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感赋
絮云嫣抹照西湖,苇草迷离接北途。
檐燕婉柔还作客,窗阳豪放亦怜吾。
挥毫泼墨意犹绿,弄月吟风情未枯。
更上层楼驰远目,神州万里画诗图。
檐燕婉约还似客,窗阳豪放亦如吾。
——用婉柔可以使平仄协调。
挥毫泼墨心犹绿,弄月吟风情[末]枯。
——末是未笔误。另两联中间虚字多,而且位置比较集中,有些伤格,可以注意。
驰目远三字读起来不够响亮。或主要是驰目两字放在一起的缘故,用远目要好听些。当然还可以试试其它词。
应该好些。有些东西是要在不断的写作中积累的,也不是能完全改得出来。
我说写诗也就是一个辩证法,或者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平实妥帖中腾挪变化,在腾挪变化中不失平实妥帖。正中有奇,奇中有正。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如此则精气神就渐渐出来了,下笔便不会太远。
昆阳先生这要求还是蛮高的,平中见险,虚中有实,从容中见奇峰,不容易啊:)
应是大家浑成之境吧。
这是一种意识,是在实践中要注意把握的一个原则。但并不是每个字、每个句子都要思考那么多。
浑成之境学友兄有专门论述,应该是这样,也是人书俱老的一种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