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页 搜 索

 
栏 目 导 航
【撷花成蜜】
【诗海名家】
相 关 文 档
    当前位置:首页>>【他山之石】>>【诗海名家】>>文章>>河阳诗录
河阳诗录
张家港诗词
 2024年10月23日 20:58 江苏
以下文章来源于藤花簃 ,作者沈汝和


这里主要是《凤凰山永庆寺志》所存的诗,只作了一点增补。寺志收录了从北宋到清初与凤凰山相关的诗作四十馀首,之后至民国的尚无人整理,本地文史研究者应该据《常熟艺文志》或更大范围的苏州及常州《府志》所列诗集进行逐一搜检,以成完帙,毕竟整理乡邦文献也可发掘出本地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这是项枯燥而浩繁的工作,我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源,只能求诸贤者了。
这些诗多数都很平庸,但为我们保存了一些凤凰山过去的影像,让我们知道它曾经是什么样子。历史灰烬里的馀温,是令人怀念的。是为序。

李堪(1首)

李堪(965—?),字任重,晋陵(今常州)人。大中祥符三年(1010)三月,他到常熟公干,游历了乌目山(虞山古称)周边的五所寺院,写有《乌目山五题》,《永庆寺》即其中之一。

永庆寺
岩扉开早凉,谷鸟纷远翔。

花气湿幽径,磬声清上方。

云生松涧底,泉落藓池傍。

我有遗荣意,移时坐石床。

【按】《乌目山五题序》说:“余被物役涂污,故羁于人务,网于吏位,诚此身为官府有也。今四十加六年,始觉老非欲而已至,病不期而自来,生何常而本空,死如归而共寂。由是登水木之虚室,遇霞月之美夜,闻经梵之清韵,览香花之宝会,则心悦以情动,目爽以言发,绮靡以文著,冰释以意达。”故诗中有“遗荣”之语。此诗始见于《吴郡志》卷三十五,作者讹作“李湛”,“纷”作“分”,“泉”作“花”,“我”作“致”。

温革(1首)

温革,字彦机,石城人(见《藏海寺志》;《宋诗纪事补遗》作“原名豫,字叔皮,福建惠安人”,《全宋诗》同,未知孰是)。
凤凰山

惯作山林客,聊游戏剧场。

栗花收作烛,柏子采为香。

且放高情适,都无俗事妨。

人间还扰扰,只得扣空王。

【按】此诗始见于宝祐《重修琴川志》卷十四。

陈绎曾(1首)

陈绎曾,字伯敷,湖州人(参高洪岩《陈绎曾行年简谱》,见《元代文章学》附录)。《元史》谓其“为人虽口吃,而精敏异常,诸经注疏,多能成诵。文辞汪洋浩博,其气烨如也。官至国子助教”。著有《文筌》《文说》《诗谱》《翰林要诀》等。

游秀峰

平生丘壑爱跻攀,此日披图意任闲。

江浙去题龙虎榜,海虞行看凤皇山。

鹤来华表千年后,云在丹崖万壑间。

闻有青囊书卷在,访仙求术待秋还。

【按】此诗始见于弘治《常熟县志》卷一“秀峰”条下,“秋”作“春”;诗题,《吴兴艺文补》作“游凤凰山寻唐状元陆器读书台”。延祐七年(1320)江浙乡试赋题为《龙虎榜赋》(参《中国辞赋编年史·元代卷》1320年),则此诗作于延祐七年八月乡试之后,大概将去参加次年三月进士科考试,故有“待春还”之语。另,诗中有两个疑点:一、据“披图”二字,当为披览吴中山水图,而非登临。二、据“青囊书卷”和“访仙求术”,山中应有道士古迹;《吴郡志》卷八云“丁令威宅,在阳山”,与“鹤来华表”相合,则此后四句似谓阳山,而非凤凰山。
杨维桢(1首)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诸暨(今属浙江绍兴)人。洪武二年(1369)春,曾应虞伯源之邀到常熟小住,此时或有凤凰山之游(参孙小力《杨维桢年谱》)。

游秀峰

河阳山色画图开,绝壑悬崖亦壮哉。

华表不闻仙鹤语,醴泉曾引凤凰来。

玉鱼金碗埋黄土,石兽丰碑长绿苔。

独有桓桓丘陇在,秀峰相对读书台。

【按】此诗始见于弘治《常熟县志》,明清地志、文录题目多作“游秀峰”(嘉靖《常熟县志》、明杨仪《古虞文录》、明钱穀《吴都文粹续集》、清康熙抄本《凤凰山永庆寺志》),万历《常熟县私志》始题为“游秀峰吊陆状元”,清《藏海寺志》仍之。

郑元祐(1首)

郑元祐(1292—1364),字明德,处州遂昌(今浙江丽水)人,徙居吴县(今苏州)。著有《侨吴集》。

马氏云山祖茔图

孔子少也孤,不知防墓地。

亲殡五父衢,问之邻母氏。

嗟我云山翁,追远心不置。

祖茔在阳冈,距今已七世。

松楸写新图,名笔为题识。

国史既特书,铁史光相继。

眷兹河阳山,白云浩无际。

(注:陈绎曾编修尝为赋诗,杨廉夫因和韵,故云。)
【按】此诗录自《侨吴集》卷一。

陈基(1首)

陈基(1314—1370),字敬初,临海(今属浙江台州)人。张士诚时,为学士,书檄多出其手。明初召修《元史》,后赐金还乡。有《夷白斋稿》。

登凤皇山有感

一望虞山一怅然,楚公曾此将楼船。

间关百战捐躯地,慷慨孤忠骂寇年。

填海欲衔精卫石,驱狼顾假祖龙鞭。

至今父老犹垂泪,花落春城泣杜鹃。

【按】此诗见《夷白斋稿》,题作《舟中看虞山有感》,《永庆寺志》误收。钱谦益《初学集·太祖实录辨证一》录此诗,可参看。

张著(1首)

张著(1318—1377),字则明,平阳(今属浙江温州)人,徙居常熟。著有《永嘉集》。

次韵陈敬德卜居河阳

渐老逢春可奈何,清狂不是旧时多。

银瓶送酒青丝络,翠袖穿花白苎歌。

故旧只今成远别,从游何日重相过。

河阳桃李馀三月,应想茅堂傍涧阿。

【按】此诗见《永嘉集》卷七,原有二首,第二首为:“山窗曾记酒樽同,醉量豪于渴饮虹。江海遗愁空惜别,文章小技倦加工。云低雁宕家何在,花暗天台路不通。同是飘零归未得,又惊春尽馆娃宫。”与河阳无涉,故不录。陈敬德,即陈聚,陈基兄弟行,至正十九年(1359)为常熟州儒学教授(张著《常熟尉张旭祠记》:“至正己亥,天台陈敬德来教。”)。

完敬修(1首)

完敬修,号璧庵,常熟人。

鸷山寺访僧

招提远在碧山坳,杖策殷勤访故交。

雨径苕深留虎迹,霜林叶落露禽巢。

汲泉谩引池边绠,煮茗还开竹里庖。

此日相寻不相见,松门拟待重来敲。

【按】此诗见于《姑苏志》和《吴都法乘》。

徐恪(4首)

徐恪(1431—1503),字主一,一字公肃,张家港凤凰人。官至南京工部侍郎。永庆寺旧有其祠堂。

凤山述怀

家林原在凤山前,绿野茫茫际让川。

直道曾遭展禽黜,知机不似季鹰先。

悠悠往事今何较,落落虚怀我自便。

卧起两峰如濯翠,炉熏聊复对遗编。

【按】诗题,万历《常熟县私志》、嘉靖《常熟县志》、《吴都文粹续集》皆作“凤山”。“编”或作“篇”。

至日语湖山书馆

至日无尘事,翛然数卷书。

山风寒扫榻,林叶夜供厨。

卧雨淹乡国,趋朝忆殿庐。

惟应金谷老,笑我世情疏。

【按】此诗见嘉靖、康熙《常熟县志》与《海虞文苑》。

游鸷山寺用壁间韵

香刹深藏紫翠坳,岩亭长见薜萝交。

翻经叶上蠹书字,挂衲枝头鸟寄巢。

谁似金山留赐带,先参玉板向斋庖。

日斜茶臼林间响,疑是松门过客敲。

【按】此诗见嘉靖、康熙《常熟县志》与《吴都法乘》。

让塘

让川萦带海东堧,鲈鱠秋深不计钱。

青嶂足容高士卧,黄花应为老怀妍。

邺侯架上图书在,裴相桥边黍稷连。

廊庙江湖忧尚切,可能闲醉一陶然。

【按】此诗见嘉靖、康熙《常熟县志》与万历《常熟县私志》。

吴一鹏(1首)

吴一鹏(1460—1542),字南夫,苏州人。
游鸷山寺和徐主一公韵

台殿参差枕涧坳,长松落落晚阴交。

鹿衔细草奔平野,鸟带斜阳认旧巢。

骚客漫题留石壁,老僧清供出斋庖。

五更侧耳西风里,听到寒钟第几敲。

【按】此诗见于《皇明常熟文献志》、万历《常熟县私志》和道光、同治《苏州府志》。

王鼎(2首)

王鼎,字元勋,号铭庵,常熟梅李人(传见嘉靖《常熟县志》卷七和万历《常熟县私志》卷十三)。著有《鹤峰集》《铭庵诗集》。

登凤皇山次徐亚卿韵

身世平生此石坳,只应猿鹤是心交。

谩劳神物呵丹鼎,岂有文章夺凤巢。

山鬼吹灯扃夜户,石泉分茗煮斋庖。

苦吟未就浑忘寐,云外霜钟莫浪敲。

【按】此诗志书所录稍有异文,“呵”或作“护”,“煮”或作“趁”。徐亚卿,即徐恪;亚卿,侍郎之别称。

寄河阳秀峰寺僧

往岁寻吾水竹边,不留半偈意茫然。

海门潮上踏野渡,野寺月明何处禅。

萧郎物故夜棋罢,陶令攒眉秋社闲。

苦忆西风最高顶,万松绕壑一流泉。

【按】此诗见于万历《常熟县私志》、康熙《常熟县志》和《皇明常熟文献志》,题目小异。

赵在公(3首)

赵在公,字尔雍。

游凤凰山

山断还悲云补坳,崚嶒怪石许谁交。

前朝寺圮僧飞锡,近代林疏鸟避巢。

水响空滩惊洗钵,烟迷野火混炊庖。

岩花涧草通行路,径入禅关不待敲。

古桧

(注:在关帝庙前,相传梁昭明太子手植。)

古物前朝百不存,苍然双桧峙山门。

株横曾被雷霆震,干直宁容雾雨昏。

帝子手栽偏见重,武侯祠植并垂论。

重阴翠叶犹文藻,睹此尤令选帙尊。

【按】“苍”,《凤凰山永庆寺志》作“凛”。

空树

奇形磊落布瞿昙,空洞玲珑佛可龛。

力捍风霆雄砥柱,腹藏云雾隐峰岚。

荒山剪伐枝犹菀,造化闲抛气尚酣。

莫道散材无匠睨,此中还可置经函。

袁澄(1首)

袁澄,字子静。

游凤皇山永庆寺

一径苍藤绕翠坳,到来黄鸟自交交。

山深木古疑为石,谷隐云横可寄巢。

仙梵偶传烟外磬,名泉时瀹竹间庖。

谈馀飒沓鸣岩牖,应是薰风陨箨敲。

【按】徐恪、吴一鹏、王鼎、赵在公、袁澄五首当皆为同时步韵之作,而完静修诗或为原韵。

陈王政(1首)

陈王政,苏州人,封兵部员外郎。同治《苏州府志》:“墓在三里桥列圩,王世贞志。”

凤山

野色苍茫接远村,芝田药圃路难分。

几株古树留残照,无数青山得断云。

茶臼夜敲惊鹤梦,花潭春涨乱鸥群。

凤凰梦杳书台在,隐隐伊吾隔陇闻。

【按】此诗见万历《常熟县私志》。

姚煦(1首)

姚煦,字季和,号雪泉,常熟人(传见万历《常熟县私志》卷十六“清嘉坊姚氏”条)。

鸷山寺

歇马鸷山寺,山楼寒复登。

白头云外客,黄叶雨中僧。

对酒思王粲,同门念李膺。

闻歌怀往事,愁绝绕金绳。

【按】此诗见于万历《常熟县私志》。

钱筹(1首)

钱筹,字汝猷,号兰泉,常熟人(传见万历《常熟县私志》卷十一)。

鸷山道中

半月春阴懒下堂,踏晴归去带寻芳。

风烟著物浓还淡,天地容人瘦且狂。

白石青山当户好,紫罂红酒泛霞香。

忙身偶结东风爱,暂向蓬庐醉几场。

【按】此诗见于万历《常熟县私志》。

周诗(1首)

周诗,字以言,号虚岩,昆山人,寓居常熟(传见《皇明常熟文献志》卷十一和康熙《常熟县志》卷二十二)。

鹿园怀古

吴甸邈千载,鹿园空遗名。

落日吊往迹,野草秋参横。

霸图窅何许,惨淡浮云生。

越艳蛊心臆,棼哉城国倾。

伍员抱忠死,宇宙为吞声。

英气薄江浒,激浪悬不平。

嗟余有深慨,伫立涕泗盈。

【按】此诗见于万历《常熟县私志》《盛明百家诗》《海虞文苑》《皇明常熟文献志》和康熙《常熟县志》。

邹武(1首)

邹武,字靖之,号近斋,常熟人。官浔州知府。

陆状元读书台

松窗萝蔓傍岩开,山鬼时闻夜诵来。

旧日风光几销歇,青云犹绕读书台。”

桑瑜(1首)

桑瑜,字廷瓒,常熟人。官温州通判。弘治中纂修《常熟县志》。

陟河阳永庆寺

名山将走遍,此地不曾来。

石井非人凿,云堂为我开。

草香新得雨,树裂旧经雷。

欲听生公法,松阴觅讲台。

【按】此诗见万历《常熟县私志》与弘治、康熙《常熟县志》。

蒋胤(1首)

蒋胤,字嗣昌,号终慕,江阴顾山赤岸人。

游凤凰山和徐东山韵

烟霞有癖独君知,今日同来了夙期。

曲水流觞行乐地,高歌击壤太平时。

百年胜事遗莲社,一曲新词度竹枝。

老我自怜筋力少,山僧应笑得诗迟。

萧奎(2首)

萧奎,字汉文,号静庵,凤凰人。县志有传。

清明谒河阳先垅登山

迢迢径路入青松,雨后峰峦紫翠重。

野老竞谈先世事,山灵应笑旧时容。

花枝烂漫何人折,节序清明此日逢。

那忍驿舟归去晚,墓门西见夕阳舂。

拜罢先茔上岭头,层层石磴绕松楸。

山花见我如含笑,林鹤留人似学讴。

丞相坟荒禅老住,状元台废牧儿游。

斜阳已尽登临兴,沉醉还家卧綵舟。

徐崇诚(1首)

徐崇诚,字贞所。

登凤山绝顶

东风跃马叩山灵,绝磴高攀屐暂停。

树杪忽惊群籁响,天陲遥见万峰青。

衣裁薜荔夸春服,酒泛云霄傍客星。

吟罢沧波浮落日,隔江烟树自溟溟。

松陵道人(1首)

丘丞相墓

丞相坟头草木柔,问他奚姓姓为丘。

生叨宋室台三位,殁瘗河阳土一抔。

世远孙苗谁个是,山荒石兽几枚留。

经年麦饭无人供,惟有寒烟一缕愁。

缪昌期(1首)

缪昌期(1562-1626),字当时,号西溪,张家港塘市人。

题赠凤山寺竹轩上人

残山剩宇饶清凉,选胜传灯此地藏。

镇日梵云连卓锡,有时花雨散松篁。

居人几处依蒲供,过客三生闻妙香。

闻道住山真不易,遥飞一笑虎溪傍。

皇甫涍(2首)

皇甫涍(1497—1546),字子安,号少玄子,苏州人。

河阳马上看江寄谢司直二首  

河阳山头江势回,荡云沃日何雄哉。

天外长风吹未已,还须望尽海门来。

秋空立马大江堤,天畔云山望欲迷。

何事愁心学潮水,朝朝暮暮秣陵西。

【按】此二首录自《皇甫少玄集》卷十九。

贡修龄(1首)

贡修龄(1574—1641),号二山,江阴人。

题赠竹轩上人

风轩月色总纷纷,谁似虚窗对此君。

伴读残经开般若,切和清磬绝声闻。

浓阴欲拂晴疑雨,疏影时移座有尘。

为忆老僧安乐处,拟将瓶钵待朝曛。

季是则(1首)

秋晚访凤山寺

杖策新凉访道林,东山老桧白云深。

万缘已破谈霏玉,丈室谁将布地金。

霞映晚峰开秀色,天涵秋水净禅心。

清幽爱尔空门好,回首尘寰总陆沉。

姚鹤(1首)

姚鹤,字青田。

河阳观社

金鼓喧阗动地来,河阳此日画图开。

峰峦耸翠烟霞护,草木含芳雨露培。

倾听紫骝嘶玉勒,细窥红袖弄青梅。

不知野老长松下,坐石看云事事灰。

钱熙之(1首)

钱熙之,字梦赉。

凤山关帝祠焚告

君家祠屋遍郊坟,此地幽栖卜筑分。

闲草闲花浑气概,小山小水亦风云。

春旂龙虎村姑拜,社鼓牛羊里父醺。

独我行藏犹未定,香烟心事两氤氲。

徐肇复(1首)

徐肇复,字还淳。

游河阳寺

玲珑宝刹瞰崇阿,咫尺诸天是大罗。

法座东林云树古,灵岩西极雨花多。

旃檀香满青狮座,贝叶经翻白马驮。

此日相逢谈密谛,谩挥玉麈道恒河。

萧应徵(1首)

春日游河阳山题永庆寺壁

为谒先灵来凤岭,乘闲徐步过山隈。

追维旧馆延僧话,忽听啼鹃唤客回。

极目荒岗丞相墓,伤情破石状元台。

休嗟往哲空沦没,千古垂名不世才。

钱诏(1首)

钱诏,字廷卿,号石屋,常熟人(传见万历《常熟县私志》卷十一)。

登奚浦望江楼

诗在江楼待碧纱,世家江上若天涯。

招提莫说兴亡事,古木前头几树花。

【按】此诗见于万历《常熟县私志》、康熙《常熟县志》和《皇明常熟文献志》。

钱谦益(1首)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

清明河阳山上冢感叹而作 

清明山色满河阳,麦饭依然祀享尝。

尚有馀生上丘墓,能无老泪洒衣裳。

村童放学风筝急,野叟迎神社鼓忙。

莫忘先人遗畎亩,太平今日在江乡。

【按】此诗录自《初学集》卷十五,作于崇祯十二年(1639)清明。钱陆灿《凤凰山永庆寺志序》云:“(河阳)山之北负海有宫保牧斋之祖茔,《初学集》河阳上冢诗是也。”又,钱朝鼎在编订《永庆寺志》时,偏偏不选此诗,而陆灿特别在序里提到了,这是个有趣的细节。

钱陆灿(2首)

钱陆灿(1612—1698),号湘灵。吴伟业弟子,钱谦益族孙,与钱朝鼎、钱澄之、王士禛等交好。康熙间,主持编撰《常熟县志》《凤凰山永庆寺志》,有《调运斋集》。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四谓陆灿:“学识不高,乃主持一方文会,学者争师事之,俨然宿学老儒。”

同叔祖牧斋会嘉叔子飞游河阳山寺方议工重葺

先期上巳袭春风,车骑河阳众妙从。

名宅衣冠存硕果,空山宫殿撞洪钟。

中兴礼数人天供,大老风流士女宗。

欲撼虫沙增愿力,须知此地有仙踪。

游河阳寺

虞山西北让塘河,河上名蓝杖履过。

风雨夜吟龙出涧,杉松朝爽鹊分窠。

碑传忠简斯文在,额记祥符古迹多。

惆怅寺门荒荠合,月明诗鬼唱烟萝。

钱朝鼎(6首)

钱朝鼎,字禹九,号黍谷。曾官广东提学道、大理少卿。康熙三年(1664),因破山寺寺产之争,逼死钱谦益与柳如是(参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第五章“钱氏家难”)。康熙二十二年(1683)与钱陆灿合订《凤凰山永庆寺志》。

冬日展河阳祖茔游永庆寺

萧萧风艇下寒河,古寺晨钟喜再过。

山拥琼楼高庙柏,泉分醴井落禅窠。

千峰笏影临窗迥,万壑涛声入梦多。

老我年年来此地,不堪白发坐烟萝。

【按】《凤凰山永庆寺志》卷二结尾,钱陆灿记“山南有钱都宪祖茔”,则钱朝鼎祖墓在凤凰山南麓。

永庆寺二首追次李秘书韵

绀宇丹霄外,翚飞势欲翔。

法云凉宅久,慧日耀衢方。

石傲凌林表,潭空湛道旁。

还期一宿觉,随意坐禅床。

野鼠翻经立,饥乌就食翔。

风幡心动未,廷柏日中方。

梵远书台外,香霏石径旁。

杜门春寂寂,花落在绳床。

凤凰山二道追次温兵部韵

秀作高人宅,灵为佛子场。

形瞻羽族长,名藉海隅香。

吊古图披得,登高云起妨。

怪来勤策杖,垂胜喜春王。

径耸呼鹰石,坳宽乳鹿场。

万松涛怒响,一井露华香。

绀殿临风迥,丹崖着屐妨。

他年竹林叙,知勿外山王。

德戒和尚上正下器赠河阳志书

读书遗迹在萧梁,舍宅高风自李唐。

池长龟茸钟地气,山开凤势达河阳。

重荣树及心空第,晚秀松吹道腊香。

远膺中兴千载记,神祠古桧色苍苍。


陈帆(2首)

陈帆,号南浦,常熟人。

登凤凰山绝顶

不惮披榛径屈盘,书台故址硕人宽。

横犇雪浪鱼龙气,浥酌醴泉冰玉寒。

古庙灵风飘殿瓦,下方仙梵出林峦。

目穷千里秋涛阔,江北江南行路难。

题永庆寺

岧峣绀宇凤山隈,石磴荒榛为客开。

庭柏屡经拈颂古,岭松曾伴读书来。

旷怀道侣延望览,极目秋光胜剪裁。

一昼凉蝉吟欲断,晚霞生处重徘徊。

徐肇达(1首)

拜赠净庵张公

高台招凤几千年,今日来游岂偶然。

名胜尚期留玉带,风流先欲访金仙。

雨花说法天中坠,旅迹闻声殿上传。

从此河阳夸胜事,状元不得美于前。

钱千运(2首)

赠河阳朗公二首

飞锡当年泛海来,肉身又现扫莓苔。

支公入定鹰看在,陶令还家虎送回。

三利宝珠罗刹石,二梵因果福田灰。

庄严誓欲增名胜,永庆千秋号法台。

鹤林胜事启荒峦,参礼弥天仰道安。

檀越清贫惭护法,缁流杂遝喜投单。

莫留些子开千偈,尚想空如等六观。

今日杲禅称鼻祖,楞严高阁付阿难。

胡介(1首)

胡介(1616—1664),字彦远,号旅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著有《旅堂诗文集》。

雨宿河阳山市

梦入荒园里,春风杨柳心。

河阳一夜雨,始觉马蹄深。

【按】此诗录自《旅堂诗文集》卷一。

陈文述(1首)

陈文述(1771—1843),字云伯,钱塘(今杭州)人。曾官昭文县令。

郊行

一峰青翠认河阳,短碣埋香易断肠。

满地蘼芜烟雨里,更无人吊十三娘。

(注:河阳山有唐陆器之妾李十三娘墓。)

【按】此诗录自陈文述《颐道堂诗选》卷十五。

徐喈凤(1首)

徐喈凤(1622—1689),字鸣岐,宜兴人。

鸷山,小山也,荒僻寒苦,古刹皆颓,西方圣人乃不能蔽风雨。余独爱其石奇而古,有若腾者,有若伏者,有若瘿者,有若猛兽奇鬼森搏人者,昔为余旧游地。余老友止庵张子曰:“是不可不再往。”便与偕行,对赋一首。
布衣两闲放,穷老成书淫。

山灵不厌客,杖屨同一临。

风烟随我前,入我双空襟。

苔藓晕苍碧,斑驳无古今。

叹息灵宫颓,山鬼气萧森。

出入走风雨,龙象徒飘霪。

独上怪石险,蹲踞山之岑。

势欲与空斗,万古龙雷吟。

精魅不敢过,常恐为之擒。

下有马跑泉,披榛杳难寻。

灵物鬼神护,幽閟谁能侵?

坐听半岭松,风静如鸣琴。

久之生海涛,沧洲起余心。

始知山水间,能使精神深。

【按】此诗录自《常郡八邑艺文志》。

翁同龢(5首)

翁同龢(1830—1904),常熟人,清末重臣。此时革职编管,住在虞山鹁鸽峰下新居“瓶庐”。

舟诣河阳山

襆被经行便,扁舟坐卧具。

买鱼停大墅,淘米过西湖。

穑事从头数,桥名信口呼。

偶然逢野老,相与话前途。

霜清天宇肃,四望极空明。

野树兼红绿,秋原半获耕。

鱼虾随地有,鸥鹭傍人行。

却念乘槎客,何时达帝京。

(注:时奎孙北行。)

访河阳永庆寺,寺在山腹

一径缭而曲,三峰断复连。

微闻龙有角,不道藕如船。

(注:形家言如藕节。)

担竹寻牛迹,炊松塞灶烟。

门徒是山鸟,且与共参禅。

(注:雏僧应门。)


六朝柏,雪附枝,古迹也。余惊叹之,或曰非也

突兀苍虬腹,居然雪附枝。

图经频著录,父老尚然疑。

君问千年物,今无片柹遗。

(注:寺有二柏,大可蔽牛者,经粤寇伐去。)

书生空昵古,耳食竟如斯。

过蒋文肃公墓

丞相祠何在?高坟说蒋公。

绍封新赤芾,馀韵旧青桐。

(注:世职已断,今始再袭。)

直节委蛇际,訏谟闵默中。

后生太狂简,无泪洒秋风。

【按】此五首录自《瓶庐诗稿》卷七。《翁同龢日记》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十七日(1901年10月28日)云:“晴暖无风。晨入船,诣河阳山,由大市桥而北,历春晖桥、万丰桥、禁关桥、在港口市稍。界泾桥,有厘卡、炮船。至此折而西,过河阳桥,石圮,架以木,有杨公之墓。泊山墩浜。计二十六里。登岸,一椅行,越平冈,出山之南,沟塍刻镂。里许入永庆寺,寺经兵燹,古屋佛像无恙。壁间一碑,康熙九年钱朝鼎文,钱陆灿书。一碑乾隆五十七年,记寺田数。有岳殿、关殿,殿前后老柏四株,腹空围大,询以雷附枝者,不能悉,但云寺庭两古柏大数抱者,庚申伐去矣。陆公读书台云在山顶平处,遗迹不可识。文昌阁尚曲折,壁间有诗者曰䌹华、曰拜圆、曰北海、曰纈红,而金兰升亦在也。书联者石农,疑即赵古泥。有井,刻曰天然泉。寺外有冥王庙。僧彻尘,即拂水住持也,他出。道人烹茗,坐二刻。出访蒋坟,一冢规模闳大,无碑,土人云老蒋坟也。”可以参看。

诗学昆裔 诗坛昆玉 诗国昆仑
© 版权所有 诗昆文学艺术传播与发展中心
苏ICP备05058999号-1
苏公网安备:32111102000144号
访问统计: Since 2002-03-06