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清明》
追远踏青行陌阡,
梨花十里醉春烟。
风扬焚楮似蝶舞,
遥寄相思断纸鸢。
前后段联系少些,清明节一个是踏青,一个是祭祖。两个是有关联,但又无必然联系。诗中或可以分开来写。
第三句平仄还要斟酌,或者断字处用平声。
第三句‘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五字用仄声,属半拗句尚合律,
如第六字用仄声,则断字处用平声对句相救。
如果只是踏青或只是祭祖【我们这儿俗称上坟】,它们是没有联系的,在我们这儿
上坟完后,郊外游玩的,爬山的,去公园的等等,亲戚平时没有时间见面,借此机
会相聚,这又是综合的相互联系的,此时没有必要分开写,谢昆版赏评,问好。
结句淡远,作意佳。
蝶字入声旧韵归仄,所以二楼说要补救。
其实,这边叫扫墓,好像电视上也说扫墓,应该是官话。上坟、烧纸的说法,老家那边用得比较多。冰川或相距不远。
这两个事情,在一首诗里,线索并不是很明显,用联章去写可能会更好些。蝶字现代汉语是平声吧,宽泛一些也是可以的。但诗词形式上传统一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