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迅猛发展和个人电脑的广泛使用,文学艺术的学习与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在短短几年间,网络文学为社会提供了数以千百计的优秀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被搬上银幕和荧屏,为广大群众的生活添加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新时代作家,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增添了一支强劲的生力军。在这个百花齐放、万木争春的网络文学艺术领域中,有一株瑰丽秀雅的奇葩,以其精辟简练的文字、工整严饬的对仗与抑扬顿挫的音律美感,毫无保留地展示出华夏文明语言之美、对称之美、古典之美深深吸引着一群为之痴迷陶醉的爱好者,这就是我们的网络对联。
网络对联有着广阔的天地。
网络对联具体由何时何人开始,已经很难查证了,自网络文学论坛中开设了第一个对联专栏至今,网络对联已经历了七、八度春秋。据不完全统计,现今全网络中专门的对联网站有近十家,在各文学网站中开设的专栏对联版块已超越百家,当中还不包括与诗词合用版块的论坛和联友的个人网页。
网络对联有着广泛的群众性。
我们的联友来自各行各业,当中有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商人、作家、医生、律师、军人、公务员、艺术家等。我们的联友除了遍布在祖国大陆的各省、市、自治区外,还有为数不少来自港、澳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更有数以百计旅居海外的联友,以互联网作为桥梁,以对联作为自己对祖国抒发炽热情怀的载体。我们的联友,来自不同的年龄层次,据我个人所知,就有一位自来内蒙古地区的小姑娘,自10岁开始便参与网络对联的创作,更有多位年过花甲的老联友,离开工作第一线后一直致力于网络对联的学习与创作。
网络对联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
网络对联的发展过程,亦非一路坦途的,由于广大联友多以发展个人爱好而走在一起,没有能够组建起达成共识的组织,也没有引起外界的关注与专家学者足够的指导和扶持,对联这一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必然产生出不同类别的创作群体,各类创作群体经常会为争取网络对联的主导地位而产生激烈的辩论,而网络对联的总体创作方向也往往会呈跟风走的趋势。尽管这样,网络对联还是在短短几年里面,从一无所有到资料完备,从简单模仿到大胆创作,从文字游戏到文学艺术,从摘录资料到撰写论文,在风风雨雨中一路高歌向前。
网络对联的发展是无私奉献的体现。
在网络对联的发展过程中,倾注着千百对联爱好者的心血和精力,处处体现出无私的奉献与无求回报的崇高品德。如山东一位年过半百的公务员,数年如一日地,每天利用业余时间与助手一起搜集整理对联史料逾两千字,并将起录入编辑到网络上,为广大的对联爱好者提供了丰富完备的学习资料。又如北京一位年过花甲的老教授,为使网络对联的发展达成共识、加强论坛间的合作互通,四处奔走游说,花费了无限的时间和精力开办联盟竞赛。再如一位旅居美国的年轻博士医师,除积极参与对联创作外,还乐于捐资赞助网络对联的比赛活动,耐心调解网络对联各创作群体间的误会和矛盾。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网络对联爱好者、对联论坛管理者,在默默为网络对联的繁盛和发展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这一切,都是促使我产生了要组织力量募编这册《网络对联选辑》念头的动力。
网络对联部分作品已经具备出版水平。
网络对联的作品,与传统对联相比,少了一份凝厚的文化沉淀,但多了一份初生之犊意气风发的特点,更适合于新时代广大群众的阅读与欣赏。网络对联与当代对联相比,在政治性方面稍有欠缺,却多了一份亲切感,更易被广泛接纳。从艺术角度衡量,网络对联普遍的思想境界还局限于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流,可喜的是,近期已涌现出一批题材广泛、贴近现实生活、寓意深刻的作品,这是值得及时给予倡导和支持的。网络对联与当今外界(社会)各类征联活动相比,其中有一部分联友的作品已经达到与之持平或超越的水平,其中有联友更在全国性的征联活动中屡创佳绩。收录这类作品并载入书籍,能有效地鼓舞我们广大网络对联爱好者的士气,为网络对联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引和帮助。这一点,也是给予我要募编这册书籍的信心和保证。
让我们为前人的辛勤灌溉献上我们崇高的敬意。
在网络对联发展的短短几年时间内,有不少联友因为工作或其他需要离开了网络,离开了网络对联,当中有不少联友留下了部分至今仍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品,这些联友我们不应该遗忘,优秀的作品我们更不应该让其湮灭。对于这一类作品,我决定加以尽量搜集、整理和收编。让历史载下每一位为网络对联作出贡献的联友,也是我要募编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网络对联选辑》需要广大联友的支持和帮助。
要在数以百万计的网络对联作品里面选辑其千百之数,其工作量之巨,实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为保证该书能够尽量全面、客观、高质地把网络对联中具有各时期各类别的高水平作品展示出来,我在此倡议广大网络对联爱好者及对联论坛管理者能给予无限的帮助与支持,共同编选好这册《网络对联选辑》,把网络对联的高水平作品展示在世人面前,把网络对联的名字载入中华文化的史册,把网络对联的名字刻在中华文化瑰丽的艺术殿堂之上!
附件一:
为使广大联友对《网络对联选辑》募编的过程与结构有个初步了解,现将《网络对联选辑》的制作方案(草案)和作品配额与顺序(草案)公布,并收集意见与建议,希望广大联友各抒所见,所有的意见和建议均会被慎重地考虑。
附件二:《网络对联选辑》募编工作流程方案(草案)
地点:借用联都对联网站·《网络对联选辑》编辑部
http://yh2000.com/xnff/index.asp
2004年二月,组建编委会,欢迎所有热爱这项事业的人士踊跃参加。
编委会成员为义务工作性质,在能创造利润的前提下进行补偿性资金津贴。
编委会成员以自愿参加为原则,以个人要求并结合特长安排工作,工作范围包括:对募编工作提供、收集意见和建议;在网络中进行宣传推广,联系和落实作者,提供、发掘、收集整理作品,与作者磋商稿件的修改事宜,参与作品分类和选辑,撰写联评、设计封面与版式、参加编辑制作。
2004年三月,商讨并制订所有有关事项。包括工作人员分工合作方案,版权问题的解决方案,费用预算的统计等。
2004年四月到六月,收集作品阶段,同期进行作品分类。
2004年七月,开始对作品进行选定、规范说明、补充撰写评话、收录部分论坛简介。
2004年九月,进行制版并付印刷出内部发行本。
2004年十月,将内部发行本邮寄到联友手上,进一步收集修订意见;同期与联界知名人士接触,谋求联界知名人士的支持并代为题名并撰序;与出版社讨出版事务。
2005年元月,对内部发行本进行最后修订,讨论利益分配问题(请不要持乐观态度,如能得到免费出版发行已经是很理想的胜利)。
2005年元月后,交付出版社安排出版,出版后将正式发行本邮寄到联友手上。
备注:其中牵涉到的资金问题,由编委会自行解决,不进行硬性摊派,不排除在必要时接受有限度的单位或个人捐助。
附件三:《网络对联选辑》作品类别配额与顺序(草案)
一、 书名:《网络对联选辑》(暂定)。
二、 序:待内部发行本制作后邀请联界知名人士代序。
三、 内容:暂定为1000副
1、 机趣类20%,包括技巧类作品,谐趣类作品;
2、 成联类40%,包括各种形式的个人独立创作作品;
3、 应对类20%,包括应对作品、集体创作的作品以及网络比赛作品,网络联友参加现实比赛的作品等;
4、 无情对、诗钟、绝对类10%;
5、 长联5%,长联并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标准,本书以16开版心内一行不能排完的(每边二十字以上)为分界线。
6、 对联论文10篇,约占篇幅5%,包括各类关于对联艺术的心得、体会、理论等;
7、 部分论坛的简介。
附件四:邀请合作论坛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网站名称:联都
网站名称:恶人谷珠楼
论坛名称:联友茶馆
网站名称:金兰文联会
论坛名称:楹联清雅地
网站名称:风吹哪页看哪页
论坛名称:蝉联相续
《北国网.楹联频道》
网站名称:中國古典文化社區
论坛名称:网絡聯界聯盟
论坛名称:珠聯珍句
网站名称:青竹心语论坛
论坛名称:对联兰亭
网站名称:潇湘夜雨文学艺术论坛
论坛名称:对联沙龙
网站名称:青年文艺网
论坛名称:联开并蒂
网站名称:故乡
论坛名称:妙对趣联
网站名称:桃花雅居
论坛名称:楹联雅阁
网站名称:漫天雪论坛
论坛名称:对联雪韵
网站名称:紫竹文学论坛
论坛名称:联林谜海
网站名称:飘雪文学社区
论坛名称:妙语联珠
网站名称:听草阁
对联论坛:楹联天地
网站名称:突围论坛
对联论坛:对联擂台
秋天的书页社区
论坛名称: 书页联坛
网站名称:松溪文学社区
论坛名称:对联佳话
网站名称:古风论坛
论坛名称:灯谜楹联
网站名称:静心斋社区
论坛名称:珠联璧合
网站名称:秋雁南回文学社区
论坛名称:对联茶社
网站名称:燃情都市
论坛名称:联艺诗情茶座
网站名称:中华国粹网
论坛名称:对联擂台
网站名称:中国诗学网
论坛名称:梅子对联原创区
网站名称:夜雨无声对联网
论坛名称:对联联盟
网站名称:唐诗宋词
论坛名称:对联雅居
网站名称:天涯社区
论坛名称:对联雅座
网站名称:云心文秀
论坛名称:蝉联相续
网站名称:清莲社
论坛名称:雅联山庄
网站名称:明月清泉
论坛名称:楹联小筑
网站名称:九天文学网
论坛名称:九天联苑
网站名称:中国文学论坛
论坛名称:珠联璧合
网站名称:诗昆论坛
论坛名称:学诗堂 楹联绝对
创媛公社楹联雅对
剑鹰山庄
湖海对联
枫轩文学论坛对联茶座
侠骨柔情社区——诗联雅座
妙语连珠——真水无香
采韵东篱——雨林小轩
九天文学网之※楹联※ -【九天联苑】版区
对联雅趣——红网论坛
灯谜楹联——古风论坛
对联——痕迹论坛
趣联佳对——蝉联相续
楹联小筑——云水阁
趣联妙对——秋枫文学论坛
好联妙对——流韵山庄
★推敲窗前月★ ——四月天
好联妙对——流光溢彩
网络对联选辑》编辑部
http://yh2000.com/xnff/index.asp
御赐金牙
2004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