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蔣春霖鹿潭
東臺雜詩 道路猶荒梗乾坤此寓居餘生依藥餌左計誤樵漁色動論兵會憂來講易初凄涼茂陵住有賦愧相如
海近秋先至城空客少過滄桑新涕淚雲物小槃阿樂土聊高枕王師未止戈鷄聲催攬鏡雙鬢已微皤
好辯難為用能狂亦累名酒懷雲葉亂詩境月華清短劍悲歧路空囊負友生歲殘吾更懒無夢寄長征
縣小水為郭溪灣樹作橋西風吹古渡夜夜長寒潮鴻雁多如此沙鷗不可招秋心與蘆荻相對益蕭蕭
宦拙成今是時衰厭古愚千金龜手藥十樣畫眉圖身價矜題鳳行藏笑嚇雛可憐頑蝜蝂不及飽侏儒
隔溪人種菊籬外好秋光買艇載花影過橋尋酒香蟲聲侵菜圃鴨語乱蒲塘生意禁衰謝前山漫夕陽
閑居無不適扶杖過東籬野水少人渡歸雲與我期燕遲秋社約梅養歲寒姿嗟爾門前柳青青復幾時
水積湖陰重田曉鹵氣兼小灘明蠣粉唐肆侈魚鹽避地民知儉矜時吏學廉希文有遺澤尸祝在茅檐
世法叅新諦人情賤舊恩燕巢欣去幕雀網靜當門往日朱樓宴春風繡蓋屯祗今花寂寞來伴月黄昏
議戰多籌策儲糈幾歲年閭閻間架税商旅算緡錢澤國魚爲飯寒沙草即田羡餘知不惜辛苦報皇天
樓船臨北郭元武鑿池捀偠稍瓋簯蝰T河亦壯觀魚龍驚沸水鼓角助狂瀾百里烽猶遠熙熙萬姓看
患至羣憂饉師行急峙糧黄金隨土賤紅粟带沙量秉穗愁中野車箱自遠方十年勤委積從古海陵倉
大有衣裳會俄傳草木兵烽烟危隔縣舟楫聚荒城野哭空皮骨民窮一死生明堂誰獻頌猶喜說時清
鬱勃禰衡鼓單寒季子裘杜門花避俗因樹屋宜秋筆退憐兒病尊空與婦謀蓴鱸期遠近愁絕五湖舟
地僻輕锋鏑人閒逐綺羅麤豪山北酒宛轉竹西歌孤影仍哀雁新妝忽翠蛾不須詢子姓窮苦誤牽蘿
渐懒折腰步猶能抱膝吟艱虞嘗傲骨虀米損文心野鶴恣孤翮飛鴉是好音西溪滿溪水重爲浣塵襟
早起
秋生殘夜驚心早愁入中年熟睡難嗚咽角聲欹枕坐微茫窗色掩燈看前村人語霜華白遠樹霞明海氣寒聞道高堂初罷宴錦衾紅燭夜漫漫
無題
虬駟無聲下窅冥璇宮織罷晝長扃茝蘭芳變搴誰遺虎豹關嚴呌未靈承露玉盤秋皜皜御風仙珮夜泠泠浮槎未辨支機石漫説蓬萊路幾經
種菜
南山寧可佃風雨破籬侵聊有閉門樂毋忘抱甕心故人中夜至村味歲寒深微笑杜陵老猶勞菜把吟
種樹
長養待春暉他年盡百圍疎行容遠岫密意護柴扉眾鳥欣所託莫鴉寒未歸枌榆故鄉物相見更依依
種花
美人未遲莫生意與婆娑樹石小園在春秋佳日多閒情陶令賦畫品輞川歌豔色古今重長吟懷薜蘿
種藥
國手重窮途醫經送老儒呻吟同此日康濟矧吾徒細雨生瑤草香風轉敝廬長鑱堪託命未達敢嘗吾
題沈氏酒壚
疎樹啼鴉欲閉門青旂影淡月黄昏天寒翠袖無人問自洗江南舊酒痕
玉釵金縷都拋卻烽火倉皇道路間自是何郎輕國事教人愁聽念家山
琴心何處託相如瀟灑臨邛四壁居畫就遠山應自惜西風涼已上芙蕖
蘭陵秋泠隔江潮鶯柳煙堤昔夢消解唱清真舊詞句天涯腸斷沈梅嬌
九日登岳阜
空城風肅雁聲來故壘霜清曙色開備敵尚餘全勝地經時原仗出羣才遊山軒蓋秋仍集横海樓船去不回待摘茱萸寄鄉國隔江雲樹正堪哀
車中
山迴石壁引車過架壑人家盡薜蘿問道語頻驚地遠投餐米賤喜時和塞鴻逐侶當春少野雀為羣入暮多樂土及今容税駕江關烽火近如何
題畫
虹橋春去游蹤斷野寺東風幾歲華淒絕揚州舊公子雨窗和淚寫桃花(黄子鴻桃花)
亂松亭子倚山椒極目烟波十四橋夢到江南好風景也應愁减沈郎腰(沈旭庭溪山亭子)
萬事淒凉付劫灰故家喬木夕陽頹輸君尚有青藤屋容得天池染翰来(徐東園藤花)
翩翩風度才如海作客江南且閉門萬里風沙故關月雁來時節最銷魂(姚仲海雁來紅)
蘆荻蕭蕭戰壘秋十年投筆事封侯江雲岸樹都非昔忍對溪山作臥遊(徐雲溪山水)
題萬卷書樓圖
從来物聚天能嫉况復胸羅八斗才夢裏鄉園仍漢土焚餘文字即秦灰蟫魚食古終何益旅燕尋巢亦可哀莫道柴門秋色泠吳宫花草半蒿萊
崇鶴山自袁浦來索餉
與子別未久荒蘆吹晚花布帆下寒浦客髩惜蒼華聞佩橫磨劍愁聽清夜笳時危勤遠略無事悵天涯
異縣民椎魯窮荒賊棄捐不聞卑溼地猶有羡餘錢上戶收荍種商人賣葦田小東詩不賦知有大夫賢
久客西風冷到門寒水深河梁重攜手霜雪與論心老鶻盤秋勢僵猿抱樹吟平生蕭瑟意飛動為知音
中秋夜步
遨遊曾得幾時醉盤餐且喜今宵同室家飄泊逐野鶩干戈擾攘羈來鸿揮手白雲忽變幻舉頭明月無始終杖藜相擕復前去衣裳颯颯生秋風
友人招飮古寺
深樹藏幽寺晴天遲客來新寒疎落木宿雨展青苔儒術逢時拙禪心得酒開蟚蜞空入饌誰薦長卿才
將別翻知醉孤吟亦近狂花開仍傳舍酒罷卽滄桑橘柚懸燈影鐘魚入茗香悲秋聊爲解端藉友生良
銷寒詞
霰雪将零客未歸三年旅雁伴孤飛春風只有梅花覺江萼如椒漸漸肥
城隅小住似深村細擷殘書課子温但得催租無俗客一爐松火閉柴門
手潔明漪供水仙青甆白石小窗妍分明清瘦詩人影獨抱冬心似往年
雪消有客過湖來笑擘新詩飲舊醅我與胎禽正無賴山茶開後放君回
冬柳
營門風勁泠悲笳臨水隄空盡白沙淡日荒村猶繫馬凍雲小苑欲棲鴉百端枯菀觀生事一樹婆娑感歲華昔日青青今在否江南回首已無家
萬派商聲竟寂寥石城落葉下寒潮天留枯樹鎖殘劫雪作飛花送六朝南雁於今沈信息東風何日舞苗條行人莫問長干路太液荒涼恨未消
廣陵重艤木蘭舟删盡濃陰古渡頭錦纜牙樯非昨夢輕冰小雪换春遊數聲羌笛吹寒月一角荒城壓亂流何處相思許攀折泠煙淒斷十三樓
當時張緒减清狂抱得冬心亦自傷古鏡暗憐殘髩影舞衣羞逐少年塲燕鶯去後閑情嬾雨雪來思別路長轉綠回黃總無定漂搖原不怨東皇
壬戌中秋
露席風燈亂塵宵步屧香酒懷乘月散遊興得秋狂記贈支機石親嘗白玉漿廣寒仙樂竟無夢達巫陽
風景前年異傷心此夜多有人臨水榭猶喜看星河涼信霓裳泠秋聲月珮過瓊樓歸遠近仙桂老岩阿
莫信姮娥約青霄與鬥寒可憐重離別長負此團欒我欲乘槎去仙乎挹袖難惟餘孤鏡影霜鬢带愁看
碧落沈無信朱顏去不留忽傳千古事能閏一輪秋(是年閏八月)可許排雲下相將跨鳳遊長生靈藥在攜手傲滄洲
登泰州城樓
四野霜晴海氣收高城嘯侶共登樓旌旂雜遝連三郡鎖鑰矜嚴重一州西望雲山成間阻南飛烏鵲尚淹留海陵自古雄爭地煙樹蒼蒼起暮愁
咏物十首
爾亦聰明誤生憎言语非漫矜吾舌在知否託身微日暮憐紅豆天寒賦綠衣年年鄉國夢空見隴雲飛(鸚鵡)
霰雪零已久山茶紅自今破寒驚眾眼與世抱冬心柯葉不改色歲華如許深朱顏良可惜短髮不勝簪(山茶)
大有羽儀用驚猜鵷鷺行相呼來澤國失影下寒塘關塞愁笳鼓江湖拙稻粱無爲避繒繳葭菼夜蒼蒼(鴈)
秋氣結成實夕陽黄滿枝團欒知後落霜雪已經時頌楚詞徒切踰淮事未知江鄉千樹好誰訂買山期(橘)
歲晚知難飽胡為集遠汀亂羣浮水白孤羽破烟青浩蕩懷湘渚凄涼對楚萍凫鷖莫相惜高立自亭亭(鷗)
采采還相棄涼秋腹已空在泥原潔白出水太玲瓏草任前湖碧花憐去日紅永懷非耦意無語託江鴻(藕)
中宵啼不住知爾斷腸吟抱樹竟何益入山胡不深秋風凋橡栗寒雨溼楓林肯伴離人去蕭條萬里心(猿)
吉語世所喜爾音胡不祥任鷹饑攫肉有馬病生瘡古木聚寒影高城背夕陽無枝飛又懒星月正微茫(鴉)
偶乘纖月落都傍古簾旌葉底沾微露牆陰弄小明避秋知夢短近水鬥身輕莫謂西風烈明年草又生(螢)
蝴蝶多情思輕狂近落花貪飛頻曉露沈夢向天涯虀麥荒原老莓苔小徑斜春風容易過為爾惜年華(蝶)
秋柳
疎陰缺處但斜暉客燕枝空舊夢違嫁得西風總無賴晚涼還自着羅衣
脫葉淒涼糝玉塵彊扶殘醉藉苔茵煙絛莫綰相思結坐上青衫是酒人
記共桃花隔水栽流鶯曲路隱池臺而今門巷空秋雨不見青絲白馬來
怕勸清尊唱柳枝香山老去鬢成絲夕烽滿地江潭冷搖落天涯共此時
卽席
當筵愁見翠眉長背面春風意暗將流水孤琴迴素楫畫簾殘燭夢明璫露桃葉密花無賴湘竹枝深淚有光曉月如珠歸寂寂故應楊柳怨蕭郎
春日
花絮粉如此春風為底忙漸衰宜散地多感避歡塲殘月搴珠箔愁波挹玉漿將雛餘一燕寂寞住雕梁
湖嘴泛舟
强逐東風覆酒杯湖陰路折小舟迴微茫葭菼浮春氣寥落郊原見劫灰細柳暗藏鶯語密長堤時聽馬聲來軍書久盼淮西捷日暮漁竿亦可哀
宫詞
月扇雲衣靜玉臺芙蓉殿閣閉蒼苔青春卻過容光減猶道君王妙選才
春夜
遙夜淒風入素絃沈沈燈色感華顛清鐘孤枕惟憑醉細竹空窗不解眠有子伶俜資藥裹無家飄泊信烽煙天翻海闊腸堪斷猶耐青春看月圓
春雨
春雨無時歇蓬門祗自開溪聲喧野霧城影動江雷蟻穴空庭樹蝸緣小徑苔長安消息斷乾鵲爾何來
喜褚仲衡至
蓬蒿滿地客停車執手驚看兩髩疎草草盤飧宜素好堂堂春日此間居文章投老君門遠疾病思歸故里墟且喜今宵共燈燭案頭猶有未燒書
過小香岩
因樹園成遲客過新篁細草亂坡陀舉頭明月揚州近入眼春光海國多古堞悲笳連斥堠高堂清酒共絃歌亂餘池館斯爲盛日暮軒車奈樂何
游光孝寺
招提臨石逕突兀出高林古殿出空響荒苔覆夕陰飛灰從彼說拔火亦吾心願救沙蟲劫金輪不可尋
楊也村妾亡述感
仙城黯黯隔紅牆聚散人天事渺茫獨引雛鸞歸月地儘教雙燕怨春陽題詩密記彄環約染鬢愁臨寶鏡光海底星沈羲馭短招魂淚盡博山香
寄
冶葉倡條都揀盡東坡原不合時宜無人更會先生意獨對秋燈喚可兒
記珍珠事
長恨微軀易深緣小聚償雕籠閑翡翠新塚隔鴛鴦綠字三年約紅樓一水望相要復相決何處詔西皇
殢魄憑詩慰初心酎酒盟湖山驚昨夢牛女證他生芳草隨春遠閒花落地輕夜臺長寂寞無益是深情
聞鷺
四月江城鶯亂啼經花過柳復淒淒六宮春思幾曾盡千樹綠陰何處棲莫以風高教囀急肯因雨溼故飛低天涯草長憑相警寥落空齋夢易迷
曠士
曠士重投足中年成坐忘秋來叢桂發興動濁醪香白日誠堪惜南山顧已荒偏師新乘勝猶喜近吾鄉
思婦曲
烽火連江國高樓獨倚闌綠楊三月雨千里覺春寒
卓文君
文君不為琴心合肯伴臨邛四壁居吟到白頭腸暗結錯將意氣望相如
雜詠
寒星搖白波旌旗動江水北風中夜來鼓鼙聲未已前年議選徒戰船集如蟻歲時耀兵仗逍遙競羅綺矜言備捍禦盜賊賴簪弭無功非所安不危差可喜甯辭從軍久縣官多祿米
射工利殺人猛虎不擇肉鷹萑快一擊豈問覆巢酷衰俗鮮務本會田干薄祿繭絲豈非任尸饔慮亦足岩岩山蓋高湜湜涇以濁張弓多激弦去莠及嘉穀路窮黄金盡罪輕不得贖榮華安足論曰歸恥邦族曠哉志士懷獨醒繼高躅委心任去畱知止信無辱
道旁誰家兒落日荷鋤立面目同焦禾問之惟掩泣先人有田廬寡母知紡績豈曰乏蓋藏人言非其實兵符促星火徵糧先下邑長官重軍令小人急所急前年賣大屋去年傾宿積今年耕牛死有田種無力昨聞道路言復有北寇逼何時罷戰爭貧窮得安息
廣野散黃葉其始並高樹霜氣一以肅委棄滿中路煌煌薦紳子今在衡茅住敝衣尚綴錦朝餐每夕晡親朋多要津雄視騁高步軒車非不來室遠重屢顧松柏知後凋陰陽有根互春風發故枝君子强自固
海陵地卑溼無山水色渾城西有高埠云駐鄂王軍鴻名重千禩遂令培塿尊仰矚極雲漢俯視盡川原天風聚萬籟時聞笳鼓喧東南久用武豺虎今尚存千里接斥鹵被野禾黍繁饋餉恃倉積防禦非空論登臨望烽燧眷言思故人
宮詞
秋月臨妝閣春花閉殿門妾顏長似舊玉鏡有明昏
無題
獵獵天風廣袖寒雲多不過曲闌干燈筵射覆雙心合月地投壺一笑蘭芷秋深搴未變蓬萊水淺見應難玉璫珠札從拋棄莫遣文蕭誤采鸞
閬苑書回意乍通朱絲弦直感枯桐單棲采鳳為條易對舞鵾雞入鏡空願乞真圖勞阿母肯因上藥叩金童姮娥縱解憐孤寂碧落霜高徹夜風
受籙真妃下拜齊瓊窗坐久玉繩低迎仙曲慢垂簾聽緘恨詩長翦燭題午夜參差看斗宿前塵離合憶雲泥黃金不值傾城顧下蔡千家枉自迷
罷直歸來綠髩華洞房何意飽胡麻谿桃自共春風笑漢柳休隨夕照斜小閣新寒疎硯尺嚴城細雨溼箏琶平生未盡憐才意間挈珠燈照落花
军中九秋词 江阴蒋春霖鹿潭
霓裳中序第一
秋袴
霜华坠帐角。信逼西风秋絮薄。空外玉砧又作。念孤戍远情,征衣齐索。罗纨怨错。算路遥、归梦难托。君恩重、碧绫分锡,冷辟阵云恶。 非昨。羊皮轻缚。衣短后、西山射鹊。承平犹滞旧约。马背空寒,犊鼻谁着。暮笳喧万幕。料挟纩、军心共乐,边尘静,虎文斑绣,笑看倚麟阁。
霜叶飞
秋枥
暮烟团阵。收飞骑、空槽争报秋讯。万蹄寒影动星光,莝久添灯烬。正野树、新黄乱陨。垂缰磨损天闲印。听嚼啮声残,又却顾丝鞭,冷落刍豆羞认。 当日奋鬣龙沙,一心功就,玉鞯归去安稳。半筐衰草误雄姿,况短辕频困。笑帐外、霜华自忍。金台声价飘零尽。问夜阑、西风里,可有孙阳,暗怜神骏。
长亭怨
秋堠
望前路、依依衰草。瘦柳亭边,马尘多少。惨憺旗竿,去程愁认玉关道。夕阳来透,知每日、平安报。戍鼓不曾停,更可奈、明駞催到, 霜晓。傍山村水驿,几处荷戈人老。危楼四倚,况带着、荒堤斜照。甚时看、瓯脱烟消,定添入、秋征诗料。任画鹭模糊,寒日鸦啼残堡。
辘轳金井
秋灶
半郊红树,放樵苏驻马,水餐星饭。万队炊香,认晴空烟散。江寒路远。趁野井、露泉寻遍。帐角支铛,矛头淅米,凉飙催晚。 移车翠旗乍展。讶才增顿减,奇计千变。朝食姑停,看封狼先剪。霜华又满。费筹笔、夜深传膳。策笑量沙,功归曲突,云台秋宴。
一枝花
秋镝
赤羽横霜气。玉勒盘秋地。云边挥手处,双雕坠。便飞电排空,待指狼星碎。更射江潮退。趁几阵西风,千里全销烽燧。 奈暗老、当年猨臂。觅得封侯未。壮游还说、向天山外。问听遍弓衣,谁识穿杨技。凉月喧芦吹。四望蛮烟,肯静拥、乌号闲醉。
夺锦标
秋幢
日闪驹尘,云低雁势,十丈火龙标立。指点西山名将,大字霞明,翩翻秋色。傍营门飐晚,正擎住、层霄风力。望平原、树影萧疏,又倚遥峰寒碧。 还对惊烽半壁。组练横空,招展楼船如织。共说军客千里,白鹊霜晴,翠霓烟幂。待周挥赵垒,唤一片、降幡飞出。看澄江、月静高牙,掩映洲前芦荻。
烛影摇红
秋幕
乌鹊惊寒,营门月静军鼓。笑宽金甲理龙韬,剑影摇双炬。梦醒关河尚阻。听鸡声、中宵自舞。星辰满地,刁斗无哗,十年征戍。 警枕欹残,边尘积鬓添霜缕。红莲宾客更风流,倚盾吟秋树。何处琵琶怨语。最愁人、沙场夜雨。空庭卷雪,帐殿嬉春,铙歌归去。
疏影
秋堞
丹楼雾结。倚半山似画,围住黄叶。千里旌旗,远带斜晖,隐隐斗勺高揭。蟠空怪石吞江险,更壁立、千寻精铁。怎放他、秋燕飞来,唤起暮笳呜咽。 还记春零覆苑,丽谯望缥缈,登眺时节。动地征鼙,卷入惊风,乱落霜枫如血。荒城雨暗重阳近,怕遗恨啼乌羞说。但夜深、东去寒潮,冷伴女墙萝月。
水龙吟
秋角
平沙一片斜阳,军声吹得边愁破。长旗月上,高城回望,层阴暗锁。斑马萧萧,昏鸦暗暗,惊寒齐和。纵蒲桃酒美,凄凉满耳,渐别泪、征袍涴。 休认芦洲宵过。想严更、戍楼星火。江天霜白,孤舟那日,伤心尚可。铁甲三年,铜钲五夜,枕兵谁卧。怕家山梦远,西风残响,趁归鸿堕。
水云楼词补遗终
--------------------------------------------------------------------------
水雲樓詞補遺
軍中九秋詞 江陰蔣春霖鹿潭
霓裳中序第一
秋袴
霜華墜帳角信逼西風秋絮薄空外玉砧又作念孤戍遠情征衣齊索羅紈怨錯算路遙歸夢難托君恩重碧綾分錫冷辟陣雲惡 非昨羊皮輕縛衣短後西山射鵲承平猶滯舊約馬背空寒犢鼻誰著暮笳喧萬幕料挾纊軍心共樂邊塵靜虎文斑繡笑看倚麟閣
霜葉飛
秋櫪
暮煙團陣收飛騎空槽爭報秋訊萬蹄寒影動星光莝久添燈燼正野樹新黃亂隕垂韁磨損天閑印聽嚼齧聲殘又卻顧絲鞭冷落芻豆羞認 當日奮鬣龍沙一心功就玉韉歸去安穩半筐衰草誤雄姿況短轅頻困笑帳外霜華自忍金臺聲價飄零盡問夜闌西風裏可有孫陽暗憐神駿
長亭怨
秋堠
望前路依依衰草瘦柳亭邊馬塵多少慘憺旗竿去程愁認玉關道夕陽來透知每日平安報戍鼓不曾停更可奈明駞催到 霜曉傍山村水驛幾處荷戈人老危樓四倚況帶著荒堤斜照甚時看甌脫煙消定添入秋徴詩料任畫鷺模糊寒日鴉啼殘堡
轆轤金井
秋灶
半郊紅樹放樵蘇駐馬水餐星飯萬隊炊香認晴空煙散江寒路遠趁野井露泉尋遍帳角支鐺矛頭淅米涼飈催晚 移車翠旗乍展訝才增頓減奇計千變朝食姑停看封狼先剪霜華又滿費籌筆夜深傳膳策笑量沙功歸曲突雲臺秋宴
一枝花
秋鏑
赤羽橫霜氣玉勒盤秋地雲邊揮手處雙鵰墜便飛電排空待指狼星碎更射江潮退趁幾陣西風千里全銷烽燧 奈暗老當年猨臂覓得封侯未壯游還說向天山外問聽遍弓衣誰識穿楊技涼月喧蘆吹四望蠻煙肯靜擁烏號閑醉
奪錦標
秋幢
日閃駒塵雲低雁勢十丈火龍標立指點西山名將大字霞明翩翻秋色傍營門颭晚正擎住層霄風力望平原樹影蕭疏又倚遙峰寒碧 還對驚烽半壁組練橫空招展樓船如織共說軍客千里白鵲霜晴翠霓煙冪待周揮趙壘喚一片降幡飛出看澄江月靜高牙掩映洲前蘆荻
燭影搖紅
秋幕
烏鵲驚寒營門月靜軍鼓笑寬金甲理龍韜劍影搖雙炬夢醒關河尚阻聽雞聲中宵自舞星辰滿地刁斗無嘩十年征戍 警枕欹殘邊塵積鬢添霜縷紅蓮賓客更風流倚盾吟秋樹何處琵琶怨語最愁人沙場夜雨空庭卷雪帳殿嬉春鐃歌歸去
疏影
秋堞
丹樓霧結倚半山似畫圍住黃葉千里旌旗遠帶斜暉隱隱斗勺高揭蟠空怪石吞江險更壁立千尋精鐵怎放他秋燕飛來喚起暮笳嗚咽 還記春零覆苑麗譙望縹緲登眺時節動地征鼙捲入驚風亂落霜楓如血荒城雨暗重陽近怕遺恨啼烏羞說但夜深東去寒潮冷伴女牆蘿月
水龍吟
秋角
平沙一片斜陽軍聲吹得邊愁破長旗月上高城回望層陰暗鎖斑馬蕭蕭昏鴉暗暗驚寒齊和縱蒲桃酒美淒涼滿耳漸別淚征袍涴 休認蘆洲宵過想嚴更戍樓星火江天霜白孤舟那日傷心尚可鐵甲三年銅鉦五夜枕兵誰臥怕家山夢遠西風殘響趁歸鴻墮
水雲樓詞補遺終
----------------------------------------------------------------------------------
水云楼词辑佚 江阴蒋春霖鹿潭
木兰花慢
赠陈百生
碎堆门黄叶,喜空谷、足音来。正泛沚水轻,烘檐日暖,春盎池台。梅胎。数枝未破,为幽人、才肯一分开。砚外共倾云液,鸥边小驻芒鞋。 情怀。我是老乖。崖竹柏,静箫斋。怅吹絮阴迟,微云笔退,惭对清才。深杯。漫浇块磊,算干霄、剑气不沉埋。领取东风消息,百花头上安排。
原载陈百生《狂奴词》,此引周梦庄著《蒋鹿潭年谱》未刊稿。
忆旧游
小舫太守命题从军记旧图
看胸罗宝宿,气吐长虹,武库家声。烽火湘沅静,待文雄飞檄,九派江清。回首八公山色,草木助疑兵。算剑影干霄,欃枪自堕,肯赋芜城。 功名入图画,听笳鼓归来,云拥双旌。廿四桥边月,伴司勋闲醉,海国花明。髀肉漫惊鞍马,封拜待书生。试笑看先鞭,燕然再勒钟鼎铭。
引同前。
踏莎行
石声太守属题,即请顾误。
雀舫迎花,骊尊倚树。啼莺无计留人住,满江春水是恩波,离心争逐轻帆去。 古驿分携,晴沙细语。灯窗重订巴山雨,新词书遍去思碑,暮云冉冉东皋路。
蒋鹿潭手迹,原件由吴白匋转赠冯其庸收藏。
甘州
题陈百生阆风绁马图
是何年吹堕谪仙人,春风紫罗裳。看长虹吐气,才如天马,醉摆丝缰。踏遍苍梧悬圃,瑶草四蹄香。十二芙蓉外,佩玉翱翔。 已分琼楼玉宇,策斑虬欲起,笑问天阊。甚三千弱水,云隔路茫茫。漫回首、蓬莱清浅,算神仙、也怕见沧桑。龙媒俊,任乘风去,招手鸾凰。
原载周梦庄著《蒋鹿潭年谱》未刊稿。
虞美人
题西泠感旧图
月明刚及今宵好。心事西湖了。段家桥畔送残秋。已是斜阳满树四山愁。 芦花风起眠鸥醒。旧梦烟波冷。画船呼酒定何年。只怕垂杨髡尽恨啼鹃。
蒋鹿潭手迹,藏周梦庄友人处。
水云楼词辑佚终
----------------------------------------------------------------------------------
水雲樓詞輯佚 江陰蔣春霖鹿潭
木蘭花慢
贈陳百生
碎堆門黃葉喜空谷足音來正泛沚水輕烘簷日暖春盎池臺梅胎數枝未破為幽人纔肯一分開硯外共傾雲液鷗邊小駐芒鞋 情懷我是老乖崖竹柏靜簫齋悵吹絮陰遲微雲筆退慚對清才深杯漫澆塊磊算幹霄劍氣不沉埋領取東風消息百花頭上安排
原載陳百生狂奴詞此引周夢莊著蔣鹿潭年譜未刊稿
憶舊遊
小舫太守命題從軍記舊圖
看胸羅寶宿氣吐長虹武庫家聲烽火湘沅靜待文雄飛檄九派江清回首八公山色草木助疑兵算劍影幹霄欃槍自墮肯賦蕪城 功名入圖畫聽笳鼓歸來雲擁雙旌廿四橋邊月伴司勳閑醉海國花明髀肉漫驚鞍馬封拜待書生試笑看先鞭燕然再勒鐘鼎銘
引同前
踏莎行
石聲太守屬題即請顧誤
雀舫迎花驪尊倚樹啼鶯無計留人住滿江春水是恩波離心爭逐輕帆去 古驛分攜晴沙細語燈窗重訂巴山雨新詞書遍去思碑暮雲冉冉東皋路
蔣鹿潭手跡原件由吳白匋轉贈馮其庸收藏
甘州
題陳百生閬風紲馬圖
是何年吹墮謫仙人春風紫羅裳看長虹吐氣才如天馬醉擺絲韁踏遍蒼梧懸圃瑤草四蹄香十二芙蓉外珮玉翱翔 已分瓊樓玉宇策斑虯欲起笑問天閶甚三千弱水雲隔路茫茫漫回首蓬萊清淺算神仙也怕見滄桑龍媒俊任乘風去招手鸞凰
原載周夢莊著蔣鹿潭年譜未刊稿
虞美人
題西泠感舊圖
月明剛及今宵好心事西湖了段家橋畔送殘秋已是斜陽滿樹四山愁 蘆花風起眠鷗醒舊夢煙波冷畫船呼酒定何年祇怕垂楊髡盡恨啼鵑
蔣鹿潭手跡藏周夢莊友人處
水雲樓詞輯佚終
作者:诗与刀
水云楼的梦 一 这些日子以来,蒋春霖越来越觉得头痛了。有时,索性便是感到头痛欲裂。右手食指死死的摁在鼻梁骨上,似乎能够减轻一些痛苦,可这样的痛苦始终都存在着。 “婉君,”蒋春霖呻吟着,“你帮我揉揉。” 婉君便将蒋春霖的右手拿过一边,用自己的右手在他的鼻梁上轻轻揉动。 “婉君。”蒋春霖低低的呼唤了一声,翕动鼻翼,贪婪的嗅着从婉君手掌上传来的幽幽馨香。 “婉君,你不要离开我。”蒋春霖用一种奇特的声音仿佛是在哀求着。 “不会。”婉君很淡漠的说。 这样的淡漠使得蒋春霖有些难受:“我真的已经老了。……婉君,我是不是真的老了? 婉君,你是不是嫌我老了? ” “没有。”婉君还是那么淡漠的说,“我要做饭去了,爷。” 蒋春霖迅速的抓住婉君的手,低叫道:“婉君……” 婉君说:“真的要做饭去了,爷。”轻轻的抽出手来。 望着婉君离去的背影,蒋春霖忽就觉得心头一阵阵的酸涩与哀伤。 婉君,真的会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蒋春霖是在前年遇见黄婉君的。 一生漂泊伶仃凄苦的蒋春霖在遇见黄婉君以后忽就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 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调寄卜算子 杜小舫说:“鹿潭翁怎么这么凄苦? ”很快的,杜小舫就打听到,蒋春霖竟是为情所困。杜小舫笑笑,不动声色的,将歌女黄婉君就买了下来,转送给蒋春霖。蒋春霖至今犹记得杜小舫将婉君送进门时他手足无措的样子。 杜小舫说:“鹿潭翁,你身边确实也需要有个人照顾了。” “我……” “婉君读过你的水云楼词。呵呵,‘小红低唱我吹箫’,当年的姜白石有可人的喜欢,现在,我们的鹿潭翁有可人的婉君啊。” 蒋春霖老脸微红,却怎么也掩不住心头的喜悦。当他转头去看从轿子里缓缓出来的婉君时,他的心就越发的跳得厉害了。 婉君的脸色却是淡淡的,看不出丝毫的表情。 “婉君,婉君。”蒋春霖浑没在意,只是抑制不住的低呼着婉君的名字,这个名字,仿佛是他一生的希冀与幸福似的。这是他一生从未有过的体验,没想到到了晚年,竟突如其来。 “爷。”婉君福了福。 婉君的声音是那么的柔和,像水,是的,像水,似乎就要把蒋春霖给化了。这么多年以来,动乱不堪,蒋春霖四海飘零,到今天,忽就有了家的感觉。是温馨的家。是叫人满心牵挂的家。就因为有了一个叫黄婉君的女子。一个年轻的女子,生生的,就在眼前。 蒋春霖将婉君带回了泰州。 婉君始终都是那么淡淡的,似水,却是那种不起任何波澜的水。起先,蒋春霖没有在意,后来,见婉君的脸上始终没有什么笑意,蒋春霖也就有些隐隐的不安。 但婉君毕竟始终陪在他的身边,给他做饭,给他缝补,每逢有新词写出,婉君还会清唱一曲。蒋春霖虽做过两淮盐大使--这分明是个肥缺--可他不谙官场,又不善于治生,歌楼酒馆,随手散尽,到罢官归里,早已是两袖空空。杜小舫尽朋友之谊,将婉君赎出,转赠于他,可日常终究应有些用度。蒋春霖这时的捉襟见肘,使他对婉君就更加的不安了。 二 婉君艰难的将脚步移动到厨房的时候,忍不住就想大哭一场。 婉君忽然发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再也无法开心。幼时也曾有过灿烂的童年,也曾有过美丽的梦,可随着世事的变迁,竟迅速的沦为歌妓。或许,这就是命运? 歌妓生涯浑是梦。在梦里,婉君便时常想起前朝的“秦淮八艳”:一样的歌妓,却能青史留名,便是到现在,又有谁不赞一声“奇女子”? 于是,当杜小舫替她赎身的时候,她稍稍犹豫一下,也就应允了。婉君说:“蒋先生是不是太老了? ”杜小舫笑:“比诸当日的河东君与钱牧斋又如何? 鹿潭翁一代词宗,决不会辱没了姑娘你。”婉君原先就读过、唱过蒋春霖的词,杜小舫这一说,婉君便点头。更何况,以她的身份,本来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将来。 一袭小轿,婉君就被杜小舫当作礼物送给了蒋春霖。 蒋春霖是爱着婉君的。这,婉君当然也知道。可婉君只要一想到这个说着绵绵情话的词人已经五十岁了,忍不住就有想哭的感觉。有时,婉君简直就怀疑,那么多优美的词句,怎么会出自眼前这个穷愁枯瘦的老人的笔下。 婉君犹自清清楚楚的记得,那日随蒋春霖回泰州,经过黄桥的时候,泛舟水上,蒋春霖随意谱写的一阕《琵琶仙》: 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归雁啼入空候,沙洲共飘泊。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 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 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情渐非昨。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今夜冷、蓬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 蒋春霖写罢,便令婉君歌唱。当日,婉君一边唱着新词,一边想起自己的身世,不由潸然泪下:南京城的火光与鲜血,在眼前就再一次的出现。 蒋春霖安慰她说:“现在,一切都已过去了。” 婉君幽幽的叹息。 在从南京城逃出的时候,与家人失散,想来,她的家人在那场屠杀中早已不复存在了。而她,孤零零的,迅速的就成为一个歌妓。因为她要生存。幼时,她从未想过生存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泛舟黄桥,月色如霜,婉君只觉浑身发冷。 三 婉君从未想到蒋春霖竟是如此之贫穷。 蒋春霖在泰州的宅子还算不错,可宅子里几乎是空空如也,且积满了灰尘。好不容易请人将宅子打扫干净,杜小舫赠与的盘缠已花了差不多了。好在蒋春霖还有一个朋友,叫陈百生的,不时的来接济一二。蒋春霖却始终都是不把这些放在心上,有书就读,有饭就吃,有钱就花。当婉君催急的时候,就让婉君将宅子里的家具卖一些,或者,就是等陈百生送些银两过来。杜小舫太远,否则,蒋春霖大约也会去向杜小舫求告了。 “我只会填词。”蒋春霖这样对婉君说。 厨房里的米已不多了。 婉君淘好米,才想到今天的菜还没有着落。 这几天,他们一直吃的是邻家送来的一瓮咸菜与一小篮子鸡蛋。鸡蛋已经吃完了,只剩下半瓮咸菜。 水云楼。 蒋春霖的宅子居然就叫水云楼。 一个多么优雅的名字。 可水与云,又怎么拿来充饥? “咬得菜根万事足啊。”吃饭的时候,蒋春霖这样笑着对婉君说。 婉君盯着蒋春霖看了一会儿,说:“你很乐观? ” 蒋春霖微微的怔了一下。乐观? 这些年来的颠沛流离战乱纷乘,又哪里会乐观? “那一年从金陵城逃出来,我曾饿了三天三夜,差一点儿就没命了。”蒋春霖苦笑道,“乐观? 我又哪里会乐观? 但我们总得活下去。” 婉君说:“那一年,我还是个孩子……” 蒋春霖伸手握住婉君的手:“那样的苦,我们都挺过来了。” 婉君将手抽出,说:“所以,我才不愿再过这样的日子。我不想挨饿我怕饿泥明白吗? ”婉君苍白的脸因为激动而略略的显出红晕。 蒋春霖心一痛:“婉君! ” 婉君幽幽的长叹一声,脸色渐渐的平静了下来:“我们总得活下去,可是,爷,我们已经没有多少米了。” 蒋春霖迟疑一下:“还有多少钱? ” 婉君苦笑道:“陈爷送过来的银两也花得差不多了。”她想说本来我们已没有多少银两可你在数日前竟又买回一批书书钱还欠了一部分没有给得清。可她终究没有说出。 蒋春霖又迟疑一下:“我出去借点儿吧。要不,卖……” 婉君未等他说完,摇头道:“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卖的了,爷。” 蒋春霖默然。 蒋春霖忽就又抓住婉君的手,略带感伤的说:“婉君,跟着我,你真是受苦了。婉君,婉君,你、你不要离开我。我……” 蒋春霖乞求的瞧着婉君。 婉君这一回没有抽手。 婉君说:“我去接一些女工活儿吧。” 四 平淡的日子始终都是平淡的。 在这样平淡的日子里,蒋春霖时不时的会填一阕新词,让婉君歌唱。然后,这阕新词又会很快的传遍大江南北。起先,婉君也会因此而得意,以为当年的河东君与钱牧斋也不过如此。接着,婉君就发现,河东君嫁与钱牧斋之后,至少是衣食无忧;而她黄婉君嫁与蒋春霖之后,几乎是日日为衣食而烦忧。 简直就受够了! 有时,婉君实在忍不住了,也会冲着蒋春霖发火。每当这时,蒋春霖便会眼巴巴的看着婉君,用一种乞求的眼光。这就又使得婉君心软了下来。毕竟,眼前的老人是一代才子,词宗,而且,对她确也是一心一意。纵然大多的情况下是冷眼相向,蒋春霖始终都是那样的待她。唉,如果他再年轻三十岁多好,哦,不,即使再年轻二十岁也好。 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爱上他的。婉君这样想道。可为什么命运偏偏又要这样的安排? 命运将我摆放在你的身边,我会尽我的责任的,即使当初杜小舫替我赎身时候欺骗了我。一代词宗,一代才子。唉,现在,这是一个老人而已。一个穷愁潦倒的老人。 连阳光也是淡淡的,淡淡的暖和,淡淡的照在身上。 婉君倚着墙壁,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做着针线。从前,婉君何尝做过针线来?即使说是做过,也应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还在南京城里,那时,还是一个小姑娘。 一走神,针就在手指上戳了一下,婉君忍不住“阿唷”的叫了一声。 “怎么了,怎么了? 没事吧? ”正手握一卷《白石道人歌曲》的蒋春霖慌忙放下书来。 “没事儿。”婉君说。 “流血了。”蒋春霖惊呼道。说着话,忙捉住婉君的手,低头就去吮她的手指。婉君一皱眉头,迟疑一下,低声说:“这样不干净,爷。”轻轻的就将手抽出来,在衣襟上擦了擦。蒋春霖有些不知所措,说:“那,我帮你包扎一下。”婉君白了他一眼,说:“不用了,已经好了。”站起身来,倒了点水,将手指冲洗干净,然后用毛巾轻轻的拭干。回头再看蒋春霖,正呆呆的,发愣。 “婉君,”蒋春霖忽的神情黯然,落泪道,“婉君,我是不是很没用? 我、我……” 婉君叹息道:“爷,你说什么呢。” 蒋春霖长叹一声,道:“我明天去一趟苏州。” 婉君问:“去找杜……” 蒋春霖点头,说:“他的词集,是我帮他删订的。或许,能够要些润笔。”说到润笔,蒋春霖不觉老脸微红。 婉君也叹了口气,声音略略的柔和了一些,道:“爷,也只能这样了。不然,我们、我们真的很难生活下去啊。” 五 蒋春霖搭船到苏州去了。 蒋春霖走后,婉君依旧是每日接些针线回来做,虽说做得慢,毕竟还能做些,且渐渐的就做得熟练了。只是,做针线的收入终究有限,每日三五文、七八文的,最多一日也不过十文钱。每到这时,婉君便会想起她的歌妓生涯。每到这时,又会猛然警醒:神女生涯魂是梦,又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 这一日,婉君将做好的针线送到衣铺,回来时顺便去买些新鲜的蔬菜。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是以咸菜度日,婉君觉胃里直翻酸水,一闻到咸菜的味道就想呕吐。蒋春霖到苏州已四天了,还未回来。 “黄婉君! ”婉君正与菜贩子讨价还价的当儿,忽听得背后有人喊她的名字,不由自主的就回头。 喊她的,是一个陌生的男子。 那男子似笑非笑,脸上洋溢着一丝兴奋。 “你真的是黄婉君? ”那男子目不转睛的盯着婉君。 “你是……” “我是张南,呵呵,婉君小姐记不得我了? ” “张南? ” “当日,曾经听过婉君小姐的曲子,一曲难忘。呵呵,是魂牵梦萦啊。后来重去,竟已不见婉君小姐,甚是怅怅。想不到今日在此相遇,也是有缘。婉君小姐,我是不是有请你喝茶的荣幸? ” 婉君实在是记不起眼前的这人,就有些迟疑。 “婉君小姐,给个面子吧。”张南殷勤的说道,“当日,我本来……” “本来怎样? ” “本来,我回家已筹措好银子,想、想……” 婉君脸色一红,自是明白张南想说什么。好在,张南也没有把话说完。 张南笑道:“不知哪位有这等福气,能够与婉君小姐相厮守啊。呵呵,婉君小姐,我没有其他意思,只是请小姐喝碗茶,真的。” 婉君的心里忽就有些古怪的感觉,再看眼前的张南,怎么看也比蒋春霖顺眼啊,便迟疑道:“这可能不大好吧。” 张南一笑:“请,婉君小姐。” 泰州的茶馆很多,但有名的却不是很多。准确说来,也就一家而已。这家茶馆已有百年的历史了,叫做“春雨”,春雨茶馆。 张南将婉君让进春雨茶馆,吩咐泡上最好的雨前龙井。四溢的茶香,即使是不会饮茶的,也会心旷神怡。婉君虽说没有饮茶的癖好,可这样的茶香还是使她忍不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好香。” 朦胧的茶烟中,张南却是紧紧的盯着婉君的脸。那火辣辣的眼光使婉君的脸又是一红,同时,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与满足。 张南叹了口气,说:“唉,终究是我没福气……” 婉君说:“张先生这些话请你不要再说了好吗? ” 张南苦笑,又叹息一声,半晌,缓缓道:“这两年,我踏遍大江南北,一直都在找寻婉君小姐。” “张先生……” “让我把话说完,”张南目光炯炯的说道,“你知道这种相思的滋味吗? 从见到你开始,我就决定娶你,决定替你赎身……” “对不起,张先生,我先走一步了。”婉君脸色变了变,不敢听他把话说完,急急忙忙的站起身来,出了茶馆。 “婉君小姐……”张南在身后大声叫道。 婉君稍稍停顿了一下,究竟没有回头。 六 一连几日,婉君俱是心神不定。也许不为什么,也许是为了什么,可婉君说不清。或许,是张南比蒋春霖年轻? 还是因为张南这几年一直都在找她? 一个女人,始终都有一个男子在牵挂着,终究是一件叫人愉悦的事情。 蒋春霖还没有回来。 婉君打扫书房的时候,无聊的将蒋春霖的手稿整理了一下,然后,读到一阕《谒金门》: 人未起。桐影暗移窗纸。隔夜酒香添睡美。鹊声春梦里。 妆罢小屏独倚。风定柳花到地。欲拾断红怜素指。卷帘呼燕子。 重读几遍,婉君痴痴的,发了一会儿呆。她明白,蒋春霖漂泊一生,现在,是将所有的感情寄托在她身上了。她也相信,即使是张南,也不会有蒋春霖这样深情:艰难的生活里,有时只剩下一个鸡蛋,蒋春霖也会留给她。蒋春霖的笔下,心里,不知留下多少婉君的名字。 算了,不要胡思乱想了,那张南终究只是一个过客而已。是过客,终究会离去。 然而,过客竟没有离去。 不但没有离去,反而找上门来。 这就使得婉君大吃一惊,同时又有些惊惶。 “我不会放弃的,婉君小姐。”张南这样说道,“我打听了这几日,总算又找到了婉君小姐,呵呵,这也算是有缘吧。--原来,婉君小姐嫁的是蒋春霖蒋先生。” 婉君说:“你认识外子? ” 张南笑道:“大江南北,谁不知道大词人蒋春霖啊。套句古话来说,凡有井水处,无不歌蒋先生之词也。只是,蒋先生好像年纪已经很大了吧? ” 婉君说:“你想说什么? ” “哦,没什么,我只是想说,没想到蒋先生竟清贫如斯,穷苦如斯,呵呵,一代大词人,穷愁潦倒,真是叫人百感交集啊。我来看看,如果婉君小姐,哦,不,是蒋先生,如果需要我帮忙的话,我会尽力的。”张南说着话,依然是用一种灼灼的目光紧盯着婉君。 婉君淡淡的道:“多谢张先生关心,不过,我们很好,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张南微笑,微笑中透出一丝诡异。 婉君抑制住心头一丝怪异的念头,对张南道:“外子不在家,先生还是请回吧。有什么事,等外子回来再说。” 张南依然微笑着:“我不会放弃的,婉君小姐。” 七 蒋春霖终于回来了。 可蒋春霖居然是两手空空的回来。 婉君一颗心就沉了下去:“怎么回事? ” 蒋春霖嗫嚅道:“小舫的手头也不宽裕……” 婉君的脸也就沉了下去,不再看蒋春霖。 “婉君……”蒋春霖陪着笑。 婉君站起身来,冷冷的说道:“我煮饭去。” 一连几日,婉君都没有理睬蒋春霖。蒋春霖却也是好耐心,说着绵绵情话:绵绵情话从蒋春霖嘴里出来,婉君虽说有些好笑,也未免另有些感动。 算了。婉君心里这样想道。毕竟,我也三十出头的人了。就这样吧。虽说清苦,可蒋春霖这几年确实是对她极好。认命吧。 蒋春霖说:“我将《水云楼词》编一下,送到书肆,或许,能换几个钱。” 婉君就好笑:“现在还有多少人读词啊? ” 蒋春霖正色道:“这一点我有自信。我的《水云楼词》在整个国朝都应是一流的。国朝词人,我也只服湖海楼、金风亭长、纳兰容若数人而已。”说到词,这位老人的眼里放出光彩来。 婉君说:“我信。可是,你的词再好,也没法子吃啊。--别说我俗,爷,俗人要吃饭,雅人也要吃饭的。” 蒋春霖说:“从前你不是这样。从前,你唱的词多好啊。” 婉君叹息,幽幽道:“从前,不需要为衣食烦心的。” 蒋春霖默然,良久,道:“婉君,我刚刚做了一阕词,你唱来听听……”便乞求的看着婉君。 婉君也默然。 “婉君。”蒋春霖求告着,将一纸词笺递给婉君。 词笺上,是一阕《八声甘州》: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趁晴稍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逼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引吴勾不语,酒罢玉犀寒。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栏杆。 蒋春霖说:“我来操琴。” 琴声悠悠响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按着琴音,婉君忍不住低低的哼唱。一曲唱罢,婉君只觉胸口难受,想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好! ”忽就有个声音在门外响起。 然后,那张南施施然的推门进来,满脸含笑。 “我姓张,张南,”张南微笑着,“这位老先生想必就是大词人蒋春霖蒋先生了。真真是好词。蒋先生的词好,婉君小姐唱的更好。呵呵,真真是双绝啊。” 八 “这人是谁? ” “……他说他叫张南。” “你认识他? ” “……不认识。” “那他怎么知道你的名字? 哼哼,婉君小姐,叫得好亲热。” “……从前,曾经听过我唱曲子。”婉君低声说道,“前几日,在市场上遇到。” “就这些? ” “就这些。” “嘿嘿,那他怎么找到我们家来了? 嘿嘿,带来这么多的东西,还有金钗。还有……” 婉君抬头,颤声道:“爷,你想到哪儿去了? 是,先前我以为他是个君子,跟他喝过一回茶,可后来我觉得这个人……,他再纠缠,我没有理他……” “……真的? ” 婉君憋气道:“假的。” 蒋春霖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忽的落泪,说:“婉君,我、我不是疑心你怎样,可我、我、我已经老了,我不能失去你。婉君,婉君,你可知道你在我心里的分量? 婉君,你不能离开我。我、我不能没有你。” 婉君默然良久,道:“爷,这些话,你也不用说了。婉君不会离开爷的。虽说我是歌女出身,可我也知道嫁鸡随鸡的道理。” “婉君……”蒋春霖颤着手,轻轻的将婉君搂在怀里。 “婉君,你是我的,婉君,我绝不能没有你。”蒋春霖喃喃自语道。 一场小风波过去,吃罢晚饭,又说一会闲话,婉君觉得疲倦,很快就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 蒋春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今夜是残月。虽说是残月,依然是朗朗的照着,直照得满地霜雪。冷冷的霜雪,一如蒋春霖此刻的心。 不会的。蒋春霖对自己说道。 月光照在婉君熟睡的脸上,婉君的眼角已有一丝丝的皱纹了。 这些年来,婉君确实是受苦了。可是,她总不会因此而不安于室吧? 不会的。肯定不会的。蒋春霖继续这样胡思乱想着。这样的胡思乱想,使得蒋春霖的心隐隐发疼。 那张南究竟是怎么回事? 婉君终究是歌妓出身。 蒋春霖呆呆的倚靠在床头,浑不觉夜已深,天渐寒。 九 “你究竟想干什么?!”婉君气急的问道。 婉君跟往常一样,将做好的针线给衣铺送去;蒋春霖却跟往常不一样,寸步不离的紧跟着她。说是紧跟着她,手里竟还握着一卷《饮水词》。婉君几次让他回去,终究不肯,只是猥猥琐琐的跟着,也不做声。那猥琐的样子,直叫婉君皱眉,终于忍不住发作。 蒋春霖陪着笑,吞吞吐吐的说:“我陪你去。” 婉君说:“我用不着你陪。” 可蒋春霖还是陪在她的身边。 一路上,有与婉君相识的,便问,夫人,这位老先生是谁呀? 因为蒋春霖的打扮实在不像是老仆。往日里,蒋春霖很少出门,只是在家读书、填词;偶尔出门,也是诗朋词友的雅集,或者索性到苏州或南京去,与街坊无缘相识,自然,街坊也不认得这位江南第一大词人。街坊认得的,是婉君。 婉君就尴尬的笑,低声说:“是我们爷。”声音直低得叫人听不见。 蒋春霖呢? 听见街坊说“老先生”三字,也觉尴尬,觉不是味儿。 “求求你,你先回去吧。”婉君低声哀求道。 蒋春霖犹豫片刻,轻轻的却又是坚决的摇头。 “你到底想干什么? ”婉君几乎是愤怒的问。蓦然心头一动:“莫非、莫非你……”她压低了声音:“你不放心我? ” 蒋春霖有些慌乱。 婉君冷笑一声:“你担心我会跟着别的男人跑了?” 蒋春霖还是不做声,可他的眼里分明写着的就是这层意思。 这回婉君是真的愤怒了,嘴唇动了几动,却眼圈一红,落下泪来。 见婉君落泪,蒋春霖也不由心慌:“婉君……” 婉君恨恨的冷笑:“原来在你的心里,我竟是这样淫荡的女人! 嘿嘿,我算是明白了! ”说罢,头也不回的,回家去了。 蒋春霖急急的跟上,但年纪大了,又哪里跟得上去? 疾走不过十数步,已是气喘吁吁,显出气急败坏的样子来。等赶回家,早已是喘不过气来,胸口起伏不定。 “婉、婉君,我、我不是这个意思。”蒋春霖解释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 ”见蒋春霖如此之狼狈,婉君又有些心疼。毕竟,在一起已好几年了。 蒋春霖又大大的喘了口气,使胸口渐渐的平复一下,说:“我、我只是想跟你在一起。” 婉君冷笑:“你把我当小孩子啊? ” 蒋春霖愣了愣,说不出话来。 蒋春霖本来就拙于言辞,现在,就更加不知如何说了。 半晌,忍不住也落泪,说:“婉君,我、我实在是不能失去你……我宁愿不要我的命,也不能没有你。” 婉君呆呆的,再次落泪,低声说:“我知道,爷。” “婉君。”蒋春霖捉住她的手。 婉君幽幽的叹息,没有将手抽出来。 一双虽说略显苍老却依旧白皙的手,在一双满是青筋的粗糙的大手之中。蒋春霖轻轻的抚摸着婉君的手背,叹道:“对不起,婉君,我、我真的老了,多疑了,害怕,害怕你会离开我。对不起,婉君,对不起,我不会再这个样子的。不会。” 十 蒋春霖是不再跟着婉君出门。 然而,婉君的每一次出门都使他心神不定,坐卧不安,仿佛是一次小小的死亡。不过十来日的工夫,蒋春霖比先前要憔悴得多、苍老的多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蒋春霖喃喃自语,每日每夜。有时,是在婉君出门的时候,有时,就附在婉君的耳边。这使得婉君奇怪。婉君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一个老人,居然像年轻小伙子一样的絮絮叨叨着绵绵情话,有的情话甚至可以说是肉麻,尤其是从蒋春霖略显干瘪的嘴里说出来。 然而,情话说得多了,听得多了,婉君终究有些感动。 对于女人来说,总是喜欢听情话、听好听的话的,无论这话是出自一个老人还是一个少年。 尤其是对于年过三十的婉君来说。 蒋春霖已经老了,可婉君岂非也正在渐渐的老去? 差不多一个月没见张南来纠缠了。那张南来纠缠的时候,婉君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现在,不见张南,婉君居然又有些失落。 也许,张南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一个点缀,同以往所遇到的过客、点缀一样,悄悄的出现,又悄悄的消失。 蒋春霖的多疑多虑,固然使婉君生厌,然后,又何尝不使她有些许的甜蜜? 大约人世间的事情都是如此,有其一面,就必然有其另一面。 婉君已经习惯了蒋春霖的目送她离家,再目迎她回家。 一个老头,手握一卷线装书,倚门眺望,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街坊们也渐渐的认识了蒋春霖。 很少有人知道蒋春霖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词人,--即使知道,也不会以为一个老词人有什么了不起的。 街坊们先是惊奇:婉君你相公是这么一个老头? 才子? 即使是才子,也是老才子了。 然后,街坊们又赞叹不已:婉君,蒋先生所说老些,可对你真的不错。哪像我们当家的,动不动就拳脚相加,你看,你看,这就是昨天打的,简直就是往死里打。 是呀,是呀,我们家那混蛋,刚刚有了两个钱,就想娶小! 婉君苦笑着说:我就是小。我是妾。 啧,啧,可人家蒋先生只有你一个女人是不是? 只有你一个,这大小又有什么分别? 女人啊,有男人这么疼,应该知足了,这一辈子也不枉过了。 ………………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 也许,生活还会这样,平淡而清苦的过下去。 --如果张南不再出现的话。 十一 张南的再次出现依旧是悄悄然的,悄悄然的,就出现在婉君的眼前。 “婉君小姐,”张南笑容可掬的说道,“有一笔生意,出去了一趟,还算是赚了一笔小钱。--婉君小姐,能不能请你喝茶? ” 婉君叹道:“张先生请你不要再纠缠了好么? 算我求你了。” “纠缠? ”张南睁大了双眼,目不转睛的盯着婉君,说,“我没有纠缠,也不会纠缠婉君小姐的,我只是想请婉君小姐喝杯茶而已。” 婉君怒道:“我不会去的。请你让路! ” 张南依旧盯着婉君,缓缓道:“我只是想看看婉君小姐,想每天都能看到婉君小姐而已,别无他意。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想能够听婉君小姐高歌一曲,就像从前一样。这次离开泰州,我已经顺便把家搬到泰州来了。” 婉君一惊。 张南淡淡的道:“就在贵府所在的那条街上。这样,我就可以天天看到婉君小姐了。呵呵,知道么? 从第一次听见婉君小姐的曲子、看见婉君小姐美丽的容颜,我就想,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记婉君小姐的了。唉,我终究迟了一步,与婉君小姐无缘厮守,天可怜见,却让我在泰州遇见婉君小姐。现在,我别无所求,只想与婉君小姐同住一城,能时常见到婉君小姐而已。这样,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我没有别的意思。真的没有。婉君小姐,这怎么能够说是纠缠呢? 再说,我经商这么多年,多少还有些积蓄,也许必要的时候,还能够帮婉君小姐一把。” 婉君呆呆的听张南把话说完,一时无语。 她发现,此刻,她根本无法说什么。 叫张南离开泰州? “其实,我已经老了。”婉君说。 张南眼里放出光来:“我却觉得你年轻。” 婉君苦笑:“我真的老了,张先生,不值得你这样。” 张南说:“蒋先生却更老。” 婉君微微变色。 张南续道:“我可以等,等蒋先生故去,等一个属于我的机会。我会一直等下去的。” 婉君脸色又是一变,良久,强笑道:“那时,我真的是一个老太婆了。” 张南笑:“也许会。也许不会。” 婉君心念一闪:“你想干什么? ” 张南先是一愣,似是不明白婉君的话,然后恍然,迟疑道:“我看,蒋先生的身体似乎不是很好……” 婉君摇头,说:“我不会背弃我相公的。张先生,你的心意,我谢谢了,只是,我真的不值得你这样。从前,我只是一个歌妓,现在,是蒋先生的小妾。……用一句话来说,我只是残花败柳,不值得的。” 说罢,也不等张南回答,转身疾走。 “婉君小姐! ”张南在身后疾呼。 婉君稍稍犹豫一下,头也不回。 十二 下午,蒋春霖将自己的词稿整理了一小部分,想,检点平生所作,究竟会有多少传世? 但不管怎样,在词史上,必会有浓重的一笔的。对于词,蒋春霖终究还是有相当的自信。婉君终究会因为《水云楼词》而不朽的。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聊补这些年来的愧疚:婉君确实是受苦了。这样清贫甚至可说是凄苦的日子,如果没有婉君陪伴在身边,也许,我自己也忍受不了了。蒋春霖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头又渐渐的疼了起来。 “婉君! ”蒋春霖叫道。恍乎间,他已不记得婉君出门了没有。 “婉君! ”蒋春霖一边呼唤着一边出了书房。 “婉君! ”呼唤婉君的名字,蒋春霖心头就充满了温馨。 先前的那些个疑心,这些天已烟消云散。 “因为我太在乎你,所以,我疑心,所以,我恐惧,害怕,害怕你离开我。”蒋春霖不断的向婉君重复着同样的话。也许,只有这样的重复,才能将心头的意思深深的表达出来。 婉君不在。 蒋春霖一手摁着鼻梁,一手抓着那卷还未修订好的《水云楼词》,缓缓的堕进正厅。正厅也显得空空落落的。蒋春霖左右打量了一下,将《水云楼词》放了下来,然后抓过一块虽说残破倒还干净的毛巾,到院子里又打了一桶冰凉的井水,将毛巾浸湿了,然后使劲的擦拭酸疼的鼻梁骨。 一阵冰凉的感觉,酸疼似乎要好了些。可将毛巾拿下的时候,却还是一样的酸疼,甚至比刚才要更厉害些了。 又狠狠的擦拭了几把,酸疼不见减轻,蒋春霖就有些失望,又有些难受。 “婉君……”蒋春霖低低的哀叹。 婉君还没有回来。 这时,天色却似乎渐渐的阴暗了下来,而且,有阴冷的风。 蒋春霖就越发的头疼了。 搬过那张早已不知修补了多少遍的藤椅,蒋春霖在院子里坐下,将院门打开,忍着头疼,不时的望着婉君归来的路。 每一次,当看见婉君在院门外的青石路上出现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喜悦与欣慰啊。 头,却还是隐隐的疼着。虽说不是很疼,却一直都是,一直都没有停止。 这样无休无止的酸疼就使蒋春霖感到一阵不安。 这么久还不回来,莫非…… 蒋春霖几乎就是一身冷汗。 正在这时,远远的看见婉君急匆匆的回来。 十三 疑心像一只小老鼠一样,直在心里挠个不停。 婉君气恼的回来,什么也没说。中午,只是胡乱的用开水泡了饭,就着昨晚吃剩下的一碟乳腐,算是吃了一顿。 婉君说:“爷,你要是再不想想法子,我们真的只有吃西北风了。” 这些年,家里值钱些的家具,婉君的一些首饰,都已经变卖得差不多了。如果再不弄到银两的话,下面,大约只有卖房子了。 蒋春霖说:“嗯,我会想法子的。” 婉君冷笑道:“想法子,你想什么法子啊? 爷,我做些针线,实在不够我们吃饭的。再说,一个男人,靠女人养活……”婉君说到此,意识到什么,忙住了嘴。蒋春霖已自脸色剧变。 “婉君! ”蒋春霖颤声说道,“你、你竟这样看我! ” 不由自主的举起手来,一巴掌就要落下。 巴掌却终究没有落下。 婉君叹道:“爷,不是我……唉。” 婉君深深的叹息。当初,杜小舫说,蒋春霖曾经做过盐官,大清朝的盐官哪个不是家财万贯?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啊。却不料,蒋春霖这个前任两淮盐大使竟穷苦如斯,差不多就只有这一座空空落落的院子了。 “算了,”婉君苦涩的说道,“我去睡一会儿了。” 说完也不再理蒋春霖,自顾自的进了卧房,顺手将门狠狠的关上。“砰”的一声巨响,使蒋春霖不由自主的心头一跳。呆呆的发了一会儿愣,蒋春霖几乎就要落泪,强忍住了。 为什么会这样? 先前,婉君一向都是很柔顺的。这些天,怎么变得越来越喜欢发脾气? 午前出去送针线,究竟是遇到了什么事? 蒋春霖越发的头疼,疼得忍不住轻轻的呻吟一声。 “婉君! ”蒋春霖走到卧室门口,轻轻的叫唤。 卧室里没有动静。推门,又推不开。婉君将门从里面反锁了。 “婉君! ”蒋春霖低声说道,“我、我头疼……” 依然没有动静。 蒋春霖呆呆的在门外站了一阵,心头一阵阵气苦,赌气道:“婉君,你真的是嫌我老了? 是,我又老又穷,是值得你嫌弃的了。你是不是还巴不得我早点死掉,你好赶着去嫁人? ……” 婉君依旧是不做声。 蒋春霖不觉就心灰如死。 摁着更加酸疼的鼻梁骨,蒋春霖茫然的出了门。 门外,青石路泛着寒光,一如蒋春霖此刻的心情。 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 蒋春霖头疼欲裂,心头凄苦,漫无目的的在青石路上胡乱的走着,自己也不知自己想到哪儿去。 天就渐渐的暗了下来,仿佛要下雪。往年,每当下雪,都会惹起几许词心,催生几阕新词。这也是一件奇怪的事,古来不知多少名词佳构,都与雪有关。雪的洁白,雪的晶莹,雪的清冷,都使人词心顿现。可是现在,蒋春霖只觉清冷,哦,不,是一种刺骨的冷,冷得他的心直发颤。 为什么会这样? 莫非婉君真的因为贫苦而不安于室? 蒋春霖不但头疼,连心也隐隐的发疼。 “啊,是蒋先生吗? ”恍惚中,蒋春霖听得一个热情的声音,“是大词人蒋春霖蒋先生吗? ” 蒋春霖迷迷糊糊的转头,猛的就一惊,然后浑身发冷。 “是你?!”蒋春霖几乎就要叫出声来。 “是我啊,蒋先生,”说话的自然便是张南,“我搬到泰州来了,就住在那边,今后我们就是邻居了,呵呵,蒋先生,我还想拜蒋先生为师,跟蒋先生学词呢,蒋先生可不要嫌弃我哦。蒋先生的词,我一向喜欢的……” 蒋春霖脑子里嗡嗡的乱鸣,已不知他在说些什么了。 十四 蒋春霖恨恨的踢开院门,疾步到卧室门口,又是一阵猛踢。 起先,婉君没有动静,最终还是忍不住将门拉开:“爷,你疯了? ” 蒋春霖瞪着血红的双眼,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愤怒冲着婉君吼道:“我总算明白了! 总算明白了! ” 婉君说:“你明白什么? ” 蒋春霖浑身都在发颤,用手指点着婉君,道:“原来、原来你跟那小子、跟那小子……”蒋春霖喘着气,变得面目狰狞。 婉君皱眉:“什么那小子? ”话未说完,心念一动,不由也瞪大了眼。 蒋春霖冷笑:“装什么蒜?!不要以为我不知道! 原来你跟那小子已经串通好了! 嘿嘿,是不是正想等着我早些死啊? 好让你们快意?!都搬到家门口来了,好天天相会了是不是? 是不是还想学潘金莲啊……”一串恶毒的话从蒋春霖嘴里喷了出来,几乎就不让婉君有说话的机会。 “潘金莲?!”婉君的心一阵揪痛,“你说我是潘金莲? ” 蒋春霖说:“比潘金莲也好不到哪儿去! 西门庆都到家门口来了,都到我们家来了,我居然还相信你,我、我真是瞎了眼了……”蒋春霖忍不住就泪如雨下。 婉君气怒交集,已自说不出话来。 蒋春霖又抡起巴掌,在空中顿了顿,却狠狠的打在了自己的脸上:“我、我真是瞎了眼了! ”说罢,整个人无力的臃倒在婉君的脚下,眼泪在苍老的脸上流淌。刹那间,婉君觉得蒋春霖是越发的苍老了。 蒋春霖的哭声终于渐渐的小了下来。 婉君的怒气也渐渐的小了,而转为可怜。 “爷,”婉君蹲下身来,说,“爷,你多心了,这根本是没影的事儿。” 蒋春霖眼泪汪汪:“你、你跟那个张南、那个张南……” 婉君叹道:“我根本就没理他,爷。” 蒋春霖捉住婉君的手:“你真的不是潘金莲? ” 婉君生气的说:“爷,原来你真的这样看我! 我像潘金莲吗? ” “我不知道。”蒋春霖可怜巴巴的说,“可是婉君,不管怎样,我都不让你离开我。” 婉君轻轻拭尽蒋春霖脸上的泪水,说:“我不会的,爷。你实在是多心多疑了。相信我。” 蒋春霖却实在难以相信。 一方面,他实在难以相信婉君与张南真的是什么也没有;另一方面,他又实在舍不得放弃婉君。休妻? 这是他想都不敢想,一想就心疼的。 那么,怎么办? 紧紧的将婉君搂在怀里,苍白的灯影映在他苍白的脸上。 天色昏暗,而阴寒;看样子,真的是要下雪了。 雪还没有落下。 婉君稍稍的挣了一下,没有能够挣脱,便不再动。 “婉君,”蒋春霖低声呼唤着,“对不起。” “什么对不起? ” “对不起,婉君,我太冲动了,婉君……” 婉君苦笑:“我已经习惯了,爷。” 蒋春霖凄然道:“是我的错,婉君,是我没有能够使你过上好一些的日子,……跟着我,几乎就是吃糠咽菜,……可是婉君,我对你是真心的,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失去你。答应我……” “答应什么? ” “不要离开我,婉君,不要! ” 婉君心不在焉的道:“不会的,爷,天色不早了,早些睡吧。” “嗯,”蒋春霖迟疑的说道,“过几天,我再到苏州去。” “嗯? ” “从杜小舫那儿……” 婉君打断了他:“过几天再说吧,爷。现在,还是睡吧。啊,看样子要下雪了。”婉君从蒋春霖的手臂中挣脱了出来。 “我不习惯这样睡的,爷,这你知道。”婉君歉然道。 并头躺在床上,两人各自心思,不再说话。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才迷迷糊糊的睡过去。 十五 雪真的就纷纷扬扬的下将起来了。一夜之间,整个儿的天地是洁白的一片。然而,这样的晶莹与洁白使蒋春霖一阵阵的觉得凄冷。 望着婉君几乎可以说是漠然的脸,蒋春霖忽就又要落泪。 “婉君,”蒋春霖深深的叹息道,“我真的对不住你,跟我一起受这么多的苦。” 婉君说:“只要你不瞎疑心就可以了。” 蒋春霖说:“我不会了,婉君。--我今天就到苏州去吧。” 婉君一怔:“在下雪! ” “雪还不大,没事。而且,一船风雪,也是诗情画意啊,呵呵。”蒋春霖强作笑意,说道,“这一回,我一定,嗯,一定--”蒋春霖一想到向杜小舫索要银两,终究有些赧然。虽说他们是极好的朋友,而且杜小舫的词集由他审定,索要润笔也未尝不可。上一次去,杜小舫热情招待:苏州古城,几乎游玩个遍。蒋春霖最终没有提自己的困难,除了一些苏州的土特产,几乎是空手而归。他明白,上一次他使婉君失望。 婉君鬟髻上的金簪也早已变卖掉了,现在,婉君的鬟髻上只斜插着一朵绢花。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蒋春霖忽就想起这两句诗来。 “婉君,”蒋春霖深情的说,“真的委屈你了。--即使、即使……我也不会怪你的。” 蒋春霖吞吞吐吐的,心头的疑心又哪里会散去! 婉君叹道:“爷,你终究还是、还是不放心我。” 蒋春霖尴尬的说:“不……” 婉君冷漠的道:“你实在不放心的话,我收拾一下,我跟你一起去苏州吧。” 蒋春霖越发的尴尬了。 带着忐忑不安,蒋春霖上了去苏州的客船。 蒋春霖终究没有带婉君一起走。 他明白,如果带着婉君一起上船,便是分明把自己的疑心告诉给了婉君:这肯定是婉君所难以接受的。然而,把婉君溜在泰州,蒋春霖的心又是隐隐的疼。 但愿只是疑心。他对自己这样说。但愿我是错的。 我会很快回来的。他又这样对自己说。无论如何,我不会空手回来。我还要托杜小舫刻印《水云楼词》,《水云楼词》终究会卖出一些的。我不能使婉君失望。 闪念之间,蒋春霖不由后悔,自己年轻的时候何以是“千金散尽”。太白说,千金散尽还复来。可事实是,千金散尽不复来的。 雪轻轻的打在船蓬上,雪落无声。 十六 苏州。 这些年来,蒋春霖已不知是第几次来苏州了。 不是蒋春霖特别的喜欢到苏州来,而是杜小舫就在苏州。 这一年,杜小舫方署臬使。 船到苏州,蒋春霖抖落身上的雪,将船钱付清,已经所剩无几了。城中积雪不是很深,但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天色已渐渐晚了。有两个轿夫殷勤的迎上前来,问:“客官从哪儿来? 到哪儿去? 坐我们的轿子吧,又暖和,又快,我们是苏州土生土长的,熟悉路,苏州巷子多,客官你找地方可不容易,天也晚了。” 蒋春霖隔着长衫摸摸所剩的几枚铜板,有些赧然。他明白,所剩的几枚铜板是不够坐轿子到杜小舫府上的。 “我路不多,很快就到了。”蒋春霖小声说道。 “客官,我们收不了几个钱的。” “谢谢了,我走走就行了,苏州好地方,要慢慢看。” “在下雪呢。” “下雪好啊,雪景好啊。”蒋春霖加快脚步,想摆脱那两个轿夫。 那两个轿夫又紧跟着跑了数十步,见蒋春霖实在是没有坐轿子的打算,才死了心,嘟囔了一句苏州土语,跑了。蒋春霖这才松了口气,将油纸伞撑开,漫步在苏州的街头。 好在蒋春霖已是多次来苏州,对于苏州曲折的小巷虽说不是很熟悉,毕竟还有些印象。因为苏州几乎处处都有园林,有高塔,这些都是给人指路的。饶是这样,找到杜小舫府上时,天早已黑了。只有积雪泛着莹白色的光。 杜小舫的家人是蒋春霖颇为熟悉的,见蒋春霖冒雪而来,忙把他让了进去,泡上热茶,准备晚饭。 “蒋爷这是乘雪访戴啊。”杜小舫的管家风雅的说道。 蒋春霖苦笑,却又不能说出来。 管家说:“蒋爷来得真是不巧,我们老爷不在,到灵岩上至聪法师那儿去了,说,今儿个可能就宿在庙里了。蒋爷,我先安排您住下,明儿个再派人去告诉老爷。” 蒋春霖说:“无妨,反正我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我还是住书房吧,小舫的词稿我好再看看,--你们老爷有新词吧? ” “有,有,有,”管家陪着笑说,“我们老爷也正打算去接蒋爷呢。这不,刚升了臬使,忙得闲不下来,明儿个还要去见道台,还有藩台,呵呵,过些日子,还得去见两江总督。” 蒋春霖心头有些不是味儿,却也不能露出来,便道:“那要关系你们老爷啊。” 管家得意的道:“蒋爷谢谢你了。好咧,您歇着。” 点上灯,将杜小舫的词稿看一遍,蒋春霖不由微皱眉头。虽说填词不是什么难事,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的:就像绣花,在绢帛上能够绣出动人的花来,可在草袋上又能绣出什么来呢? 勉强的将杜小舫的新词改了几首,蒋春霖合上词稿,忽觉自己真是没用。只是因为要向杜小舫求助,就得低首,就得将几乎是重填的词挂在杜小舫的名下。杜小舫是为了风雅,而他蒋春霖便是成全这种风雅。蒋春霖就想起前辈沈德潜替乾隆爷捉笔的事来。 睡吧。也累了。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蒋春霖吹灭了灯。 雪光映在窗纱上。 十七 蒋春霖醒来时天色已大亮。没待吩咐,早有下人将洗脸水准备好,暂新的毛巾就搁在脸盆上。刹那间,蒋春霖仿佛回到他在东台的任上。可惜,他蒋春霖不是当官的料,最终弃官而回: 且弃官时几乎是身无分文。 洗潄已罢,便是早点。苏州的早点一向可口。蒋春霖也不客气,一气吃完,方才觉得旁边的下人在窃窃私语,不由老脸微微一红。 “蒋爷,”管家说,“今儿个我陪你到拙政园赏雪去吧。” 蒋春霖迟疑一下,那管家察言观色,早明白他的意思:“蒋爷,我们老爷要午后才能回来呢。” 蒋春霖脸色又是一红。 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可这整个儿的上午,蒋春霖却觉得是度日如年。 中午是在松鹤楼吃的饭,管家招待得相当的客气。吃罢饭,蒋春霖说:“小舫该回来了吧? ”管家说:“不知道,大约应该回来了吧。”便急急的回去,一问,说老爷午前就回来了,但回来没多久就被总兵刘大人请去喝酒了,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虽没说什么时候回来,杜小舫回来得却也蛮早的,在黄昏之前。只是,回来时已是烂醉了。 “小舫。”蒋春霖迟疑着招呼。 杜小舫醉眼惺忪,看不出蒋春霖是什么人。 管家歉然道:“蒋爷,我们老爷醉了。要不,我去叫夫人出来? ” 蒋春霖说:“不用了。等你们老爷醒了再告诉我就是。”蒋春霖心里明白,见女眷终究不妥。 杜小舫一直到三更都没有醒。蒋春霖就死了心,吩咐管家,明天一大早,你们老爷醒了就来叫我。管家答应了。 一宿无话。第二天,蒋春霖早早的就醒了过来,坐等天亮。天慢慢的亮了,太阳也出来了。灿烂的太阳照在积雪上,简直就是诗情画意。 蒋春霖心情也由此而变得愉快起来。 好天气总是叫人心情愉快的。 没等管家来叫,蒋春霖已自起身,缓缓的踱着步,到了客厅,又等了一会儿,杜小舫才起身。 “啊,啊,鹿谭翁,”杜小舫热情的招呼着,“小弟这几日忙了些,怠慢鹿谭翁了。鹿谭翁住在小弟家,就像住在自己家一样,呵呵。” 蒋春霖忙说:“贵管家照顾得极好……” “这就好,这就好,”杜小舫呵呵的笑着,“小弟可生怕怠慢了鹿谭翁啊。有什么事,鹿谭翁尽管向管家吩咐,不要客气。下次再来苏州,把婉君也带来啊。呵呵,鹿谭翁,小弟今天要到府衙去,不能陪鹿谭翁谈诗论词了。” 杜小舫一边与蒋春霖说着话,一边就吩咐下人帮他换上官服。官服上身,陡然间就多了几分官威。蒋春霖正迟疑着要不要表明来意的时候,杜小舫已出门上轿,离去了。 望着渐行渐远的轿影,蒋春霖愣怔着,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又一天过去了,到黄昏,杜小舫也没有回来。管家说,老爷派人回来,说,公务繁忙,可能今天要忙通宵。 “蒋爷有什么事请只管吩咐小的,小的候着。”管家满脸笑容。 “没什么事。”蒋春霖涩涩然的说道。 他哪里肯向管家求告。 就这样,接连几天,见不到杜小舫,或者,见到了也说不了几句话。蒋春霖的心就有些往下沉。 天晴了几日,到这天,又开始阴沉了下去。 “又要下雪了,”管家喃喃的说道,“这鬼天气,直教人不得安生。” 或许说者无心,可蒋春霖听了,却满不是味儿。 “蒋爷,”管家依然是笑容满面,“过几日,我们老爷要到南京去一趟了。” “哦。”蒋春霖思忖着管家的话,竟没有忍下心来说走。他想,他不能再空手回去,否则,无法向婉君交代。婉君。现在的婉君,正在做什么呢? 像往常一样的做针线还是做些别的? 或者,读词? 蒋春霖就觉得心疼。仿佛是被毒蛇咬了一口似的心疼。甚至不敢想象那个叫张南的人。 不能失去婉君。决不能! 蒋春霖忽的想起,许多年前,妻子去世的那些日子,也没有如今这样的心疼。 蚓曲依墙,鱼更隔岸,短廊阴亚蔷薇。露幂闲阶,微凉自警,无人泥问添衣。并禽栖遍,趁星影、孤鸿夜飞。绳河低转,梦冷孀娥,香雾霏霏。 当时曲槛花围。卻月疏帘,玉臂清辉。纨扇抛残,空怜锦瑟,西风怨入金徽。返魂烧尽,甚环佩、宵深怕归。茫茫此恨,碧海青天,唯有秋知。 --调寄《庆春宫·秋宵露坐时妇亡四月矣》 也许,是当时还没有遇见婉君? 蒋春霖将整阕词默默的念诵一遍,更觉心疼。不是为亡去已久的妻子,而是为婉君。 “莫不也是打秋风的吧? ”蒋春霖听得外面的一个下人与管家嘀咕着说道。 “胡说! ”管家呵斥道,“蒋爷是大词人,又怎会是来打秋风? ” “可蒋爷一直住了这多日,呵呵,老爷可没有怎么理睬他哟。老爷还不是把他当作是打秋风的? 每次来,都是如此殷勤的招待,图个什么呀? ” “蒋爷是有名的大词人! ” “大词人? 呵呵,算了吧,我听老爷说过,什么大词人,还不是跟戏子一样。只不过蒋爷原先也是官,却不懂官场规矩,一味填词,自然就罢官了。罢了官,都是我们老爷一直在接济他,连老婆都是老爷帮娶的,呵呵,这样的人,还不是打秋风? 老爷不理他,他就赖着不走,嘿嘿,还不是、还不是想要些好处。” “不要说了,蒋爷不是这样的人。” 蒋春霖人在屋内,刹那间心冷无比。 十八 蒋春霖终究没有等得到杜小舫。 蒋春霖心道:莫非杜小舫真的是如那家人所说,是成心避开他? 一念及此,蒋春霖只觉人生无趣:一生相交的杜小舫竟会背弃他;一生所爱的黄婉君竟会背叛他! --想象当中,蒋春霖仿佛已看到婉君与那张南在一起,说笑,或者,其他。 蒋春霖几乎是狼狈的逃出了杜小舫的府第。 “蒋爷! ”管家追出,“蒋爷要走了吗? ” 蒋春霖涩然道:“是。” “不等等我们老爷了? 忙过这一阵,我们老爷就在家了。老爷刚刚上任,所以应酬多了些,怠慢蒋爷了。夫人今天还叫小的向蒋爷致歉呢。” 蒋春霖强压着心头的苦,淡淡的说道:“不了,我也该回去了,就不打扰了。小舫回来,麻烦你说一声。” 说罢,头也不回。 “蒋爷……”管家在他身后忙喊道,“我们老爷吩咐,蒋爷走的时候……” 蒋春霖却已走远。 管家怔怔的,心道:这老头,莫非真不是来打秋风的? 蒋春霖在苏州城里慢慢的踱行,一直到黄昏,才在码头找到回泰州的船。 船主说,可能又要下雪了,哎,这鬼天气。 蒋春霖赔笑道:“我要赶回泰州……” 船主白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蒋春霖心头又是一痛。白天,在苏州城里乱逛的时候,他已经把亡妻留给他的唯一的纪念物一枚玉戒指给当了。当得不多的钱,不过,也许回泰州是够了。--可这样空手回泰州,又如何面对婉君? 蒋春霖再次想到这个,越发的难受。 船主见蒋春霖这痛苦彷徨的样子,不由心就软了:“算了算了,老先生上船吧,本来我们想迟几日再走的,那就明早开船吧。--老先生晚饭还没吃吧? 如果不嫌弃的话,就请上船喝碗粥吧。” 蒋春霖迟疑间,船主已伸手来拉,道:“外面冷,老先生快上船吧。” 一碗热粥下肚,蒋春霖不由感激,道:“多谢……公子……” “什么公子啊,我们是粗人,当不得‘公子’两字啊。看老先生才是读书人呢。呵呵,老先生叫我阿度就可以了。”船家与蒋春霖几句话说过,显得熟络多了。 到第二天,船缓缓的离开了苏州城。离开苏州城的时候,雪纷纷扬扬的又下了起来。 船家阿度骂道:“这鬼天气! 老先生,这一下雪,你们读书人就要做诗了吧? 呵呵,以前那,听人讲过一个故事,说,也是下雪天,四个人,财主,秀才,当官的,还有一个长工,在一起,商量着做诗,秀才说,好,我写第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当官的也不甘落后啊,就赶紧说了第二句,‘都是皇家瑞气’,轮到财主了,正裹着貂皮的外套呢,热得流汗,就说,‘再下三年何妨,’剩下长工了,忍不住写了第四句,--老先生,你猜这第四句是怎么写的? ” 蒋春霖听阿度念出前三句来,已自不由莞尔,便随口问:“怎么写的? ” “‘放你妈的狗屁’! ”阿度大声念道。念罢,放声大笑。 蒋春霖先是一愣,旋即明白不是骂他,不由也会心的笑。这是这许多日子以来蒋春霖第一次这么的笑。插在衣袋里的手下意识的将那小小的油纸包摸了一下,蒋春霖忽觉活着也是一种乐趣。然而,这念头在心中却是一闪而过。 雪的飘落使行船多了几分乐趣。阿度的肚里竟似有说不完的笑话似的,一个接一个的说将起来。 “老先生,你也说一个吧。”阿度热情的说道。 蒋春霖微笑着摇头。 这微笑,竟不知有多少苦涩在。 船泊垂虹桥。 晚上,又是喝碗热粥,阿度钻进船舱,很快就发出轻快的鼾声。 雪轻轻的飘落,洒在船头。 泰州的家已近。 家中的婉君现在可好? 蒋春霖默默的立在船头,默默的,良久良久。然后,钻进船舱,从包袱里摸出纸墨,迅速的写下一阕新词: 怅望心头意,为谁人立雪,酒边梅侧? 雪落云沉,忍那人音信,只添岑寂? 雪地空留迹。一时又、鸿飞天黑。笑当时、水上清歌,不识无聊今日。 堆积。休言愁极。念放浪天涯,清冷何及? 一阕新词,纵红尘写尽,情牵难息。雪透窗纱白。肯折取、断残红萼? 正无人、一念萦回:生难死易。 --调寄《曲游春》 写罢,两行老泪缓缓的滴落。吹灭蜡烛,蒋春霖重新钻出船舱,听雪落无声,听雪轻轻的落在岸边的一树梅花上。那梅花显得分外的娇艳,蒋春霖却心也淡淡。那雪地上,是谁的足印,直向远方? 蒋春霖却已是无路可走了。 从怀里掏出那白天在苏州买的油纸包,轻轻的打开,然后将药末倒进嘴里,缓缓的咀嚼,缓缓的,坐下。 眼前,依稀之间,是绝美的垂虹桥,有雪,有梅花,那么的诗情画意。 【小注】笔记记载,蒋春霖在垂虹桥夜书冤词然后仰药,查《水云楼词》,找不到比较贴切的,遂代作了这阕《曲游春》,应也能表达蒋春霖当时的凄苦:疑心妻子的背叛,疑心朋友的背弃,而又因自己的穷愁潦倒觉生之无趣。小注于此,读者识之。本文引,其余的,都是《水云楼词》。 十九 船家阿度找到杜小舫府上已是在两天之后了。 发现蒋春霖死在船头,阿度大惊,然后连夜行船回苏州,到码头四处打听,总算打听清楚蒋春霖曾是杜小舫的客人。 杜小舫脸色大变,赏了船家阿度二十两银子,然后迅速的召集蒋春霖在苏州的朋友。 “唉,”杜小舫伤感的说,“鹿谭翁怎的如此自寻短见呢。” 将蒋春霖所书冤词传看一遍,俱是嗟叹不已。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啊。”杜小舫落泪,“如果前几日我多陪陪他,也许就没有这样的事了。唉,鹿谭翁必是以为我对不起朋友了。” 杜小舫吩咐买棺材,找船,将蒋春霖送回泰州。 好在是冬天,且又下了几天的雪,天冷,蒋春霖的遗体倒不至于有问题。 到了泰州,杜小舫吩咐一个小厮先去报丧。 小厮报丧的时候,婉君正映着雪光在做针线:似乎是做不完的针线! “蒋爷死了! ”那小厮告诉婉君。 婉君怔了怔:“怎么会? ” 还没缓过神来,杜小舫、陈百生这一干蒋春霖生前的朋友已自护送蒋春霖的灵柩到了。 杜小舫、陈百生俱是面沉似水,阴阴的。 婉君想哭。可一时间,竟又哭不出来,眼圈却红了。 “爷,”婉君哽咽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 ” 很快的,杜小舫、陈百生就将蒋春霖在泰州的境况打听清楚。 杜小舫大怒:“这贱人,竟、竟不安于室! ” 蒋春霖离开泰州的日子里,那张南几乎是天天到蒋宅来,隔三岔五的送些吃的用的穿的。邻居们都这样说道。 不过,蒋夫人可能没要。也有邻居这样说道。 杜小舫怒道:“鹿谭翁终究是因此而自尽! 怪不道鹿谭翁的冤词是如此之凄苦。唉,我、我要是能及时开解的话,或许就不会了。”杜小舫也有些自责。 陈百生说:“那对婉君夫人该怎么办? ” 杜小舫沉吟半晌,阴冷的说:“那要看她自己的了。” 二十 婉君一身白衣,映着残雪,惨白的脸就显得更加的惨白了。 这些日子以来,那张南几乎是日日前来嘘寒问暖,虽说婉君始终都是不假颜色,可毕竟心头有些温暖。 就当是朋友吧。婉君心里想。想到蒋春霖平日里的好处,婉君实在是两难。不过,不管怎样,我现在终究是爷的人。 “婉君夫人。”陈百生悄无声息的过来,阴沉着脸。 婉君忙福了福。陈百生是蒋春霖的老友,平日里也时常接济蒋春霖的。 “婉君夫人,”陈百生冷冷的说道,“张南是怎么回事儿? ” 婉君一个愣怔:“没、没什么事儿啊。” “你看看这个吧。”陈百生将蒋春霖所书冤词递给婉君,待婉君读罢,续道,“杜大人或许要治你的罪,你自己看着办吧。” 婉君急道:“可是、可是,我真的没有、没有……” 陈百生冷笑:“鹿谭翁终究是因你而死,你要对得起他,婉君夫人! ” 婉君心直往下沉。 陈百生语气和缓了些:“你放心,我们会向朝廷请旌表的。” 婉君猛抬头:“你们是要我死?!” 陈百生说:“这样才对得起鹿谭翁,也才对得起你自己。” 婉君凄厉的笑,笑罢,泪珠滚落:“我是逃也逃不掉的了。” 陈百生说:“是。否则,杜大人治罪,你难免身败名灭。而且,那张南恐怕也难逃法网。你殉死,杜大人说了,既往不咎,且向朝廷请旌表,万世流芳。” 婉君仰天长叹:“天! 老天! 为什么? 为什么要叫我是个女人……” 她知道,她已别无选择。 天空阴云沉沉。 婉君用一根白绫将自己悬在了蒋春霖的灵柩旁。 尾声 故事却没有完。 陈百生确实是向朝廷请求旌表,让婉君死得其所。 然而,旌表很快就被驳斥了。 从京城出来,车前忽的卷过一团旋风黄沙,在车前久久不去。 风沙中,陈百生仿佛见婉君那张悲愤的脸…… 2003、6、26、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