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先生指教!!我会去找一下太白和长吉的集子来看的。
最近几个月都在读杜诗.....找了仇注和杜诗镜铨一起看...才看到第三卷左右....我觉得杜诗有不适合年轻人读的地方,呵呵,因为他的情感比较崇高,几乎没有儿女私情.....
又,读了一本香港出版的“小书”《宋詩選講》,作者是笔名“陈伯谷”....又看了一些关于唐诗宋诗的文章,觉得唐宋时代诗的流派真的好多,单单读杜诗总觉得很不够的。
刚开始学诗,不要囿于一家。这时候谁好谁坏,都是书上、老师那里得到的,都不可靠。学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哪一家好,只有哪一家更适合,看到喜欢的就多看看,不喜欢的就少看些。到一段时间后,再喜欢的要看,不喜欢的也要看,以做取长补短之用。
我大学时候,看了不少李贺的诗,也看了老杜的一些诗。但李贺的浪漫一路终是没有学会,总是自己缺乏这方面潜质的缘故吧。老杜的诗是有些不可爱,但随着阅历的增加,更容易引起共鸣,会慢慢觉得亲切的。以杜诗为根本,能得正大,但写诗不只有正大根本,还要枝叶变化。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学哪一家,都有这个问题,都需要救偏补弊,有些偏弊,不一定是作者的,而是流弊,是学他的人容易出现的。李贺的诗风、用笔都是可以学习的。但李贺有自己的时代身世之痛,他的诗适合于表现他那种绝望愤懑与孤傲自负,但也容易变成险怪与晦涩。
多看看名家的小书,是非常好的。直到现在,我也非常留意搜集一些名家小书来看。格律方面的、鉴赏方面的,都可以看看。
刚开始学诗,不要囿于一家。这时候谁好谁坏,都是书上、老师那里得到的,都不可靠。学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哪一家好,只有哪一家更适合,看到喜欢的就多看看,不喜欢的就少看些。到一段时间后,再喜欢的要看,不喜欢的也要看,以做取长补短之用。
我大学时候,看了不少李贺的诗,也看了老杜的一些诗。但李贺的浪漫一路终是没有学会,总是自己缺乏这方面潜质的缘故吧。老杜的诗是有些不可爱,但随着阅历的增加,更容易引起共鸣,会慢慢觉得亲切的。以杜诗为根本,能得正大,但写诗不只有正大根本,还要枝叶变化。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学哪一家,都有这个问题,都需要救偏补弊,有些偏弊,不一定是作者的,而是流弊,是学他的人容易出现的。李贺的诗风、用笔都是可以学习的。但李贺有自己的时代身世之痛,他的诗适合于表现他那种绝望愤懑与孤傲自负,但也容易变成险怪与晦涩。
多看看名家的小书,是非常好的。直到现在,我也非常留意搜集一些名家小书来看。格律方面的、鉴赏方面的,都可以看看。
好的,我会好好看看的!!
可能我也说的有些随意,可能杜诗立意都很高,甚至有种超欲望的特点....可能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会慢慢读到更多吧.....
名家“小书”,我一直很喜欢找,在繁重的学业之余最适合看这种了
呵呵,我阅历还远远不够。努力体悟~
仄韵的已属于古体,平仄对仗可不受限制。就这一首言,不用律句,会更显劲拔奇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