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满中秋月,犹伤孺子怀。忘忧萱草折,失舵小舟乖。
难觅杯盘乐,忍看灯火佳?梦魂何处寄,清泪到天涯。
后四句不错,起得也好。二联有些涩。
渐满、犹伤,该是去世未久了,
武元衡 |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
这一首的有感情为支点,所以比前面的要好。
渐满、犹伤,该是去世未久了。
这个我到有不同看法。虽然在这儿讨论不是很合适。犹字。如紫光兄所说。
失舵小舟乖。这个失舵小舟,应该是自喻吧。说与母亲乖违。我觉得不是十分通顺。
忘忧。失舵,可以考虑其他的字。
谢谢楼里各位朋友师长.
一并作答呵,母于正月仙去,想起去年中秋情境.作此诗.二联本想作"忘忧春草折"又怕表达的不到位,记得“忘忧草”“萱草”都是母亲草,这样是不是又重复了?请教!!!!!!!!各位不吝赐教。
“失舵小舟乖”绿烟MM说是自喻,我也是这意思的。不知可乎?
老师好!我真的不懂怎么要用“把”字啊?
老师给俺这个“洒”字比我的到字生动得多了。我这时可以说是客居,但离家是不远的。也可以用这个“洒”字吧。
折字折叠、折断,不免生硬。用把字则有睹物思人意,意思上顺当,但二联句式上总是不够稳当。
用到天涯也好,上句有何处寄,对之到天涯,更能增加一种怅然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