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郑午昌的一幅山水画:群贤大半是无家。描写的是一个群贤汇聚山林,下棋饮茶,小叙的场景。忽然想到了蔡老师,想到了我们那次深山小聚。是呀,如此悠游自在,无牵无挂的,自然只有神仙般的人才能这样从容。我勉强充了个数,蔡老师如今也有家了。我到现在也没去贺喜,总是让师兄做传话筒,连电话也没打一个。前天本来准备去道贺的,可是蔡老师说有事,不在西津渡。也便罢了。我想,成家后,作为凡人,事情肯定也多了,不像老早一个人那么清闲自在了。当他再和我聊起草木有情的话题,我非常尖锐的打断了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道理。争论了一会儿,最后蔡老师说:草木可能是有情的。我不再迷信蔡老师,而是露出了自己强烈的个性。并且也不想在电话里长篇大论了,很快结束了谈话。后来,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为什么不能恭敬些,和以前一样呢?发现自己也不想去蔡老师那儿了,似乎把道贺,当成一个任务了。。。
唉,我怎么能这个样子呢?自己是凡人,为啥就不允许蔡老师入凡尘呢?只是,凡人,有家之人,真的很少成仙成贤了呢。近山近水性无邪,鹤子梅妻云是家。自古圣贤多寂寞,何如相对剪灯花。

以下是引用昆阳子在2012-12-15 13:34:28的发言:
真的贤达,只在平常中;所有神仙,都是虚妄的。
出世与入世,顶昆阳兄。
其实做凡人 ,尤其是做个世事洞明,人情脸大的凡人,比作神仙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