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的伤疤 覆盖住了它的年轮 我站在它面前 它用茂盛的枝叶,遮挡 我头顶的阳光 没有月,也没有西楼 路人踩着它的影子 匆匆走过它也走过我 2005。6。4
领导,请问在界限那个紫沫是你吗??怎么她的诗歌和你一样,所有的人回复都是:可人。小乖乖。轻盈。
如果不是你多好,我知道那些人都在说违心话。如果是你的话,我前面这句收回。因为我向来是站在对你赞美的立场上的。你知道的!呵呵。那次在界限,所有人误会你的诗歌,惟独我虫子独具慧眼啊。
明白
领导,请问在界限那个紫沫是你吗??怎么她的诗歌和你一样,所有的人回复都是:可人。小乖乖。轻盈。
如果不是你多好,我知道那些人都在说违心话。如果是你的话,我前面这句收回。因为我向来是站在对你赞美的立场上的。你知道的!呵呵。那次在界限,所有人误会你的诗歌,惟独我虫子独具慧眼啊。
紫沫不是我:)是个80后的女孩子。做过界限的斑竹:)
虫子去界限的时间也不短了,怎么可能把紫沫联系到一起?
梧桐,大凡写诗的人,都会对这个树种存有一些美好的幻觉。浪漫一点的人,还会加上“法国”两个字。法国梧桐,真的有什么不同吗?不可知。
个人觉得,这个诗稍显简单了一些。这种安静的诗歌,在失去了词语对视觉神经冲击力的前提下,靠什么吸引读者?那必定是其中隐含的韵味。读这个小诗,我的感觉比较简单,无非就是一个失落的女人站在街道边的梧桐树下,任人来人往,无助的依然是她。
题目强调梧桐的空心,也是在为这个女人内心的失落做铺垫的吧?从技巧上说,依然简单了。
写熟悉的事物,回归生活。
你回到以前的状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