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页 搜 索

 
栏 目 导 航
【诗坛动态】
【京江诗话】
相 关 文 档
    当前位置:首页>>【诗界风物】>>【京江诗话】>>文章>>当年陆秀夫和郭景星两位同窗是否求...
当年陆秀夫和郭景星两位同窗是否求学于镇江鹤林寺旁的濂溪书院?
作者:boyee2

当年陆秀夫和郭景星两位同窗是否求学于镇江鹤林寺旁的濂溪书院?

鹤林寺
宋 陆秀夫
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
窗前多古木,床上半残编。
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种田。
寺门外断扫,分食愧农贤。

很少有人知道下面这首诗和这首诗的作者:
黑风吹海浪崩腾,独抱龙髯气拂膺。
臣子但知全大节,国家那得再中兴。
眼前儿女谁能顾,身后功名足有称。
独忆城南秋雨夜,一窗曾共读书灯。

这首诗是《辑陆君实挽诗叙》中的一首,作者是一位宋末元初的一位镇江人,担任过淮海书院(位于北固山凤凰池畔)的山长——郭景星,字元德,号义山。陆君实就是南宋丞相陆秀夫,陆秀夫,盐城人,三岁随父母南迁镇江,年少时就读于镇江城南鹤林寺,与郭景星是舍友。

诗末的“独忆城南秋雨夜,一窗曾共读书灯。”在秋天一个雨夜,在城南鹤林寺学馆里,有两位少年坐在同一张书桌旁,就着同一盏油灯在读同一篇文章。想必在这之前陆和郭聚会时经常会共同回忆这些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嬉戏的美好的年少往事,现在只有郭景星来回忆了,往事历历在目,而斯人已去,令人无法释怀……

陆秀夫与郭景星这对发小一直保持“素交”,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纯真而朴素的友谊,常有书信来往。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群玉帖》就是陆秀夫给郭景星的信札。
释文:秀夫拜覆。义山尊兄长坐前。秀夫比僭就群玉府借至《英光帖》一本,久留皇愧,专此归纳,切幸视至。《深居诗帖》久欲临写数纸而未能,敢乞暂借数日。常所用副墨之子姓某氏,不烦颐旨,其来将有所委之也。草草拜字,它存侍竟。不宣。秀夫拜覆。义山尊兄长作坐前。蠲糨纸就觅一幅,欲作签题。干烦皇恐。秀夫。

帖的大意不难理解。陆秀夫向“义山尊兄长”归还米芾《英光堂帖》的拓本,并乞借另一件《深居诗帖》以供临习。

诗学昆裔 诗坛昆玉 诗国昆仑
© 版权所有 诗昆文学艺术传播与发展中心
苏ICP备05058999号-1
苏公网安备:32111102000144号
访问统计: Since 200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