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我在镇江,收集月光…… 2021-09-21 23:44:37 来源: 镇江风情 举报 0 分享至 评选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回避不了许浑,他写的诗,总是含有浓浓的水、雨之气,后人拿他和杜甫开玩笑,说“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许浑搬过几次家,搬到润州后,觉得这里很适宜居住,就在“丁卯涧”这个地方落户了,和他交往的朋友,都喊他“许丁卯”。 这一年的中秋,他带着家人到南郊的“鹤林寺”,过一个当地“玩月”的风俗。 当一轮圆月从林间升起,他和家人们看到闪烁着五彩的云朵飘过,楼宇前镜光一片,大家惊叹而赞,他也诗兴大发。 他满腹的诗情,脱口而出: 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 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这首《鹤林寺中秋夜玩月》,被誉为唐诗里中秋赏月难得的名篇。古代的诗人们,似乎很喜欢在中秋之夜,到镇江来收集月光。 出镜:泡芙 /摄影:梵舟/地点:西津渡 今年,刘诗诗和井柏然合作了一首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你们知道么,这首词其实是在镇江写的。
我在镇江 收集了一轮思念亲人的月亮 1076年,这一年的中秋,苏东坡约了朋友到镇江,一同游玩金山寺。 晚上借宿在金山寺的苏东坡,在金山寺的妙高台上摆了酒席,喝多了,嗨了一整夜。天上明月如盘,他突然很想念四年没见面的弟弟苏辙(子由,是苏辙的字),于是要来纸笔,即兴写了一首歌,请酒席里有“大宋好声音”之称的歌手袁綯演唱。 这首歌表达的意思大概是:兄弟啊,中秋啦,你在那嘎达还好吗?也不说主动来个信啥的,我在镇江这嘎啦挺好的,问问你咋样啦…… 一瞬间,座中小伙伴全听呆了。 这首叫《水调歌头》的歌,歌词令人真太震撼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绝妙的好词加上绝美的声音,如果思念会唱歌的话,那唱的一定是这首。 这首歌一问世就成了爆款,传播率特别高,流传至今还有邓丽君、王菲等天后级的明星翻唱。 一轮明月,让苏东坡最先想到自己至亲的人是好兄弟苏辙,他们之间的手足之情,让人不胜感慨。 苏东坡登金山妙高台写《水调歌头》一事,见《铁围山丛谈》、《坡仙集外纪》等笔记。 有人说,苏东坡这一中秋词一出,其余中秋词皆废了。 我在镇江 收集了一轮奇瑰梦幻的月亮 米芾与镇江有着解不开的情结、说不清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镇江的山水成就了米芾的书画,他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代书画大师,与镇江的滋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米芾极爱镇江的雄逸之态,他扶母灵柩回镇江时,尚无居所,便向甘露寺方丈仲宣长老借僧舍一间,名为“净名斋”。 随后,他在镇江建造了三处宅居。苏东坡称他“狡兔三窟”。 这三处住宅,其中一处叫“海岳庵”。米芾用一块南唐后主李煜的砚换来北固山下一片宅基地,并在此建成了海岳庵。海岳庵不远,有一座楼叫“望海楼”,米芾经常去喝酒。 这一年的中秋夜,米芾登上望海楼,望着月亮,月亮恍然如蚌腹内的珍珠,光洁耀眼,他缓缓低吟道: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 《丹阳帖》 镇江的月光奇瑰梦幻,成就了米芾的写意山水。 我在镇江 收集了一轮盼望团聚的月亮 大宋朝有位擅长写慢词的柳三变。 三变哥有个齐名的对手,叫张先。他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人送外号“张三影”。 这一年,他刚新婚,就被上司派了出差,和妻子恋恋不舍,热泪涟涟,洒满衣巾。 出差目的地是镇江,他投宿在北固山上的甘露寺。身处异乡,妻子不在自己的身边,张先摸了摸衣巾,只有衣巾上妻子的粉香眉黛犹存。 中秋之夜,黄昏中传来凄咽的号角声,极目远望眼前是一片透着寒气的江滩,海风阵阵,雁队分飞。 他突然很想妻子,心里要多凄凉,有多凄凉…… 看了一会儿江,又看了一会儿月亮,孤独的夜晚实在是没什么乐趣,他只好踏着冷露回到住处,独自掩上门,孤灯吊影,度过那寂寞长夜。 他长叹一口气,写了一首《南乡子·甘露寺中秋》: 潮上水清浑,棹影轻于水底云。去意徘徊无奈泪,衣巾犹有当时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阵分。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 今晚的月空真的很美。 但我无心赏月,心里满满的,是你…… 我在镇江 收集了一轮温柔宁静的月亮 刘因是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他很早慧,十岁能文,落笔惊人、才华出众。 元世祖至元19年,他应召入朝,担任承德郎、右赞善大夫。后来借口母病辞官归,便从此隐居故园。 刘因出生贫寒,经常手无余钱,家无余粮,因为经常月光族,所以特别喜欢月光。 虽然生活有点穷,他却安贫乐道,传承了程朱理学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天道观。 这一年的中秋,他是在镇江的北固山度过的。 遥望神话传说月中的宫殿,嫦娥居住的地方,他的心一片宁静清澈,他提笔写了一首《念奴娇·北固亭中秋夕》: 广寒宫殿,想幽深、不觉升沉圆缺。天上人间心共远,如在琼楼玉阙。厚地微茫,高天凉冷,此际红尘歇。翠阴高枕,并教毛骨清澈。 为问此世,从来几人吟望,转首俱湮没。虮虱区区尤可笑,几许肝肠如铁。八表神游,一槎高泛,逸兴方超绝。嫦娥留待,桂花且莫开彻。 嘿,中秋到了,桂花即将飘香了吧。 杨宪华拍摄 我在镇江 收集了一轮照耀山河的月亮 吴嵚是明朝时武进人,隆庆年间,到河南长垣县担任教谕(教育局长),他的学行品节在当地口碑非常好,人们尊称他为昆麓先生。 初到长垣,他发现这里的孩子很聪颖,可惜没什么良师指导,便把全县的学生分批定期会考。对学生的文章,一月一次,亲自过目批改。 他严谨治学,发现了李化龙、崔景荣、王永光、王家桢、许宗礼等学生,这些学生在他的影响下,个个锐意精进,奋勉争先,后来都考中了进士。 这一年的中秋,他回了一趟老家江苏,来到了镇江渡过一个中秋假,在镇江的金山,他遇到了秋天的第一场雨,很快雨过天晴,他很高兴,于是写了一首诗: 倏忽空江宿雨收,湿云卷尽一天秋, 槎通银汉人何处,潮涌金波月满楼。 驯鹊影翻岩底树,游龙光吐夜深湫, 相逢况是烟霞客,倚醉狂歌指十洲。 看着金山之巅的月光,他想,孩子们啊,快快成长,你们要成为那轮照耀山河的月亮,将大明江山照亮…… 杨宪华拍摄 我在镇江 收集了一轮故乡的月亮 洪亮吉是清代著名的“文坛鲁智深,官场大喷子”。 说他是鲁智深,是因为当年有个叫舒位的文人写了一本《乾嘉诗坛点将录》,评点当代诗坛108家,并以梁山泊好汉相拟,将洪亮吉比作"花和尚鲁智深":"好个莽和尚,忽现菩萨相。六十二斤铁禅杖。" 说他是官场大喷子,是因为他控制不止自己内心的情绪,上书直言朝政之弊端,言辞激烈,不避锋芒,刺到了嘉庆皇帝的痛处:"人才至今日消磨殆尽矣。数十年来,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由所遭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以定衣钵相承牢结而不可解……士大夫渐不顾廉耻,……"。 因为这样的言语,他差点丢了脑袋。幸好后来从宽处理了,“免死,改发伊犁,交将军保宁严加管束。" 于是他一路歌风岭雪,觅史寻踪,赞西域山水之奇丽,记边塞风情之异观。 多年后,他回到江南,和朋友在镇江的焦山度过了一个中秋之夜。 月波台下,他举杯高歌: 幽人住空山,皓月出东海, 方壶飞皎镜,圆魄迭层采。 一年惟此夜,万古色不改, 清吟谁可继,胜侣久相待。 《中秋夕同人饮月波台下作》 嘿,我还是我,永不改变的焰火!!! 那些美丽的镇江风景啊 有了中秋皎月的映衬 和诗人们名诗名词的加持 也变得特别起来 中秋月圆夜 诗歌永相伴 祝您中秋快乐 愿你万事圆满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KF4RVA60541G4B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