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董國軍,自號昆陽子,別署峴堂,一九七二年生,河南葉縣人。江蘇大學出版社副總編。鎮江市詩詞楹聯協會副會長,多景詩社副社長兼秘書長。中州詞學硏究會會員,豫社社员。創辦詩昆論壇,有《翦葉集》等。 遼海文政先生與諸吟友過訪漫成十絶句選四 天下中泠第一泉,銅甁難汲奉吟賢。 白頭忽遇澄清句,誰立鑑亭思舊年。
雲台疊翠起江津,待渡亭邊歲已新。 桑海但餘靑石路,尋幽客作小逡巡。 莽蒼北顧大江橫,多景多情感慨生。 海岳庵中風月主,排霄未必佔頭名。 甘露寺開紅燭光,弓腰不意挽興亡。 三分霸業今何在,小院垂垂發海棠。 過湘西鳳凰古城晤草寇兄 湘西走馬忽經過,夢裏曾聞草寇多。 識見山人詩味好,江干秀出鳳凰窩。 沱江一碧向東流,夾岸生成弔腳樓。 難繫斜陽歸去也,武陵山疊幾多愁。 癸巳仲秋幾望伯昏兄過鎮江晤別有寄 大月新從海上生,山河遙看又澄清。 人間共此沉沉醉,獨照幽鴻萬里行。 登鎮江古城公園 花湮雉堞向人開,風送斜陽幾去來。 解得綿蠻非舊語,城頭負手小徘徊。 贈別八詠樓主 京江風雨故人來,品福居中酒作陪。 鷗鷺不馴波浩蕩,多君飛去又飛回。 社區采風過蔡偉琴師閑雲居 滿園新綠漸無花,幾樹壓枝黃枇杷。 欲向短籬尋隱士,閑雲居在故人家。 盆池親種碧荷錢,擎得春風葉已圓。 最是有情花解語,蜻蜓著意作流連。 橫陳原是漢琴臺,誰撫停雲歸去來。 草色入簾談笑裏,靑靑三徑凈無苔。 有詩有酒卻無琴,難遣浮生鷗鷺心。 何日多君一揮手,樽前助我發清吟。 乙未元日 東風趁韶歲,一夜佈芳華。 黃柳先睜眼,紅桃已孕花。 催耕傳鳥使,釀蜜遣蜂衙。 漫步池魚畔,遙思野老家。 步韻賀一得兄五十壽 胸存湖海氣,道古愈能卑。 扶植遍新翠,交遊多故知。 散原韜晦後,彭澤忘憂時。 坐看回天手,翻成日日詩。 颱風後一日震宇兄來遊與京江畫界同聚有記 南徐形勝地,多景大江橫。 水護金山寺,雲埋鐵甕城。 風停雨自住,鷗聚鷺同盟。 劇飲非為別,何當復暢情。 北固樓寄懷 騁懷來北固,連屐上高樓。 山水仍靑眼,蒹葭已白頭。 遞迢聞旅雁,浩蕩沒閑鷗。 木葉蕭蕭下,風吹滿地愁。 鄉前輩婁老季初攜遊貴陽東山栖霞嶺敬和岱山趙德昌同治夏五月重遊東山韻 石棧似天梯,登高望不迷。 樓爭山遠近,雲別樹高低。 梵磬聞三界,詩心過五溪。 扶攜有大老,歸去日微西。 賦得靑山獨往時 雨染空山翠,林藏野徑幽。 聽泉清漱石,曳杖亂簪頭。 巒嶂生千古,煙雲絶九州。 行行頗自得,日盡未淹留。 瞻園雅集追和四首 江山草木又含新,浩浩東風遍已春。 雙燕歸園忙翦葉,萬條轉綠自垂綸。 流年漸少煙雲氣,清景偏多敝帚珍。 如夢繁華常苦短,且開嘉會為逢辰。 紙掃千張筆未停,詩家逸興四圍屛。 峰山得借常山勢,花樹終輸玉樹形。 濟濟紵衣來上國,霏霏談屑聚中庭。 瞻園客去餘香在,潭水春温思愈靑。 幾縷閑雲任去留,春山野寺亦尋幽。 風隨嫩柳斜斜舞,水放群魚在在游。 爛漫天心非帝力,縱橫鋒舌少人謀。 同來信是眞行健,直上荒寒百尺樓。 南都有客記初來,桐鳳清啼試已開。 十里長山花競發,一池春水月遲徊。 散木停雲埋獸窟,佛螺奔浪護禽胎。 何時重得京江會,翠蓋亭亭俱可陪。 陪吳金水魏新河諸吟家遊焦山用顧貞觀韻 浪逐流雲到海邊,靑螺秀出獨蒼然。 六朝猶識崖間字,三詔無辭洞裏天。 瘞鶴人空留別署,題襟客莫辨其年。 昏昏燈火摩挲久,江上秋聲催渡船。 甲午元旦用孔東塘原韻 銀花灼灼照樓顛,不夜神州少睡眠。 政舉上開強國夢,時新民待養家錢。 馬蹄半是催人老,曦駕終無避地偏。 解凍東風齊著力,或能兩鬢轉丁年。 鈍筆招飲西津渡相偕登雲台山用飛羽韻 雲台高閣倚晴空,鼎足金焦勢愈雄。 渡冷六朝煙水夢,城開萬戶杏花風。 孫劉龍虎隨空碧,吳楚江山映日紅。 怕是春心容易老,登臨莫負玉西東。 步韻于文清社長五十初度詩幷呈 五十欣欣鬢未焦,靑童已允屬英翹。 江流牛渚千秋月,春在揚州廿四橋。 筆底何須删舊句,吟邊忽覺勝前朝。 南來識得師兼友,北固猶存海岳標。 丁小玲詩家七十初度步韻 七十康年壽有餘,簞瓢陋巷口能糊。 俱將心血化幽碧,未使風騷生亂朱。 人世滄桑存正道,筆鋒勁健定中區。 從今更愛斜陽好,合種門前柳數株。 江山万里有还无,坐看流云任扑倦舒。 鬢上新絲增雅望,吟邊舊雨勝閒居。 今生不捨非關酒,陋室能堆祇是書。 羨爾文章眞事業,芳園猶待手親鋤。 夢溪校區玉蘭一株於闌珊處甚覺燦爛曾言欲賦之碌碌而未果忽見繁華殆盡綠葉扶疏悵而作此 小苑風生料峭寒,壽丘山上少人看。 拳拳枝老虬龍骨,朵朵花明錦繡團。 慣識渾忘春易去,曾經尤覺世多難。 瓣香銷盡靑衣女,獨立亭亭白玉欄。 武侯祠 丞相祠前宿雨輕,森森古木護啼鶯。 三分早定隆中策,六出難銷天下兵。 欲使親躬扶後主,奈何長遣少新英。 轉看魏晉紛繁事,端是教人恨未平。 漁家傲 癸巳清明 滿眼萋迷生碧草,江南二月春來早。花雨清明都過了。連遠道,白雲載去愁多少。 遊子未歸天未老,人間悲苦天何曉。煙柳斷腸餘晚照。聲漸悄,秋千院落盈盈笑。 朝中措 癸巳三月平山詩社雅集 瓊花勝雪柳如煙,滿座晉衣冠。天下三分明月,幾多春在平山。 風流故地,曾經卻是,江左文淵。歸看長橋落日,波潮涌上雲灘。 朝中措 賀中州詞學硏究會成立 宋都遙想在中州,文囿喜新謳。除卻淺斟低唱,非惟香玉温柔。 杏花煙雨,關山冷月,醉裏吳鈎。載去綺懷尋夢,長河一葉扁舟。 茅山逢故人 衣染華陽雲岫,杯盡崇明瓊酒。莫笑多情,仙山多景,美人多侑。 知交幾个能逢,生也悲夫何驟。富貴無干,功名無與,興懷無咎。 鷓鴣天 枯荷 消盡南池幷蔕香,再無出水碧羅裳。野煙枯立亭亭影,寂夜愁添淡淡霜。 歸浣女,折蓮房。凋殘深護睡鴛鴦。客來莫聽秋風雨,賸得藕心似別腸。 鷓鴣天 衰柳 記得東風染碧煙,畫亭拂雨送征鞍。滄洲月白驚沙雁,老樹秋高悲暮蟬。 傷逝水,怯流年。扶筇誰識故人顔。凋疏不改眞狂士,佇看長條顛似前。 鷓鴣天 老桂 月下驚秋半已過,紫華團露綴庭柯。仙枝分種侯王第,寶葉能遊雲漢波。 香馥鬱,影婆娑。蟾宮生魄奈愁何。吳剛夜夜揮金斧,塵世清光總未多。 鷓鴣天 殘菊 草木逢秋零落時,浮金點玉一枝枝。心高不以阿靑帝,影瘦無妨招白衣。 霜淅瀝,葉離披。抱香窮守待來茲。幽人獨坐南窗裏,擷在吟邊有所思。 鷓鴣天 丙申國慶日,偕社侶重遊寶塔山,訪都天廟,社中耆宿原亦不知其仍在也。 鼎石僧伽接玉宸,小園修整一番新。訪梅早種花千樹,邀座重來客幾人。 山掩映,雨逡巡。九州誰待出群倫。都天廟裏香煙冷,已忘靑詞與鬼神。 減字木蘭花 乙未中和之日,苦雨時晴,節又春分,多景詩社雅集鎮江鼎石山,見有孤梅而含笑者,為賦。 雨晴春半,鼎石山來期爛漫。索共巡檐,或為孤芳辟小龕。 幽人而已,不鬥東風桃與李。欲待相思,之子靑靑五月時。 山花子 乙未重陽多景雅集 多景樓開新畫堂,招邀社侶又重陽。岸闊潮平斜照裏,好風光。 今古縱橫談舌健,江山管領主人忙。各截雲煙三五幅,寫詩行。 卜算子 北固幽蘭 非是愛春暉,本意憐幽素。長在山崖水澗生,已慣風和露。 花葉自天眞,不倩佳人顧。夜靜闌干獨倚時,明月流江渚。 菩薩蠻 瞻滑縣莊子墓 秋高忽見風鵬舉,滑州約得清遊去。人曰子非魚,我來瞻爾居。 栩然蝴蝶動,忘是誰之夢。生死不相干,古今天地間。 百字令 訪寶華山隆昌寺 東風有信,待繁英落盡,花山成碧。因駕飛輪攜勝友,禦道登遊連屐。絶壑危巖,泉溪煙樹,冷翠霑衣濕。岫雲開處,忽臨靈刹仙域。 回望六六重峰,蓮心向佛,環侍爭朝揖。於此寶公傳正法,枯葉不留檐脊。廚鼠山龜,聽經聞戒,久也知修習。娑婆塵世,幾人持得清律。 滿江紅 六月六日艦行丹徒大港間 浩浩洪流,千萬里,奔騰而下。泛滄海,艨艟破浪,心存悲吒。宋武平夷生大野,秦皇拓土稱雄霸。莽神州,王氣勝當時,誰儔亞? 江山麗,景如畫。魚龍動,光似射。又扶桑拜鬼,空聞人駡。擊楫合羞頭白也,掣鯨莫倚乘肥者。自歸來,未解是幽襟,書窗夜。 滿江紅 蒜山懷古用吳梅村詞韻 拂檻雄風,誰更上,危樓百尺。看此地,山開京口,江河橫入。羽扇笑生龍虎氣,煙灰飛滅貔貅敵。祇悠悠,豪傑事成空,悲行客。 秋月冷,霜天白。雞未曙,人如集。被津亭繁會,漫銷兵戟。海內猶傳名士句,城西不見仙翁宅。醉且休,燈火似揚州,聞鄰笛。 八聲甘州 悼持志齋主殷憲先生 喚靈山歸鶴轉頭來,想見舊音容。祇蹣跚腳步,闌珊笑語,也太匆匆。冷落關河萬里,愁霧鎖遙峰。西望餘殘照,不盡悲風。 長記吟壇築就,有大旗高矗,飛虎飛熊。看一時鼎盛,湖海享尊崇。奈而今,斯人已去,莽崑侖,寂寞半成空。傷懷抱,待扶摶起,難報雲中。 賀新郎 瞻龔定庵己亥雜詩詩碑兼懷李老宗海 乙未二月二日,多景詩社雅集鎮江鼎石山,瞻龔自珍詩碑,乃己亥年定庵先生“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詞萬首,道士乞撰靑詞”而作。書者李老宗海,為多景詩社原社長,亦今蔣社于社之師也。詩碑運抵日,李老遽然鶴去,至今恰二十載。社中吟友,聞言唏噓,因作此詞。 正是春時候,被無端,憂愁風雨,催成僝僽。疏影橫斜憐多少,賸得孤梅已瘦。甚懷抱,湖山吟友。回看碑墻闌散處,護靑詞畫像還依舊。定庵句,字如斗。 廿載來歸重邂逅。想退翁,心中腕底,龍奔蛇走。應願詩盟添生氣,作個才人淵藪。也勸他,玉皇抖擻。諸老諸公俱年富,出群雄豈限江東又。同展拜,天知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