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绝色,闺门绣秀,绢红织绿丝丝缔线缘。
溪水沉冗,园口清青,泥污泪流点点浮湍沙。
对不起,想请问一下御赐金牙,马蹄韵是否就是:平平仄仄这样两两交替?
可否再举例一二说明一下?
谢谢了。:)
=====================================================================================
楼上的朋友问题提得好大呀。
一下子说不清楚,我先说一个概况吧。
马蹄韵是针对对联而整理出来的声律理论,其句中的理论是平仄的两两交替,这点,与其他韵律文体的声律理论都是相通的。
我来举几个例子:
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这里的帘字和人字,都在平仄两可位置
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一、三位置平仄两可
赋: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当然,我所举的例子虽然都是典范,但不是绝对,也有不依声律的作品,但那些不在此讨论范围中。
在韵文中,我们又常看见有“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这样的句式,这些是不是与平仄交替有矛盾呢?你看看下面的句式有什么不同: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上面的句式,是本来的基本结构,经过135不论的处理原则后,就转化成下面的句式了。而要说这个问题,又略为显得过于复杂,我们就暂且不探讨,有兴趣的话,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书籍。
回到马蹄韵上面,我在前面说得这么多,无非是想证明马蹄韵不是独特的,是与其他韵文具有共通性的。
而为什么说马蹄韵是对联专用的呢?马蹄韵除了表现在联句句中的平仄两两交替之外,还表现在句脚的平仄两两交替。简单地说,长联的句脚平仄,用两两平仄的概念来套用的话,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地无限延伸。但这样不具变化的规则,是没有什么好研究的(用双节平仄竿就可以了),于是马蹄韵又针对联句本身的段落划分、层次划分提供出合理的结构论证,马蹄韵的句脚平仄理论,有全合式、段合式和间合式三种。
全合式,
就是句脚完全依照平平仄仄这样的规律而排列联句的。
段合式,
是指根据内容的要求,在结构和层次上依照马蹄韵,而不是单一的套用,段合式用得好,比起全合式更能显示出美感。
间合式,
是指联句句脚在某处打破了平仄交替规律,举例说,一个但层次联句的出句是六句的,句脚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或平仄仄平平仄,但它是这样的:平平仄仄平仄,在这个时候,余老师的观点是在最后的一个平句前或后,本应该再加一平句的,而我则认为,这是古人在对联的时候,心里面虽然有模糊的“平顶平,仄顶仄”概念,但由于缺乏适当的理论支持,不能做到主动合律而造成的出律现象。所以,我本人并不认为间合式能具有代表性。
楼上的朋友,马蹄韵的基本概念,就是对联句中与句脚平仄的两两交替,这点没有错,但真正熟识马蹄韵,只认识这点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各种句式变化的原因,才可以在句中认识马蹄韵;需要掌握各式联句的段落和层次,才可以用马蹄韵去作句脚的检验。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探索。
若是作为初学者的话,先不要让这些名词和理论吓得裹足不前了,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你要求掌握的时候再去学习也未迟。
--------
御赐金牙
谁帮我改改,总比你自己再重对快些。
俞同志====?====御赐金牙
拆字在格律方面一般可以不究的,如古联:
马伫塞下雄关,望天山,怀张骞。
车过临河易水,入秦川,思荆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