音韵之争既耗神又无益 用高压手段更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