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诗经楚辞精读成诵,再将诸子百家细览慎思融于胸中,然后把二十四史通读一遍,知其大概即可,能记诵某精典部分更好。然后把老杜全集精读理解,最好能背诵90%篇章,取其诗法,太白集精读,取其雄气。然后读中唐王孟韩柳李刘元白诸家诗集,名篇须能成诵,取其思路框架。晚唐义山,牧之,八叉等人集须精读背诵80%以上,取其风神。然后取魏晋南北朝诸人全集通读,取其玄淡博奥。宋人集须熟读东坡全集,永叔全集,涪翁诗集,荆公全集,取其文章学养和锻炼之法。元诗读赵孟桴集,其他人泛览。明诗精习高季迪、李攀龙、顾亭林、陈大樽即可,其他人泛读。清诗精读钱牧斋全集,精读梅村诗全集,精读王鱼洋精华集,曝书亭全集择读,细读岭南三家,浙西四大家集。袁子才小仓山房集选读,赵欧北集选读,精读两当轩集,选读洪江北集。清末可细读人境庐诗集,丘沧海集。同光体可选海藏楼集,散原精舍集,琴志楼,沧趣楼集,何草堂集,沈曾植集,陈石遗集,康长素万木草堂诗言语集,任公饮冰室集,谭复生诗集通读即可。
再读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康德,尼采,佛洛伊德,卢梭,蔼理斯,白壁德诸人书。再读金刚经,大乘经,新旧约全书。然后再游中国名山大川,上穷珠峰,深入不毛,下至碧海,环游世界各地,与各色人种,各行各业,三教九流交往,最好再参与政治,历其打击磨难,劳其心力,拓其视野,炼其筋骨,增其人生丰富之体验。庶己可以为诗矣。
摘自梁任公谈学诗
照此看来,要写诗,还不得八十岁还不得诗?
以某看来,得道即不可再诗,悟道不可再为诗,成仙不可再诗,成佛不可再为诗.除此之外都可写诗.
简直误人.文盲都可成佛,写经,修真得道,现在宿儒不能为诗了,不过诗的范围要放宽点,不要律诗,词曲才是诗,萍乡春锣词就比那些海内名诗人写得好.
「得道即不可再诗,悟道不可再为诗,成仙不可再诗,成佛不可再为诗.除此之外都可写诗.」
固有一定道理。余也認為任何一種文學樣式,其中本質及價值功能,必先清楚認識才能有準確評價。
难道楼上的主贴中说得一点道理都没有吗?
楼主说的没道理,一点也没道理,特别是这个时候说更不恰当,易使人误会,不过某觉写诗如参禅,不在学得多,在放下屠刀,自性寻得。诗这东西就是默然不语,境界自出,你学这么多东西,这个也想说,那个也想说,结果全是有为法,如何明心见性?我看得这么多名家,全是情啊理啊,生怕说不清,道不明,脱略化用,无所不用其极,结果书者昏昏,观者渺渺。
我非常想看看近代大师的近体诗,看看他们究竟跟古人比如何?谢谢。
刘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