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上完课后,坐在坐位上,胡乱的翻出一本书,打开来看,是一本《智慧背囊》,这是早上上班来的时候顺手塞进包里的,准备今天下午读给他们听的。想起这个主意的是好好,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教材还没有到,就找了几篇自己印象比较深的短文读了给他们听,那以后,课程上完的时候,都会有学生向我提出:“老师,课上完了,明天给我们读点文章听吧。”提的最多的就是那个爱读书不爱多说话的好好,于是一段段的小故事,带着温馨、带着幽默、带着睿智走到我们中间。
今天要给他们讲什么?我一边看,一边想,这时,办公室的一位老教师走了进来,“在看书啊?我发现你也挺喜欢看书的啊?”
“是啊,有时间的时候就翻翻看看。”
“做了这些年的老师,钱没有拿到多少,倒是读了不少的书。”
“只是有时候比较浮躁,很少能静下来好好看看。”
“现在有时间还是多读点吧,以前买了不少的书,想着是大那个退休以后宰看的,可是现在就不行了,眼睛看不到了。所以啊,书,还是要年轻时读。”
我一笑,赞同他的观点。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长者的话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是走到教室,看到那个倚窗而坐的孩子,我又一次心痛了,他面向黑板,可是目光游离,除了上课,他都是活泼的,尽管这一年多的时间我想尽了各种办法,可是还是无法改变他,这也许是做教师的悲哀,看着那冷漠的面孔,我心痛。
少有的负有责任感的老师之一。令人尊敬。:)
我也喜欢给儿子读好文章。他小时候不认识字的时候都是我读给他听的。
现在他自己看,没有耐心看的也读给他听。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真信这话。:)
可是走到教室,看到那个倚窗而坐的孩子,我又一次心痛了,他面向黑板,可是目光游离,除了上课,他都是活泼的,尽管这一年多的时间我想尽了各种办法,可是还是无法改变他,这也许是做教师的悲哀,看着那冷漠的面孔,我心痛。
这个孩子的心没在课堂上呢:)要把它抓回来。。
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是有着求知欲望的,像我的女儿,走在大街裳,看到字就问。
可是很多孩子长大上学以后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确实存在着问题。
我们的教育是那里出现了问题!从一双双活波明亮的眼睛到一双双木呐的呆滞的眼睛~
思考中!!!!!!!!!!!!!!
不完全是教育出了问题,应该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如素质教育,大家都觉得应该,但具体到自己的子女,又都希望他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找到一分好工作。整个的社会,正处在一种转型期,就业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太大了。所以现在的压力,不仅没有减少,而前已经由高考传递到了中考。
所以我很感谢我初中的语文老师,让我一直保持了对国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