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由毛诗而来。不过买的第一本诗词书是宋词选,第二本才是毛泽东诗词对联辑注,是上大学前买的,当时有苏东坡词集,都没买的。当时还有佩文韵府,那么大块头,是能兴叹一番:)
云中谁肯借轻舟,咫尺蓬山何处求。记得东风曾过眼,杜鹃声里是离愁。
云中谁肯借轻舟,咫尺蓬山[何处]求。[记得]东风[曾]过眼,杜鹃声里[是]离愁。——读起来有些不畅。
落草堂主自是大家,受昆阳兄嘱跟贴就说说罢,诗得轻灵飘逸,有仙风,但意体觉来交代不畅,有玉溪生风,但却无玉溪生的骨!
以下是引用李汝启在2005-7-5 15:33:28的发言:
落草堂主自是大家,受昆阳兄嘱跟贴就说说罢,诗得轻灵飘逸,有仙风,但意体觉来交代不畅,有玉溪生风,但却无玉溪生的骨!
其实有什么说什么最好:)
与妃子、钓徒闲扯时是最忘形的,便交待了老底:以《毛泽东诗词》认识诗词;以《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和《唐宋名家词选》入门,直读到今朝。诗不入流,词不定势,只是凭感觉乱写。见笑了:)))
我是从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开始的,毛诗是后来看的。枕边常有李太白全集一册。:)
我读《毛泽东诗词》还是在文革中,其公开发表的的诗词至今基本上还全背的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