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电脑,得一诗稿,应该是一组的,写了一首半,为什么写的也想不出,当时废弃了的吧,拿出来凑个数。
好诗只道与人亲,盛世文章花样新。
天地鸿蒙云没处,心斋独守为存真。
好一个心斋独守为存真。
如今浊世,自守清平,高士之风。
将这首次韵的谨录于下,曲解莫怪。:)
红尘漠漠辨疏亲,不尽笙歌美酒新。
我意清平谁识得,松风渌水道情真。
见性情;心斋等语终觉生造。 一阵子不见,问声好:)
应该是05、06年的吧,也问仙客好。
心斋:
《汉典》的解释: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庄子·人间世》:“ 回 曰:‘敢问心斋。’ 仲尼 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 清 赵翼 《岁暮杂诗》之一:“身退敢谈天下事,心斋惟对古人书。”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故尔沐浴之后,必然地伴以心斋,我是这样地感觉着。”
百度的解释:心斋为道教斋法的最高层 ( 供斋、节食斋、心斋 ) ,指疏沦其心,摒弃智欲,澡雪精神,除却秽累,掊击其智,断绝思虑。见《云笈七签》卷三十七《说杂斋法》。语出《庄子·人间世》:“唯道虚集。虚者,心斋也。”晋郭象注曰:“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修炼方法以虚为要,从倾听自己的呼吸入手,专心致志地将太虚之气与道相结合,以便进入虚无忘我的境界。其具体步骤,据近人陈撄宁《静功疗养问答》介绍说:意念专一,排除干扰;专注听呼吸之气,因鼻息无声故不以耳听,而用意念听,功夫深入,意念联成一片,无须再着意于听,而是听其自然,听之任之地听,意念归一后,即停止听,渐入混沌境界,心的知觉失去作用,最后不知不觉地进入虚无境界。
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兄识广博,多谢释疑。
诗面为实,诗底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