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孟球,清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二甲十八名进士,长洲人。
只能欣赏,上升不到理论高度:)
长洲人,这边的,呵呵。
看古人的祝寿诗,最是得体,现在的,牢骚太多。当然,牢骚多的时候,或许更真。
我自已学书,前三十年是说临帖而不临帖,从而立至不惑是欲临帖而难入帖,天命年是虽临帖而泥于帖。虽然,犹胜不临、不入百倍矣。
我不知先生处于何种阶段,如未临而欲临则硬着头皮去临。如已临而尚浅则沉下心來深临。临必求似,所谓读临、意临,实不欲苦临之托词耳。临帖未达欲罢而不能者,未入佳境故也。
我所谓帖者,碑帖也,非阁帖也
斋主精论!我临帖的时候是看到哪个自己喜欢的就临,先培养兴趣,不然很难静下心来!
这也许也是一种方法吧!:)
下面引用由持志斋主在 2003/08/16 11:46pm 发表的内容:
太刻板了点,临临邓石如何如?
刚学篆书时,就被清篆那瘦长的书体吸引住了,邓石如就是我第一个临摹的书家,但后来更喜欢吴让之的飘逸洒脱!到现在一无所成!
哎,心不专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