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页 搜 索
站内搜索
【诗词基础】
【诗词风华】
【一一一一】
【诗界风物】
【诗文典藏】
【说文论道】
【他山之石】
【诗国昆仑】
栏 目 导 航
【优秀选本】
【诗词格律】
【诗词赏析】
【诗词工具】
相 关 文 档
白香詞譜(目錄檢索)
白香詞譜(91-100)
白香詞譜(81-90)
白香詞譜(71-80)
白香詞譜(61-70)
白香詞譜(51-60)
白香詞譜(41-50)
白香詞譜(31-40)
白香詞譜(21-30)
白香詞譜(11-20)
白香詞譜(1-10)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基础】
>>
【诗词格律】
>>
文章
>>白香詞譜(91-100)
白香詞譜(91-100)
白香詞譜 清‧舒夢蘭(91-100)
目 次
九一 多麗 張翥
九二 奪錦標 張埜
九三 眼兒媚 劉基
九四 誤佳期 汪懋麟
九五 柳梢青 朱彝尊
九六 解珮令 朱彝尊
九七 暗香 朱彝尊
九八 慶春澤 朱彝尊
九九 春風裊娜 朱彝尊
一百 翠樓吟 黃之雋
(平平聲 仄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P><P>九一、多麗‧西湖 張翥
· 〔題考〕 毛先舒曰:「張均妓,名多麗,善琵琶,詞采以名。一名﹝綠頭鴨﹞。」又曰:「此調平韻者名﹝綠頭鴨﹞;仄韻者名﹝多麗﹞。」見【填詞名解】。按李白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多麗」一詞,蓋昉於此;妓名詞名,固同出一源也。
· 〔作法〕 本謂一百三十九字。起句三字,次句六字均用韻;其實上三字各家多不用韻,正可作下六字之豆耳。「一」「雲」二字可平可仄。第三句七字,上三下四,不用韻,與﹝滿庭芳﹞第七句同。第四句六字,與上句相承,句法同於﹝鳳凰臺上憶吹簫﹞之第三句。第五、第六為七字對句,均上三下四。上句第四、六字可仄;下句第一、二字可仄,第四字可平。第七、第八為四字對句,均不用韻;「懷」「憑」「望」三字均平仄不拘。第九句七字叶,為平起平收之七言句。第十句亦七字,上三下四,不叶韻,第二、四、六字均平仄通用。第十一句五字叶韻,為仄起平叶五言句。第十二、十三為四字兩句,上加三字豆,與﹝瀟湘夜雨﹞前結兩句同。後闋較前闋,惟起首兩句缺餘均相同。 </P><P>晚山青,
仄平△(平韻)
一川雲樹冥冥。
⊙平⊙仄平△(叶平韻)
正參差、
仄平平(豆)
煙凝紫翠,
⊙平⊙仄(句)
斜陽畫出南屏。
⊙平⊙仄平△(叶平韻)
館娃歸、
仄平平(豆)
吳台遊鹿,
⊙平⊙仄(句)
銅仙去、
⊙⊙仄(豆)
漢苑飛螢。
⊙仄平△(叶平韻)
懷古情多,
⊙仄平平(句)
憑高望極,
⊙平⊙仄(句)
且將樽酒慰飄零。
⊙平⊙仄仄平△(叶平韻)
自湖上、
仄⊙仄(豆)
愛梅仙遠,
⊙平⊙仄(句)
鶴夢幾時醒。
⊙仄仄平△(叶平韻)
空留得、
平平仄(豆)
六橋疏柳,
⊙平⊙仄(句)
孤嶼危亭。
⊙仄平△(叶平韻)
待蘇堤、
仄平平(豆)
歌聲散盡,
⊙平仄仄(句)
更須攜妓西泠。
⊙平⊙仄平△(叶平韻)
藕花深、
仄平平(豆)
雨涼翡翠,
⊙平⊙仄(句)
菰蒲軟、
⊙⊙仄(豆)
風弄蜻蜓。
⊙仄平△(叶平韻)
澄碧生秋,
⊙仄平平(句)
鬧紅駐景,
⊙平⊙仄(句)
采菱新唱最堪聽。
⊙平⊙仄仄平△(叶平韻)
見一片、
仄⊙仄(豆)
水天無際,
⊙平⊙仄(句)
漁火兩三星。
⊙仄仄平△(叶平韻)
多情月、
平平仄(豆)
為人留照,
⊙平⊙仄(句)
未過前汀。
⊙仄平△(叶平韻)
</P><P>九二、奪錦標‧七夕 張埜
· 〔題考〕 盧肇 黃頗事,已見前﹝離亭燕﹞題考。據【摭言】:「明年肇以第一名還袁,因競渡,即席賦詩云:『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亦見【唐詩紀事】。是唐時已以「奪錦標」為大魁天下之喻詞矣。宋代尤盛行龍舟競渡之戲,以得采為得錦標。【宋史 禮志】及【東京夢華錄】,俱有記載。費氏【宮詞】云:「第一錦標誰奪得,右軍輸卻小龍船。」此﹝奪錦標﹞詞名所由昉也。
· 〔作法〕 本調一百零八字。起四字對句,第三句六字起韻,與﹝綺羅香﹞起三句同。第四句六字,不用韻,第五字可平。第五、第六亦為四字對句,叶仄韻,平仄不能移易。第七句五字,上一下四,平仄不能易。第八句七字,上三下四,叶韻,第三字可平。第九句七字,上三下四,不用韻。第十句六字,叶仄;俱平仄不能移易。後闋起句六字,與﹝水龍吟﹞後起句同;但第五字必用仄。第二、三句與﹝陌上花﹞第三、四句同。以下與前第四句以下同。 </P><P>涼月橫舟,
平仄平平(句)
銀潢浸練,
平平仄仄(句)
萬里秋容如拭。
仄仄平平平▲(仄韻)
冉冉鸞驂鶴馭,
仄仄平平⊙仄(句)
橋倚高寒,
平仄平平(句)
鵲飛空碧。
仄平平▲(叶仄韻)
問歡情幾許,
仄平平仄仄(句)
早收拾、
仄平⊙(豆)
新愁重織。
平平平▲(叶仄韻)
恨人間、
仄平平(豆)
會少離多,
仄仄平平(句)
萬古千秋今夕。
仄仄平平平▲(叶仄韻)
誰念文園病客。
⊙仄平平仄▲(叶仄韻)
夜色沉沉,
仄仄平平(句)
獨抱一天岑寂。
仄仄平平平▲(叶仄韻)
忍記穿針亭榭,
仄仄平平⊙仄(句)
金鴨香殘,
平仄平平(句)
玉徽塵積。
仄平平▲(叶仄韻)
憑新涼半枕,
仄平平仄仄(句)
又依稀、
仄平⊙(豆)
行雲消息。
平平平▲(叶仄韻)
聽窗前、
仄平平(豆)
淚雨浪浪,
仄仄平平(句)
夢裡簷聲猶滴。
仄仄平平平▲(叶仄韻)
</P><P>九三、眼兒媚‧秋閨 劉基
· 〔題考〕 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即所謂「眼兒媚」也。顧詞名所始,已無可考。惟「眼兒」為俗稱,在文詞有「秋波」之喻,蘇軾詩:「佳人未肯回秋波」,故又名﹝秋波媚﹞。
· 〔作法〕 本詞四十八字。起句七字,為七言平韻句。次句五字,為五言平韻句。第三四句為四字對句,俱不用韻,與﹝人月圓﹞第五句同。第五句四字叶韻,與﹝人月圓﹞第三、四句同。後闋首句換用平起仄收七言句,不用韻;更與﹝人月圓﹞前闋起句同。以下完全與﹝人月圓﹞前闋相同。 </P><P>萋萋煙草小樓西,
平⊙平⊙仄平△(平韻)
雲壓雁聲低。
⊙仄仄平△(叶平韻)
兩行疏柳,
⊙平⊙仄(句)
一絲殘照,
⊙平⊙仄(句)
萬點鴉棲。
⊙仄平△(叶平韻)
春山碧樹秋重綠,
⊙平⊙仄平平仄(句)
人在武陵溪。
⊙仄仄平△(叶平韻)
無情明月,
⊙平平仄(句)
有情歸夢,
⊙平⊙仄(句)
同到幽閨。
⊙仄平△(叶平韻)
九四、誤佳期‧閨怨 汪懋麟
· 〔題考〕 【楚辭 湘夫人】:「與佳人期兮夕張」;謝莊【月賦】:「佳期可以還,微霜霑人衣」。於是「佳期」一詞,沿為男女歡會之稱。至李益詩:「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則猶耽誤佳期之義矣。詞名殆取此;至有無故實則已無考。
· 〔作法〕 本調四十六字。首二句與﹝如夢令﹞起二句同;第一、三、五字平仄均不拘。第三句為平起平收之七言句,不用韻;句法與﹝憶江南﹞第四句同。第四句與﹝卜算子﹞第四句同。後闋起二句,即五言仄韻詩句,句法與﹝生查子﹞第三、四句同。第三、四句與前闋同。 </P><P>寒氣暗侵簾幕,
⊙仄⊙平⊙▲(仄韻)
孤負芳春小約。
仄仄⊙平⊙▲(叶仄韻)
庭梅開遍不歸來,
⊙平⊙仄仄平平(句)
直恁心情惡。
仄仄平平▲(叶仄韻)
獨抱影兒眠,
⊙仄仄平平(句)
背看燈花落。
⊙仄平平▲(叶仄韻)
待他重與畫眉時,
⊙平⊙仄仄平平(句)
細數郎輕薄。
仄仄⊙平▲(叶仄韻)
九五、柳梢青‧紀游 朱彝尊
· 〔題考〕 杜甫詩:「白花簷外朵,青柳檻前梢。」詞名殆取此。又李白詩:「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楊萬里詩:「天欲做春無去處,只堆濃綠柳梢頭。」故又名﹝早春怨﹞。
· 〔作法〕 本調四十九字;前闋六句,皆四字句。上三句皆平起仄收,第一字皆可平仄不拘;惟第二句不用韻。第四句仄起平收,第五句平起仄收,對偶而不用韻;但亦可各自為對,成流水格。末句作仄平平仄,叶韻;併前兩句,各句第一字,平仄亦可通用。後闋換頭。首句六字,平起平收,與﹝清平樂﹞後闋起句同。第二句七字,上三下四;上三字例用襯字。以下三句與前闋同。(上二句亦有用對偶者) </P><P>障羞羅扇,
仄平平▲(仄韻)
花時猶記,
⊙平平仄(句)
這邊曾見。
仄平平▲(叶仄韻)
曲彔欄杆,
⊙仄平平(句)
玲瓏窗戶,
⊙平平仄(句)
也都尋遍。
⊙平平▲(叶仄韻)
兩峰依舊青青,
⊙平⊙仄平平
但不比、
仄⊙仄(豆)
眉梢平遠。
平平平▲(叶仄韻)
第一難忘,
⊙仄平平(句)
重來崔護,
⊙平平仄(句)
去年人面。
⊙平平▲(叶仄韻)
九六、解珮令‧自題詞集 朱彝尊
· 〔題考〕 【填詞名解】:「解珮令,取漢皋解珮事。」按【列仙傳】:「江妃二女,遊於江濱,見鄭交甫,遂解珮與之。交甫受珮而去,數十步,懷中無珮,女亦不見。」後世以「解珮」為男女定情之詞,蓋本於此。詞名取此而繫以「令」字。係表曲類之調別,與﹝如夢令﹞、﹝調笑令﹞等相同。
· 〔作法〕 本調六十七字。首為四字對句,不用韻,與﹝鵲橋仙﹞起二句同。第三句八字,上一字豆,與﹝綿纏道﹞後半第四句同(【詞律】於第三字作豆,實非)。第四句與﹝錦纏道﹞首句同。第五句七字,上三下四,與﹝鵲橋仙﹞末句同。第六句亦七字,與﹝錦纏道﹞第三句同,惟第六字可仄。後闋首亦四字兩句,不用韻,與前闋同。第三句七字,亦為上三下四,與前闋結句同,惟第六字不能作仄。第四句以下,均與前闋無異。 </P><P>十年磨劍,
⊙平⊙仄(句)
五陵結客,
⊙平⊙仄(句)
把、
仄(豆)
平生涕淚都飄盡。
平平⊙仄平平▲(仄韻)
老去填詞,
⊙仄平平(句)
一半是、
仄⊙仄(豆)
空中傳恨。
⊙平平▲(叶仄韻)
幾曾圍、
仄平平(豆)
燕釵蟬鬢。
仄平⊙▲(叶仄韻)
不師秦七,
⊙平⊙仄(句)
不師黃九,
⊙平⊙仄(句)
倚新聲、
仄平平(豆)
玉田差近。
仄平平▲(叶仄韻)
落拓江湖,
⊙仄平平(句)
且分付、
仄⊙仄(豆)
歌筵紅粉。
⊙平平▲(叶仄韻)
料封侯、
仄平平
白頭無分。
仄平⊙▲(叶仄韻)
九七、暗香‧詠紅豆 朱彝尊
· 〔題考〕 見﹝疏影﹞題考。
· 〔作法〕 本調九十七字。首句四字起韻,第一字可仄。第二句上一下四,不用韻。第三句四字叶仄;俱各平仄不能易。此三句與﹝河傳﹞起三句同。第四句四字,亦與﹝河傳﹞第四句同。第五句七字仄叶,與﹝洞仙歌﹞第三句同。第六句六字,不叶韻,與﹝玉漏遲﹞第六句同。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亦與﹝玉漏遲﹞第七句同。第八句三字,應全用仄,不叶韻。第九句上四下五,第一、第五兩字可用平;惟末三字須拗,作仄平仄,定格也。後闋起二字句,第一字平聲,第二字叶仄。第二句三字,為仄平仄,不叶韻,而平仄不能易。第三句上一下四,平句,不叶韻,第一四字平仄不拘。第四、五句與﹝眼兒媚﹞第三、四句同。第六句至第九句與前闋第五句至第八句同。末句七字,上三下四,第六字可仄。 </P><P>凝珠吹黍,
⊙平平▲(仄韻)
似早梅乍萼,
仄仄平仄仄(句)
新桐初乳。
平平平▲(叶仄韻)
莫是珊瑚,
仄仄⊙平(句)
零亂敲殘石家樹。
平仄平平仄平▲(叶仄韻)
記得南中舊事,
⊙仄平平仄仄(句)
金齒屐、
⊙仄仄(豆)
小鬟蠻女。
⊙平平▲(叶仄韻)
看兩岸、
仄仄仄(豆)
樹底盈盈,
⊙仄平平(句)
素手摘新雨。
⊙仄仄平▲(叶仄韻)
延佇。
平▲(叶仄韻)
碧雲暮。
仄平▲(叶仄韻)
休逗入茜裙,
⊙仄仄⊙平(句)
欲尋無處。
仄平平▲(叶仄韻)
唱歌歸去,
仄平⊙▲(叶仄韻)
先向綠窗飼鸚鵡。
平仄⊙平仄平▲(叶仄韻)
惆悵檀郎終遠,
⊙仄平平⊙仄(句)
待寄與、
⊙仄仄(豆)
相思猶阻。
⊙平平▲(叶仄韻)
燭影下,
仄仄仄(句)
開玉盒、
平仄仄(豆)
背人偷數。
仄平平▲(叶仄韻)
九八、慶春澤‧紀恨 朱彝尊
· 〔題考〕 本調即﹝高陽臺﹞,萬氏考之綦詳。(見【詞律】)按﹝高陽臺﹞,據毛先舒云:「取宋玉賦神女事」,蓋即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也。毛氏又云:「漢習郁于峴南作養魚池,中築釣台,是燕遊名處。山簡為荊州,每臨此池,輒大醉,曰:『此吾高陽臺池也。』」見【填詞名解】。
· 〔作法〕 本調一百字。起二句為四字對句,不用韻,與﹝東風第一枝﹞起旬同;惟首句第一字多用平。第三句六字起韻,與﹝鳳凰臺上憶吹蕭﹞第三句同。第四、五句,亦為上四下六之十字句,句法與﹝念奴嬌﹞結句略同,而平仄互異。又「一」「人」二字可仄可平。第六句七字仄收,與﹝風入松﹞第三句同。第七句亦七字,句法為上一下六,或上三下四;但不可作上四下三之七言詩句。此句第四字可平可仄,須叶韻。第八句為三字句,為仄平平,可不叶韻。結為四字兩句,末句叶韻。第一字俱可用平。如第八句三字不用韻,則此三句可連成十一字句,一氣呵成,與﹝鳳凰臺上憶吹簫﹞結句,同其句法也。(惟上三字平仄不同)後闋起句七字,與﹝晝夜樂﹞後闋起句同,但不用韻。次為四字對句加一字豆,與﹝滿庭芳﹞後闋第四五句同。以下各句,與前闋第四句以下相同。 </P><P>橋影流虹,
⊙仄平平(句)
湖光映雪,
平平仄仄(句)
翠簾不卷春深。
⊙平⊙仄平△(平韻)
一寸橫波,
⊙仄平平(句)
斷腸人在樓陰。
仄平⊙仄平△(叶平韻)
游絲不系羊車住,
⊙平⊙仄平平仄(句)
倩何人傳語青禽。
仄平平⊙仄平△(叶平韻)
最難禁,
仄平△(叶平韻)
倚遍雕欄,
⊙仄平平(句)
夢遍羅衾。
⊙仄平△(叶平韻)
重來已是朝雲散,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
悵明珠佩冷,
仄平平⊙仄(句)
紫玉煙沉。
⊙仄平△(叶平韻)
前度桃花,
⊙仄平平(句)
依然開滿江潯。
⊙平⊙仄平△(叶平韻)
鐘情怕到相思路,
⊙平⊙仄平平仄(句)
盼長堤草盡紅心。
仄平平⊙仄平△(叶平韻)
動愁吟,
仄平△(叶平韻)
碧落黃泉,
⊙仄平平(句)
兩處誰尋。
⊙仄平△(叶平韻)
九九、春風嬝娜‧游絲 朱彝尊
· 〔題考〕 本詞,【詞律】收馮艾子一首,注曰:「雲月自度曲」;是詞調為馮所創,而取義則謂柳枝也。李白詩:「池南柳色半青青,縈煙嬝娜拂綺城。」白居易【別柳枝】詩:「兩枝楊柳小樓中,嬝娜多年伴醉翁。」一指物,一指人,顧均以「嬝娜」喻柳之姿態也。本調創始,當詠楊柳。至蘇轍【元日】詩:「春風娜娜還吹霰,歲事駸駸已發機」;則以「娜娜」喻春風。「嬝娜」之為喻詞,與「娜娜」相近,或逕指春風,未可知也。
· 〔作法〕 本調一百二十五字。起次兩句,均為四字而加一豆;「著」字可作平。句法與﹝沁園春﹞結句,﹝望海潮﹞第八、九句均同。第三、第四為三字對句,與﹝擣練子﹞起二句同。第五句為上五下四,而上五字又為上一下四;不用韻,第四、六、八字均可平仄不拘。此句如作上五下四,則與﹝沁園春﹞第四、五句同,然亦有作上三下六者,則與﹝河傳﹞次句同;但不用韻耳。第六句四字仄收,第七句四字平叶,與﹝沁園春﹞第六、七句同。第八、九句亦為四字對句,上句平收,下句入收,俱不用韻;「忽」字可作平。第十句七字,尾三字須拗,作平仄平。此三句,正與﹝沁園春﹞第八、九、十句同。結為七字兩句,上句仄收,下句平叶;實即兩句七言詩句,不過上句尾三句拗作仄平仄,而平仄均不能移易耳。後闋起句六字,與﹝水龍吟﹞後闋起句同。第二句四字,與﹝瑤臺聚八仙﹞第三句同。第三句七字,與﹝滿庭芳﹞第七句同。第四、五句同前闋第三、四句,但亦有不作對偶者。第六、七句亦為四字對句,與前闋第六、七句同。(「微」字可用仄)第八句四字,第一字可仄。第九句與前闋第五句下四字同。第十句仄收,第十一句平叶,俱為四字句;「玉」字可作平。第十二句亦四字,與前闋第九句同。結處三句,上句五字,上一下四;下兩句四字,與﹝鎖窗寒﹞前闋結句略同,但易其末句作平叶,為平仄平平;而「多」「不」二字平仄不能移易耳。(「飛」字可仄) </P><P>倩東君著力,
仄平平⊙仄(句)
繫住韶華。
仄仄平△(平韻)
穿小徑,
平仄仄(句)
漾晴沙。
仄平△(叶平韻)
正陰雲籠日、
仄平平⊙仄(豆)
難尋野馬,
⊙平⊙仄(句)
輕颺染草,
平平仄仄(句)
細綰秋蛇。
仄仄平△(叶平韻)
燕蹴還低,
仄仄平平(句)
鶯銜忽溜,
平平⊙仄(句)
惹卻黃鬚無數花。
仄仄平平平仄△(叶平韻)
縱許悠揚度朱戶,
仄仄平平仄平仄(句)
終愁人影隔窗紗。
平平平仄仄平△(叶平韻)
惆悵謝娘池閣,
⊙仄⊙平⊙仄(句)
湘簾乍捲,
平平仄仄(句)
凝斜眄、
⊙平仄(豆)
近拂簷牙。
仄仄平△(叶平韻)
疏籬罥,
平平仄(句)
短垣遮。
仄平△(叶平韻)
微風別院,
平平仄仄(句)
明月誰家。
⊙仄平△(叶平韻)
紅袖招時,
⊙仄平平(句)
偏隨羅扇,
⊙平⊙仄(句)
玉鞭裊處,
⊙平仄仄(句)
又逐香車。
仄仄平△(叶平韻)
休憎輕薄,
平平⊙仄(句)
笑多情似我,
仄平平⊙仄(句)
春心不定,
平平仄仄(句)
飛夢天涯。
⊙仄平△(叶平韻)
一百、翠樓吟‧魂 黃之雋
· 〔題考〕 本調創於姜白石。【詞律】收其「月冷龍沙」一詞,注云:「石帚自製曲。」其所取有二義:(一)為酒樓,﹝攬轡錄﹞:「過相州市,有秦樓、翠樓、康樂樓、月白風清樓,皆旗亭也。」范成大【翠樓】詩:「連衽成堆迓漢宮,翠樓沽酒滿城歡。」自注云:「在秦樓之北,樓上皆飲酒者。」(二)為妝樓,王昌齡【閨怨】詩:「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杜牧【南樓夜】詩:「歌聲長長徹清夜,月色娟娟當翠樓。」詞名取義,殆屬後者。「吟」字但仿樂府,於腔律無關,於題義亦無涉;固與﹝水龍吟﹞之「吟」不同也。
· 〔作法〕 本調一百零一字。起為四字對句,不用韻。第三句六字,與﹝東風第一枝﹞同。第四句五字,與﹝換巢鸞鳳﹞第四句同。第五句七字,上三下四,叶仄,第四字可平;與﹝祝英臺﹞結句同。第六句四字叶韻,與﹝解語花﹞第六句同。第七句九字,上一字為豆,下為四字兩句,亦可作對偶,與﹝鎖窗寒﹞後闋第三句同。第八句三字仄叶;第九、十句為四字兩句;(亦可對偶)正與﹝玉漏遲﹞前結三句相同。後闋首句二字仄叶;次句四字平收;實可連合為六字句,與﹝念奴嬌﹞後闋起句相同;惟﹝念奴嬌﹞上兩字不叶韻耳。第三句亦九字句,上五下四,叶韻。以下與前閱第四句以下同。此首所用平仄,悉遵姜詞,無所更動,其他作家亦然;故句中平仄兩用處甚眇。 </P><P>月魄荒唐,
仄仄平平(句)
花靈仿佛,
平平仄仄(句)
相攜最無人處。
平平仄平平▲(叶仄韻)
欄杆芳草外,
⊙平平仄仄(句)
忽驚轉、
仄平仄(豆)
幾聲啼宇。
⊙平平▲(叶仄韻)
飄零何許,
平平⊙▲(叶仄韻)
似一縷游絲,
仄仄仄平平(豆)
因風吹去。
平平⊙▲(叶仄韻)
渾無據,
平平▲(叶仄韻)
想應淒斷,
仄平平仄(句)
路旁酸雨。
仄平平▲(叶仄韻)
日暮,
仄▲(叶仄韻)
渺渺愁予,
平仄平平(句)
覺黯然銷者,
仄仄平平仄(豆)
別情離緒。
仄平平▲(叶仄韻)
春陰樓外遠,
⊙平平仄仄(句)
入煙柳、
仄平仄(豆)
和鶯私語。
⊙平平▲(叶仄韻)
連江暝樹,
平平⊙▲(叶仄韻)
欲打點幽香,
仄仄仄平平(豆)
隨郎黏住。
平平⊙▲(叶仄韻)
能留否,
平平▲(叶仄韻)
只愁輕絕,
仄平平仄(句)
化為飛絮。
仄平平▲(叶仄韻)
诗学昆裔 诗坛昆玉 诗国昆仑
© 版权所有 诗昆文学艺术传播与发展中心
苏ICP备05058999号-1
苏公网安备:32111102000144号
访问统计:
Since 200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