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茶园品茶
紫沙杯满玉生光,园主殷勤劝客尝。
犹未沾唇人已醉,风含茶女指尖香。
2009年3月26日于湄潭县
新茶系茶女所采,故含茶女指尖香.
不能理解为"艳".
恰与以上诸位意见相左,认为原意甚好!
如小李写来可以用浮艳评之,娄先生一个老者,当是艳而不浮了!
谢谢各位。这首小诗,我学习了吴文英《风入松》词的写法: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
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
幽阶一夜苔生。”
这种“香”,是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是不受现实局限的联想。当然是不合乎逻辑的。
再谢各位。
想到采茶,脂粉气留在茶上已大不雅,何况是指尖之粉香留在杯沿上,这非但难于引起品茶之欲,可能会觉得不太舒服。
吴文英是词,而且是留在秋千绳上的脂粉香,触的是蜂舌而不是人口,不是沾唇、去“尝”。
到得茶馆,总是想这孩子的手洗净没有,因为这杯是要触唇入口的,当然这种感觉不会人人都有。
写诗是自己的事,千里之外的这些不相干的话尽可当耳旁风。
如斋主说。该诗是品茶,落到指尖香,肯定有些跑题。
吴词是蜂扑秋千,由此而想到人去,而徒生惆怅,落脚点还是人与愁。蜂扑秋千只是切入。
想到采茶,脂粉气留在茶上已大不雅,何况是指尖之粉香留在杯沿上,这非但难于引起品茶之欲,可能会觉得不太舒服。
吴文英是词,而且是留在秋千绳上的脂粉香,触的是蜂舌而不是人口,不是沾唇、去“尝”。
到得茶馆,总是想这孩子的手洗净没有,因为这杯是要触唇入口的,当然这种感觉不会人人都有。
写诗是自己的事,千里之外的这些不相干的话尽可当耳旁风。
先生饮茶,劝我讲究卫生,是善意的.
最后一句,是多余的.诗坛乃友好交流之地,第一次读到类似的言论.颇觉得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