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湖好,隐约古风烟。春水三唐流月夜,好云两宋抹江山。试笔写东南。
喜欢这种潇洒风格!至于花间儿女,缠绵旖旎,已非老怀能赏。
清朝有一个朱彝尊,算是一颗慧星,他居然有了爱情
的故事,并把这故事,写成了“风怀诗”,不但把诗写好,
还要把诗收进他的《曝书亭集》,他的道学朋友一看,可急
了,劝他注重清议,别把这不三不四的咸湿诗放到集于里
去。可是朱彝尊不肯,他说:“
吾宁不食两庑豚,不删风怀
二百韵!”(大好猪肉宁不吃,也不删掉这首诗)
刘声木《苌楚齐四笔》卷二有段文字记朱彝尊的
“风怀祷”,他说:吴县张应南户部藏有朱彝尊风
怀诗手稿,与刘本不同涂改满纸,均有“颠倒鸳
鸯”小印铃记,前后有名人题跋甚多。其妻兄吴
县曹君直孝廉元忠曾亲见之,大仓某家藏有《鸳
水仙缘》弹词一种,记风怀诗及洞仙歌词曲本事。
吾乡姚庚甫大令景衡,年七十余,尝为后学讲凤
怀二百韵隐事,语语有证云云,语见桐城萧敬甫
敝君穆庚子札记。
声木谨案:秀水朱竹坨太史彝尊,诗在我朝,
虽为一大家,而风怀一诗,实为全集之站,亦无
庸为之穿凿附会,务必牵合及子某某而后己。纵
使大史自暴其恶于众,后人更不必为之穷形尽象,
刻划无盐,吾不知为之笺证者,欲师其事乎?抑
欲师其诗乎?未免两失之矣!这段很有赶味的老
夫子文字,更可反衬出朱彝尊的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