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之任
意中巴蜀事,佳处每从君。山国多红叶,居人共白云。
鸣弦如在德,结轸不须勤。应慰高堂望,书回勿重文。
庚寅秋日忆随
信美童年国,迢遥古汉东。车烟芜轨外,厂舍野花中。
往者日以远,故人都未逢。登临空雁字,江湖又凉风。
第一首大好
我若作 最多不过到第二首地步 唉
第一首大好
我若作 最多不过到第二首地步 唉
鸣弦如在德,结轸不须勤。
呵呵,高处全在这一句。到第二首,就是没有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正是网人大病。
“车烟芜轨外,厂舍野花中”,此联凭空作想。厂舍已改建商品房,厂前的田园、野花,早就没有了。
曾经绿水环绕、村炊相望的厂舍所在地,现已成为随州主城区,邻近的老火车站也搬到远郊。“车烟芜轨外”,倒是真实的幻象。
送友人之任
意中巴蜀事,佳处每从君。山国多红叶,居人共白云。
鸣弦如在德,结轸不须勤。应慰高堂望,书回勿重文。
庚寅秋日忆随
信美童年国,迢遥古汉东。车烟芜轨外,厂舍野花中。
往者日以远,故人都未逢。登临空雁字,江湖又凉风。
第一首:由2及3联,觉疏;而于3联,出对句又过密;看不明白4联到底是怎么接3联的,个人以为去掉3联更顺。不须勤,勿重文?
第二首:“往者日以远”前人篇中五连仄似很少见。日 VS 都?
另有一处我的理解完全是不确定,请教兽兄:末用高青丘“凉风起江海,万树尽秋声”。“湖”为“海”字之误。 ——登临是向高处,江海怎么解释?
这首,最喜:故人都未逢 一句。以后我要偷来用用的,打个借条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